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禁止社会组织营利化是各国在促进社会组织健康发展过程中共同关心的问题。国际上通行的社会组织营利禁止举措是:明确监管重点、提交报告与现场检查相结合、限制自我交易行为、限制行政性开支、明晰领导人的责任限度和组织的责任限度、限制和约束社会组织的经营活动。这些域外经验对我国社会组织"去营利化"、恪守非营利性原则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中外理论及法律法规比较,揭示了非营利组织的基本特征,即非营利组织是具有组织性、非利润分配性、民间性、自治性和志愿性的组织。同时,为了扩大收入来源,保证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应在附加有关限制条件的基础上,允许非营利组织开展营利活动。与此同时,需采用不同标准划分非营利组织营利收入的来源和用途,针对不同类型的收入设计不同的税收优惠政策,从而达到鼓励社会力量兴办公益事业、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公司营利性与其社会责任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司承担社会责任是为从根本上解决公司绝对追求营利造成的诸多从外部难以预防的社会问题.公司的营利目的与社会责任同等重要,并且两者通常是相互促进的,但若要求公司中承担社会责任的相关法规具有强行性,公司则要承担相应社会责任而不问是否妨碍营利.对于我国公司法如何落实公司社会责任,笔者不赞成非股东社会利益代表参与公司管理;可授权董事在经营决策时考虑非股东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同时在一些特定场合要求董事负有考虑非股东相关利害关系人利益的义务.  相似文献   

4.
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营利化的根源是:境外非政府组织进入内地的步伐过快与非政府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渐进性产生矛盾、"三不政策"容易滋长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营利之风、地方政府的简单化处理放纵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营利化行为、监管权力碎片化使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营利化失去政府约束、公众认知度较低为营利化的境外非政府组织提供了生存空间。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去营利化"的主要对策是:建立"无缝隙"政府监管制度、发挥事前监督的作用、加强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资金管理、建立登记制和备案制并行的分类管理体制、完善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培养管理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5.
公与私:中国行业协会的矛盾定位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东民  雍洁  王海祥 《桂海论丛》2010,26(1):113-116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行业协会作为一种同类企业间的联合互益组织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但由于行业协会本身所蕴含的市场性以及我国对行业协会的特殊定位,其公益性与私益性的冲突成为制约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首要因素,因此探讨市场化的主流趋势与非营利化的新兴走向之间的异同,才能重新定义我国行业协会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6.
随着首都社会的发展和公民民主意识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组织在促进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尤为重要,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这里所指的社会组织,是指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具有相同的公益性和不同程度的组织性、独立性、自治性的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单位以及其他各级各类的民间组织。有人民团体、慈善机构、社区协会、运动俱乐部等等,它们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目前,我市有超过3万个社会组织,其中在册的近8000家,分布在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医疗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关于行政垄断,学界的主流声音一般是以反为主,但笔者认为,对于行政垄断的存在价值应当加以辩证地分析,应根据其社会作用的不同,将其区分为公益型行政垄断和营利型行政垄断,从而对二者进行区分规制.我们尤其应正视公益型行政垄断的客观存在,通过正面确认其合法性,确保其在公益的价值定位上存续和发展.同时,我们要对既往的做法进行反思,走出以前的规制误区.并在此基础上,确立公益型行政垄断区分规制的总体思想,设计区分规制的具体措施,以期能发挥其积极作用,抑制异化引发的负面作用.  相似文献   

8.
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之后,在1997年颁布的<社会力量办学条例>中再次规定,社会力量举办教育机构"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但是在2002年通过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虽然也强调"民办教育事业属于公益性事业",但是回避了"投资"和"收益"等概念,只规定"出资人可以从办学结余中取得合理回报".如何界定"非营利组织"?营利性高校与非营利性高校具有哪些不同?民办高校是否具有公益性?营利性高校能否应具有合法的法律地位?这些都是我国教育法制建设和民办教育实践中亟待解决的基本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9.
促进非政府组织发展 发挥其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楚光 《世纪行》2009,(3):20-21
非政府组织(NGO),英文“nongovernment organization”一词的缩写.是指独立于政府和市场的非政治、非宗教、非营利的中间组织,也可以称为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一般包括非政府部门的协会、学会、社团、基金会、慈善信托、非营利公司或其他法人,不以营利为目的开展公益性或互益性活动的社会团体、民间组织等。非政府组织作为一个人类社会发展中的进步形象。反映了人的社会性本质,  相似文献   

10.
大视野     
城镇社保体系试点所得税政策得以完善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方案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的精神,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近日对有关所得税政策问题通知如下: 一、对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向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的公益、救济性捐赠,准予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前全额扣除。慈善机构、基金会等非营利机构,是指依照国务院《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及《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规定设立的公益性、非营利性组织。 二、部分经济效益好的企业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缴纳额在…  相似文献   

