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6 毫秒
1.
不断演绎的政治神话:“中国威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威胁论”自九十年代初在国际舆论中出现,虽明显荒唐,却愈演愈烈,渐成西方对华舆论的主流并呈不断“发展完善”趋势。那么,这则现代的政治神话何以成篇并续版不断呢?循着“中国威胁论”变化演绎的轨迹,我们不难发现这一谬种流传、“成势”的原因所在。一、填补真空的“美国之敌”迄今为止国际舆论中涉及“中国威胁”内容的论调很多,论述文章不下百余篇,一些国家政要在各种场合的言论也时有所见,涉及中国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历史等诸多方面,虽然侧重不同,分量有别,但内容相互交织呼应,成为一种国际性的反华逆流。那么…  相似文献   

2.
7月12日,美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了《中国军事力量年底评估报告》。报告按美国的意图和方式“评估”中国军事实力,还以耸人听闻的调门,绘声绘色地杜撰出中国“攻台战略三部曲”。这份充斥着冷战思维的报告,是美国反华势力制造“中国威胁论”,为加紧对台军售制造借口,妄图挑起两岸军备竞赛进而搞垮中国的又一毒招,其结果必将破坏刚刚走向缓和的中美关系,也将使两岸紧张局势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3.
于丛 《传承》2009,(22):136-137
国际社会一部分反华势力对于"中国威胁论"的鼓吹,严重损害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地区及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4.
以美国著名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塞缪尔、亨延顿发表“文明的冲突?”为标志,西方世界正在兴起一股新的反华浪潮。兴风作浪的人打的是所谓“文明冲突”的旗号,实质乃“中国威胁论”。中国一向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一个繁荣稳定的中国将会对人类作出巨大贡献。享延顿们也不是看不到这一点。他们打出“中国威胁论”的旗子以混淆视听,是有其良苦用心的。 人类文明,或者象亨延顿所说的,总体意义上的文化,既是一定社会历史  相似文献   

5.
不断演绎的“中国威胁论”梁立华“中国威胁论”自90年代初在国际舆论中出现,虽然明显荒唐,但却愈演愈烈,渐成为西方对华舆论的一股逆流。“中国威胁论”是怎样演绎的呢?本文作一简要分析。迄今为止国际舆论中涉及“中国威胁”内容的论调很多,论述文章不下百余篇,...  相似文献   

6.
何标 《台声》2014,(1):41-41
在京台北学者陈君与访问大陆学者林君,常相切磋论道,一日,谈及“中国威胁论”,对话如下:奥巴马口吐真言 陈君:西方报刊上“中国威胁论”屡见不鲜。其实中国大陆一向韬光养晦,埋头经济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黄祸论”到“中国威胁论”彭怀东一段时期以来,一些西方国家成天在散布所谓的“中国威胁论”,企图用其编造的谎言蒙混世人的视野。“中国威胁论”是什么货色?只要粗通中国近代史的人都会知道:它不过是19世纪、20世纪之交帝国主义制造的“黄祸论”的翻版的变种...  相似文献   

8.
2005年以来,美日印等国家掀起新一轮“中国军事威胁论”。“中国军事威胁论”的出现,在浅层次上,即战术层面上,主要是为了满足美国等国家内部相关群体和部门的利益。在中层次上,即战略层面上,主要是为了打压、围堵中国,挽救美国等西方国家不断下滑的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在深层次上,即心理层面上,是西方国家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担忧以及现实主义国际政治信念的体现.  相似文献   

9.
西方国家在发动“没有硝烟的战争”洪叶近来、外国报刊和台湾《海峡评论》针对美国公然欢迎台湾“总统”李登辉访美和处处干涉中国内政,对中国的发展不断设置障碍,要“遏制中国”等情况,指出美国正在发动一场对中国的“新的冷战”。美国《纽约时报》1995年8月15...  相似文献   

10.
对西方保守派“中国威胁论”的批评萧功秦四年以前,美国著名的政治学家,哈佛大学教授亨廷顿在美国《外交》季刊上发表了《文明的冲突》一文,在该文中,他提出了一个语惊四座的论点,即在冷战结束以后,儒教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正在联合起来,并将对西方的价值、利益与权力...  相似文献   

11.
丁刚 《时事报告》2006,(1):10-10
新闻事实:近来,“中国威胁论”在美国沉渣泛起,美国政府不但极力反对欧盟解除对华武器禁售,还极力阻挠以色列 和乌克兰等向中国出售武器。几起几伏的“中国威胁论”主要源自冷战结束后。大的背景是苏联威胁消失了,而中国逐步走向富强。第一次大规模的“中国威胁论”泛滥于1992年~1993年间。  相似文献   

