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长期以来,俄罗斯黑手党是威胁世界安全的一个毒瘤。20世纪80年代末,前苏联晚期,俄罗斯一些城市出现了有组织的犯罪团伙,从那时起,黑手党这一概念逐渐走进百姓的日常生活。前苏联解体后,借社会转型之机,俄罗斯黑手党得以滋生蔓延,暗杀、抢劫、走私、贩毒,收取保护费、贩卖人口等恶迹累累,臭名远扬。他们甚至公然与社会对抗,明目张胆地进行各种犯罪活动。在积累了大量财富之后,俄罗斯黑手党的毒手开始伸向境外。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对世界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构成严重威胁,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坚决予以严厉打击。  相似文献   

2.
在二战后的大部分时间里,西欧各国一直非常关注来自前苏联的军事威胁。伴随着前苏联在旧引年的解体,关注的焦点也就逐渐转向日益猖獗的俄罗斯黑手党。在前苏联由社会主义向资本主义的过渡期内,俄罗斯的一些安全部门实际上掌握着大量有关‘黑色资本家”的情报。遗憾的是,这些情报没有促使政府制定控制有组织犯罪的政策。这与过渡时期的政治剧变非常有关,另外,薪水低廉、工作条件差等因素严重削弱了安全部门的力量。更有甚者,国家安全机构的一些人员正在与有组织犯罪集团“并肩战斗”。腐败已成为叶利钦政府和反对派互相攻击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提起当今世界之黑社会组织,浮现在你脑海里的首先可能是意大利和美国的黑手党、日本的山口组、哥伦比亚的贩毒集团。其实,除了这些传统的黑社会组织以外,诸如俄罗斯黑手党、“地狱之天使”等新的犯罪集团正以全新的犯罪理念和模式不断出现。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话用在黑社会身上看似不妥,实际却能够反映出国际黑社会组织的“过人之处”。 善于利用社会“夹缝” 和人类的弱点求生存 综观国际黑社会组织的发展史,诸如吸毒、赌博、卖淫、腐败等能够反映人类劣根性的社会“科瘤”在黑社会的生存和发展上一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方出现了许多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团伙,个别地方甚至形成第二套社会管理系统。虽然我国的黑社会势力在规模、组织上还比不上国外的黑手党,但必须警惕其沉渣泛起,要做到早预防、早根治,研究国外黑手党的情况,是非常重要的。   近年来,国内外的学者从不同的学科视角对黑手党进行了大量的学术研究。普遍将黑手党看作是一种具有公司性质的非法组织:“有具有大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有意识地努力控制市场的大规模的非法的持续性的公司。”   但是,这种观点忽略了黑手党的权力特性。黑手党的产生和发展与政府行为…  相似文献   

5.
国际政要反腐大写真(下)陈恳五、意大利前总理安德到奥蒂与黑手党称兄道弟1995年9月26日意大利西西里岛巴勒摩市法庭正式开庭审判前总理安德列奥蒂,罪名是参与黑手党组织活动。这是意大利历史上首次正式审理政党与黑手党的案子。因此,舆论称为“历史性的审判”...  相似文献   

6.
代价昂贵的证人保护长期以来,有组织犯罪是影响意大利社会治安重要根源。以黑手党、卡莫拉等为代表的犯罪集团,不仅成员众多,而且组织严密,内部纪律残酷。按照黑手党的内部法则规定,凡是被司法当局抓获的黑手党成员,必须保持沉默,决不允许其出卖组织和揭发团伙,否...  相似文献   

7.
白奴     
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集团迅速崛起,并不断向海外渗透。目前,由于卖淫和贩卖人口已成为低风险、高利润行当,开始越来越受到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集团的青睐。不少犯罪团伙纷纷转向贩卖独联体国家白人妇女的交易,据统计,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集团每年在这方面所赚取的利润高达60多亿美金。由于利润丰厚,贩卖妇女从事卖淫这一严重奴役现象,极有可能取代贩毒,成为俄罗斯有组织犯罪集团的主要行当。“白奴”现象由于经济衰退,东欧失业人数激增,其中大部分是妇女。据不完全统计,在乌克兰,女性占失业总人数的三分之二。而自前苏联解体以来,则…  相似文献   

8.
自1991年前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的间谍情报机构经历了一系列的演变过程。“8.19”事件后,前苏联各加盟共和国纷纷争取独立,1991年10月22日,前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克格勒,建立“中央情报局”。“跨共和国安全局”、“保卫国界委员会”及“边防军联合司令部”,原各加盟共和国国家安全机构受各国管辖。11月26日,叶利钦总统发布命令,正式取缔了克格勒,成立俄联邦国家安全局,直属总统领导并向议会报告工作。12月26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基础上建立了俄罗斯对外情报局,负责对外情报工作。1992年1月24日,俄罗斯又撤消了所有情报机构,组…  相似文献   

9.
丢掉幻想自强自立俄罗斯改革的教训和启示李丽娜前苏联解体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无不为此欢欣鼓舞,因为一个“超级大国”从此消失,东西方的“冷战”宣告结束。他们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企图将俄罗斯拉入西方阵营。俄罗斯国内的一些人...  相似文献   

10.
图片新闻     
《小康》2014,(2):8-11
俄罗斯之梦 俄罗斯当地时间2014年2月7日,2014索契冬奥会开幕式拉开帷幕。俄罗斯(前苏联)时隔34年再次办奥运.西方和俄国内都有不少人,将之看做俄罗斯在国际舞台上一次“高调复出”。在一些西方媒体眼中,普京甚至比当年的勃列日涅夫更渴望奥运会成功,  相似文献   