11.
代孕技术作为现代科技发展的成果,为不孕夫妇带来了福音,同时也给社会伦理道德和法律制度带来了冲击.不孕夫妇的生育权和代理母亲的身体权为代孕行为提供了合法性基础,代孕协议使代孕行为权利义务关系更加确定.法律不应对代孕行为一味禁止,而应当面对问题合理规制,发挥其公益性初衷,遏制其危害性.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6,(3)
非营利组织是不以追求利润为活动基本目的,并不在参加人之间分配利润的一种组织。禁止分红乃是非营利组织的根本特征。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并不一定承担法律责任,只有违反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而从事营利性经营活动时,才承担法律责任。宗教法人的营利行动分为自养范围内的营业行为和自养范围外的营业行为。自养范围内的营业行为应与该宗教团体历史上的习惯方式相符合,该部分收入无须纳税。从宗教财产的公益产权特性出发,自养范围外的营业行为需要控制在合理限度范围内,防止造成不正当市场竞争。自养范围外的营业行为不属于免税范畴,应当纳税。  相似文献   

13.
王弘宁  刘佩 《求索》2013,(11):178-180
国有资产监管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是对一个国家经济政策的现实回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资产的刑法保护更为重要。我们认为,在刑法框架内国有资产的界定须以法律为依据,国有资产产生的非法利益、单位"小金库"、国家参股企业的资产与收益皆应归属于国有资产范畴;国有资产犯罪形式多样化,主要包括营利型犯罪、占有型犯罪和渎职型犯罪等,国有资产犯罪与国有资产的非法侵占具有量的区别。因此,在新的经济形势下,我们要适时调整刑法规制范围,增加财产刑,明确司法解释对国有资产的范围界定,不断强化国有资产的规制力度与实时政策协同。  相似文献   

14.
中共中央要求全面加强社会组织党建工作。若要实质性地推动这项工作,一定要真正寻找到社会组织从事党建的动力。对这一问题的分析可采用新制度主义分析的方法。整体分析框架拟采用斯科特制度环境中规制性要素和规范性要素的二维合法性机制。规制性要素主要化约为项目制,规范性要素主要化约为精英选拔制。传统意义上,新制度主义分析方法强调合法性机制,不绝对排斥效率机制,但弱化效率机制。合法性机制可以部分、但无法充分解释社会组织从事党建的动力。其动力应当是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的耦合。合法性机制在面上提供了可供言说的动机,使其更符合外部社会期待,效率机制在幕后对合法性机制提供了支撑,使其更符合组织内部的期待。要从外部为社会组织输入合法性机制和效率机制。  相似文献   

15.
公益性文化事业属于非营利性文化事业,它所包含的诸多文化形式具有公共物品的属性.因此,不能将公益性文化事业完全投入市场,必须依靠政府给予必要的保障,这是政府实现人们文化权利不可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公益性文化事业与西方非营利文化组织在内涵上有诸多相同之处,可以借鉴相关非营利文化组织运作的成熟经验.在确保国家扶持的同时,应逐步发展社会力量参与其中,积极制定完善的社会捐助机制,培育和发展基金会组织,将广大的社会力量吸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中,给予其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6.
曹苏民 《群众》2013,(5):47-48
一、产业技术研究院伴随产业转型升级应运而生 产业技术研究院是伴随着新兴产业发展、经济结构转型等应运而生的新型研发组织。通常由政府主导并会同高校院所、企业、社会组织等共同发起组建,它既不做基础研究,也不与企业争市场,而是专职从事共性技术研发、成果转化应用和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等,具有鲜明的非营利、公益性机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周敬之 《理论月刊》2009,(6):158-160
企业社会责任最早由各国国内法调整,但是随着国际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发展的认可,企业社会责任的规制已经从国内规制走向国际规制的阶段.虽然各国和国际组织对企业社会责任规制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但它们都包含了企业社会责任的基本内容.这些基本内容就是企业社会责任法律规制的共性.中国应该借鉴相关的国际经验,通过法律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论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公共管理中 ,政府的作用往往引人注目。然而 ,还有一种组织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组织就是非营利组织 (也称社会中介组织、第三部门、非政府组织 )。在我国 ,长期以来 ,由于种种原因 ,非营利组织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没有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 ,我国非营利组织日益增多 ,其作用也越来越大。重视非营利组织的研究 ,对于改善我国的公共管理 ,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 )非营利组织是相对于政府组织和营利组织而言。现代社会科学把社会组织分为政府组织、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三大类。它们分别是政治…  相似文献   

19.
青年新社会组织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开放性的鲜明特点,具有娱乐性、互助性、公益性等不同类型,具有松散性、随机性、不稳定性等特有问题,日益成为当代青年参与社会的重要途径,也日益成为具有较高运行效率的组织形态.社会各方面理应重视和加强对青年新社会组织的关注、联系、服务、培育和引导.  相似文献   

20.
婚姻家事案件包括身份关系案件、与身份关系相联系的财产案件、婚姻家庭的侵权案件,以及其他涉及婚姻家庭关系的案件。这种案件不同于一般民商事关系的纠纷,其自身具有牵连性、私益性和公益性以及纠纷解决的紧迫性等特点。因而对与之相对应的诉讼程序也有特殊要求,即需要能动性的调解和法官的职权干预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