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文化的三大背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伦理文化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形成而萌生发展。“伦”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是道理和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守的道理和规则,也就是道德规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国共产党最新的执政理念和崇高的治国理想,具有很强的时代性、针对性,它回应了时代对党的执政能力的更高要求,是我们党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作出的战略选择。由于历史的原因,更由于中国社会处在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社会伦理文化上表现为旧道德标准的过时和新价值观念的萌动,本文认为,研究构建和谐社会伦理文化就必须研究其所面临的三大背景。  相似文献   

2.
"伦"是指人与人的关系,"理"是指道理与规则."伦理"就是处理人们相互关系应遵守的道理与规则,也就是道德规范.爱因斯坦说:"一切人类的价值的基础是道德."良善而有价值的人类生活,需要伦理道德的指引.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正确的伦理精神作支撑.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对日本丰田汽车公司在2009年发生的“丰田刹车门”的分析,得出结论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做好事”,才能真正“做得好”.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必须以“尊重伦理、合乎伦理”为前提,才能使企业健康的生存发展.并且使如:消费者、用户以及企业自身等“利益相关者”因企业的发展而受益.企业作为人类社会中特有的一类组织,尊重伦理、合乎伦理才是企业生存的根基,也是企业达到“义利双赢”的和谐竞争环境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4.
徐长安  丁雪枫 《唯实》2002,(1):11-15
科技领域的道德困境,要求对科技伦理予以探讨。儒家伦理的优良 道德及其方法,使这种探讨成为可能,并为中国科技伦理的建构提供了深厚的底蕴。儒家伦 理中蕴含的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对现代科技伦理的建构具有积极的意义。 在理论上,它有利于增进科技伦理与民族精神的融合;在实践上,它有利于促进科技生产者 和使用者的道德自觉。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工作的说服力在哪里?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讲透理论才有说服力 思想政治工作是做人的内心世界的工作,其关键是讲明道理,以理服人。用道理启迪愚昧,纠正错误,对事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不千第一律,不牵强附会,不小题大作,做到小中见大、事中见理,达到以理服人的目的。凭借权势和地位居高临下压人、花言巧语哄人以及丧失原则不负责任的许诺,不但不会使受教育者信服,反而会激发他们的逆反心理。 说服力的核心是心服,只有心服,才能使受教育者思想通、情绪顺、行动明。这就需要思想政治工作者首先要做到“知书达理”。要有渊博的知识,扎实的理论功底,以及把道理讲透说活的过硬本领,做到“给人一碗,己有一桶”。其次,要敢于面对现实、实事求是地讲“理”。一是敢于用道理批评错误的东西,通过批评明辨是非,划清正确与错误的界限;二是敢于肯定积极的一面,一个人或一件事,总是或多或少有其积极的成份,对此应充分肯定,并从理性上加以提高,使其在认识上得到升华;第三,要坚持调查研究。教育者应注意倾听被教育者的各种意见,注重调查研究,及时掌握受教育者的思想情况和产生问题的原因,从而看准“理”、讲出“理”、评出“理”。讲透道理是思想政治工作具有说服力的基石。 二、以情感人  相似文献   

6.
《论语》中记载,曾子这个人做学问很简单,每天只用三件事情考察自己:“为人谋而不忠乎?”替人家做事是不是忠实?古代所谓的“忠”是指对人无不尽心的态度;“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与朋友交往是不是言而有信?“传不习乎?”老师教导如何去做人做事,自己真正去实践了没有?这里曾子所谈的学问看起来不是专门指“学问”,因为他不仅是指书本知识,而且还指个人修养,指的是如何把儒家的学说变成实际行动,从做人做事体现出来,这可能是最难的。当然,曾子所谓的学问只达到个人的程度还是不够的,应当扩充到社会上、从政上,变成学问的“…  相似文献   

7.
我从一个中国字说起,就是“道”.中国人是讲究什么事情都要合乎天地大道的.“道”这个字很有意思,里面一个“首”,外面一个走之.由此可见,由脑袋决定要认的理就是道理,由脑袋决定要走的路就是道路.智库其实就是“道”里面的这个“首”,它决定了我们认什么理和走什么路,也就是说智库会决定我们的价值观和行为逻辑.  相似文献   

8.
单玉华 《学习论坛》2005,21(2):34-36
破产是金融活动中的特殊行为和过程 ,它既是经济竞争的自然结果 ,又不可避免地涉及伦理问题 ,这一问题在当代典型地表现在企业的“策略破产”上。“策略破产”践踏了金融活动中诚实和公平的伦理准则 ,否定了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的正常关系 ,极大地伤害了债权人的利益。正视并关注金融活动中的“策略破产”问题 ,提升金融活动参与者的伦理理念 ,是金融活动健康发展不可缺失的一环。  相似文献   

9.
季红 《理论研究》2002,(5):35-38
和谐是企业与自然关系的基本伦理准则,然而传统的企业经营理念打破了和谐,造成企业与自然的对立。面对这种困境企业该如何处理与自然的关系,确立一种绿色经营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谋求企业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共生共荣。  相似文献   

