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协商论坛》2011,(3):60-60
受沿海地区生活成本上涨、内陆省份用工需求增加,以及新一代农民工不愿离乡背井太远等多重因素影响,今年春节后各地“民工荒”问题再次凸显。  相似文献   

2.
从“民工荒”反观农民工人力资本投资的必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昆玲  史中朝 《前沿》2010,(15):121-123
随着我国经济的企稳回暖,“民工荒”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尽管农民工的工资暂时提高了,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提高其生活质量和职业技能。只有加大人力资本投资,特别是提高农民工的素质和职业技能,我国的经济增长才会通过人力资本的增加而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3.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透露,截至目前,春节前返乡的7000万农民工,有95%回到城里就业,剩下的还有5%在农村就地就近就业、创业。在宏观经济企稳向好的情况下.农民工就业形势开始回暖。但是,在出现招不到农民工的“民工荒”的同时,另有大批的农民工找不到工作,农民工就业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景象。  相似文献   

4.
透过“啃老族”与“民工荒”并存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当前经济结构、劳资关系及分配机制存在的问题。不论是从建设和谐社会的角度,还是从要求经济快速发展的角度讲,为“啃老族”和“农民工”构建一个相对公平、平等的就业环境都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林勇吉  刘珊珊  明艳 《传承》2010,(30):68-69
近年来,"民工荒"现象频频出现。国家政策和企业管理制度的外因影响与新生代农民工相对上一代农民工的新特征内因影响是造成新时代"民工荒"的主要原因。针对"民工荒"现象,要从社会用工外部环境和新生代农民工自身内部特征剖析用工荒的成因,通过理论结合实例的内外因分析,找到解决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周明飞 《前沿》2007,(5):187-188
“民工荒”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包括农民工工资水平的长期徘徊不前,农民外出务工的机会成本不断上升和农民工供给与企业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而这些因素在一定时期内的长期存在决定了“民工荒”的非短期偶然性,“民工荒”还将继续下去。  相似文献   

7.
眼下,当很多城市正为“民工荒”而焦虑之时,不少农村地区也正面临着“争地风”的考验,近来,记者 湖北,江西,山东,河南等农业大省调研时发现,随着中央“一号文件”,“三补一免”等支农政策的逐步落实,大批农民工陆续返乡要田,由此引发的各种土地纠纷大幅上升,河南省邓州市市委书记刘朝瑞认为:“土地承包纠纷,已成为现阶段农村第一大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反复出现的“民工荒”,让企业家与政府部门见不到民工就“慌”。尤其是今年民工荒又出现了新趋势,那就是西部地区也加入到缺工队伍中来,缺口数量还不小。更有人从理论上惊呼说中国已过了刘易斯拐点。  相似文献   

9.
张施  林欣怡 《前沿》2013,(2):95-96
“民工荒”是一个不分地域的全国性难题.“民工荒”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指农民工劳动力市场的供给不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也就是说出现了供求不均衡.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偏好将极大影响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因此,本文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就业偏好和政府策略.这些研究对政府了解当前农民工劳动力供给趋势,制定有效的农民工就业管理政策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0.
闽侯县是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也是重要的劳动力输入地。“民工荒”的出现不仅严重阻碍了闽侯制造业企业的生产和发展,而且制约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成为闽侯制造业发展“成长中的烦恼”。深入了解当前闽侯企业的用工情况,已成为闽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注点。有鉴于此,笔者对50家企业用工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和实地走访。通过对闽侯“民工荒”的现状、影响进行分析,寻找“民工荒”的成因,并且提出解决“民工荒”问题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日前,珠三角加工制造类企业的用工缺口高达200万人,许多企业为招不到工人一筹莫展。东南沿海地区从前几年的“民工潮”骤然转入“民工荒”。据统计,今年全国外出务工的农民已超过1亿人,劳动力市场仍处在供大于求的状况,为何会出现“民工荒”的现象呢?  相似文献   

12.
孙晓青 《小康》2010,(4):32-34
“民工荒”在媒体上炒得沸沸扬扬的时候,民工们却不慌。“新生代”农民工们选择重新定义自已的人生,但事实上却影响着整个社会的改变  相似文献   

13.
社会     
《小康》2006,(3):11-11
我国海洋经济5年“翻番”;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造船国;“民工荒”愈演愈烈,大量岗位等不到农民工;商务部斥资数亿打造市场“晴雨表”。  相似文献   

14.
2005年春节过后,“民工荒”的爆发,尽管其表象展现为地域性、局部性,但我们却认为,“民工荒”问题之根源,却有其必然性。首先,从根本上说,是长期实行的城乡分割二元体制铸就了今日产生“民工荒”的基础。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就业条件差、遭遇欠薪,工伤无人管,甚至命丧他乡,以及子女就学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加之民工维权意识觉醒,对苛刻的待遇开始说“不!”"他们开始寻找新的、相对良好的就业环境,于是,也就有了“南燕北飞”或面向中西部转移,他们的口头禅是“哪里给钱多我们就到哪里去!”还有,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落实,“反哺”时代的到来,一些农民不再背井离乡。"全社会都有责任来关爱民工兄弟,尤其是社会劳动保障部门,要依法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善待民工,把“反哺”落到实处,这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5.
3月初,在广州火车站站口,格兰仕的十多个员工站成一排,身挂招工牌,齐声喊口号,“加盟格兰仕,免费接送”。招聘人员24小时轮班,想尽了各种办法,但收效甚微。2009年底“民工荒”苗头初显,春节后势头加剧,不少单位因为缺少工人而开不了工甚至停产。格兰仕“招工记”正是这轮“民工荒”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16.
“面对这次民工荒,让港企彻底懂得了怎样珍惜人才。”全国人大代表、香港立法会议员叶国谦向记者说,目前在内地港资企业的用工荒正在加剧,期盼全国人大协调珠三角地区当地政府,帮忙将农民工“请回来”,以缓解“燃眉之急”。  相似文献   

17.
“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体制——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曾经“民工潮”汹涌的长三角、珠三角地区,近年出现一种令人瞩目的“民工荒”现象。[1]“民工荒”问题,既是当前社会热点问题,也是当前“三农”问题的焦点。如何认识和解决“民工荒”问题,是目前摆在我们面前的重大课题。“民工荒”挑战中国用工制度。  相似文献   

18.
只是某个时段的局部现象 早在10月23日,人社部就在召开第三季度新闻发布会对“民工荒”问题做出了解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人社部非常关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所谓的“民工荒”问题。据了解,  相似文献   

19.
当前因金融危机引发的“农民工失业返乡”问题和在此之前“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出现过的“技工荒”、“民工荒”问题,除了外向型经济出口受限、农民工薪酬过低等因素外,用工务工信息不畅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凸显特殊转移需求,互联网可以为解决农民务工难题提供有利条件,互联网服务农民工就业工作亟待推进。针对农村富余劳动力现状,打造农民务工的互联网服务管理平台,是解决“农民工就业难”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建设农民务工网站,让信息化服务更快地延伸至农民工这一群体,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培训及维权等多方面的工作,理应成为落实中央“三农”有关政策精神、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20.
夏颐 《就业与保障》2009,(12):12-15
从2008年底珠三角的“民工慌”到如今的“民工荒”。是中国乃至整个世界经济逐渐回暖的一个信号,但更是长期积累下来的劳资矛盾等深层次问题的再次暴露。俗话说得好,水满则溢,弦紧易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