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向公安机关如实作证,而遭到违法者亲属的辱 骂威胁,不堪受辱的证人含恨自杀身亡。为伸张正义, 打击邪恶,法律作出了公正判决--  相似文献   

2.
一、基本案情 孙某于2010年2月因涉嫌拐卖儿童被公安机关逮捕。在孙某被羁押期间,无业人员郭某冒充派出所所长找到孙某的公公李某,以能为孙某跑事开脱为名,骗取李某现金3000余元。后李某发现郭某系招摇撞骗,但未向公安机关报案,而是与看守所管教干警崔某合谋后,由崔某利用看管监室的职务便利,将郭某涉嫌招摇撞骗的犯罪行为及住址告知被关押着的孙某。  相似文献   

3.
《法治研究》2006,(11):51-51
据中安在线报道,明知法律不允许,却利用会见之便为亳州一恶势力团伙首犯王永林传递信件,造成公安机关被迫转移羁押地点,合肥某律师事务所律师孙某因触犯律师法规,日前受到停止执业一年的处罚。  相似文献   

4.
3月25日,因雇凶报复他人造成一死一重伤的网上批捕逃犯刘某被淮南市公安局潘集分局刑警大队民警押回。刘某今年50岁,家住淮南市潘集区平圩镇,长年在深圳做生意,其在家中的妻子曾与受害人邓某一起到新疆打过工,刘某离婚后一直以为妻子提出与自己离婚是因为与邓某有染,于是怀恨在心。他找到在深圳打工的阜南县农民朱某,让他帮自己去报复邓某,并许诺事成之后给重金酬劳。  相似文献   

5.
湖北巴东"5·10"案发生及被媒体报道之后,网络舆论呈现出"一边倒"同情女服务员邓某的态势.此次巴东县公安机关以涉嫌故意杀人刑拘邓某,许多网民就提出异议,认为邓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过当".  相似文献   

6.
法治视野下的证人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如果说证人因为作证会面临身体和生命的威胁和社会安全的丧失的话,那么,证人因为作证而随意受到公安机关和检察机关的刑事追诉,则会导致其法律安全受到损害。论文对中国目前普遍存在的随意追诉证人的问题作出了分析,解释了问题产生的成因,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初步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案件管辖改变可否对犯罪嫌疑人重新采取刑事拘留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同志: 我们在办案中遇到这样一个案例:孙某因涉嫌贪污罪被检察机关刑事拘留,其间,在对此案进一步侦查时发现,孙某不符合贪污罪的犯罪主体资格,而符合职务侵占罪的犯罪主体资格, 遂按刑事诉讼法职能管辖的有关规定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此时检察机关对孙某的刑事拘留期限尚未届满),公安机关受理此案后,因改变案件管辖,重新以涉嫌职务侵占罪对孙某进行刑事拘留。  相似文献   

8.
1丈夫周某感情出轨,与“二奶”生有一子。妻子叶某虽然接纳孩子,但经常与丈夫周某发生争执。一天,妻子见丈夫的车旁边站着一位妖艳女郎,以为又是丈夫感情出轨。32妻子叶某忍无可忍,迁怒于“二奶”的儿子5周某后悔莫及。6慑于法律的威力,叶某向公安机关投案自首。韩一民专栏 拈  相似文献   

9.
正1案例资料1.1简要案情2012年7月17日20时许,孙某(男,72岁)及其妻子张某(66岁)被人发现死在自家单元楼房卧室内。现场位于一层,孙某脑出血后半身不遂常年卧病在床,由妻子张某照顾日常起居,每日在楼前晒太阳,近几日不见二人出门,邻居报警。1.2现场勘查及尸体检验孙某尸体位于南侧卧室床上,右侧卧位,头部盖有枕巾及沙发靠垫,沙发靠垫上有擦刀痕,单刃,刃宽  相似文献   

