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高放 《探索与争鸣》2008,2(3):13-14
160年前,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发出了划时代的强音:"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然而,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因此,我们翻译的这段名言已不够准确.尽管"无产者"的译法是符合原意的,但最好改用"劳动者";尽管原先意译为"全世界"没有什么不当,但最好改译为"所有国家".如果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那么更忠实于原著,有利于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  相似文献   

2.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恩格斯在1848年革命前夕撰写并且以德文发表的纲领性著作,后人只能根据当时的历史条件和他们当时的理论观点来理解、解释和翻译这一经典著作."无产者"和"工人"这两个概念在<宣言>中是完全同义和交互使用的,因此不必根据1888年英译本把<宣言>结束语中的"无产者"改译为"工人",更不能以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结构和工人阶级构成的新发展为论据,把"工人"改译为"劳动者".  相似文献   

3.
<探索与争鸣>于2008年第3期、第5期分别发表了高放和郑异凡两位国内知名学者对<共产党宣言>的结束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是否需要改译为"所有国家劳动者,联合起来"的争论.这场争论的焦点和实质是如何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的问题.本文认为,对待马克思主义经典文献应当把握文献的历史性质;尊重文献;译文的修改需要依据文献考证,而不是现实需要;应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和国际地看待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翻译是准确的,无需修改.劳动者和无产者的含义是不同的,劳动者历来就有,而无产者是资本主义社会才有的,是同雇佣劳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能用劳动者来取代无产者.<共产党宣言>是历史文件,可以评说,但谁也无权修改原文.  相似文献   

5.
"道德"是黑格尔<法哲学原理>汉译本第二篇的标题.按照黑格尔哲学固有的逻辑布局,该篇属于主观方面的阐述,德语原著适用的术语是Moralit(a)t.汉译本将Moralit(a)t译为"道德"显失严谨.主观意义上的Moralit(a)t,应当译为"良知".汉译本<法哲学原理>将第三篇的标题Sittlichkeit翻译为"伦理".从方法论讲,根据黑格尔逻辑学关于理念的论述,该篇属于具体的全面的逻辑认识,即文本所呈现的自家庭、市民社会到国家的叙事.显然,"伦理"一词不能涵摄Sittlichkeit标题之下的文本内容,译为"伦理图景"较为恰当一些.  相似文献   

6.
<共产党宣言>揭示了资本主义全球化的本质是资产阶级"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资产阶级推动的全球化决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而是资产阶级凭借资本的优势在全球推行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旨在实现资本主义全球化.社会主义国家在利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机遇时,必须高度警觉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渗透与控制,这是<共产党宣言>为我们提供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7.
为纪念<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发表160周年,2008年5月8日,上海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华东师范大学、中共上海市委党校联合举办的"<共产党宣言>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讨会在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隆重召开.  相似文献   

8.
依法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是现代社会的文明标志之一.我国宪法第41条明确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1994年我国颁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以下简称<劳动法>),对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维护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劳动制度,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的劳动法律制度有我国批准和参加的国际公约(如<男女工人同工同酬公约>)、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国务院颁布的法规、国务院劳动主管部门颁布的部门规章,还有各种地方性行政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  相似文献   

9.
从表面看,《共产党宣言》只是马克思恩格斯众多著作中的一本,但是却蕴含着马克思主义整个理论的总问题.只有从根本上澄明这个总问题的内核和逻辑,才能理解整个马克思主义的总逻辑.彻底的理解总问题必须抓住"事物的根本",而"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因此要从历史中弄清人的问题、从现实中澄明人的问题、从实践中生成人的问题.为了人类的利益,更准确地说就是为了多数人、劳动者、人民的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永远不变的"初心".  相似文献   

10.
"恨恨"考     
一 <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一名<孔雀东南飞>,下省称<古诗>):"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①按:"恨恨那可论"之"恨恨"当作"恨恨".今以三点证之.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提出的"两个必然"的论断,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而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提出的"两个决不会"则是社会变革的历史条件,科学认识"两个必然",要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将"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统一起来理解,从马克思关于"两个必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整体性上来把握,与时俱进,结合当代社会实践分析研究,才能理解"两个必然"的思想内涵.  相似文献   

