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黎尔平 《人权》2007,(1):46-47
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载入宪法标志着中国人权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与政府对人权高度重视相一致,人权教育是促进中国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方式。近年来,一些地方部门在人权教育方面已走在大学的前面,如湖南、广东等地对与人权密切相关的公安、司法和新闻等部门开展了人权知识教育活动。大学生是知识的接受和传承者,是未来各行各业的从业者和管理者,在大学生中普及人权知识对整个国民人权意识的提高,具有广泛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人权法教学作为一门课程,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欧美国家高等院校的课程体系当中。直到20世纪90年代末,在我国的若干大学中才开设了人权课程,举办了各种人权讲座。现在,通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内地高校已经初步积累了一整套比较完善的成  相似文献   

3.
张万洪 《人权》2010,(4):40-44
人权是一个伟大的词汇,也是一项艰巨的事业。从事这项事业,需要不同部门、各行各业共同参与,为之不懈努力。大学因其资源、人才等优势,在人权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应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功能,在人权研究、人权教育、人权倡导、人权观念的传播和普及等方面可以对人权事业做出卓越的贡献。本文拟以笔者所在的武汉大学法学院为样本,探讨中国大学在人权保障和促进中已经和可能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美国早就想对外实行人权外交,但把人权外交付诸实施则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20世纪50至60年代,美国在对外政策中并未奉行人权外交的政策,而是凭借军事经济实力与苏联争霸,卡特政府上台以后美国开始大打人权牌,普世人权观也就应运而生。普世人权观实际上为美国以人权为借口干涉其他国家的内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借口。  相似文献   

5.
郭亦伟 《人权》2007,(6):59-59
2007年9月26日,中央党校人权研究中心与加拿大人权与民主研究中心在中央党校联合举办了"人权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和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劳立埃大学、布罗克大学、萨斯凯其温大学的  相似文献   

6.
羌族宗教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近代科学体系研究羌族宗教开始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已经走过了近一百年的发展历程.羌族宗教经过国外学者的初步研究和国内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末开始的开拓性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中期进入成熟期,并实现了搜集、整理原始宗教资料的目的.目前,羌族宗教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进入了多元化发展时期,从比较研究阶段发展到了多学科研究的高度.  相似文献   

7.
孙世彦 《人权》2005,(6):43-46
人权法的教学和研究尽管主要发生在学术界之内,但其效果和影响远远超出学术范围,具有广泛、深远的现实意义。法律院系的学生将成为法官、检察官、律师、政府官员, 将从事各类与法律相关的工作,而这些工作都将对人权的尊重、促进和保护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明显的或隐含的作用和影响。因此,法律院系的学生接受人权方面的教育,有助于他们在将来的工作中有意识地尊重、促进和保护人权,并进而有利于我国的法治建设和人权的全面发展。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在我国的若干大学中,已经开设了某些人权课程,举办了各种人权讲座,人权已经成为法学教育领域中发展最迅速、气氛最活跃的方面之一。然而,还很难说在我  相似文献   

8.
朱力宇 《人权》2012,(3):54-58
人权教育涉及全社会的多个方面,在推进人权教育的过程中,应当充分重视在高等院校的开展问题。对于高校,《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09—2010年)》提出:“继续鼓励高等院校开展人权理论研究与教育。选取若干高等院校进行人权教育的调研,鼓励高校学者开展人权研究,推动制定高等院校人权教育规划。鼓励高等院校面向本科生开设人权公共选修课,面向法学专业本科生开设人权法课程。  相似文献   

9.
罗豪才 《人权》2014,(1):2-2
今天我们来到中国政法大学,研讨“人权建设与改革”这一主题,很有意义。法大是我国最早设立人权法专业的高等院校,是首批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之一,这些年来法大在推广人权教育与服务社会、推动人权研究与发展、促进人权交流与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卓有成效,成绩斐然,我对此表示祝贺。  相似文献   