10.
【案情】 犯罪嫌疑人李某,于1998年初先后14次为吸毒人员张某购买海洛因,每次以200元的价值购买0.1克,然后两人吸食。1998年2月一天,张某再次找到李某要求帮助买毒品,李带着张在一饭馆找到孙某,孙某以390元的价格购得海洛因0.46克,自己截留0.3克,其余卖给李、张,交货时被公安机关抓获,并以贩卖毒品罪将李某、孙某一并移送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11.
一、三个法律文本的实证解读与问题梳理[法律文本一]:原告与借款人王某以及被告盛某、被告邓某签订了保证借款合同一份。合同约定,原告借给王某40000元,被告盛某、被告邓某对借款本息承担连带保证责任,同时约定保证期间为一年。在借款期间内,王某突然死亡。借款到期后,两被告未偿还借款。保证期间内,原告向被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作者曾对精神病人性自我防卫能力鉴定进行了讨论 ,然而 ,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又见到一例在我们讨论中尚未充分阐述的问题 ,现报告如下 :陈某 ,女 ,2 7岁 ,文盲 ,残疾人。 1 999年 5月 31日晚 ,陈的丈夫向民警电话报案 ,称其妻陈某被邓某强奸 ,邓已外逃。当天 ,民警询问了陈某 ,陈某讲述了与邓某发生性关系的经过。陈某说 ,邓骗陈说有话要对她说 ,陈走到邓家大门口邓就将她拉进去 ,并强行与她发生性行为。公安机关勘查了现场 ,并收集了物证 ,证实当时确实有两性关系发生。 6月 1 5日 ,邓某到派出所投案 ,邓称 ,5月 31日下午 ,陈某对他说 :…  相似文献   

13.
被告人孙某,男,28岁,已婚,个体户。 孙某因夫妻关系不和而与其妻分居,借住在朋友的一套住房内。1996年春节后,孙某便与被害人李某(未婚)有不正常的往来。 1996年6月6日晚,李某又随孙某到其住处过夜,并发生了性关系。次日早晨7时左右,李某准备上班,孙某问李某:“下次何时再来?”李某称:“下次不来了。”孙听后非常生气,心想:看来我与她结合不可能了,妻子要离婚,原来的工作又辞掉了,现在生意又不景气,店刚开一个月就亏掉二千多元,不如我  相似文献   

14.
王进 《天津检察》2007,(6):23-25
一、侦查机关向证人取证与证人的作证义务 《刑诉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权向有关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有关单位和个人应当如实提供证据。第48条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人,都有作证的义务。侦查一章也专门规定有询问证人一节,第98条规定,询问证人,  相似文献   

15.
正案情邓某系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塔水处职工。2002年11月,邓某与谭某各自驾驶拖拉机去为博斯坦牧场拉棉花。途经牧场一丁字路口上坡处时,有一不超过2.5米高的照明线横跨道路。因二人的车均无法通行(邓某驾驶的拖拉机车厢高3.25米),邓某就上  相似文献   

16.
张某与邓某系某县农民又是同学关系,2004年6月的一天,邓某找到张某,双方口头约定,将邓某所有的倒房拆除的工程承包给张某,由张某负责召集其他人干活,干活时自带工具。张某对自己召集来的民工承诺,干活人员每人每天工资35元,并由张某负责发放施工人员工资。2004年6月25日上午,张某与案外人李某、王某等人为邓某拆倒房,在施工人员将倒房南墙推倒时,西边墙也随之倒塌,将张某等人砸在底下,当即被人救出,后被送到医院抢救治疗,经抢救无效死亡,开支医药费7684.78元。张某妻子、父母及子女等五人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邓某赔偿各项经济损失240015.63元。并承担诉讼费用。  相似文献   

17.
证人拒绝作证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是证人出庭作证原则的例外规定。当前,世界各国普遍确立了拒证权制度,而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却长期没有这一制度的相关规定。本文试图以证人拒证权制度的价值理念探讨为起点,对我国的确立拒绝作证权的社会条件进行了简要的概括性分析,阐述证人拒绝作证制度在我国可以确立并存在的合理性及必要性。确立证人拒绝作证制度是完善我国证据法律制度,加强对证人人权保护,推动社会主义法治化进程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美国证据法中的保密特权原则及其对我国证据立法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知情作证乃是法律上的通常规则 ,但并非绝对规则。美国证据法为了保护某些特殊的社会关系 ,规定基于某些特殊的信赖关系 ,相关人等有权拒绝作证或阻止他人作证。这种保密特权体现了法律的价值整合。当然 ,其仅限于某些特殊领域 ,并在适用上有限制性解释。我国相关立法对保密特权作出规定也是必要的 ,因其可以牺牲个案当事人的利益为合理代价来保护某些更为重要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9.
我国法律对证人保护措施的规定很不健全,给证人出庭作证蒙上了一层恐惧的阴影。如何完善证人作证的保护机制,是一个应当引起高度重视的研究课题。为了使证人出庭作证因素能够得以良性循环,让证人说话,从不敢作证到敢于作证,从不愿作证到愿意作证,必须尽快完善证人保护制度,并设置相应的配套机制。  相似文献   

20.
一、证人作证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在我国,刑事证人作证的现状可以用两句话概括:证人出庭作证难,证人拒证情况突出。笼统地说证人拒证是不客观的,事实上证人鲜有不向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作证的。目前证人拒证非常突出的是证人拒绝出庭作证。证人拒绝出庭作证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现从司法实务方面以及立法两方面阐述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