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以12号嘉陵牌猎枪弹杯为实验样本,通过对弹杯非射击痕迹的系统研究,旨在为利用猎枪弹杯射击痕迹认定射击枪支提供科学的前提和基础,为侦查破案及刑事诉讼服务,从而有效地打击持猎枪犯罪。1弹杯的结构与作用弹杯为盛装弹丸的容器,是猎枪弹的一部分。弹杯均由塑料制成,大  相似文献   

2.
在对弹杯结构、弹杯上射击痕迹以及对影响同一认定的各种因素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上,可以利用弹杯痕迹认定发射枪支。  相似文献   

3.
射击弹道的现场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现场各种弹丸在各类物体上的不同弹着痕迹,结合具体情况对射击弹道进行的现场模拟,是弹着痕迹研究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其中的物理投射模拟法、计算模拟法、电脑模拟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希望对现场射击弹道模拟方法体系的日趋完善和与之相关技术和质量管理标准体系的早日确立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由于对民用枪支(猎枪)的管理存在一些薄弱环节,猎枪流落在民间,非法使用较多,致使使用猎枪作案的案件不断上升。为了对猎枪的射击痕迹有进一步的了解和掌握,为侦破涉枪案件提供科学的依据,笔者通过大量的实验,结合多年的实际工作经验,对唧筒式猎枪射击弹壳上痕迹的形成及其在检验鉴定中的作用进行了一些研究。唧筒式猎枪,俗称“五连发”猎枪,属民用非自动滑膛枪支,使用12号规格猎枪弹,其主要的零部件使用优质合金钢为材料。全枪主要由1、枪管,2、护木,3、机匣,4、枪机,5、托弹板,6、枪托,7、长螺钉,8、垫圈,9、螺钉,10、枪托底板,11…  相似文献   

5.
关于国产QSZ92式9mm手枪射击弹壳痕迹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国产QSZ92式9mm手枪发射过程中遗留在射击弹壳上的痕迹进行全面系统的观测、统计和分析,找出了射击弹壳上各痕迹的形成过程、留痕部位及形态反映,进一步确定该枪射击弹壳上区分发射枪种及认定射击枪支的主要痕迹特征。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国内出现的PPK/S模型改制枪及其遗留在射击弹头、弹壳上的痕迹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对PPK/S模型改制枪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和改制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且系统地观测、统计和分析了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形成机理、留痕部位和形态反映。为涉枪案件中PPK/S模型改制枪其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检验鉴定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转轮手枪是机械式多弹巢的单手射击武器,其弹仓是带弹巢的转轮,弹巢同时也是药室,转轮绕轴转动,弹巢按顺序与枪管的延伸部吻合,使其能依次进行发射,转轮手枪的名称也由此而来。由于射击时转轮向左旋转,因此也称为左轮手枪。转轮手枪具有结构紧凑可靠、尺寸小、重量轻、发射时易于排除“死火”弹等优点,但其缺点也非常明显:装弹少、重新装弹时间长、弹膛容易漏气、横向尺寸大等,目前,只有部分国家的警察仍装备转轮手枪,俄罗斯就是其中的一个。一、沙俄及苏联时期转轮手枪发展历史沙俄没有研制转轮手枪,国内第一批转轮手枪是沙皇政府1870年向…  相似文献   

8.
猎枪主要是用来狩猎猎杀动物的 ,其枪管无膛线。射击者一般不需要专业训练 ,粗略瞄准后 ,依靠每发散弹的铅丸群散布面来命中目标。再加上它属民用性质 ,在社会上分布较广。因此被犯罪分子用来作案目前已较普遍。猎枪又与常规轻武器不同 ,弹壳上一般没有抛壳铤痕迹与拉壳钩痕迹等。这样击针头部痕迹的利用就十分重要了。我们通过大量的样本观察、分析和研究 ,已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并在实际案件中充分应用了猎枪的击针头痕迹 ,取得了较好的结果。我们研究猎枪的击针头痕迹特征 ,深入认识、挖掘其痕迹特征的利用率 ,更好地为侦察破案服务。  …  相似文献   