11.
2000年12月11日,公安部在北京召开全国公安机关“打黑除恶”专项斗争动员部署电视电话会议,中纪委、中宣部、中央政法委等11个部委的负责同志出席会议。中央政法委书记罗干在会上指出,务必给各种黑恶势力以毁灭性打击。世纪之交,一场针对黑恶势力的围歼战迅即展开。 黑社会性质犯罪是国际社会公认的最高犯罪形态,被称为“世界三大犯罪灾难之一”。臭名昭著的黑社会如美国、意大利的黑手党、日本的山口组、台湾的竹联帮、中国香港的十四K等,在国际上都是恶迹累累。正如意大利著名的反黑手党斗士法尔科内说:“黑手党绝非一…  相似文献   

12.
2011年9月,我们一行“古来稀”上下的“九三”人,蜻蜒点水般地“考察”了魂牵梦萦60来年的俄罗斯。在闪电般勾起对前苏联的回忆的同时,面对所见俄罗斯大地,人人的心灵无不感受到深深震撼;抚今追昔、思绪万千,无限惊喜钦羡之际,又泛起难以驱除的种种遗憾;而冥思苦想历史的发展,对比中俄的现实与可能的未来,实应豁达大度地处之泰然,无憾无悔地奋然前行。  相似文献   

13.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私有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克疗法」与俄罗斯私有化张养志自前苏联和东欧国家剧变以来,各国在经济转轨的方式上,一开始就出现了两种不同的选择:激进方式(即“休克疗法”)和渐进方式。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于1992年选择了“休克疗法”,并在这一改革方式的指导下,大规模急速推进私有化,并...  相似文献   

14.
俄罗斯、白俄罗斯、吉尔吉斯斯坦、亚美尼亚、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七国总统,于2月4日在莫斯科举行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决定组建集体快速反应部队。这是自1992年该组织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联合军事行动,有分析人士认为,这个以俄罗斯为首的军事组织成立的目的就是针对以美国为首的军事组织:北约。这是否意味着俄罗斯将企图重新组织类似冷战时代的以前苏联为首的华沙条约组织来与北约对抗,国际舆论对此深表关注。  相似文献   

15.
在俄罗斯被称作“私有化之父”的安纳托利·丘拜斯,是一个在全俄罗斯乃至全世界都广为人知的人物,他之所以被称为“私有化之父”,或许是因为他的大刀阔斧对前苏联多年建成的社会主义手下毫不留情,或许是因为他要把从前积累下的所有家底都统统分卖个一干二净的坚定决心,或许是因为他要用西方的私有制彻底取代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魄力和雄心。总之,完全可以说,没有丘拜斯也就谈不上私有化。继盖达尔之后,是丘拜斯执掌了整个俄罗斯经济改革的生杀大权。在俄罗斯,丘拜斯自始至终一直是一个争议极多的人物,他的几起几落折射出处在转型时期…  相似文献   

16.
埃内斯托·比桑蒂做梦都不曾想到,自己会站出来与“科萨·诺斯特拉”(黑手党犯罪集团的秘密代号,意为“咱们的行当”)——西西里黑手党作斗争。  相似文献   

17.
有组织犯罪的心理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谓“有组织的犯罪”? 这个出现频率极高的概念却 众说不一。有人认为,“有组织 犯罪是集团犯罪”;有人认为 “有组织犯罪是黑社会”;有 人提出有组织犯罪是一种犯 罪的经济组织;还有人从“危 害方式和特点”出发,将称霸 一方,为非作歹,欺压残害群 众,扰一方平安的团伙犯罪视 为一种带黑社会性质的有组 织犯罪。此外,国际刑警组织 总秘书长雷蒙德.肯德尔则将 有组织犯罪概括为四种类型, 即黑手党类型、职业犯罪集 团、种族型的有组织犯罪和恐 怖组织。以上各种观点及考虑 问题的思路和角度明显不同。 这种差异反映出现实问题的…  相似文献   

18.
政经人物     
《观察与思考》2009,(24):5-5
贝卢斯科尼:被指涉黑 意大利一名黑手党污点证人加斯帕雷·斯帕图扎12月4日说,为获取政治支持,意总理西尔维奥·贝卢斯科尼上世纪90年代与黑手党做过交易。面对指责,贝卢斯科尼坚称自己未涉黑,他驳斥斯帕图扎向检察官提供的证词“没有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9.
《小康》2014,(12):15-15
强权政治 沙特已经表示,在低油价的情况下不减产,这对俄罗斯经济形成了冲击——油气是俄罗斯的主要出口产品。事实上,在前苏联解体前夜,沙特和美国就曾联手将石油价格打到10美元以下,并且在前苏联威胁不出口石油之后,沙特继续表示,若前苏联真不出口石油,剩余的市场需求沙特有能力满足。  相似文献   

20.
2000年,俄罗斯总统普京上任后不久.便去俄罗斯偏僻的西北和远东地区进行考察和调研,那是前任领导们(含前苏联)最不愿意去的地方,时差大,人民愣,问题多。普京调研时喜欢摆脱成群的记者和随从。到群众场合去。他总想方设法避开当地领导安插的“工农代表”。专挑未经“训练”过的普通人.跟他们聊家常。一次路过远东一个小村,有个汉子正穿着裤衩在劈木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