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国9·11恐怖袭击事件的发生,使得国际社会对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给予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或许,坏事能够变成好事,9·11事件很有可能为各国共同参与防范和打击国际恐怖主义活动,更加密切各国的合作,提供一个很好的契机.基于此种观点,进行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应坚持"多边主义"原则,重视和发挥专门性国际组织的作用,采取预防和打击相结合的方针.  相似文献   

2.
恐怖主义研究一直处于美国国际关系学科的边缘位置.作为恐怖主义的主要研究机构,思想库的研究主要是事件驱动式的对策研究.以"9·11"事件为契机,美国学术界对恐怖主义研究相关问题进行了检讨和反思.这有助于国际关系学科的健康发展,从长远看将对美国朝野正确认识恐怖主义和反恐问题产生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3.
在“9·11”事件一周年后,在认识恐怖主义对人类社会带来重大损失的同时,应当积极正视恐怖主义对国际社会的重大挑战,并深入思考这一挑战所带来的深远影响以及有效对策。 一、全球化的双重效应 恐怖主义与全球化有着互为因果的关系。随着当今国际社会反全  相似文献   

4.
“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为世界各国所关注,各国积极开展反恐行动。中国也深受“东突”恐怖主义的危害。我国应推动反恐怖主义国际协议的签订,加强反恐怖主义的国际司法合作.同时也应注重加大国内反恐怖主义的立法工作。反恐怖主义不是一国之事,需要国内和国际力量的共同努力,这就需要将反恐怖主义的行动统一到国际法的框架之内,“东突”恐怖主义的治理也不例外。  相似文献   

5.
“9·11”事件以来,伴随相关国家反恐力度的加大及国际反恐合作的强化,中亚地区的恐怖主义威胁明显减弱;南亚地区已成为恐怖主义的“重灾区”,而且,这一地区反恐合作状况错综复杂、发展迟缓.在中国西部周边地区反恐合作中,美国因素的影响始终存在而且不可低估.中国应以更加积极的姿态、更加灵活的方式参与、推动西部周边地区各层次的反恐合作并使其机制化,从而为中国西部周边的安全提供更多保障.  相似文献   

6.
恐怖分子利用海洋难以监控的特点,日益威胁到国际社会在海洋的活动.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上恐怖主义愈演愈烈,同时,海盗与恐怖主义间的联系更趋紧密,极大地威胁各国的海上利益.海上恐怖主义也逐渐成为反恐领域的新焦点.针对海上反恐,国际社会已存在相应的国际条约作为执法的依据.但在海上反恐过程中,需要解决反恐与国家主权之间的矛盾,海上恐怖活动的管辖权以及海上反恐的国际合作等问题.  相似文献   

7.
西方学者对恐怖主义诱因的理论解释大致可分为两个阵营:个性缺陷模式和社会学习模式。社会学习模式和个性缺陷模式从行为主义和社会心理的角度分析了暴力行为(包括恐怖主义行为)的起因,对恐怖主义的动因具有一定的解释力,但也有其局限性。9·11事件后,文明冲突论和全球化理论因其对恐怖主义文化和经济根源的分析以及9·11事件的验证而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恐怖主义产生根源的复杂性,我们无法用一两种简约的理论来提供认知恐怖主义的路径。但上述理论有助于我们全面解释和理解恐怖主义行为。  相似文献   

8.
"9·11"事件后世界反恐形势复杂多变,北非、西亚、中东区域成为新的恐怖策源地;"基地"核心力量受损后,塔利班恐怖势力增加;中亚恐怖活动猖獗,反恐形势不容乐观。新疆乌鲁木齐"7·5"事件后"三股势力"受国际恐怖主义的影响越来越严重,表现出组织的牵连性、思想的归流性、行为的效仿性、人员的勾连性、舆论的造势性等特点。打击暴恐犯罪活动的重要措施就是切断新疆"三股势力"与国际恐怖主义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恐怖主义是指以暴力活动方式达到政治目的的理论、思潮和主张。恐怖活动就是某些组织为达到其政治目的而采取的危害国家安全、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严重犯罪活动。冷战结束后,意识形态的对抗消失,种族矛盾、民族纷争、宗教矛盾及其它矛盾冲突的加剧和凸现,再加上国际霸权主义势力粗暴干涉别国内政,扰乱了正常的国际和地区秩序,给恐怖主义思想的产生蔓延、恐怖组织的形成及恐怖事件的发生提供了温床。“9·11”恐怖袭击事件再次引起国际社会对恐怖主义与反恐怖问题的高度重视。打击恐怖主义,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公共安全,成为世界各国政府高度重视的工作。而研究恐怖主义及其组织产生蔓延的原因、特点、危害和打击防范的措施手段,也成为我国从现在到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9·11"事件等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不仅大大冲击了传统的安全观念,凸显了非传统安全在当今世界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进一步表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威胁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反恐警务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工作。但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恐警务人才教育培训的模式也各不相同。我们主要通过对世界上美、德、日等国家的反恐警务人才的训练与培养的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的反恐警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1.
美国"9·11"事件等国际恐怖主义犯罪的发生,不仅大大冲击了传统的安全观念,凸显了非传统安全在当今世界安全战略体系中的地位,而且进一步表明国际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威胁世界政治、经济和社会安全的重要因素,成为摆在世界各国面前的共同课题。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加强对反恐警务人才的培养与训练工作。但由于世界各国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的差异,反恐警务人才教育培训的模式也各不相同。我们主要通过对世界上美、德、日等国家反恐警务人才的训练与培养的比较研究,以期对我国反恐警务人才的培养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2.
“9·11”事件发生后,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都参加到一个国际反恐统一战线之中,这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在这个国际反恐统一战线之中,国际反恐合作和各国的打恐力度都大大加强,使国际恐怖主义势力遭受重创。然而,由于导致恐怖主义产生的根源并没有消除,国际恐怖主义团伙依然十分猖獗。同时,由于美国的单边主义政策,国际反恐统一战线又出现了裂痕。中国的反恐斗争和国际反恐合作在新安全观的指导下也取得了巨大成绩,但面临的反恐任务仍十分艰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恐怖主义和反恐怖主义的斗争将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存在,有时甚至还会相当激烈。因而,进一步加强国际反恐统一战线和国际反恐合作更显重要。  相似文献   

