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农村青年流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社会现象,它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并影响着当代农村的发展.要做好当前的农村工作,做好农村青年的工作,就必须认真分析农村青年流动的原因、职业分布、生活状况及思想状况,深入探讨农村青年流动带给当代农民思想观念的变革,以及对农村生活方式和生产结构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年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综观改革开放以来的农村青年研究可以发现,研究者们已经对农村青年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大量的探讨,提出了许多符合客观现实而严谨有据的结论,以及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这为分析和把握农村青年的生存发展状况和现实问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以后农村青年研究以及青年研究都将起到十分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当然,农村青年研究在理论和方法等方面还有值得讨论之处,研究领域还可以进一步拓展,研究者和研究机构之间的合作还可以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3.
中国农村社会正在经历一场全面深刻的转型,农村青年婚育观念和婚姻行为处在不断演变和调整之中。农村贫困地区青年通婚圈不断向外乡镇、外县市、外省市扩展,择偶观偏重个人资本。农村贫困地区青年生育观念更多地保持着农业社会的传统,同时也带有社会转型期的某些特征。值得关注的是,农村贫困地区新生幼儿性别比严重失衡,有关部门亟需调整相关政策,及时遏制农村人口结构失衡的发展态势。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与青年群体的发展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30年来,中国青年伴随着国家的改革开放发展成长,他们是改革开放的受益者,也是改革开放的支持者和建设者。我们为青年群体在改革开放中所做的贡献和取得的进步欢呼、喝彩的同时。也有必要对青年群体中的一些新变化和新问题加以关注。在研究这一时期青年群体共性的同时,特别要对青年群体中的一些差异性进行研究。对这些差异性的研究,必须建立在对青年群体类型分析研究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5.
随着市场经济和农村社会的发展,农村青年基于自身利益而萌发了初步的民主意识和法律意识,但仍然存在着明显的依附心理和权威崇拜意识。农村青年的政治参与具有多样性、功利性的特征,参与内容很少涉及国家和地方政策等抽象性利益,参与范围主要是在村庄层次上。必须加强对农村青年的公民教育,拓宽农村青年政治参与的渠道,健全各种青年组织,创造有利于农村政治文明建设的社会经济环境。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进步,中国农村青年的生存状况有了显著改善和提高,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本文以浙江省儒岙镇为例,从思想观念、政治与社会、教育与科技、婚恋与家庭、休闲与消费、劳动与致富、城市与农村、交往与组织等方面,对中国东部地区农村青年生存状况进行了调查与访谈,发现儒岙镇的农村青年总体是关心国家的发展和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政治参与愿望的。同时也发现当前部分农村青年还存在着功利主义观念,精神生活也较贫乏,科学技术知识获取的渠道也存在着障碍,这些都需要我们注重和解决的问题,应该引起社会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青年回乡创业社会适应性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的二元社会结构下,农村青年回乡创业面临着价值观念冲突、就业理念矛盾、管理方式欠缺、教育学〉-j断层等四个方面的适应性问题。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现行的二元社会政策,以及社会因素、家庭因素和青年自身在知识结构、观念、经济基础等方面的欠缺。要提升农村青年回乡创业的适应性,需要改革修订显失公平的政策制度,针对性地解决相应的社会问题和家庭障碍,并对青年加强教育,提高可持续发展素质。  相似文献   

8.
当前,农村青年文化建设面临诸多困境。农村青年创业文化是一个以创业为实质、以农村青年为对象、以文化为载体的名词,其核心为崇尚农村青年创业的文化氛围和农村青年群体的创业精神。新时期以此为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着力点,依赖多方路径促进农村青年投身创业之路,有助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步伐和农村青年的发展致富,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村青年文化建设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9.
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青年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被不断边缘化,城乡隔离的社会制度在设计理念上和实际运行中把具有农民身份的农村青年排斥在制度利益之外。农村青年的发展正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突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转型和经济转轨进程的加快,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发现,当前农村青年入党意愿不断增强,但发展农村青年党员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把握青年群体性特征,维护好农村青年入党热情的基础上,需要从四方面建立健全农村青年入党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培植乡村青年歌手团队,是陆埠镇团委探索团员青年文化生活建设的新途径、新载体。乡村青年歌手团队送艺术下基层活动的有益开展,既满足了农村青年求知、求乐、求美的愿望,也丰富了农村青年的文化生活,同时使青年成为农村文化生活的主力军。  相似文献   

12.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也是社会发展的强大后备军、建设者,是乡村发展中一支活跃的新生力量。在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农村建设中,广大青年积极学习和创新农业技术,参加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成为农业生产战线的突击力量;踊跃参加扫盲运动,发展农村业余文化,是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带头人;积极宣传国家方针、政策,参加基层党团组织建设,成为乡村政治发展的骨干,为乡村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农村青年是农村建设的主力军,而当今的农村青年又出现了流动性大、科学素质不高、政治参与意识不强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我们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发挥农村青年的主力军作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相似文献   

14.
城镇化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改革开放之后,我国大量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转移为现代化、城镇化注入生机和活力,丰富了城镇建设的人力资源,这支力量的主体是青年。在这一过程中进城农村青年经历了很多艰辛,主要表现为权利平等、权益维护、人格尊严、资源共享、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缺失,即社会人文关怀的缺失。加强对进城农村青年的人文关怀、推进市民化进程,需要制定政策、形成制度。  相似文献   

15.
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是近年来的一个热点议题,学者们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方法对其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形成了不少共识,也存在一些争论。文章对新型农村社区的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以及主要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其进行了简评,旨在更好的推进新型农村社区发展。  相似文献   

16.
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大量转移,外来务工青年已经成为城市建设的生力军。文章从"以人为本,关爱外来务工人员,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角度出发,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思考在新形势下环卫部门如何做好外来务工青年的工作。  相似文献   

17.
青年就业的实质是青年劳动力的安置。从政策导向所产生的结果看,建国以来的青年劳动力流向呈现为三种大的趋势:一是城市青年向农村的单向流动,二是城乡青年的就地流动,三是城乡青年的双向流动。前两次流动为简单的劳动力安置,而城乡青年的双向流动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就业压力,同时也促进了城乡劳动力类型的互补。对中国青年来说,每一次大规模的劳动力流动(或不流动),都是国家就业政策导向的结果,是青年面对国家发展的需要而作出的集体选择。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实施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中国社会正处在从传统向现代的急剧转型时期。现代化取得的成就为中国青年的发展提供了日益优异的基础和条件。在这种背景下,青年发展呈现出许多崭新特点,在社会心理上的变化也更加突出,产生了许多新质。然而,处在社会转型中的青年社会心理也存在着一些矛盾特征。为促进青年的社会心理朝着有利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方向发展,必须努力从各个层面上优化青年发展所依赖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