9.
弹底窝痕迹,是弹壳底面在火药气体作用与枪机弹底窝平面紧密贴合而形成的印压痕迹。五四式类手枪射击弹壳上弹底窝痕迹的出现率高,面积大,痕迹特征稳定性较强,是区分枪种、认定枪支的重要痕迹特征。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实验,首次将七九式冲锋枪从全新发射起,对其射击弹壳上各种痕迹随发射发子弹数量的增多、时间变久到枪支机件中等磨损和严重磨损、老化而变化的特点进行了研究。从中发现弹痕特征的变化规律并分析痕迹形成原因,进而判断随枪支使用、磨损老化程度的不同,利用射击弹壳痕迹进行同一认定的价值,为在实际枪弹痕迹检验鉴定工作中通过对弹壳痕迹的观测,判断枪支使用和磨损老化情况提供准确、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文采集10支QSZ92式9mm手枪射击的300发弹头,对弹头上不同阶段的痕迹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分析痕迹的形成过程,观测留痕部位和形态反映,统计出现率和稳定性,进而确定痕迹在区分发射枪种和认定射击枪支时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51式手枪弹射击弹头变形损伤程度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涉枪案件现场提取到的弹头多数是经过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的。这些弹头往往会因为客体的性质不同而有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破裂。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射击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毛利达 《警察技术》2003,(5):39-40,46
大部分射击教材都认为后坐对射击精度的没有什么影响,但事实证明这种论断过于片面。尤其在某些需要非常精确的场合,例如在人质环境下对疑犯进行立即失能射击时,大威力狙击步枪后坐时造成的影响足以引起我们的重视。 枪支在后坐时对射击精度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改变发射差角表现出来。所谓“发射差角”,是指武器枪管发射前和发射瞬间火身轴线的延长线之间的角  相似文献   

14.
在刑侦工作中,技术人员会经常遇到通过射击弹壳检验来判明发射枪种的问题。制式枪支种类的检验鉴定方法较多,其鉴定技术也较为成熟。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暴力性案件多涉及自制枪支。其中又以仿六四式手枪居多。所以,刑事技术人员必须研究六四式手枪与仿六四式手枪的结构特点、射击弹壳痕迹特征以及七七式手枪、五二公安式手枪与仿六四式手枪射击弹壳痕迹的不同之处,以此提高判明发射枪种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5.
枪弹痕迹检验鉴定是通过对弹头、弹壳上射击痕迹的比对检验达到认定发射枪支的目的。射击弹壳上用于认定发射枪支的痕迹很多,如:击针痕、弹底窝痕、拉壳钩痕、抛壳挺痕等,这些痕迹出现率高、特征稳定,是通过弹壳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的主要痕迹。而射击弹壳上抛壳口痕迹出现率低,其特征的出现具有随机性,所以实践中利用抛壳口痕迹对发射枪支进行同一认定的较少。笔者认为抛壳口痕迹虽然具有不稳定性,但这种不稳定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转变为稳定、可利用的特征,如检材弹壳和样本弹壳同时出现抛壳口痕迹时,可以利用抛壳口痕迹形态的一致和…  相似文献   

16.
在枪击案件中,射击残留物的检验结论是一种重要证据。通过对射击残留物进行检验,可以确定是否有枪击事实发生、枪支弹种及其特点等,并且对于认定某人是否为射击者或最近是否接触过枪支以及认定枪击案件性质,确定和缩小侦查范围等都具有重要作用。而在其中,对射击残留物检验的技术方法确是重中之重,是整个枪击案件认定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从事枪弹痕迹检验的专业人员,通常利用射击弹头、弹壳痕迹的枪种特征来区分发射枪种。这对于枪种特征差别较大,界线分明的射击弹头、弹壳痕迹无疑是十分有效的。然而对于发射相同子弹,其形成痕迹的机件外表结构特征十分相近的不同种类的枪支(如发射五六式步枪弹的五六冲、六三步和八一步枪),其射击弹壳中各种痕迹的特征极其相似,而描述这些痕迹特征的几何参数又相近,甚至彼此交叉,很难利用它们的枪种特征将发射枪种严格区分开来。本文利用射击弹壳上的抛壳口痕迹,通过对它的有关几何参数(上、下口痕高、偏距等)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观察国内常见枪支在压弹入匣、推弹进膛击发前弹头与枪支有关机件相互作用形式,研究弹头上的进膛痕迹的形成过程、留痕部位、形态及在枪弹痕迹检验中区分发射枪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公安民警实用射击水平,增强业务技能,展示公安民警的风貌,由公安部中国前卫体协主办、辽宁省公安厅承办的实德杯2001年全国公安系统军用手枪实用射击比赛,于7月11日至14日在辽宁省大连陆军学院射击场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以及大连市公安局等34支代表队300余名公安民警和港澳警察参加了角逐。  相似文献   

20.
在涉枪案件现场中提取到的弹头,多数因碰撞、贯穿、侵彻现场客体后遗留下并提取到。这些弹头往往因客体的性质的不同而受到不同程度上的变形或损坏。研究客体对射击弹头造成何种程度的损坏以及确定损坏的弹头痕迹是否仍具备检验价值,是弹头痕迹检验与分析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