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人类即将步入信息社会之际,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必须携同起来,对学生开展信息知识、信息技术、网络公德和信息道德教育,培养他们的信息能力以适应信息社会之学习、竞争、自我发展等需要。同时还必须注意学生使用网络时可能带来的网络依赖、网络渗透、信息腐蚀等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网络社会信息污染产生的原因及其社会危害 ,并为有效控制网络信息污染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网络技术控制、网络道德控制、网络法律控制、网络管理控制。  相似文献   

3.
“弱关系”运作与我国信任危机之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腾 《人民论坛》2012,(5):104-105
我国社会普遍存在的信息供给不足以及信息供给质量较差问题,直接导致了社会信任危机的出现。加强社会网络中"弱关系"的运作,发挥其"信息生产"与"信息验证"的作用,进一步加强网络中信息的传递,有助于弥补社会信息需求与供给不足的矛盾,最终实现我国信任危机的有效化解。  相似文献   

4.
《网络安全法》为网络安全治理提供了原则性规范指引,其配套法律法规调控网络社会的效度取决于调整对象的科学划分。网络社会分层结构的客观存在,为网络安全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类型化提供了衡量标准。从网络社会分层的视角来看,网络所有者和运营者、网络服务提供者、网络使用者在网络生态环境中分别位居基础层、中间层以及信息流通层,理应承担不同的网络安全维护义务与责任。因此,基于总体国家安全与法治的要求,我国互联网安全立法应当重视网络社会各分层主体的法律地位,构建起涵盖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调整网络服务提供者行为、约束网络信息流通层活动主体行为的法律规范体系。  相似文献   

5.
观点     
2012年7月9日《北京日报》公众的信息辨别力从何而来政府话语权在社会实际运行中影响很大,但在网络社会中影响就未必会大。因为网络社会中的话语权不按政府级别定高低,只有掌握真相的话语权,才可以占领制高点,主导网络社会。所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的制度化建设,必须使领导干部从观念上认识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带来的深刻变革,接纳信息化,确立信息公开的理念。推行信息公开制度,必须改变权力运行的方式,使权力运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的兴起,标志着全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也带来信息时代的社会革命。我国是网络信息的应用大国,新的形势下要求我们必须开展并深化网络社会的法治化治理,只有这样才能持续发挥出网络信息真正为社会发展服务的功能,并发挥网络社会为人民构筑美好生活和未来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社会是基于信息节点而形成的新型社会形态。网络社会是现实社会的信息化延伸,网络社会矛盾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矛盾的折射。网络社会与现实社会的这种关系,使得网络治理要借鉴现实社会治理的具体思维。当下,网络治理要以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为价值导向,加快网络法治进程,重视舆情疏导,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相似文献   

8.
当网络成为信息传播的重要工具后,青年就开始从网络获取社会政治信息,当代青年熟练的网络技术也为他们的网络政治参与提供了有效基础.在网络上的参政议事,是当代青年人最欢喜的表达心声的一种形式.网络参政议事正在成为当代青年社会参与的重要表现手段.  相似文献   

9.
网络时代政府与公民社会的沟通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传媒是一种公民参与的新载体和新途径,孕育着政府与公民社会之间的新型沟通模式.但是,网络信息的复杂性、网络文化的解构性、网络立法和网上身份认证技术的滞后性,容易导致公民网络政治参与的无序性;网络时代政府对信息集权控制的隐蔽性,可能导致"技术官僚为民做主";"数字鸿沟"现象、政府部门网络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不强等因素,制约了政府与公民社会的良性沟通.基于此,应积极构建政务公开的法制环境、公民网络有序参与的保障机制、"数字鸿沟"的技术防控机制,采取措施努力提高公务员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只有这样,政府才能充分地利用网络传媒与公民社会进行有效沟通,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长足发展.  相似文献   

10.
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消极心理信息传递呈现出生态模式:传递过程分为发送、传递、接收与反馈三个环节,信源和信宿无时无刻不与网络进行着信息交换,并受到网络外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环境的影响,整个信息生态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自净能力和修复能力,能够在不断的新陈代谢中消除消极心理信息的不良影响,从而成为社会信息生态文明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李端 《传承》2015,(1):86-87
社会转型带来利益格局变化,加剧了社会冲突。借助网络信息平台,社会冲突的内容迅速在互联网上传播,随时可能引发网络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自身特性、社会群体参与度的提高、一些政府部门网络舆情管理缺位等都是社会冲突诱发网络危机的主要原因。研究社会冲突与网络危机两者之间的关系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此同时,网络社会身份信息犯罪、滥用等现象频发高发,严重危害网络社会,影响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将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引入现有网络社会身份管理体系,可完善和严密具有实名身份认证要求的身份凭证签发模式,为网络虚拟社会身份管理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为解决网络社会身份管理中个人身份认证问题,加强网络社会身份管理,提出了一种基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的网络社会身份管理方案。  相似文献   

