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0 毫秒
1.
编辑工作集科学美、劳动美、艺术美、创造美、道德美于一身,蕴蓄着巨大的审美潜能和美学效应,其美学内涵理应得到充分的发掘和研究.编辑审美目标和编辑审美观,即把审美作为编辑的一种境界去追求,使编辑美学的研究在理论思维和观念形态上有所拓展.  相似文献   

2.
试论学报的版面语言、版面设计及审美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学报的版面语言具有评价稿件、表达编辑思想 ;美化版面、吸引读者 ;展现个性、指导读者的功用。同时作为版面语言的设计须遵循内容与形式、编者与读者的互动、规范与个性、整体与部分相统一的思想性原则和整齐划一、对称平衡、虚实对比、组合分割的艺术性原则。美化学报版面应从封面设计、版式设计两方面入手 ,探索其蕴含的美学特征 ,提高版面形式的审美价值 ,给读者以美的享受和美的教育  相似文献   

3.
爱情中充满美感,爱与美和谐统一。本文认为,爱情中包含着自然之美、社会之美、伦理之美、道德之美。爱情内涵中具有多重审美标准,爱情追求中具有深刻的审美意向;爱情表达中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相似文献   

4.
文中对体育舞蹈的文化性与审美性进行了探讨,提出体育舞蹈具有以下文化与美学特征:一是体育舞蹈的艺术性。应以音心相映、身心合一为评判标准,追求人类审美的最高层次—艺术之美。二是体育舞蹈的竞技性。体育舞蹈应以真和健康为评判标准,追求身体审美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展示其竞技之美。三是体育舞蹈的社交性。应以善和道德为评判标准,直面鲜活的人生,体现生活之美。  相似文献   

5.
知识经济时代公安学报编辑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安学报作为传播知识的媒介之一,在知识经济时代应利用外部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机遇,求得发展壮大。本文讨论了公安学报编辑人员应具备的相应的意识和素质。创新意识要求编辑善于捕捉新选题、新观点,探索刊物表现形式;服务意识指编辑要满足读者求知、求真、求用的阅读需要;精品意识要求编辑用心策划,讲究质量,推出精品文章,造就精品栏目;品牌意识要求编辑办刊要追求个性特色;现代信息意识要求编辑善于利用网络资源,查找信息,加强与作者、读者的联系;法律意识要求编辑保证学报的出版发行依法进行。  相似文献   

6.
编辑人才是高校学报的第一资产,为了促进高校学报的不断发展,现代高校学报编辑应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现代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政治意识、创新意识、读者意识、精品意识、策划意识、专家意识、主体意识、合作意识等与时俱进的意识;现代高校学报编辑应具有学习能力、把关能力、编辑加工能力、公关能力和拒腐能力等多元化的能力。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学院学报是统一战线工作者、社会科学工作者、各级党政干部了解统一战线以及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最新成果的重要平台,反映和传播统一战线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作为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生产的重要参与者,对学报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必须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的提升,综合素养包括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文化素养和编辑技能等方面。坚定的政治定力与敏锐的政治把握力,是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应具备的首要的政治素养;统一战线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理论能力,是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坚定的文化自信,是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需要具备的文化素养;同时,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编辑也必须具有一般学术期刊编辑所具有的基本素养。  相似文献   

8.
作家总是把自己的审美情感注入审美对象 ,创造出符合自己审美理想的艺术形象。孙犁早期小说创作中的众多女性形象表现了作家对“美的极致”的审美理想的追求。同时孙犁也很善于从日常生活现象中透视和捕捉新生活的美质。用炽热的感情去追求、讴歌美 ,构成了孙犁审美观的独特意蕴。  相似文献   

9.
出版产业化环境下读者在社会经济文化系统中具有独特的地位,对编辑决策活动意义重大。读者的发展性与多样性特征影响编辑决策及其效果;读者的需要与追求是推动编辑决策不断优化、完善与出版物市场有效运转的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0.
王倩 《工会论坛》2003,9(4):115-116
在宏观报告文学的文体结构背后有其特定的心理结构与文化内涵。宏观报告文学作家普遍具有自觉的使命意识和很强的参与意识。大变革时代读者的审美期待也为报告文学的崛起提供了契机 ,同时告诉我们 :报告文学的审美品格应是“参入性”的  相似文献   

