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金融诈骗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金融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单位实施的信用卡诈骗行为和有价证券诈骗行为如果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我们就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如果不符合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我们还可以认定为诈骗罪。金融诈骗罪必须要以“非法占有目的”为主观要件。  相似文献   

2.
龚亮 《理论与当代》2004,(11):27-28
在合同法律制度中,合同作为一种双方法律行为,在本质上是双方或多方意思表示的合意。意思表示是行为人把进行某一民事法律行为的内心意愿,以一定的方式表达于外部。合同的成立,是指基于当事人的合意,即意思表示一致。合同订立的过程就是当事人双方使其意思表示一致的过程。通常情况下,这一过程是由“要约—承诺”或者“要约—反要约—承诺”的步骤构成的。在这里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合意”一词,合意一词源于罗马法,按拉丁文的原意,它是指合同当事人内心意思的一致。因此合同的成立应当以各方当事人内心的真实意思的一致为准。这就要求意思表…  相似文献   

3.
一年前的一天,某公司的业务员向该公司王经理汇报,称自已保管的已加盖了公司印章的一份空白合同不填与公文包一起丢失。为防止拾得人利用此合同,王经理立即让该业务员以公司的名义在当地的晚报上刊登了此空白合同遗失作废的申明。但事隔不久某电气设备供应商找到王经理,声称一个月前一姓李的人以王经理公司的名义与其订立了购买价值二万元电气设备配件的合同,李某取走了货并付现金三千元后,未能按约在取货后十日内付清剩  相似文献   

4.
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人对订立的合同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存在一些疑问,据统计,在我国目前的经济活动中,无效合同约占经济合同总量的10%至15%,大量的无效合同致使每年约有3000亿至4000亿的合同金额得不到履行。究其原因,一是当事人法制观念淡薄,对合同法不够了解;二是主观上无履行合同的诚意,故意规避法律,而造成合同无效;三是有的当事人借签订合同,实施诈骗。《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  相似文献   

5.
2006年7月18日,上海市高级人民法院刑二庭、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公诉处以《研讨会纪要》形式下发“商业贿赂犯罪法律适用”政策意见。纪要规定:一、行为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非法收受他人财物,私自将财物用于公务支出的,一般应当依法认定相应的受贿犯罪,可以酌情从宽处罚。但下列几种情形,因行为人的受贿故意不能或难以认定,不宜以受贿犯罪论处,或者应将该部分财物从受贿数额中扣除:1.行为人因难以推却、退还等原因而收受他人财物,随后将财物上交单位账户或放入小金库使用的;2.行为人收受他人财物后,将财物用于公务支出时公开说明了财物的性质或…  相似文献   

6.
韦雷 《求实》2003,(Z2)
一、引言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已成立 ,但因欠缺有效条件 ,其效力能否发生 ,尚未确定 ,一般有权人的追认才能生效的合同。其产生的原因是因为有关当事人自身瑕疵所致 ,因而此类合同本身也有瑕疵 ,但此种瑕疵并非不可治愈 ,治愈的方法就是权利人的承认。承认是权利人表示同意无缔约能力人、无代理权人、无处分权人与他人订立有关合同 ,是单方法律行为 ,无须相对人同意即能发生法律效力。承认的方式可以为 :在合同订立时以明示方式 (口头或书面 )作出 ,也可根据推定方式 (作为或不作为 )作出 ;但在合同订立后 ,只能以明示方式和作为的推定方…  相似文献   

7.
近期,公安机关连续侦破以投资墓地、代销转让墓地为名,主要针对老年人的集资诈骗以及合同诈骗案件。  相似文献   

8.
企业集体腐败是指企业单位以集体的名义有组织有计划地实施违反国家法律、政策及纪律的腐败行为。其主要表现为:集体制假售假、集体走私贩私、集体偷税骗税、集体公款贿赂、公款大吃大喝、集体私分公款、集体投机诈骗、集体非法集资等。企业集体违法违纪,严重干扰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  相似文献   

9.
编辑同志:   目前,私分国有资产行为较为普遍,但受到追究的为数不多。为了打击这类违法违纪行为,请谈谈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特征及认定。   ——读者 纪申 纪申同志:   私分国有资产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国家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私分给个人,数额较大的行为。   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有资产流失已成为引人注目的问题。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很多,极为普遍的则是以单位名义集体私分国有资产。私分国有资产一般人数较多,涉及数额大,其危害性比贪污贿赂犯罪更…  相似文献   

10.
刘晓 《党建文汇》2002,(12):11-11
4月26日,由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提请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的安全生产法草案二次审议稿,对“生死合同”作了严格的禁止性规定。“生死合同”是指目前在建筑业、采矿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劳动者与其订立合同,一旦发生人身伤亡事故,给受害人或者其家属很有限的金钱后。企业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的一种违法合同。法律委在草案中增加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单位能否成为犯罪主体,我国刑法学界一直存在争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以单位名义实施犯罪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所以,即将实施的新刑法对1979年颁布的刑法进行修改,对单位犯罪予  相似文献   

