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在古代,“中国”一词只是具有地域、文化的概念。据考古学家于省吾考证:“中国”这一名称最早起源于西周武王时期。古时“中国”二字有狭义和广义之别。就狭义而言,“中国”有京师、都城的意思,因为“国”字的古训从“邑”,即“城邑”。如《诗·大雅·民劳》:“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毛传:“中国,京师也”。就广义而言,“中国”指华夏族、汉族地区。如《诗·小雅·六月序》曰“《小雅 》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因华夏族、汉族多居于黄河两岸,因此,“中国”有与“中土”、“中州”、“中原”、“中华”相同的含义。清代…  相似文献   

2.
文学艺术作为一种具有审美特质的精神现象,其本原是什么?在我国古代文学论著中最具权威性的论断是《乐记·乐本》篇所说:“乐者,……其本在人心之感于物也。”《精书·音乐志》载沈约就梁武帝萧衍《思弘古乐诏》所作《赛答》称:“《乐记》取公孙尼子。”唐人张守节《史记正义》也说:“《乐记》者,公孙尼子次撰也。”又《隋书·经籍志》有“《公孙尼子》一卷”,注云:“尼似孔子弟子。”公孙尼子当是今存《乐记)}最早的作者。虽然该书后来经历苟况、刘德及其手下儒生、司马迁、戴圣、诸少孙、王禹、刘向乃至马融等人的整理和改造,…  相似文献   

3.
当今,法律可否用以辅助道德实施以再造新的道德风貌,已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议题。事实上,在古代社会,运用法律促使道德实施行为已是一种客观存在,所谓“仁义礼乐皆出于法。”(《管子·任法》)不过,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的“法”可分为法、律、令三类:“法者,所以兴功惧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争也;令者,所以令人知事也。”(《管子·七臣七主》)这样,以“法”辅“德”的方式亦就呈现多样化。一 道德法律化。是指把德目写进法律条文,用法律形式迫使人们去践履。在中国古代,将道德法律化,以强化人们对道德的自觉,这在许多…  相似文献   

4.
一、司法心理测试的沿革 人类自从有侦查审判工作以来,一直在千方百计寻求查明事实真相、揭发谎言的方法,我国上古的历史文献《尚书·吕刑》就记载有:“师听五辞,五辞简孚,正于五刑”,《周礼·秋官·小司寇》更载明“以五声听狱讼,求民情。一曰辞听;二曰色听;三曰气听;四曰耳听;五曰目听。”意即侦查审判人员可借助对被侦查人五个方面的观察,以辅助审理案件:一是听其言辞有无烦乱和矛盾;二是观颜察色看其有无面红耳赤等异常表现;三是观察其呼吸状况,看其有无呼吸紧张;四是观察其听取讯问和证词的态度,不老实便会慌张惶惑…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别称     
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形成了众多的别称,有些至今还常沿用,最常用的是“中华”、“神州”、“九州”3个。“中华”,因我国古代华夏族兴起于黄河流域,“居于四方之中而得名。《魏书·岩昌传》有关于“中华”的记载:“其地东接中华,西通西域”。“神州”,主要见于晋朝刘越石《答卢湛诗》,其上曰:“火燎神州,洪流华域”。“九州”是对我国古代大陆9个地理区域的统称,但具体是哪9个州,说法不一。《书·禹贡》称九州是冀、豫、雍、杨、兖、徐、梁、青、荆9个州。《尔雅·释地》称:没有青、梁,而有幽、营。《周礼·变官·职方氏…  相似文献   

6.
祖国医学对冠心病的证治颜德馨冠心病归属于中医“胸瘴”、“胸痛”、“真心痛”、“厥心痛”等范畴,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可追溯到《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谓:“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助下痛,膺背肩甲间痛,两臂内痛”,《灵枢·厥病篇》谓;“真心痛,手足青...  相似文献   

