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一波又一波的问责风波此起彼伏之际,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它是自1995年僦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规定》首次规定问责之后,第一个对问责制进行全面规范的法律文件,它的出台,标志着问责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并逐渐走向法制化,也标志着我们党依法执政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相似文献   

2.
7月13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暂行规定》对决策严重失误,工作失职,管理、监督不力,滥用职权,对群体性、突发性事件处置失当,用人失察、失误及其他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或发生特别重大事故、事件、案件的七种情形,将对有关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舆论普遍认为,这是问责走向科学化制度化的一个标志,表达我党整肃吏治、  相似文献   

3.
李晓娟 《前进论坛》2010,(12):25-26
<正>近来,各地有关问责领导干部的报道屡见报端,一些领导干部为此付出了沉重代价,这是继中共中央《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实施以来,中央加大对领导干部责任追究力度的具体体现。"问责制"的实施,有利于加强对领导干  相似文献   

4.
《人民日报》报道,新公布的《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之“第二章”“第五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党政领导干部实行问责:(一)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  相似文献   

5.
公安边防部队领导干部问责以提高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和法治意识、预防事故为目标,已逐渐走上了法制化轨道,它相对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有其特殊之处。因而有必要在借鉴地方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相关研究的同时,根据公安边防部队自身特点寻找出更为合适的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以后,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欢迎。在学习、宣传这一新规定的过程中,一些基层干部群众基于长期的实践对新规定的落实提出了一些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建议。新的规定中,问责范围扩大到"党政",问责对象指向"领导",问责内容强调"决策",要求对党政领导干部共同问责,体  相似文献   

7.
最近,北京市委将党委领导干部列为问责对象的有关规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得到舆论一致肯定。这一关注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加强党委权力监督、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强烈期待。对党委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早已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比如,《党政领  相似文献   

8.
干部问责制从“问世”到全面推行,一直备受关注,令社会各界充满期待。《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出台,体现了中央全面推进问责制的决心。这一规定的出台,必然会给问责实践带来深远的影响。规范问责:从政策问责到依法问责我国的干部问责制遵循着先实践后规范,边实践边规范的路线图。从1995年的“责令辞职”开始,  相似文献   

9.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 《暂行规定》的颁布实施,是加强反腐倡廉法规制度建设、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的重要举措,对于加强党政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更好地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党内问责制是与行政问责制相对应,专门针对政党组织内部的问责制度。从党政关系的视角来讲,行政问责离不开党内问责制,只有党内问责制与行政问责制配套实行并发挥作用,问责体系才算健全与完善。有基于此,有必要通过对《中国共产党问责条例》的解读,从党内问责主体、对象、内容、情形、方式、结果、执行等七个方面分析党内问责制的基本构成,并对其构建中存在的关键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贯彻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我国逐步建立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在贯彻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中负有重要责任。一、问责制及其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12.
董建新 《传承》2011,(3):13-15
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是问责制度之外的一种渠道和形式,网络问责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对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从五个大的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执法机关的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对网民问责的教育引导,四是构建网民参与党政干部问责的平台,五是拓展网民问责渠道、建立网络举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近年,全国不少地方自下而上分别出台和实施领导干部"问责制",从执政作为到制度建设都彰显刚性,严肃面孔。然而,透过有的地方"问责"条文,笔者又觉得好像缺少了什么。仔细琢磨,在列项"问责"上缺乏比较与侧重。  相似文献   

14.
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是问责制度之外的一种渠道和形式,网络问责机制的发展和完善对我们党的干部队伍建设、反腐倡廉建设产生越来越深刻的影响.从五个大的方面探讨了如何建立健全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体制机制:一是建立和完善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法律法规,二是加强执法机关的队伍建设,三是加强对网民问责的教育引导,四是构建网民参与党政干部问责的平台,五是拓展网民问责渠道、建立网络举报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释了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现实意义,分析了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的主要内容以及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度在实施中需要认真研究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文件穗办[2009]6号各区、县级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局以上单位:《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在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市纪委、市监察局反馈。各区、县级市要结合实际,相应制定和实施问责制,形成上下衔接的问责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对构建和完善党内问责制进行了系统规划:以"敢于担当"作为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责任心的指导思想;建立"两个责任"的问责领导体制;将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作为抓党建、抓问责的重要内容;进一步优化问责程序、强化问责执行,有效治理党内突出问题。习近平关于党内问责制的探索对系统建构党内问责机制、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由民作主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的内在部分,是巩固我党执政基础的需要,是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向建设党转变的必然要求,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成败:由民作主有助于克服错误的政绩观、实现科学发展,有助于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有助于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建设。为此,应该采取有效措施,进一步增强地方党政领导干部由民作主的执政理念:一是以建设学习型政党为依托,加强对党政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增强公仆意识;二是坚持从基层提拔和选用干部,以正确的用人机制为导向,促进领导干部提高由民作主的执政方式和领导艺术;三是以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为契机,从法律法规层面进一步增强党政干部由民作主的执政理念;四是从建章立制入手,推动由民作主执政理念的制度化、规范化;五是以拓宽人民利益表达机制的渠道为主要途径,推动由民作主执政理念的实践化。  相似文献   

19.
董建新 《传承》2010,(36):110-111
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通过从网民的视角、政府的视角和党政领导干部的视角,论述了网民参与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存在的问题,指出了认识这一问题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文选才 《现代领导》2005,(12):33-33
行政问责制是问责制的一种,是在行政系统内部进行的问责制.也即所谓的“同体问责”。行政问责制的客体是所有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效克服了权力机关等外部组织问责时往往只针对有关机构及其行政负责人问责的局限。建立健全行政问责制,对于强化政府的责任意识,主动提高决策和执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