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保留指数是气相色谱进行毒物快速筛选和鉴定的理想方法。因此,各国毒物学者都推荐将其作为法庭科学实验室的标准化方法。1986年公安部第二研究所科技工作者,根据我国毒物分析特点,对该法在药物、农药鉴定中应用进行了详细研究(1),获得良好的应用效果。本文进一步阐明该法在毒物筛选与鉴定中  相似文献   

2.
<正> 近30年来,毒物分析虽已采用了紫外光谱、薄层色谱、气相色谱等微量分析方法,但不能满足毒物分析的要求。随着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仪应用,为有机毒物分析提供了快速、灵敏、准确的方法。GC对微量有机毒物具有分离能力强,MS鉴定有机毒物灵敏度高、速度快、准确性好,而DS数据系统可提供很强的数据处理能力及检索功能。  相似文献   

3.
气相色谱技术是当今毒物分析工作中应用最广泛的手段之一。对生物样品中巴比妥类药物的检测,在以往文献报道中多采用填充柱色谱技术。由于巴比妥类药物是极性有机化合物,在气相色谱分析中常出现拖尾现象,有些学者又提出在上机分析前或进样后将巴比妥类药物转变成非极性的衍生物。但这样的前处理工作繁杂,检测重现性较差,难以适应法医毒物分析工作  相似文献   

4.
地芬尼多中毒鉴定1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地芬尼多中毒致死案例报道较少见,本文从所送检材中检出该药物,并建立了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方法可供基层人员办案参考。 1案例资料 1.1简要案情 李某,女,25岁。2010年某日晨,被人发现死在旅馆床上。死者衣服整齐,体表无外伤。解剖时提取心血和胃内容进行毒物检验。  相似文献   

5.
毒物分析主要研究涉及法律问题的生物检材或其他检材中毒物的分离与鉴定,能查明中毒原因,澄清案件性质,在死因鉴定中是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近年来,随着毒物检验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毒物分析技术手段已在侦查破案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报道了两起中毒死亡的案例,通过运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在关键检材中分别检出特丁硫磷和一氧化碳目标物质,后结合现场勘查等材料成功侦破,还原了案件真实面目,突显了毒物分析技术在服务和支撑实战中发挥的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6.
尿液中几种碱性麻醉药物的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一种用 Sep-Pak C_(18)小柱,液-固萃取法提取尿液中几种碱性麻醉药物,以大口径毛细管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检验的方法。操作过程简单、迅速,各药物回收率高。  相似文献   

7.
Wu H  Huang Z  Shen M 《法医学杂志》1998,14(2):79-81, 75, 123
根据反相色谱法及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固相萃取小柱,建立了筛分系统,可以同时完成对复杂体系中酸性、中性及碱性药、毒物的一次革取净化及富集,适应于系统毒物及药物筛分工作的需要。并对筛分柱的草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8.
固相萃取技术在系统药,毒物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何坚  黄仲杰 《法医学杂志》1998,14(2):79-81,75
根据反相色谱法及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原理,研制了一种固要萃取小柱,建立了筛分系统,可以同时完全成复杂体系中酸性、中性及碱性药、毒物的一次萃取净化及富集,适应于系统毒物及药物筛分工的需要。并对分柱的萃取机理进行了初步的实验论证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盐酸氯胺酮(Ketaminihydrochloridum)中毒致死一例.经尸检和毒物分析,证实为氯胺酮中毒致死.死者血液经气相色谱法定量结果为9lμg/lml血,使用斯-奥氏法提取其回收率为92%~96%.  相似文献   

10.
<正> 随着大量新药物和毒物的不断出现,以及犯罪分子利用药物、毒物进行犯罪的手段变得更加狡猾,因而对法庭毒物分析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例如微量毒物、复合毒物、毒物代谢产物的检验,骨髓、骨髂、毛发等检材中微量或痕量毒物的检验,目前常规的分析方法和分析仪器已经难以满足其分析要求。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先进的分析仪器和分析方法在毒物分析领域中的应用,完全满足了现代毒物分析的要求,解决了许多毒物分析中的难题,使毒物分析的水平产生了新的飞跃。本文对近年来有机毒物分析的发展概况作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1.
毒物剂量往往是决定能否引起毒物中毒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一定条件下,毒物未达致死量也能够致人死亡,如多种毒物共同作用。作者曾遇1例多种安眠药物中毒致死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检测血液、尿液和脏器组织中的百草枯。方法人血液、尿液和猪肺组织样品经三氯乙酸去除蛋白后,取上清用十二烷基三甲基溴化铵和十二烷基硫酸钠处理过的C18小柱提取,提取物用硼氢化钠在碱性条件下还原,产物用气相色谱/质谱法分析,外标法定量。结果生物检材中百草枯回收率为78%~87%,最低检出限为0.1μg/mL,在0.5~1m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对实际案例检材进行定量检测。结论本文固相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方法能满足中毒生物检材检验及临床毒物检验需要。  相似文献   