13.
恐怖主义是当今世界的一大公害 ,对国际社会的和平、安全与秩序构成巨大威胁。“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以来 ,国际反恐合作与反恐斗争全面展开 ,表现出以下三个主要特点。一、国际恐怖主义打而不跨 ,恐怖活动依然猖獗自美国发生“9·11”恐怖袭击事件以来 ,国际社会充分认识到恐怖主义已由一般意义上的非传统威胁上升为国际公害 ,在反恐战线上通力合作 ,打击恐怖主义势力。特别是美国布什政府一年多来 ,以前所未有的强大力度 ,在世界范围推进反恐。政治上高举反恐大旗、经济上对恐怖组织和支持恐怖活动的国家实施经济制裁、外交上以“反恐…  相似文献   

14.
新世纪初中国恐怖活动的成因和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911”事件为标志,国际恐怖主义再度猖獗。恐怖主义在中国存在着“大环境”与“小气候”。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外开放的扩大,21世纪初期的10年,在中国很可能会形成恐怖主义活动的一个高发期。中国将面临恐怖主义的直接威胁。  相似文献   

15.
"独狼"式恐怖袭击是当今恐怖主义的新趋势,"9·11"事件后该类恐怖袭击明显增多,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学界对于"独狼"恐怖主义的定义尚未达成一致意见,不同学者使用各自的操作性定义。"独狼"恐怖主义定义的分歧、数据资料来源的不同以及案例筛选上的差异直接影响对它的判断,甚至导致截然对立的定性。现代意义上"独狼"恐怖主义的产生包含4个宏观因素:无政府主义为其提供了行为基础,无领袖抵抗作为其思想基础,国家压制和跨国反恐合作是其社会基础,而新兴科技则为"独狼"恐怖主义提供了物质基础。非组织化、宗教—意识形态以及社会性是"独狼"的显著特征。"独狼"恐怖主义并不是发生在社会或政治的真空里,其成因、动机和激进化过程等都离不开社会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美国“9.11事件”之后,恐怖主义与反恐怖主义的讨论与研究,成为各国学界共同关注和探讨的焦点。如何有效的惩治恐怖主义犯罪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社会与各国刑事立法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本文从学术理论上粗浅的界定了恐怖主义犯罪,简述了我国相关立法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
“9.11”事件后,在国际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国际反恐斗争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同时也应该看到,由于恐怖主义自身极强的“适应性”,以及国际社会反恐斗争中存在的不少问题,使得目前的反恐斗争面临着一定的困境。  相似文献   

18.
"9·11"事件后,南亚地区的恐怖主义活动频繁发生,与中东、中亚、东南亚地区共同形成国际恐怖主义活动的"弧形带"。基于GTD数据库中2001年-2018年间南亚恐怖主义活动的数据,对南亚恐怖主义活动从发生数量、地域分布、袭击手段、袭击目标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发现当前南亚恐怖主义活动呈现出数量高居不下、重点国家多发、袭击手段多变、袭击目标广泛且不以多数人的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为诉求的特点。结合上述特点,南亚国家应当注重经济建设、推动宗教和谐、重视情报工作、强化爆炸物品监管、加大反恐宣传力度以及加强国际反恐合作,以期破除南亚地区"越反越恐"的悖论。  相似文献   

19.
自“9·11”事件发生以来,应对恐怖主义风险、加强反恐情报工作不仅被美国提上日程,也给国际社会敲响了警钟。为了更高效更全面的阻止恐怖分子和恐怖活动,应该运用情报技术收集反恐情报,高效利用反恐情报研究相应的对策,为防范和打击恐怖主义、把握反恐斗争主动权、明确各级反恐部门职级分工、确定涉恐重点人员及重点目标等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9·11事件"后,"独狼"恐怖主义逐渐成为当今恐怖主义的新趋势,它所造成的危害不亚于组织型恐怖主义。该类型恐怖主义下的恐怖分子呈现出个体独立、作案随机、易于复制、隐蔽性强等特征,且可划分为世俗型、宗教型、单一议题型、犯罪型和古怪型等5种基本类型。目前我国面临的"独狼"恐怖主义威胁主要来源于分裂主义势力与社会矛盾两方面。对此,有必要从遏制宗教极端主义、完善反恐法律条款、构建全民反恐体系、监控互联网活动踪迹、强化危险品的管控和化解社会矛盾冲突等方面进行应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