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文化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国家和民族的标志和灵魂。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所创造的民族文化的总和。吉林文化是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化、地域文化之间相互包含、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他们共同构成了锦绣中华灿烂文化的壮美画卷,成为世界民族文化的一朵奇葩。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每一分子的底色,它积淀在每一个华夏儿女的血液中。中华文化也是统一战线的文化营养。以中华文化、地域文化为载体,充分发挥统一战线在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法宝作用,应是目前统战工作的重点之一。  相似文献   

2.
针对我国在比较现代化研究中出现的否定中国海洋文化的论断,可以从历史上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民族构成方面,从中华民族在形成与发展中获得海洋物质给养、与海洋民族的互动方面,从中华民族对依托海洋生活模式的尊重、认同与融通方面,从中华文化对海洋文化的好奇、探索、兼收并蓄方面,从海疆文化、海疆开拓与保卫等方面予以反驳,从而证明中华文化具有海洋文化因素,中华民族与海洋文化有着源远流长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由哲学思辨、道德情操、审美取向、科技教育、宗教信仰等构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树立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与精神导向、垂范中华民族的思想德行与伦理规范、增强文化认同感和民族归属感等方面有巨大的社会作用。面对中华传统文化时,文化自负与文化自卑都是对中华传统文化一种不客观的认知。正确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理性对待不同国家和民族的文明,以文化自信积极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发展,努力展现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4.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进程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许多优秀思想,凝聚了民族精神、道德规范、思维方式、理想追求和创造才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要加强对中华文化的保护和利用,认真挖掘和提炼中华文化中的有益思想并加以弘扬,这对于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临沧市位于云南省西南边境,跨境民族众多、宗教复杂、文化多元,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文化问题相互交织,宣传思想文化领域面临严峻挑战。临沧市具有绚丽多彩、积淀厚重的边境文化、民族文化、特色文化。应以中华文化认同引领边境幸福村文化建设,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建设中华文化载体推动文化传承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传承发展,用中华文化赋能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着力在边境村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助力构建科学完备的中华民族共同体理论体系,为临沧高质量推进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引领和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6.
民族精神: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目标。其中,“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种新的表述。在科技发展El新月异、经济全球化、文化思潮多元化的今天,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总有一些核心价值观念能够穿越时空的界限,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共享,其普适性为全人类所认同。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是构成民族精神的主要组成部分,而民族精神则是安顿民族生命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共有精神家园是提升核心价值理念、道德情操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是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亲和力,以及增进中华文化认同感、归属感、安顿感的需要。和谐、和合文化是中华民族人文精神的基本理念和首要价值,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思想的精粹和生命智慧,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也是中华心、民族魂的表征。化解人类冲突,构建和谐世界需要倡导和谐理念,弘扬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8.
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民族,中华文化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勤奋智慧和刻苦耐劳的美德,是五十六个民族多元文化的统一,是孕育了五千多年的文明结晶,是中华民族永恒的精神财富和维系海内外华夏儿女情感的纽带,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珍贵财富。2005年7月28日在北京由中华文化学院、中国华文教育基金、湖南中华文化学院、国际经典文化协会共同举行的中华经典诵读大会,规模很大、层次很高、影响很广,意义深远。现将大会主要精神摘编推介。是学习中华文化、宣传中华文化、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是保持中华民族精神、增进海内外中华儿女团结、增强中华文化的重要形式、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创造出来的辉煌文化形式。对中华文化类别及其呈现载体进行梳理、分析,运用创意设计等手段对代表性中华文化符号进行提炼与形塑,能更深入地了解中华文化的精髓与内涵。从政治外交、经济贸易、文化交流、教育宣传、华侨华人等方面,借助信息化、数字化等技术,推进中华文化的海外传播,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传承中华文化,助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0.
中华文化复兴与中华民族复兴是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目标。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直接目的是再创中华文化辉煌,根本目的在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落脚点在于富民强国。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基于文化强国视阈,考量新形势下中华文化建设中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探寻中华文化复兴策略,对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国梦"、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均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华文化承担着新的凝聚中华民族力量的使命,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价值的发掘。通过对中华民族创造的独特文化的领悟,诠释了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及其相互关系的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中华传统文化之元的合和精神,以及核心支柱的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凝聚力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是社会发展的根本。随着文化与政治、经济、社会的相互交融与作用,文化已经成为维系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精神纽带。历史文化资源的功能,是通过潜移默化,把具有传承性的根本精神植入到人的心中。"三山国王"是粤东民众及其海内同胞、海外侨胞的保护神。三山国王神文化,是在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有形或无形的物质产品和精神成果。其文化底蕴的永恒性和穿越时空的渗透力,增进了华夏儿女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和中华民族的认同,为"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本文从传承和弘扬三山国王文化价值进行粗浅探求。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现象的根本是精神现象,一个民族的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深刻影响着民族的心理、性格和精神世界。中华文化作为一种精神的力量,始终维系着中华民族的发展与复兴,也是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实现和平发展的宝贵财富。草原文化与海洋文化就是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不朽的奇葩。  相似文献   

14.
<正>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创造了五千年灿烂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中华民族顽强的生命力、坚韧的凝聚力和不竭的创造力,是两岸同胞共同的宝贵财富,是维系两岸同胞民族感情的精神纽带。中华文化在台湾根深叶茂,得到很好的保存和传承,构成台  相似文献   

15.
重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必须以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为支点,用民主的精神替代封建伦理和专制思想、等级观念;必须重新定位社会成员的人生价值和意义,拯救公共价值的缺位;必须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信仰;必须加快改革步伐,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在重构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中,社会主义学院(中华文化学院)大有可为,能够在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能够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方面大有作为。  相似文献   

16.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 ,她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是维系和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的精神纽带。继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对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大团结 ,对于巩固和扩大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都有重大意义。继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挂牌“中华文化学院”之后 ,广州社会主义学院成立了“广州中华文化学院”,实践证明 ,它对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学院的功能 ,促进祖国统一 ,弘扬中华文化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的“文化纽带”思想立足于中华民族凝聚力这一主题,揭示了中华文化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海峡两岸同胞要共同继承和发扬中华文化的优良传统,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大业。把握“文化纽带”思想的深刻内涵,对于增强在中华文化优良传统基础上产生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开放性和兼容并蓄性等特点,中华文化"有容乃大"、"兼容并蓄"的品质不仅孕育出各民族团结统一的"大一统"价值观,而且形成中华民族和谐包容、文明互鉴、和平发展的历史传统。团结统一的"大一统"文化,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价值追求,在当代表现为把多元的民族和文化凝聚成一种力量,共同致力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9.
中华文化含蓄之美滋养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无论是建筑设计还是艺术表现,或是对于某些物的偏爱与精神寄托,甚至于中国人的立身处世,都投射出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探究中华文化的含蓄之美及其渊源,有助于我们以充分的民族文化自信,积极面对中西文化碰撞,在学习、了解西方文化的同时,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审美传统和习惯。  相似文献   

20.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文化是典型的农耕文化,具有“大一统”的政治凝聚力和海纳百川的包容性,传承了“民为邦本”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体现了“天人合一”的中国哲学智慧。黄河文化凝结了自强不息、勇于拼搏、勤劳务实、开拓进取、团结统一、无私奉献等中华民族精神;黄河文化承载了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情感认同,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弘扬和传承黄河文化,就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构建以“黄河”为中华文化认同的符号共同体、情感共同体、精神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