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继2011年4月马英九召开“人才赤字”会议之后,2012年8月,台湾“国科会科技发展咨议会”讨论“如何面对台湾的科技人才危机”,台湾的人才问题再次成为新闻焦点。11月2日,台北市日本工商会发表2012年白皮书,特别提醒台湾当局大量高级人才已经流失。台湾政界和商界的高度重视表明这样一个事实:台湾面临的“人才赤字”已极度堪忧。  相似文献   

2.
“九一八事变”爆发后 ,台湾人的反应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台湾新民报》记事为后人提供了不少“九一八事变”前后的台湾社会动态资料 ,据此可探讨事变的原因及事变对台湾社会经济的影响 ,并揭示正处于日本殖民统治下的台湾人民心系祖国、支持祖国抗日斗争的历史真实。  相似文献   

3.
1937年的"七七事变"标志着中华民族与日本帝国主义间的矛盾尖锐激化和中国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同时也给台湾人民的心灵带来强烈的震撼。在当时的特殊历史条件下,一方面,台湾人民身处日本帝国主义殖民统治,并且由于《马关条约》的规定而在法律上是"日本臣民";另一方面,大陆是台湾人民的祖先故地,台湾人是中华民族的一份子。台湾人在这场战争中是站在哪一边,便成为岛内外舆论关注的焦点。那么,"七七事变"后台湾人的真实心态究竟如何呢?有的论者提出:  相似文献   

4.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甲午战争后日本侵略者霸占台湾50年,台湾人民的反抗斗争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台湾人民在抗日战争中和祖国大陆的各族儿女一样,从未屈服于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他们奋起反抗,前仆后继,不屈不挠,给日本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其中影响最大的就是泰雅人发动的震惊中外的雾社起义。  相似文献   

5.
一、台湾是祖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台湾岛及周围的澎湖列岛,古称“夷洲”或“流求”。南宋时,澎湖列岛已隶属于福建省泉州府晋江县,元朝在澎湖设巡检司,十六世纪曾被荷兰侵占。明末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清初设置台湾隶属福建省,光绪十年(1885年)台湾建省。中日甲午战争清政府失败后,1895年4月17日,腐败的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台湾被日本侵占。1945年8月,二战胜利,日本侵略者被赶出了台湾。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1945年《波茨坦公告》…  相似文献   

6.
默言 《台声》2001,(4):1-1
最近,日本右翼人物小林善纪的漫画书《台湾论》中文版在台湾出版。此书公然歪曲历史、美化日本对台湾的殖民统治,借李登辉、许文龙等“台独”媚日分子之口,宣扬“皇民化”意识,鼓吹台湾“去中国化”的分裂言论,遭到了海峡两岸有识之士的同声谴责。   《台湾论》近三分之一的篇幅是小林与李登辉个人的访谈,近四分之一的篇幅奢谈台湾的认同、民族主义、台湾的大血统及台湾的历史等。第二章“李登辉对日本的爱”是让日本右翼人士最感“欣慰”的部分,也是李登辉汉奸嘴脸的大曝光。在书中,小林不但将李登辉视为日本遗产的保护者,还希…  相似文献   

7.
黑泰 《两岸关系》2001,(2):11-12
一场台湾经济何去从的争论高潮近来又在台湾掀起。这场争论的焦点仍是台湾经济与祖国大陆经济的关系。一位民进党“立法委员”这样提出问题:“是要继续维持过去50年来冷战体制下所形成的日本进口、美国出口、台湾制造的依赖分工关系,还是选择向新兴的两岸三地华人经济圈移动?”,“为台湾寻得一个新世纪的发展形态”。  相似文献   

8.
谢旭 《台声》2001,(1):30-31
不久前,台湾老音乐家吕泉生——“台湾儿童合唱音乐之父”首次返回福建老家,在厦门短短两天逗留接触中,我深深感到他是一位坚强的爱国者,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中国人”。(一)吕先生祖籍福建诏安。他的祖辈迁台已数百年。他小时候受到日本推行的“皇民化”教育,长大后留学日本。他曾说过,在20岁以前,完全是一个与日本人无异的台湾人,可他心中仍流淌着炎黄子孙的热血,始终不变。1943年,他奔父丧回台,后因战争影响交通断绝,没能再去日本谋生,就留在台湾教书。1945年台湾光复后,吕先生担任过《台湾文学》季刊编辑,后在台湾广播电…  相似文献   

9.
<正>1895年6月至1945年8月,是台湾历史上的日据时期,既是日本殖民者残酷压迫和剥削台湾人民的历史过程,也是台湾人民反抗日本殖民统治的过程。根据日本殖民者编写的《台湾总督府警察沿革志》《台湾宪兵队史》等文献资料记载,这一时期,台湾人民发起的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包括武装抗日运动、政治运动、无政府主义运动、民族革命运动、农民运动、共产主义运动。其中,武装抗日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前,其他反抗日本殖民统治运动主要发生在1915年以后。台湾的无政府主义运动伴随着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10.
《台声》2011,(8):87-87
日本殖民台湾达半个世纪,因此,当时的日本有许多台湾留学生,他们为了生存,同其他省份的华侨团结一致同日本政府进行交涉,共同维护华侨在日本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美国和日本是影响中国海峡两岸统一进程的重要因素,台湾问题是中美日三边关系中的焦点问题。美日两国基于自身的战略考量,利用一切机会介入台海局势,使单纯的中国内政演变成复杂的国际外交。不过,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和国际局势的变化,美国和日本对台湾问题也有所改观,出现了模糊和摇摆。对此,我们应该加快两岸统一进程步伐。在台湾问题的解决上,我们要努力提升综合国力,促进两岸和平统一;发展中美中日关系,减少两岸进程阻碍;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建立两岸和谈机制;坚持睦邻外交政策,争取周边国家支持。  相似文献   

