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的方法和应把握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群体性上访事件在国外较为常见,目前,在我国各地也时有发生。树立危机意识,从容应对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已经刻不容缓。笔者认为,要从容应对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上访事件,必须认真分析和研究群体性上访事件的主要特点和规律,在“黄金24小时”内积极作出反映,积极控制事态,避免矛盾激化,正确把握处置的基本原则和主要方法,努力把事件平息和处置在萌芽状态和初始阶段。  相似文献   

2.
《传承》2013,(6):5
85年前,在中国人民饱受磨难的时候,在中国革命最艰难的关头,来自中国各地的140多名中共代表,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俄罗斯人民和国际组织帮助下,冒着生命危险,冲破重重险阻,远涉万里来到莫斯科,召开了中共六大。中共六大在党的建设和发展、在中国革命和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征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中共历史上唯一一次在境外召开的全国代表大会,具有重大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3.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进一步增强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6月13日,党中央、国务院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胡锦涛总书记在重要讲话中指出,要在坚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不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力度,加强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温家宝总理在重要讲话中强调,把更多的财力用在社会发展上,用在改善和保障民生上。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扩大就业,特别是灾区劳动力就业。6月21日,胡锦涛总书记针对灾区扩大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灾区有大批劳动者急需就业,沿海一些地区又急需劳动力。望加强协调,牵线搭桥,发挥对口支援机制作用,把这件互惠互利的事办好。6月30日,国务院在成都召开地震灾区恢复工业生产和扩大就  相似文献   

4.
人情规范的功能与公共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情规范在经济、社会和政治领域都承担着重要功能。在宏观经济方面,人情规范具有消费、储蓄和投融资功能;在微观经济方面,人情规范具有家计会计、交换和竞争的作用。在社会功能方面.人情规范承担着构建人际网络、提供社会信任、社会互助和促进社会功利的功能。在政治方面,人情规范虽然在政权潜在期有助于民众的利益表达,但是转型期有可能发生政府和人情规范的双向破坏过程。为此,在完整认识人情规范的前提下,有效规范政府官员行为是因应人情规范负面影响的治本之道。  相似文献   

5.
薛鑫良 《同舟共进》2009,(10):42-44
在中国共产党80多年的历史上,延安时期是由小到大、由弱到强和愈挫愈奋、兴旺发达的"黄金时期"。宝贵经验之一,就是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和艰险困苦环境中,在革命根据地认真探索和推进民主政治建设,积极实践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这应该成为我们党今天在全国执政条件下和长期改革开放、和平建设的环境中趋利除弊、拒腐防变的史镜和必修课。  相似文献   

6.
王淑萍 《前沿》2005,1(7):180-182
现代科学发现逻辑认为,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和首要环节。那么,科学问题又是如何发现和提出的呢?难道是在观察和检验假说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本文认为,在科学问题的提出过程中,信念是与科学理论和事实、科学经验和逻辑结合在一起来发挥作用的。它在科学问题的提出过程中起着先在基础性的作用和选择与建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妇女和发展的范式是西方女性主义与发展主义在建构和实践中结合而形成的,是针对发展中国家在发展中赋权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框架。这一范式本身对于充分发挥妇女的能动性、提升妇女的地位有着积极的意义,但由于其在本质上存在着西方女性主义思潮和发展主义的建构性,虽然针对了发展中国家妇女的现实,但在不同的发展社会文化语境下依然出现了一系列实践困境。在中国和非洲坦桑尼亚的实践显示了这一框架与当地社会文化可能产生的不适应性。在中国,应用妇女和发展范式的干预在技术层面出现了不适应性,在结果上出现了"机会和福利异化"的现象;而在坦桑尼亚推广非国际主流妇女和发展范式的中国玉米密植增产项目,却使当地妇女提升了收入,产生了"逆向赋权"现象。这都显示出妇女和发展范式遭遇到发展中国家性别社会关系的复杂性景观。  相似文献   

8.
中国,在二十世纪经历了史无前例的大震荡,大搏斗和大变化,历史进程迂回曲折。在中国的政治舞台上先后唱主角的两大政党——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更是历史研究的重点。正是这两党关系和地位的变化,对于中国的命运和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关键作用。在二十世纪的上半叶,两党曾两度合作,两度内战,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国民党的力量大于共产党。1947年历史出现  相似文献   

9.
狭义的文章和文学在反映对象上有着全面性和方面性的不同,在功能侧重上有着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不同,在思维方式上有着概念性和表象性的不同,在真实标准上有着实录性和虚拟性的不同,在内质统摄上有着理智性和情感性的不同,在表达亮度上有着简明性和多蕴性的不同,在成品形态上有着规范性和变异性的不同。当然,这些不同都是相对的和彼此联系的,其中两者反映对象上全面性和方面性的不同是其他不同的基础,两者功能侧重上实用性和审美性的不同是对其他不同具有决定意义的本质性的不同。  相似文献   