10.
江泽民关于行政伦理的论述是其“以德治国”思想的核心内容。江泽民行政伦理思想全面而深刻,涉及行政伦理价值观,行政伦理建设的保障机制、途径选择、社会意义等。研究这一思想对于加强新时期我国行政伦理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张伟  杨帆 《唯实》2010,(6):34-37
科学发展观是“如何追求美好生活”这一古老伦理问题的一种当代转换和回应,蕴涵着丰富的伦理内涵。它不仅拓展“美好生活”主体的范围,丰富“美好生活”的内涵,规定“美好生活”中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提出了实现“美好生活”的一系列有效措施。正因如此,科学发展观才是科学的,进而伦理的。  相似文献   

12.
于丹 《党建》2014,(8):45-46
中国人讲究什么事情都要合乎天地大道。“道”里面一个“首”,外面一个“走之”。由此可见,由脑袋决定要认的理就是道理,由脑袋决定要走的路就是道路。智库其实就是“道”里面的“首”,决定了我们认什么理和走什么路。在人才集中的智库中,都希望尽快把自己的研究成果转化成决策,尽快地看见自己的思维在当世兑现。  相似文献   

13.
组织部门和组工干部坚持公道正派原则,树立公道正派理念,真正做到“是非审之于己,毁誉听之于人,得失安之于数”,应在处事公道、待人平等、做人正派、对己严格等四方面下功夫。一是处事公道——校正自己的行为。想问题、办事情,要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坚持党性原则,坚持真理,按政策办事,敢于讲真话、讲公道话,真实地反映情况,公正地处理问题,做到“对事不对人”,对干部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待人处事不掺杂个人好恶恩怨。  相似文献   

14.
郭振亚 《廉政瞭望》2006,(10):54-54
青年哲学家周国平说,人生第一重要的东西,就是做人。“不管你在名利场和情场上多么春风得意,如果你做人失败了,你的人生就在总体上失败了。”可做人难啊!面对上司,如何才能不落得个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名声;同事相处,怎样才能不给人清高孤傲、冷僻怪异的印象;公私面前,如何权衡才能既不悖情理又不违法理;老实本分、勤勤恳恳,却往往被视为“傻瓜”一个;匡扶正义、侠肝义胆,免不了有人斥之为“多管闲事”……真的是“人字好写,人却难做”!睁只眼、闭只眼,糊里糊涂是做人;得过且过、抱残守缺是做人;积极进取、执著追求、不屈不挠也是做人………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4,(22):18-18
中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沉淀了浓厚的官僚色彩。为人者,一旦官袍加身,则曰其为”人之父母”,官是官,民是民,与庶人有着不同的处事准则,形成了封建社会的“为官之道”,那么作为中国共产党人,应有怎样的为官之道呢?党的优秀儿女、“为民书记”郑培民同志用他的实际行动向封建社会官道思想提出了挑战,在他的日记中庄严写下了“做官先做人,万事民为先”。  相似文献   

16.
于海溶 《世纪桥》2007,(2):71-72
在经济活动越来越频繁的今天,经济伦理越来受人们和社会的重视。经济伦理中的“双赢”理念作为经济发展中的最高目标符合伦理学的优良道德。从总体上看,“双赢”符合道德总原则理论三方面内容:人性,人的伦理行为事实如何的本性的理论;道德本性,道德目的、道德终极标准的理论;人的行为应该如何的善恶原则的理论。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和丹尼尔·贝尔的《资本主义文化矛盾》深刻剖析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由兴到衰的发展历程,揭示了当代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困境,即“经济冲动力”充分释放之后个人欲求与公共责任的矛盾,并提出了以回归宗教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的重塑路径。而通过对韦伯和贝尔关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研究理路分析得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同样存在困境,即以“宗教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缺失和以“经济冲动力”为核心的伦理价值形成,需要重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价值。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正经历着由传统家庭到现代家庭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实质是由“以家为本”转变为“以人为本”。在现代家庭中 ,人们可以更多地享受平等、自主权利和个性自由 ,更多享受爱情、亲情的滋润。这标志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但是 ,也应防止过分强调个人需求与自由 ,放弃家庭责任的趋向。因此 ,在现代家庭伦理建设中 ,只有用“以人为本”的新伦理代替“以家为本”的旧伦理 ,与时俱进 ,实现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与中国社会现代化的目标相适应的家庭伦理才能构建起来。  相似文献   

19.
真正科学的经济学应是合科学伦理判断的经济学.科学伦理即促进人生幸福的伦理.合科学伦理判定的经济学也即促进人生幸福实现的经济学,经济学的根本主题只能是人生幸福.幸福主题缺失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根本缺陷,也是此经济学不正确性的根本原因.关于幸福实质的不同认识并不妨碍人们在幸福人生必备的基本要素方面达致共识,追求“物质化”的客观标准恰是妨碍人生幸福实现的重要原因,牺牲的意义在于能避免或减少牺牲.所以关于经济学落实幸福主题的主要问题实际上均不成问题.  相似文献   

20.
说“成熟”     
语丁 《奋斗》2009,(11):62-62
作为一个反映思想素质与处事能力发展和完善程度的词汇.“成熟”应该是值得称道的。简单地说,就是“在做人处事方面比较老到、得体,无不及又不逾矩”。走向成熟,是人生发展都要努力去实现的目标,由于在境界追求、文化学识、价值观念等方面存在诸多差异,因此有些人的修养恰到好处,有些人总是欠缺或是超越那么一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