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继把“保障人权”写入宪法之后,中国政府开始制定具体的实施措施和目标。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年2010年)》(以下简称《计划》),指出了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保障的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纵博  郝爱军 《人权》2009,(4):50-53
2009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受权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计划》)。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在《计划》中,有相当部分的内容与刑事诉讼改革有关,  相似文献   

3.
《时事资料手册》2009,(3):42-43
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下简称“行动计划”)。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4.
张伟 《人权》2012,(4):50-53
2012年6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进入了有计划、持续、全面发展的新阶段。本期计划与《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一样,对在全社会传播和普及人权知识,均提出明确要求。在互联网日益发展的今天,  相似文献   

5.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6月11日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这是继2009年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以来,我国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计划对我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人权教育,国际人权条约义务的履行和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以及实施和监督等做出了详细规划。  相似文献   

6.
张伟 《人权》2009,(3):59-59
经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第一次制定的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行动计划明确了未来两年中国政府在促进和保护人权方面的工作目标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人权》2009,(3):2-5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月13日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国内外广泛关注,对该行动计划给予充分肯定和积极评价。4月14日,中共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王晨就中国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的有关问题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现将访谈刊出,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王晨 《人权》2011,(4):2-5
2009年4月,国务院授权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中国政府制定的第一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是全面推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阶段性政策文件,是中国政府落实尊重和保障人权这一宪法原则,积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大举措,是中国政府在人权领域做出的庄严承诺。  相似文献   

9.
牛婷婷  董妍 《人权》2009,(3):60-61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09年4月13日发布了中国首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O)的背景下,南开大学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与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Raoul Wallenberg Institute of Human Rights and Humanitarian Law)合作,于4月21日在南开大学举办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国际研讨活动。法学院人权研究中心主任赵正群教授和瑞典罗尔·瓦伦堡人权与人道法研究所中国项目主任玛玲(Malin Oud)女士共同主持,50余名师生参加了本次研讨活动。  相似文献   

10.
毕美红 《人权》2009,(4):17-20
今年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受权发布了《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这是我国第一次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计划刚一公布就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从1991年发表首份《中国的人权状况》白皮书,到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尊重和保障人权”;从2004年3月14日通过宪法修正案,  相似文献   

11.
朱力宇 《人权》2012,(3):54-58
人权教育涉及全社会的多个方面,在推进人权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在高等院校的开展问题。对于高校,《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提出:“继续鼓励高等院校开展人权理论研究与教育。选取若干高等院校进行人权教育的调研,鼓励高校学者开展人权研究,推动制定高等院校人权教育规划。鼓励高等院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权公共选修课,面向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人权法课程。  相似文献   

12.
赵正群 《人权》2013,(6):35-38
201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实施五周年。伴随实施《条例》实践的展开,中国社会各界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条例》是一项促进中国经济、政治、社会、文化与生态环境等全方位发展与基础制度建设的重要法规,促进了以知情权为代表的,包括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等一组基本人权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白燕 《人权》2009,(3):40-42
中国第一份《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在千呼万唤之下终于出台,这份报告无疑是中国人权事业的又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式的事件。作为中国第一份对未来人权事业做出的规划,对这份行动计划应该如何解读呢?我个人看法如下: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09,(5):11-11
4月1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指出,中国大力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人社会保障和服务体系建设,保障残疾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5.
时政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发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日前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这是中国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该计划分为导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少数民族、妇女、儿童、老年人和残疾人的权利,人权教育,国际人权条约义务的履行和国际人权交流与合作,以及实施和监督等7个部分;对今后4年中国人权发展的目标、任务和具体措施作出了规划。  相似文献   

16.
吴雷芬 《人权》2008,(6):57-57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11月4日宣布,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人权行动计划》,对未来两年中国人权事业的发展作出规划,这标志着中国人权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必将对中国  相似文献   

17.
常健 《时事报告》2012,(7):56-57
继2009年4月我国发布《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之后,今年6月11日,我国发布了第二个以人权为主题的国家规划——《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新一期行动计划顺应中国人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继续把保障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放在首位,把尊重和保障人权落到实际行动特别是政府工作中去。这不仅标志着中国对继续走自己人权发展之路的信心、决心,对西方某些对中国人权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声音也是有力回击。  相似文献   

18.
《人权》2014,(2):14-17
为贯彻落实《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到2015年至少新增5个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的相关规定,第二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遴选评审会于2014年3月17日在京召开。  相似文献   

19.
朱力宇  沈太霞 《人权》2011,(3):49-54
自2004年起,欧洲人权法院开始了以《欧洲人权公约第14议定书》(以下简称《第14议定书》)为主要依据的新一轮改革。解决有限的司法资源与日益膨胀的个人申诉之间的矛盾,是欧洲人权法院改革的重要使命之一,而提高法院对个人申诉的处理效率,实现人权救济的有效性,则是改革的重中之重。2009年10月1日,旨在提高欧洲人权法院处理个人申诉效率的程序性规定——《欧洲人权公约第14议定书之二》(以下简称《第14议定书之二》)生效;2010年6月1日,  相似文献   

20.
曲相霏 《人权》2009,(4):43-49
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是中国的人权理论和人权实践都获得了最迅速发展的30年,回顾和反思这30年来的人权研究,对今后的人权建设极为必要。本文将对人权原理部分的主要学说进行简单梳理,以有助于今后的人权研究与人权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