10.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探索建立大学科技园,现已建成国家级大学科技园22个。20多年来,大学科技园在帮助企业实现技术创新、促进高校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然而,创新能力不足仍是大学科技园实现快速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1.
刘杰 《人权》2012,(6):29-33
21世纪初,中国开始进入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时期,与之相适应,中国的人权建设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启蒙和初步发展后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尤其是自2004年中国将"尊重和保障人权"正式载入宪法以来,中国的人权发展成为世界性的重大话题,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转型与人权发展在时间节点上的重合内在蕴涵着深刻的互动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刘士平 《人权》2013,(5):30-32
一、人权教育对人权发展的促进作用 1、人权教育造就人权发展的软环境 人权教育具有的人文性决定其对人权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这种人文性通过文化这一软要素,促使对人自身完善的关注与追求,从而提升人文价值,提高人的综合素质,更适应人文进步的现代社会。人权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人权教育的人文性表现为人权教育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3.
论国际人权保护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权保护自二战后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 ,国际人权保护呈现出人权保护领域不断扩大、人权保护机制逐步完善之趋势 ,国际社会正式确认了人权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并存 ,在未来的社会中 ,国际社会还面临着如何促进国际人权保护与尊重国家主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人权》2003,(2):55-55
2月12日,首都专家、学者在京召开座谈会,纪念《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探讨推进我国的人权理论研究和宣传。专家们提出,《人权》杂志要适应国际国内形势发展的要求,成为探讨人权理论和实践的学术园地,成为传播正确人权思想的教育基地,成为中外人权对话和交流的一个广阔渠道。 在《人权》杂志创刊一周年之际,  相似文献   

15.
兰英 《北京观察》2003,(9):44-46
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特别是出于称霸世界的战略需要,愈加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为此,政府大力推进教育改革,鼓励学术界开展旨在加快培养创新人才的理论研究。研究美国在培养创新人才方面的措施和经验,对我国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开展创新理论的科学研究20世纪40年代,美国广告商亚历克斯·奥斯本在其公司发起创新研讨。1954年,奥斯本作为布法罗州立大学的董事会成员,促成该校建立“创新教育基金会”。60年代,创新作为一门学科在美国开始得到重视。1985年,布法罗大学“创新教育基金会”更名为“创新研  相似文献   

16.
浅谈人权的国际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权保护是自二战后全面进入国际法领域的,国际人权保护现今已经是国际人权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国际人权的保护在领域上不断扩大、保护机制上逐渐完善。但是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人权保障的实现仍是一个漫长和艰难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7.
李世安 《人权》2003,(1):49-50
2002年11月20日-23日,“世界人权研究会”下属“世界人权大会研究所”和“印度新德里贾瓦哈拉尔·尼赫鲁大学人权教学与研究中心”,在印度国际会议中心联合举办了题为“全球化、发展和人权”国际学术研讨会。 出席大会的代表有来自中国、美国、法国、瑞士、马来西亚、中国香港和印度的学者63人。大会围绕全球化与人权、全球化与政治制度改革、发展  相似文献   

18.
国际社会的现实情况表明国际经济组织在促进更广泛的享受人权方面作用巨大。文章通过详细分析各主要的国际经济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与世界银行和世界贸易组织与人权的现实,认为,在21世纪国际经济组织应该承担人权义务,并且其人权义务有待强化。  相似文献   

19.
张永和  严冬 《思想战线》2013,39(3):54-58
20世纪90年代,就国际法层面上的软法效力问题有过一场讨论,但并未形成一致意见。当前,国际人权保护有了新发展,而作为软法的国际人权公约,其效力究竟如何,有必要进行一次定性。作为软法的国际人权公约,其力量在于道德感之上商谈的过程,国家理性驱使国家通过作为介质的道德和商谈达成共识,加入和遵守国际人权公约,进而形成一种称之为软法的力量,对国家行为产生一种强大的约束力。  相似文献   

20.
残缺的人权文化起源与人权普世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普遍的人权,促进对人权的普遍尊重和实现,是联合国在多个文件中提及的人权教育目标。通过对西方人权根源的分析,从人权理论研究的视角出发,提出人权问题不存在"普世价值",人类只存在具体的、历史的人权价值,人权价值离不开特定的文化语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