13.
法医毒物检验中毒物的快速筛查与检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法医毒物学检验工作的需求,已从单一种类毒物检验逐渐转向多目标毒物筛查和常见未知毒物筛查。免疫法、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气相色谱质谱法及未知物筛查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毒物筛查技术和方法,这些方法和技术都有其特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已开发的毒物快速筛查技术和方法,并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和应用价值进行了评价,希望能为法医毒物学检验工作中毒物的快速筛查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用国产GDX-403固相柱提取生物试样中6种常见巴比妥类药物和GC/NPD分析方法。以血和肝为样本,分别添加2.0μg和5.0μg6种混合药物,在pH分别为6.0和2.2时对样品进行富集与净化,经GC/NPD分析,各实验药物回收率平均≥80%,方法变异系数为±0.1。建立的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可靠的特点,在法医毒物分析中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GC/MS是分析微量多组分有机毒物比较理想的工具,GC对微量有机混合物具有高度分离能力,MS鉴定有机物灵敏、准确。加上计算机监测和数据处理,使GC/MS可为法庭科学提供快速、灵敏、准确的鉴定结论。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该法在吩噻嗪类和安定类混合药物的分析中仍有困难。由于吩噻嗪类和安定类药物结构相似,用轰击源(EI)方法有时个别药物分离不够理想,而用化学源(CI)方法可以获得药物各自的特征峰,混合药物中各组分达到完全分离。我们对国内常见的8种药物进行了分析条件的佳化选择和动物实验,取得了理想的效果。实验一、试…  相似文献   

16.
综述毛发分段检验在法庭毒物学中的应用进展,为毛发检材的精细化检验和纵深解析提供理论技术参考。结合近年来文献报道,论述毛发分段检验新技术和检验结果解析的应用案例。毛发分段分析能够获得药物和毒物在毛发生长方向上的时间-空间分布信息,除传统的平行分割检验外,跟踪采样分析、微分段分析、质谱成像分析等方法也日益普及,并成功应用于毒物摄入时间推断、戒毒评价、毛发样本污染判别、药物-毛发结合机制研究等。毛发分段检验能够为吸贩毒、麻醉侵害等案件的调查鉴定提供有力的毒理学证据,未来将在法医毒物检验领域发挥更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药物影响驾驶能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方法:对药物影响驾驶能力的流行病学调查、药物对驾驶能力影响的实验研究。对策及相关毒物分析等方面的报道进行综述。结果:服用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物、中枢神经系统抑制药物: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等后,其驾驶能力会有显著的降低。结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是交通安全研究中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正> 从尸体各脏器组织中检出酸性或碱性安眠镇静药物的报道已有许多。对于酸性药物曾有从死后25年开棺检材中检出苯巴比妥的报道。而对于碱性药物目前只见从死后三年半开棺检材中检出氯丙嗪及其代谢物亚砜的报道。本文介绍一例采用内标质量控制提取净化,配合GC/MS和GC/FID仪器分析方法,从  相似文献   

19.
本文采用内标法,利用GC/NPD对注射混合碱性药物的尸体组织进行了定性定量检验。提取净化方法的回收率为:5g组织添加内标物SKF_(525A)5μg,肝71.9%、胃82.6%,检验方法简便易行,定性定量数据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0.
利用毒物投毒杀人的案例已有诸多报道,但同时使用多种毒物投毒杀人的案例却极少见。笔者在实(2)案犯在选择毒物的种类上,显示出高智商犯罪的特点。为了绝保作案得手,魏某阅读了有关毒物方面的书籍,从中得知毒鼠强是一种剧毒而强烈的中枢神经类毒物,中毒者除有头晕、惊厥、抽搐等症状外,甚至还可发出尖叫,而安定是一种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有抗惊厥的作用,为了防止袁某服用毒鼠强后发出尖叫而被发现,魏某设法搞到了两片安定,准备使用毒鼠强和安定两种毒物作案,后又恐剂量不够而达不到杀人的目的,遂又临时决定增加甲胺磷等3种有机磷农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