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曹晓鲜 《湖湘论坛》2005,18(3):82-83
“信用悲剧”已成为当前影响我国企业经营成败的关键因素。为防范或降低信用风险,企业必须从增加信用风险意识、建立专门信用管理部门和债权保障机制、加大对信用风险责任考核的力度和对失信者的监督惩戒力度及内部制度建设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以加强和完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2.
正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正加速发展的当下,一方面要提高失信成本,让失信者不敢再犯;另一方面也要通过信用修复让失信者改过自新,重塑信用,打造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久前,浙江省发改委出台了《浙江省公共信用修复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修复办法》),包括总则、信用修复的条件、信用修复的程序、履行责任和附则五大章共十七条内容,2019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该  相似文献   

3.
症诊治     
一个时期以来,社会信用缺失现象十分严重,并呈蔓延之势,破坏了市场的有序性、公正性和竞争性,扰乱了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影响了经济的健康发展。为此,必须对信用缺失“病症”进行“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4.
诚信缺失导致了失信者对受害者的否定、受害者对失信者的怨恨、第三者对社会的怀疑,后果是社会关系的日渐消解;试图避免他人知晓自我利益、阻碍他人获取合理利益、方便自我实现不当利益等错误的主体价值依据,决定了诚信缺失的主体自利任性本质;矫正诚信缺失,内因上需要培育认同他人的价值个体、外因上需要形成人人都是目的的文化氛围、保障上需要健全社会诚信的制度机制,实现人我利益的共同关切。  相似文献   

5.
正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以技术创新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身处改革开放前沿,市场经济体制较为完备的上海被国家挑选为打造“诚信中国”的试点城市。1999年8月,上海在国内率先开展个人信用联合征信,同年成立了目前国内惟一的从事征信业务的专门机构——上海资信有限公司,建设社会诚信体系的大幕,就此拉开。4年过去了,一个“有信者荣、失信者耻、无信者忧”的信用社会雏形在上海逐步显现。  相似文献   

7.
袁记平  张立旺 《前沿》2003,(4):99-101
市场信用的缺失 ,已经威胁到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有序的发展 ,本文对市场信用缺失的表现、危害进行了分析 ,从法律的角度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 ,并对我国有关法律的完善及执法水平的提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银行和申请助学贷款的贫困大学生在不同条件下的博弈分析,文章指出开展贫困大学生助学贷款授信是一项利国利民的系统工程,其成功实施和良性运行必须依赖银行、贫困大学生、高校、社会紧密配合,其中加强信用信息交流、加大失信者惩罚力度和提高助学贷款者的信用素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当政府作为理性经济人参与社会经济运行时,政府主体行为无法摆脱经济人的行为特征,其利用行政权力进行“寻租”以获取垄断租金并使之最大化,便成为一种自然的选择。如果单纯依靠政府官员的道德约束来维系政府信用,那么政府信用缺失存在着必然,这从根本上说是一种制度缺失。尽管经济人的机会主义行为倾向不可能根除。但是可以通过制度创新和加强制度约束来最大限度地遏制经济人机会主义行为的发生,防止政府信用失范。  相似文献   

10.
<正>【调研背景】社会信用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治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构建"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信用惩戒大格局,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以技术创新推进社会信用建设,对于提升国家治理有效性,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和总结杭州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创新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11.
现在很多地方政府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时都开始注意区域特色的比较优势因素,而且,一些跨省市区域的经济合作在增加,如“长三角经济圈”、“珠三角”甚至“泛珠三角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黑三角”、“京三角”等等。但现在有一种影响区域社会与经济发展的“劣势”尚未引起地方政府足够的重视。这就是属于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的并且带有区域性的造假经济。假冒伪劣是一种因“信息严重不对称”及人的趋利本能而致的信用缺失行为。这些年来,国家打假力度不可谓不大,但假冒伪劣这一严重的信用缺失行为为什么打不绝,打不死,屡禁不止,成为影响…  相似文献   

12.
仝尧 《淮海论坛》2014,(2):40-42
2011年10月19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制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会议强调,各级人民政府要高度重视社会诚信和信用体系建设,通过完善制度、加强教育,努力营造诚实、自律、守信、互信的社会信用环境,使诚实守信者得到保护、作假失信者受到惩戒,为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良好的道德保障。  相似文献   

13.
刘毓 《前沿》2009,(13):150-153
我国政府信用建设的现状一方面,当前我国的政府信用从总体上看是比较好的;另一方面,政府信用在某些地方和某些方面还呈现出下降趋势。由于政府的特殊地位使得政府信用缺失所影响到的范围更广也更具有杀伤力,它对现实政治、经济及社会生活的危害是多方面的。中国政府信用构建的对策包括做好政府职能定位、营造政府信用文化、实行信用问责制度、推进依法行政、加强政治民主建设、打造透明诚信政府。  相似文献   

14.
吴亮  薛荻 《福建通讯》2002,(3):10-14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中国素以诚信立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而时下,信用问题却令人担忧。在经济领域,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在公共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难以真诚沟通,在食品市场,人们得随时提防“餐桌污染”。……信用缺失,正在侵蚀社会经济生活的肌肤。克服信用缺失,建设信用文化已突显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15.
王庆东 《前沿》2005,(4):50-51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正在逐步建立和完善之中。市场经济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诚信。然而,在我们的经济生活中,信用缺失现象正严重影响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探析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诚信缺失的危害,进而加快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信用制度,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①。而建设我国市场信用,必须着力解决当前我国市场领域信用缺失问题,这就需要综合采取经济和政治的手段,标本兼治,既要对市场经济活动中出现的失信主体予以制止和惩戒,更要对发生失信的根源予以截断和清除,如此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市场主体失信问题。而不论治标还是治本,各级人民政府作为现代市场主体之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管理者,其信用状况不仅直接关联市场整体信用,还影响其他市场主体的信用,必须率先解决自…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我国信用缺失和信用失序现象产生和蔓延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原因,论述了治理社会信用缺失现象、构筑社会信用基础的关键是治理国有经济领域的信用缺失现象,构筑国有经济部门和国有企业,以及政府的信用基础,重点是化解国有企业的三角债和国有银行呆帐坏帐.  相似文献   

18.
诚实守信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灵魂,是实行市场经济的道德前提。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品牌的时代,诚信品牌是企业最大的、最有价值的品牌,一个名牌产品,就是企业诚信品牌,诚信就是企业品牌的根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政府、企业和个人都应增强诚实守信意识,树立信用是金的企业理念,从自身做起、从企业各项工作抓起,运用法律的、行政的、经济的、道德的手段,达到根治当前社会信用缺失行为盛行的顽症,让失信者、失信企业没有市场,让诚信真正成为一种公认的财富,成为企业一种无形资产,成为良好的内在规范,引导企业树立良好的内外部形象,生成自…  相似文献   

19.
信用缺失大大增加了经济运行中的交易成本,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和巨大的经济损失。信用的本质是一种产权关系,信用缺失根源在于产权缺失。进一步理顺企业、银行与政府的产权关系,加大对于私人产权的保护力度,建立起清晰合理、长期稳定的产权制度体系是解决信用缺失问题的根本措施和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6,(17)
正@小康杂志社:"2016中国信用小康指数"调查显示,对于我国的信用体系建设情况,22.6%的受访者感到"非常满意",46.3%的受访者感到"比较满意",而2015年,表示"非常满意"的受访者还仅有5.8%,表示"比较满意"的受访者也只有28.1%。@田梗花:让守信者得实惠,让失信者受惩罚,社会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