7.
考核官吏制度在上古时期已初露端倪。《尚书·舜典》载:“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庶绩咸熙”。这就是传说舜带三年考察百官一次政绩,考察三次后,罢免昏庸的官员,提拔贤明的官舜,于是,许多工作都兴盛起来了。《空记·夏本纪》和《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等史籍有关于夏禹“会计”的传说:日对诸侯的考核是三年一次,其考核的内容是核算各诸侯的贡赋征收,方式是把诸侯召集在某地进行面对面的统一考核。这种定期会集诸侯考核当时已形成严格的制度。《韩非子·饰邪》载:“禹朝诸侯之君稽之上,防风之君后至,而禹斩之。”迟至则斩…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病在我国流行的现状陈灏珠心血管病或称称心病,指心脏和大血管的疾病,在我国古已有之。公元前5~3世纪我国医学家在《内经·素问》一书中就提到“心”和“心病”。虽然古代所称的“心”也包括了现代所称的神经系统,但《内经·灵枢》中描述的“真心痛”症状,却...  相似文献   

9.
勿忘国耻     
覃坚谨 《传承》2003,(1):28
2002年是南京大屠杀65周年。9月,某公司在佛山、南海两地的开业志庆广告宣称:“9·18是一个快乐的日子。”12月,南京一些影院把电影《五月八日》宣传为“第一部揭露中国女性被奸杀的南京大屠杀电影”。灾难在很多老一辈中国人心里还隐隐作痛,但年轻的和健忘的人已经在寻求他们的快乐;日本侵华的“9·18”成为了“一个快乐的日子”;一部反映南京大屠杀的影片变成了“奸杀”大揭秘;“鬼子进村”乐曲成为“时髦”的可下载的手机铃声;在某些旅游景点,花五元钱可以租一套当年日军侵略中国时的军服,扛一杆刺刀上挂太阳旗…  相似文献   

10.
赵勰 《创造》2002,(4):4-7
~~在古汉语中,信者,人言也,就是指人们说的话。《国语·周语上》:“礼所以观忠、信、仁义也……信所以守也。”《论语·学而》:“与朋友交而不信乎?”孔子把“信”作为“仁”的重要表现之一,要求“敬事而信”,“谨而信”(《论语·学而》)。孟子认为“可欲之谓善,有诸已之谓信”(《孟子·尽心下》),即自身确实具有善德称为“信”,甚至出现了“信人”之称,即诚实的人。先哲所以对于诚信给予了特别的反复的申明,证明在中国古代哲学价值观中,信用这个东西,小而言之是维系人际正常关系的纽带,大而言之,则是社会所以为社会,文明…  相似文献   

11.
诤友     
《三国志·吕岱》篇中有这样一则故事:吕岱有个好友叫徐原。“性忠壮,好直言。”每当吕岱有什么过失,他总是毫不留情而又公正无私地批评规劝。对此,吕岱周围的人颇多非议,可吕岱却大加赞赏:“我之所以看中徐原,正是由于他有这样的长处!”这里,徐原便是吕岱的诤友,吕岱则是一位不虚美、不讳过的开明人士。《辞海》解释:诤,直言规劝。友,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人。据此,诤友的涵义应是敢于直陈人过,勇于开展批评的朋友。交净友既是正确选择朋友的一种态度,也是一个人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重要表现。诤友,是一把尺子,衡量着你…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封建社会,人们的婚育价值观是以子嗣为中心的;因而,“不娶无子”成为极其严重的问题。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孟子·离娄上》)。他认为在所有的不孝行为中,不娶无子是最可憎恶的事情;而且孔夫子早就说过:“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孝经·五刑章》)。在法律上,历朝对不孝行为均予严惩不贷。特别是唐朝以后,不孝定为“十恶”之一,罪名成立得处绞刑;且十恶不赦,原情议罪的“八议”不能适用。唐律制不孝罪,宋、元、明、清历朝律典相袭不绝。但孟子所言“不孝”同法典上的“不孝”是有区别的。他们分…  相似文献   

13.
国际形势与对外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9·11”事件后国际形势的变化及特点 “9·11”事件是美国本土第一次遭受大规模恐怖袭击的事件,造成了大量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它打击了美国霸权主义的嚣张气焰,打破了美国是金融安全避风港的神话。之所以发生这样的事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美国的霸权主义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重要根源;伊斯兰世界对美国强权政治、经济制裁和文化侵略的长期厌恶是引发“9·11”事件的基本原因;本·拉丹及其恐怖集团主张摧翻现有伊斯兰国家的世俗政权,具有极大的狂热性和扩张性,是导致“9·11”事件发生的主要因素;经济…  相似文献   