10.
庾新顺 《传承》2013,(8):24-26
他是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无产阶级革命家,又是才华横溢的诗人和著名的文化艺术家。在上海,他是创造社和南国社成员;在红四方面军,他戴着手铐走完长征路;在延安,他参加创建了鲁迅艺术学院和中共中央马列学院。他主政齐齐哈尔、长春、广州三市,政绩有口皆碑。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和海德格尔都在建立人类本体论。马克思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来建立,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人类社会历史的现实性,强调人类在实践中创造自己的美好未来。海德格尔以此在为出发点,通过现身情态的领悟建立了基础本体论,并阐释此在的共在性和历史性。他的思想带有一种原始本真的东西,有悲观论的倾向,但在此在的历史中又强调扎根在未来,赋予此在一定的超越性。尽管他们研究的出发点和方法不同,但他们都关注人的存在和发展,关注人和世界的问题,把两者作一比较是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12.
美国早期历史上存在两条国民经济发展路线主张,即杰斐逊重农主义和汉密尔顿重工商主义。两者在思想和政策方面存在分歧,即,在经济思想方面,前者思想乃对法国重农学派和亚当.斯密古典自由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美国本土化创新的成果,即美国重农主义思想;后者思想乃欧洲古典重商主义和汉密尔顿制造业保护主义思想;在经济政策方面,前者主张大力发展北美大陆扩张性农业经济,同时发展作为农业的仆人的手工业和家庭制造业,主张实行自由放任国内经济政策和自由贸易国际商业政策;后者主张在发展农业经济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尤其是工厂制造业和商业,主张实行制造业保护主义政策和重商主义政策。在政治经济利益与国家发展前景方面存在竞争。两者又具有诸多内在契合性、相容性或一致性。在应对国际重商主义体系挑战、民族国家经济发展危机及在满足国民经济发展转型需求下,两者在1789年联邦国民经济发展路线中实现了融合,并达成共识:通过建构联邦统一的国民经济发展路线,在联邦国民经济一体化、受保护的国内市场扩大化和一体化中,两者各得其所地发展、相互促进地发展。  相似文献   

13.
当前,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孕育着新突破,而其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站在历史新起点,引领时代新变化,国家和地方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教育提出了新思想和新要求。对于如何培养  相似文献   

14.
和谐社会语境下的民主政治建设矛盾的破解与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研究和破解社会发展建设面临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政治文明和民主政治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及其他社会改革的局面目前仍未破解。在我国,政治改革和建设面临诸多的深层次的矛盾,这是困扰我们促进政治和谐建设的主要障碍。在和谐社会的语境下,展开对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面临的矛盾的分析,目的是为在理论和观念上,实现视域和观念领域的重要超越,并在政治体系、政治过程和政策实践等方面,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突破和超越。  相似文献   

15.
法国是近代宪政文明的起源地之一,在理论上产生了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和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在实践方面则产生了著名的《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1789年)和欧洲最早的成文宪法(1791年)。在违宪审查制度方面,法国也是独辟蹊径,在第五共和国时期创造了宪法委员会模式,不仅形式上独具一格,而且实用有效,丰富和发展了宪法监督的理论和经验。  相似文献   

16.
反观学科史,讨论“social anthropology在中国”这样一个话题,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历史与现状。中国学人在引进西方理论和方法的过程中,一直都有主动选择、修正和再造的一面。中国社会学在其草创和初步繁荣阶段确实存在一种人类学传统,这既与功能学派在英国的特殊性有关,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学人引进social anthropology,再造中国本土社会学过程中的自主选择及创新。总体而言,当前中国社会学在理论和方法方面比人类学更具自觉意识。  相似文献   

17.
范静 《青年探索》2001,(6):31-35
改革开放的文化变迁和社会变革,使新世纪大学生在市场经济大潮中经受冲击和洗礼。在时代变动和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新世纪大学生在争做社会主义“四有新人”主旋律的导引下,主流积极健康向上,有理想有追求,奋发学习、立志成才已成为大学生的主体形象。当然,他们也有困惑、矛盾、仿徨和苫闷,但他们更在认真地思考、分析和  相似文献   

18.
黎尔平 《人权》2005,(6):40-42
20世纪80年代,人权作为一门课程开始出现在欧美国家大学的课程表上,现代人权意识的形成和提高,人权状况的改善和国际人权运动的发展开始与大学人权教育联系在一起。在众多欧美大学中, 美国哈佛大学在人权教育和研究方面有独到之处。一、多部门多学科合作进行人权教学和研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哈佛校方在人权教育和研究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经过20多年的发展,目前哈佛大学的人权教学和研究与该校的其他学科一样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纵观哈佛大学的做法,多部门多学科相互合作是哈佛人权教学和研究的一个重要特点。  相似文献   

19.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发展本国经济的需要下,政府管理创新势在必行。在此转变过程中对人权的保障,政府的角色定位和履行的责任和义务,影响人权的充分尊重和发挥所依赖的最后堡垒。因此政府在管理创新中善于保障人权、发展人权和利用人权。使人的权利在管理创新中得到长足的发展,加速政府管理创新的快速实现,是现代法治社会和政府必须面对和解决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纽约,是一座生者和死者相互守望的城市。在这座城市的闹市区,几乎随处可见大大小小的墓地。在学校、教堂、图书馆、商店、酒楼、咖啡馆,以及民宅的隔壁,可能就是一家殡仪馆。在这里,生和死并没有刻意被区分,它们是那么自然地交融在一起。这样的城市布局超出了中国人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从来没有看到过哪一座城市的闹市区里,殡仪馆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