13.
2012年12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网络信息保护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不经意间,我们已经从现实社会步入网络和信息化时代。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不可缺少的工具,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等新的信息技术和移动终端的发展,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但是,与网络管理有关的法律却长期处于真空状态。信息社会的飞速发展与网络管理法律的严重滞后,使得网络信息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并直接导致了网络生活中网络信息泄露、网络谣言、垃圾短信、网络信息诈骗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通过一个个具体案例不断曝光,演化成社会热议的公共事件,进而激发了社会各界不断高涨的立法呼声。  相似文献   

14.
以陕西省“微笑局长”事件为例,根据价值累加的理论,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来研究一个典型群体性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该过程分为:网络边缘信息、网络主要信息、网络信息互动、网络群体性事件四个阶段。以社会背景、社会心理、共同情绪表达、主次生事件、网络动员与行动和网络管理六个要素,对案例的相关资料进行分析以归纳网络群体事件形成的一般机制。  相似文献   

15.
网络社会起源于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的革命性发展与高速普及,当代社会大众对信息自主和言论自由的客观需要为互联网的全球广泛应用提供了现实基础,从信息传播途径到社会交往方式再到社会客观存在,网络社会经历了自发、自觉、自为的发展历程。作为人类社会现代工具理性发展和资本全球扩张的必然产物,网络社会既是社会现实矛盾和发展问题以及人性本质的曲折而客观的反映,也是对既有社会文明秩序和本质属性一定意义上的某种反动。网络社会与青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网络社会正在改变青年的成长和社会化路径,重构青年的社会地位和行动模式,折射青年的特质和青年色彩。  相似文献   

16.
网络信息安全既涉及到法律层面问题,又涉及到社会治理层面问题。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法治建设与社会治理应充分结合我国网络信息发展的现实情况,结合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网络依赖程度,逐步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规制,推进网络空间的社会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17.
男女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信息表明,性别间“数字鸿沟”依然存在。比较男女大学生互联网浏览信息偏好、网络服务、功能偏好发现,男生偏好“体育信息”、“军事信息”和“计算机软硬件信息”,女生偏好“休闲娱乐信息”和“生活服务信息”;男生的标识是网络游戏,女生则为聊天和购物。从网络心理情绪、社会信任和网络表达考量,互联网给男生带来的正能量和负能量都超过女生,网络对男生的影响更为深刻,男生网络失范行为明显高于女生。因此,试图利用互联网平台塑造真正平等的男女文化,隐藏着忽视“自然-社会-文化”背景的话语陷阱。  相似文献   

18.
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信息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建设电子政务的必要条件。信息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网络基础设施、电话业务网、数据传输业务网和广播电视业务网等四大网络,所有这些网络都在迅速发展着。其中,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是通信信息网的基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问题多样化与突发性,使得国家、组织和个人对网络社会的深度治理都有迫切需要。网络社会是信息技术革命和中国社会变革发展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与现实社会相联的一种实体性、关系性的社会存在形态。运用系统论方法将网络社会的主体分为实体类与关系类两种。实体类主体划分为网络主体、网络技术、网络信息和网络话语,关系性主体划分为网络舆情、网络法律、网络安全和网络文化。据此,深入阐述了网络社会综合治理的模式,希冀推动网络社会有序运行和促进现实社会治理创新。  相似文献   

20.
孙Min 《岭南学刊》2001,(6):98-100
一场跨越时空的新的信息网络革命 ,将比历史上的任何一次技术革命所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 ,它将改变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工作和学习方式。在这场革命中 ,信息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要因素 ,不同的社会主体拥有的资源优势可以说是信息资源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网络正是以信息为“中介”实现了对现实社会的“数字化的表现” ,众多社会关系实现了在网络上的“重新组合和再现”。整体而言 ,网络这种对现实社会的“集合功能”使得网络宛如独立于现实社会的另一个“虚拟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 ,“分工”的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