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0 毫秒
1.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脉。为"三农"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新时代迫切需要金融反哺"三农",为乡村振兴提供金融支撑。针对新时代农村金融供给与市场需求存在的四个方面的不适应,必须从供给侧推进广西农村金融创新,着力优化金融生态,夯实供给基础;着力加强产品创新,促进供需对接;着力加强协同合作,提升供给能力;着力强化风险防范,确保供给安全;着力健全体制机制,释放供给活力。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创新是农业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抓手和着力点。加快推进农村金融创新,全面激活农村金融服务链条,为农业全面转型升级提供重要的金融支撑,有效形成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与金融转型升级稳健经营的双赢局面,是确保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路径。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市场失灵表现为农村信贷供给不足以及信贷配给严重。造成农村金融市场失灵的原因在于竞争不充分、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高、系统性风险大等。消除农村金融市场失灵在于增加制度供给,包括开放农村金融市场,完善以合作金融为基础的农村金融体系,完善农业贷款的激励约束机制,发展农业贷款担保和保险等。本文从市场失灵的角度分析了造成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供求均衡调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韦宇红 《桂海论丛》2004,20(4):47-49
当前我国农村金融需求具有多样化、差异性、贷款需求有效性不足的特点,农村金融供给极其短缺,金融供求处于严重失衡状态。因此,必须完善农村金融体系,丰富农村金融供给,提高农村金融有效需求,促进农村金融供求均衡,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营造良好的金融环境。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金融创新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创新是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当前,农村金融呈现出金融需求日益旺盛,金融机构功能错位发展、金融供需结构失衡的特征,原有的农村金融体系难以适应更完善市场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应着力加快农村金融的组织创新、产品创新等,健全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深化农村金融体制的市场化改革,建立完善的农村信贷担保机制。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快速推进,金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力度逐渐加大,农村金融服务水平也有所提高,但农村金融发展中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与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其中,农村金融风险大、风险分散和补偿机制缺乏越来越成为影响农村金融资源聚集和农村金融发展的明显障碍。一、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组织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近年来,我国农村金融改革不断深化,增量改革和存量改革同时推进,发展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已经成为构建普惠制农村金融体系的重要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农村金融制度建设,在制度改革、机构创新、市场活跃、特别是农村金融信贷总量与消费信贷规模扩大等多个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然存在农村金融制度转型滞后、组织结构单一、金融服务网点收缩、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源资产转化困难、民间金融发展混乱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更有针对性的改革措施,继续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改革和创新,将农村信用合作社实施市场化拆分,要依法放开农村民间金融行为,创新农村金融产品供给,借助产权制度形成农村资源、资产向资本转化的金融通道,全面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和金融观念。  相似文献   

8.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河南省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应该增加支农资金的有效供给,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并加强政策支持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9.
于洋 《长白学刊》2009,(3):103-104
在我国农村金融体系建设不断完善、呈现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下,农村金融改革滞后、金融服务供给不足、各大国有商业银行支农力度相对弱化等问题也凸显出来。新形势下深化我国农村金融服务,应从注重引导商业银行的支农力度、发挥其他金融组织的作用、规范金融支农的长效机制等方面入手,建立多层次、多渠道的农村金融供给格局。  相似文献   

1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改革发展离不开一个良好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分析河南省目前农村金融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可以看出,应该增加支农资金的有效供给,完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创新金融服务体系并加强政策支持来推进农村金融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1.
加快建立普惠型的农村金融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金融规模不断扩大.对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农村金融改革明显滞后,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完善.农村资金外流严重,为农民提供的金融服务严重不足.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金融体制,加快建立商业性金融、合作性金融、政策性金融相结合,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农村金融体系,引导更多的信贷资金和社会资金投向农村.  相似文献   

12.
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新变化,对农村金融体系提出了新挑战。现行农村金融体系存在诸多缺陷,影响了金融支农功能的充分发挥。完善农村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促进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发展,必须加快农村金融创新,重点是重组现有农村金融机构,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不相适应的金融制度,创造有利于农村金融发展的外部环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近年来我国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际出发,从农村金融体系、所应用的金融产品以及民间借贷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了今后金融支持新农村建设应该采取的三个方面的对策和建议。一是要不断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管理体制;二是要大力开发适合"三农"消费特点的金融产品;三是要以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民间借贷政策,全面加强农村金融市场的监管力度,切实改善农村金融市场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金融精准扶贫存在哪些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我国金融精准扶贫面临产品与服务的供求错配、监管机制不协调、基建设施不完善以及理念尚未普及等问题。同时,供给成本仍然较高、风险比较大以及产品比较单一,贫困人口获取金融信贷难、信贷贵。为此,应增加贫困地区金融网点,开发创新金融产品,加强政府监管,从而完善我国金融精准扶贫体系。  相似文献   

15.
浅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村经济的长期、平稳发展需要一个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生态存在诸多的问题,如法制环境欠佳,诚信体系缺陷,银企双方信息不对称导致关系发生变异,地方行政干预过多,政策不配套,经济金融错位,诱发金融风险集中等。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需要强化法律建设,完善诚信体系,发挥金融生态的交换功能,推进体制改革,促进农村金融主体多元化,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风险补偿机制,净化农村金融生态外部环境,建立自我调节与自我发展机制。  相似文献   

16.
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构建产业兴旺的新农村离不开农村金融的大力支持。依托农村既有金融体系与结构,进一步夯实农村金融基础,构建多元化与多层次的农村金融服务也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这就要求我们要继续坚持农村金融改革力度,丰富金融产品与服务供给,做好农村金融激励与监管,大力推进"智慧金融"服务,改善农村金融环境,让乡村产业更加兴旺。  相似文献   

17.
姚雁雁 《前沿》2010,(12):68-70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是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稳步前进的重要因素。完善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是农村金融健康发展的保证。我们应从组织体系、金融体制和金融产品等方面加快创新,构建资本充足、功能健全、服务完善、运行安全的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以农村金融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8.
独角兽企业是引领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应以供给侧改革思路推动金融市场发展,优化独角兽企业的间接融资环境,完善独角兽企业的直接融资体系,打造支持独角兽企业的金融生态圈,为独角兽企业茁壮成长提供金融支持。  相似文献   

19.
蔡玉胜 《长白学刊》2009,(1):116-119
改革开放三十年,东北地区的农村金融体系经历了初步建构、分层探索、三位一体布局和多元化产权改革等阶段,在取得重要突破的同时也暴露出农村资本倒流、供给型金融抑制、模糊产权和金融资本低绩效等问题,借鉴相关国家农村金融体系的建设经验,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农村金融创新应该从重构分工明确的金融体系和产权清晰的金融机构、重视小额信贷和非正式金融组织的发育、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品种等方面重点解决。  相似文献   

20.
实体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有力支持,然而在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中出现了金融供给脱实向虚、有效金融供给不足、无效金融供给泛滥等问题。为此,应以供给侧改革思维指导金融市场发展,在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前提下,不断完善金融供给体系,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实现金融供给和实体经济需求之间的无缝衔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