12.
一个伪命题:"台湾地位未定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近年来,不断有人炒作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最近,日本驻台代表斋藤正树又公开鼓吹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海峡两岸舆论为之哗然.其实,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是一个蓄意编造的伪命题,是不能成立的.炮制者的用心,是为了转移人们的视线,专注于<旧金山和约>是与非的争论,从而忽视以致淡忘<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的重要规定,以掩盖另一个真命题,即"琉球地位未定论".斋藤选择在台湾政权更替周年之际,抛出所谓"台湾地位未定论",其目的是企图干扰和破坏两岸和平发展的局面,并与其强化在琉球的军事存在和长期霸占我钓鱼岛的战略进行舆论配合.  相似文献   

13.
一、我国早期对南方环境疾病的认识与表述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由于环境因素导致的大规模流行病现象,六朝以后的历史记录渐渐形成了对这种环境疾病的一种固定表述,这就是"瘴".但是,在<史记>、 <汉书>、 <尔雅>、<说文>等早期文献中,并没有"瘴"这个字.不过,这并不表示"瘴"的缺席,仅仅是"瘴"的表述缺乏而已.  相似文献   

14.
恩格斯曾特别强调的"<宣言>核心的基本思想",在当今社会的现实发展中仍然发挥着历史辩证法的强大威力:现实社会在<宣言>揭示的社会基本矛盾运动中求存生变,阶级斗争在<宣言>揭示的社会经济政治关系中顺势演变,崇高理想在<宣言>揭示的人类解放的征程中变得更为现实,无不彰显着<宣言>的历史洞察力和时代精神.  相似文献   

15.
2002年12月到2003年1月,不管你是否愿意,从平面媒体到网络媒体,有关<英雄>的话题已经充爆了你的眼球.话题大致可分为两类:一是影片本身,二是商业运作.关于前者,著名的"网络棍子手"王小山最有代表性,他话语中的<英雄>是"一个糅合古龙、李安、王家卫、黑泽明、司马迁、莎士比亚、古希腊戏剧(合唱队)以及封建意识、招安情绪、奴才心理等等的不伦不类非驴非马的大杂烩".但是在经济效益上,<英雄>无疑已成为真正的英雄.从先进的融资手段,艺术与商业间准确的平衡定位,到严整细密的防盗版手段,全方位的立体宣传策略等等,<英雄>成功的商业运作模式,在短短20天内,就从消费者的口袋中掏出了2亿元的真金白银.  相似文献   

16.
从国际战略角度看《共产党宣言》的时代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代观与国际战略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共产党宣言>(以下简称<宣言>)在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国际扩展两个方向上阐述资产阶级时代的同时,揭示了资产阶级时代国际战略的内生动力和外部诱因.对<宣言>的时代观作国际战略解读有助于合理理解<宣言>的一些具体观点.  相似文献   

17.
"江南书画第一擘",这是著名书画家李苦禅对谭建丞的赞语.<中国美术家名人辞典>中关于谭建丞的条目记载:"善山水、人物,尤工佛像.书法苍古奇劲".  相似文献   

18.
<共产党宣言>的基本原则既是经过历史实践检验被证明是不朽的,更是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为真正的共产党人不断运用并得以丰富、发展和创新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是中国共产党人忠诚坚持和创新继承<共产党宣言>的又一杰作.针对新的实际,将<共产党宣言>与党的十七大报告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认识和坚持按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共产党执政规律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相似文献   

19.
<共产党宣言>的七篇序言是<共产党宣言>"活的灵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七篇序言表明必须要实事求是地理解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实事求是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必须要实事求是地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从七篇序言对马克思主义的阐释来看,马克思主义是最大的实事求是主义,认识这一点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事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事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史实表明,年轻的亚当·斯密就完成了他的伦理学巨作<道德情操论>,成为悲天悯人的道德哲学家.17年后,他又因为建立起富国裕民的古典经济学体系,被奉为经济学圣经的鸿篇巨制<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问世,从而获得经济学之父的称誉.在伦理学中立论人的利他性,同时在经济学中立论人的利己性.对人性理解的这种双重与"矛盾"曾经被认为是难解之"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