14.
法国全国科学研究中心的学者弗朗索瓦·普拉托内和让·朗热2000年1月发表文章,披露了1998年上半年对法国共产党党员的调查结果:80%的党员把“国际主义”看作是现实的需要;86%的党员赞同“反对帝国主义”;88%的党员赞成“阶级斗争”的提法;70%的党员赞成“生产资料的社会化”;79%的党员认为“只要真正去做,就能改变国家的面貌”;82%的党员认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是一种进步因素”;49%的党员认为法共是“革命的党”,40%的法共成员不这样评价。(据2000年1月15日法国《世界报》文章)法国共…  相似文献   

15.
析“慎独”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周德民  吕耀怀 《湖湘论坛》2002,15(3):46-46,88
诠释“慎独”一词,一般以《礼记·中庸》中的一段话为依据:“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郑玄注曰:“慎独者,慎其闲居之所为”。闲居,即独居、独处。所谓慎独,就是指在一个人独居、独处之时,在其行为不为他人所见之处,也要做到谨慎有德。关于“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朱熹曾注云:“隐,暗处也。微,细事也”《四书集注》。朱子之注,或容有疑。“隐”指暗处不谬,但以“细事”释此处之“微”则不甚确当。古书中的“微”字,既可用以指称“细小”,如慎微之“微”,又可包涵“隐匿”之意。据《左传·哀公十六年》:“白…  相似文献   

16.
李渔 《观察与思考》2006,(19):62-63
《世贸中心》是今年第二部关于“9·11”事件的电影,前一部电影是保罗·格林格拉斯执导的《93航班》。但《93航班》的公映却曾遭到了许多美国观众的抵制,因为它将当时的灾难鲜血淋漓地展示在人们面前。而由奥斯卡影帝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世贸中心》却给观众带来了另外一种感觉,因为它以一种沉默的方式折射了美国人在“9·11”事件中所受到的痛苦。  相似文献   

17.
长期以来,有人以为孔孟倡导“民为邦本”之说,孔孟爱护百姓,功德无量。①实则不然,“民为邦本”之说,由来久矣,并非发端于孔孟;孔孟虽赞同此说,却有着明显政治目的,有较大的阶级局限、时代局限。民本说实质上是一种政治权术。宋至明清,“民本”发展为“民主”。“民主”的战斗性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一“民为邦本”的由来“民为邦本”的思想由来已久。《诗·大雅·板》:“介人维藩,大师维垣”,介人,指士;大师,指民。《释名·释宫室》:“垣,援也,人所依阻以为援卫也”。政权的建立和存在,得不到“大师”(即民)的援卫是不行的。禹有“训戒”,指…  相似文献   

18.
莫里亚克心理现象分析刘求长法国作家弗朗索瓦·莫里亚克曾在《小说家及其笔下的人物》一文中说到自己创作过程中的一种心理体验:“我们笔下的人物的生命力越强,那么他们就越不顺从我们。”①为了行文的方便,本文姑且将此称之为“莫里亚克心理现象”。阿·托尔斯泰也曾...  相似文献   

19.
科学革命与产业革命的关联,如保尔·芒图和罗斯托等人研究表明的那样,是一种间接的关系(参见保尔·芒图:《十八世纪产业革命》,商务印书馆1983年版,第159页;WW罗斯托:《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商务印书馆1997年版,第113页)。这是指近代科学的理论成果大规模应用于生产实践,并在推动工业现代化进程方面起决定性作用一直要等到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才发生。问题是,如何看待这一长达两个半世纪之久的时间差呢?虽然18世纪产业革命所依赖的发明和革新只是工匠技艺的长期积累而非学者们已初创体系的近代科学成果,但一种科学运动(或者…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了系统论述,意义重大。 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对传统理想社会的继承和改造 “小康”一词,最早源于《诗经》。 《诗·大雅·民劳》中曰:“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这里小康是小小安康的意思。但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它相对于“大道行也,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是“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理想社会的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