11.
设计文化是人们提高自身生活品质、改善生存环境的重要手段。对当代艺术设计的文化观念、审美倾向的精神状态影响最大的,应首推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革命性主张及其设计语言的多元化逻辑。它更强调生存状态的自我保留和风格特点的个性化,力主人文情感的主体性,注重文化的共生观念,强调形态的重构与创新,对当代中国艺术设计的文化观念、审美倾向具有广泛社会影响和深刻的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文认为,中华民族文化是具有多层次多侧面丰富多彩的文化,汉族以外的各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形成互补、互渗、互相支持的内在机制,理应纳入我国文化输出和发生影响的战略思考中。由此论文提出“美人之美”是多民族文化的战略选择。具体到作为文化一部分的民族文学及民族文学理论领域则分别为:其一,民族文学理论中诸如朴素务实的文学艺术观、人与宇宙中万事万物等量齐观的思想蕴含着少数民族人生观和世界观,是我国文化思想的重要资源。其二,民族文学文本兼具民间口头文学和文人创作双重特性,并含有原始诗性智慧,对当代艺术想象和思想建设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其三,民族文学的文化认同具有本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的双重性以及认同历史进步的民主性。是我国爱国主义思想非常有特色的组成部分。论文最后提出,“美人之美”不仅是认识和阐释,同时还是一种博大胸襟和深切关怀,对他民族文化的热爱、赞美和关切。质言之,“美人之美”存在于信仰中,是一种需要建构的姿态。  相似文献   

13.
女性人体审美变迁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艺术及现实中的女性人体都包含复杂的文化因素,透过不同时期的中国女性人体审美发现,女性美的塑造和评价既有平等的审视和讴歌,又有不同程度的男权话语和男性主义观点。因此,只有用性别视角对女性人体美、女性审美等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历史成因及问题加以分析和反思,才能确立健康、自然、文明、合度的女性人体关和人体审美概念。  相似文献   

14.
To analyze and value of the acoustic beauty, we must acknowledg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eauty of form and the beauty of implication. The so-called “acoustic beauty” refers to the beauty of the sound that directly evokes pleasure in the sense of hearing. It is actually represented as the beauty in the form evoking acoustic pleasure and the beauty in the implication enriched by human imagination, association, and understanding. This article explores into the physical foundation and the physiological mechanism of the acoustic beauty from the musical perspectives of frequency, pitch, volume, tone and quality. It then discusses the beauty of form from the musical perspectives of melody, harmony and rhythm and the beauty of implication on the basis of understanding, imagination and association. Finally the author puts forward his aesthetic view of the dual form that integrates both the acoustic beauty and the implication beauty free from unbalanced biases.  相似文献   

15.
和谐之美,是书法界众家的共同追求。和谐之美的核心所在,是要求审美对象的各个组成部分始终处于矛盾统一之中,相互协调,多样统一。书法艺术中的舍谐之关首先要以坚实的文字写作功底为基础,以体现其真;其次,应以深邃的文化底蕴为前题,以体现其善,第三,突出作品笔法、字法、章法、墨法等诸因素的整体协调一致,以体现其美。  相似文献   

16.
德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着功利化的倾向,这是导致德育工作实效性低下的主要原因。因此,树立德育美学观,在德育工作中开展美学德育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刑法之美是指刑法的外在呈现与内在蕴含所给予人们的一种感受。除了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区分,刑法之美还有优美与崇高美的区分。刑法的优美指向的是刑法的外在与形式,而刑法的崇高美则是刑法内在美的最高表达。刑法之美不仅有着使人们知法、爱法、尚法的法治意义和"丰满人格"的主体意义,而且有着对刑法本身形象的正面直接的塑造作用。刑法之美是一种制度之美,构成了刑法文化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Philosophy means loving wisdom. However, the meaning of loving wisdom has many dimensions. Loving wisdom, starting from the ancient Greek, encountered a truth turn in its development but failed to solve the long-existing philosophical crisis in an effective way. With exploring the wisdom of loving beauty in The Symposium by Plato, this paper preliminarily interprets the connotation, practice modes and historical events of loving beauty. Meanwhile, malposition mode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as a supplement element to the practical ladder mode to act a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the philosophical crisis and the wisdom of loving beauty is regarded as the possible direction of philosophical thinking and practice.  相似文献   

19.
借鉴生态学知识与原理来重新解释审美活动及其一系列关键词是生态美学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生态危机这个时代语境来重释"美"的要点则是解释它与"生态健康"的内在关联,其理论难点是将认识性的、不可感知的"生态健康"内容有机地融合到审美体验之中,从而建构出有别于传统之"美"的"生态健康之美",进而将传统的审美体验转化为生态审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