12.
最近,美国五角大楼和“美中安全评估委员会”先后向美国国会提交了两份年度报告,毫无根据地大肆宣染所谓“中国威胁论”,报告借题发挥,无事生非,对中国发展自卫的军力和对外经贸说三道四……。联系冷战结束以来中美关系的风风雨雨,这种论调时起时伏,无独有偶,这种声音也不时地在我国近邻的一个岛国上响起。冷战结束已经十余年了,为什么世界上总是有人死拖着“冷战思维”不放,别有用心地散布“中国威胁论”,它们的目的、企图是什么?这是每一个中国人民乃至世界上热爱和平的人们必须引起警觉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13.
<正>近期,一则所谓"叛逃间谍"新闻被部分西方媒体和台湾政客炒得沸沸扬扬。然而,随着有力证据的公布,该事件被抽丝剥茧显露"真容"。人们看到的不过是一个大陆诈骗嫌疑犯利用了澳大利亚内部某些反华势力和民进党当局的特定政治需求,上演了一出假扮所谓"叛逃间谍"骗取政治庇护借以逃避法律制裁的闹剧。西方反华势力和部分媒体肆意炒作,借机散布假信息,宣扬所谓"中国威胁论"、污蔑大陆所谓"渗透",是这起"骗子变间谍"闹剧的主要推手。  相似文献   

14.
于丛 《传承》2009,(11)
国际社会一部分反华势力对于"中国威胁论"的鼓吹,严重损害了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国际形象.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地区及至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大.  相似文献   

15.
《时事报告》2006,(2):31-38
今年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中国威胁论”沉渣泛起。“中国威胁论”几度起伏,其存在的背景是什么?美国为何如此关注中国的发展?当前中美关系的特点是什么?对“中国威胁论”该如何看待并沉着应对?认清这些问题,可以使我们保持清醒头脑,树立起我们自己的路的坚定信念。  相似文献   

16.
美国国防部炮制的《2005年度中国军力报告》7月19日出炉。两周之后,日本内阁通过了日本防卫厅提交的《2005年度防卫白皮书》。两者看似无关,但细察之后不难发现,它们在一些关键内容上“不谋而合”:“中国威胁论”是贯穿其中的一根主线。自2000年以来,美国五角大楼每年就中国的军力状况向议会提出所谓年度报告,大肆制造和渲染中国正常的军事发展“对地区乃至美国构成了威胁”的论调。今年的报告依然是对中国的军费预算横加指责,声称“中  相似文献   

17.
《半月谈》近期刊登周世俭、王丽军的文章说。“中国威胁论”的聒噪尚未消失,另一种大力吹捧中国,一再鼓吹中国需要在国际上负更大责任的论调持续升温。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一个负责任的国家,但对高唱中国为“世界领袖”、“超级大国”的“糖衣炮弹”。还要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要被别有用心的人  相似文献   

18.
最新一期出版的《瞭望》周刊发表文章,分析我国在国际市场格局中所处的地位。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上关于中国问题的较大争论有过四次。第一次是1994年,美国世界经济研究所布朗提出“谁来养活中国人”,引发了一场大争论;第二次是1992年以来国际上泛起一股“中国威胁论”;第三次是去年开始出现的“中国崩溃论”,无限放大中国目前经济社会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第四次则是“中国统计水分论”。在近年来世界上发生的各种危机面前,中国没有衰退和崩溃,反而保持连续多年的经济高速增长。中国经济总量超过日德20世纪后20…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第十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令世人瞩目。在我国,法律一般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但《反分裂国家法》却没有这个冠称,从这个法律的名称就可以看出中国主张的一贯立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中国主权不容分割。在国际上,美国以台湾问题遏制中国,总是以“对台关系法”为借口,近年美国与日本确立的“防卫新指针”相关法律,其中“周边有事”也把中国台湾纳入了其战略目标。可见,“以法律的名义”早已成为其遏制中国的常用手段。在台湾,近年来“台独”势力甚嚣尘上,一会儿两国论,一会儿…  相似文献   

20.
<正>前不久,在美反华势力纵容支持下,蔡英文再次“过境”美国,并与美政府第三号人物见面,做出又一桩升级台美勾连、破坏一个中国原则的恶行。自上台执政以来,蔡英文屡次“过境”、不断冲撞一中原则,清晰显露出其“倚美谋独”的祸心以及民进党当局的政治私心,但这种戏码早已破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