12.
杨循进 《台声》2002,(12):37-38
我的父亲杨丁铭1921年生于台湾,正是日本殖民者侵占台湾最黑暗的年代。1937年,日本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对台湾人民采取“皇民化运动,推行所谓“陋习改革运动”和“皇民化”教育,各种汉文版报纸禁止出版发行,强迫台湾人使用日本语,改用日本姓名,改奉天皇大神,推行日本服装;推广日本饮食文化,以此消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和反抗精神。对于我父亲这一代正在求学的青年人,殖民统治者是不允许他们选择文学、政治、法律方面专业的,害怕掌握了知识的台湾人民反抗他们的统治,因此,父亲这一代人为了学到知识,争取良好的前程,…  相似文献   

13.
事件     
2007年台湾十大焦点由东南卫视、福建省社科院现代台湾研究所、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上海台湾研究所以及中国华艺广播公司,联手评选的"2007年台湾十大焦点"于2007年12月30日揭晓。这十大焦点分别是:  相似文献   

14.
<正>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895年中国战败,清政府与日本明治政府签订《马关条约》,将台湾及其附属岛屿割让给日本。日本军国主义在残酷武力镇压台湾人民的反抗后,即着力推行“皇民化运动”(日本化运动),施行一系列同化政策,欲从思想上、精神上征服台湾人民。台湾“大百科全书”将“皇民化运动”定义为:“让殖民地台湾走向‘皇国臣民化’的总体改造运动。”  相似文献   

15.
杨国光 《台声》2001,(2):40-43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坚持了8年的抗战获得了最终胜利。被日本霸占了50年的台湾,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侨居在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为此欢欣鼓舞。他们在唐人街社区张灯结彩,敲锣打鼓,舞狮游行,欢庆胜利。台湾同胞更是如此。8月15日这一天,笼罩台湾半个世纪的乌云终于散尽,挣脱了日本帝国主义枷锁的台湾人民的喜悦之情难以言表。但是,他们的欢乐没有持续多久,又陷入了接收台湾的国民党当局的专制统治之下。一  日本投降后,据统计,旅居日本的华侨和台胞约有35000人(这里不包括8万余中国劳工和台湾旧军属)。…  相似文献   

16.
日据时期台湾留日学生是一个资本总量雄厚的社会阶层,在1950年到1981年间的台湾县市长选举中参选积极,当选率也很高。日本政治文化通过他们影响了台湾的县市长选举。  相似文献   

17.
崔晓阳 《前沿》2013,(3):181-182
1895年至1945年间,日本在台的殖民政府——台湾总督府,对台湾进行了疯狂的殖民掠夺。台湾原住民地区多为山地,而山地丰富的林业与矿产资源就成为日本殖民掠夺的重要方面。台湾总督府的“理蕃政策”与山地殖民掠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连文成  朱穗怡 《台声》2013,(10):32-34
台湾“法务部”前负责人曾勇夫涉嫌接受关说介入弊案审理的丑闻掀起一股台湾政坛风暴。曾勇夫请辞后,关注的焦点直指进行关说的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马英九出来说话,  相似文献   

19.
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最敏感的问题,也是困扰美国外交的焦点问题,中美自1979年建交以来,两国关系的发展历经坎坷,饱经曲折,其核心就是围绕台湾问题而展开的,从一定意义上讲,一部中美建交史,就是中美两国在台湾问题上错综复杂的斗争史。台湾问题之所以对中美关系具有如此之大的冲击力,其重要原因就在于美国政府对台战略存在重大误区,  相似文献   

20.
1931年1月,“台湾放送协会”在台湾总督府的许可下成立,标榜为“公益法人”,却采取种族歧视政策,剥夺多数台湾人的广播收听权利,加之广告业务受阻,其经营状况不佳。在日方“精心”安排下,“台湾放送协会”加入日本主导的“东亚广播圈”,作为半官方机构垄断经营岛内广播业的同时,在1937年7月后极力谋求对中国大陆的播音与势力扩张,成为日本电波“南进政策”践行者。“台湾放送协会”一方面将针对中国大陆广播的政策由消极防范转为主动进攻,提高发射功率,建成对岛外播音的专台,播送所谓“兴亚之音”;另一方面派遣职员加入日军录音部队,协助日军建设华南广播网,推销日本制式收音机,将华南广播业纳入“台湾放送协会”系统,积极融入日本帝国主义的“东亚广播新秩序”。“台湾放送协会”作为日本侵华战争宣传机器的性质不容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