12.
【案情介绍】原告陈某是萧山市某镇人。陈某在承包经营萧山市宏业工贸公司期间,于1995年4月与该市华兴工贸实业总公司订立纯碱购销合同,并支付了定金和预付款。但因对方无货可供,陈某向萧山市人民法院起诉,要求对方赔偿损失。事后,双方自行和解。同年8月,陈某又与该市佳洁公司订立涤丝购销合同,总计货款28.6万元,陈某付给对方16.5万元,尚欠12.1万元。10月,佳洁公司向市法院起诉,在法院调解下,陈某支付了所欠货款。不料,1996年7月3日,萧山市公安局把以上两桩经济纠纷视为诈骗行为,将陈某收容审查,前后羁押了105天。陈某对此不服,遂向萧山市人民法院提起了行政诉讼。市法  相似文献   

13.
本案涉及到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行为与贪污行为的界限。集体私分国有资产行为是指党和国家机关、国有企业,(公司)、事业单位、人民团体,违反有关规定以单位名义将国有资产集体私分给个人的行为。“以单位名义”是指经单位领导班子集体研究或者单位负责人决定后,由单位统一组织实施。“集体私分给个人”是指参与私分的是单位的所有人或是大部分人,  相似文献   

14.
论经济合同诈骗的现状、特点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合同诈骗犯罪是当今世界各国所面临的问题,此类犯罪从犯罪能量和社会危害程度看,远非其它犯罪形式可比,与传统的诈骗犯罪所不同的是它们往往打着各种“公司”的旗号进行诈骗活动。文章主要论及我国目前经济合同诈骗犯罪的现状、特点以及遏制对策。  相似文献   

15.
企业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与交往中,因合同纠纷引发的案件经常发生.而纠纷的种类,原因也多种多样,情况也比较复杂,造成的后果也非常严重。为此,本文就在经济活动中,因经济合同引发的纠纷案件作一点初步探讨。一、企业经常发生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类型和特点根据近些年来电力企业发生的经济合同纠纷案件情况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因合同订立不认真,合同形式、订立程序不符合法律规定造成的合同纠纷案件。表现如下:1.利用过期或作废的合同冒名顶替,引起履行困难或者受骗上当。2.借口未经上级领导同意而签订的合同,否认合同成立和有效。3.上级单位未经企业同意代签合同,企业不予承认。4.委托个人代签  相似文献   

16.
意思自治、缔约自由是经济交往中遵循的重要原则。在经济活动中,由于市场主体各方当事人地位平等,一方无权干预另一方的行为。在合同订立阶段,根据传统民法,当事人在合同成立之前,相互之间并无任何权利义务关系,彼此并  相似文献   

17.
海声  永芳 《支部生活》2004,(12):42-43
近年来,诈骗犯罪分子花样翻新,他们利用手机发出中奖短信,频频进行诈骗犯罪活动。为防止上当受骗,笔者根据群众的反映和我们调查,对诈骗犯罪分子种种犯罪手法进行揭露,以便让大家看清其丑恶嘴脸。  相似文献   

18.
《先锋队》2002,(6)
对当前在采矿业、建筑业中,一些生产经营单位强迫与其订立“生死合同”,企图逃脱安全生产责任的做法,我国拟通过立法予以禁止。据了解,订立“生死合同”的企业,在发生人身伤亡事故后,往往只给受害人或其家属很有限的钱,就不再承担任何责任。针对这一现象的存在,最近提请最高立法机关审议的安全生产法草案增加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该协…  相似文献   

19.
攫取是人类一种自然的欲望。为攫取金钱而不择手段,损害他人利益和危害社会,则是犯罪行为。诈骗,就是其中最常见的一种。 近年来诈骗活动日益突出,不仅发案数量多,且金额巨大:1991年,全国千万元以上的诈骗案发生13起,而到1996年,仅深圳市就发生千万元以上的诈骗案24起。(见《经济日报》1992.3.5,《工人日报》1998.1.3) “公家的钱最好骗”。骗子往往盯住资金较为集中的商业、金融和企事业单位,且犯罪手段越来越狡猾。除常见的以签订经济合同方式进行诈骗外,以承兑汇票和现金作抵押骗取贷款、以信用卡透支、为银行拆借资金等方式诈骗也屡见不鲜。无论沿海或内地,富庶地区还是贫困地区,每年都有大量资金落入骗子手中。  相似文献   

20.
2001年11月15日,江西省公安厅破获了一起假冒国家有关部委和各省主要领导同志名义,向全国众多企事业单位招摇撞骗、索要钱物的重大诈骗案件。此犯罪团伙主要是由江苏省南通市11名农民组成,这些人大部分是小学文化程度,他们冒充有关国家部委和各省主要领导人的名义,采取打电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