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近年来,曾一度被查禁的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在全国各地死灰复燃,且呈现出手段更加隐蔽、复杂,更具欺骗性的样态。据报道,2001年度全国查处非法传销案件2340件,取缔传销窝点2559个,清理参与非法传销人员17万人,移送公安、司法机关涉嫌犯罪人员580余人。①传销活动不仅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而且严重损害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稳定,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2001年3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规定对情节严重的传销或变相传销活动以非法经营…  相似文献   

2.
传销或变相传销与合法正当经营方式的界限、传销或变相传销中非法经营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传销型非法经营罪违法所得该如何认定等问题一直都是司法实务中的难点问题。本文结合李柏庭非法经营一案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对司法实践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1998年4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国发[1998]10号,以下简称《通知〉),决定禁止传销活动。各地和有关部门认真贯彻落实《通知》精神,积极行动,严厉打击,传销和各种变相传销活动很快被全面禁止。但近一个时期以来,一度沉寂的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又改头  相似文献   

4.
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 你院粤高法[2000]101号《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和变相传销的行为是否构成非法经营罪问题的请示》收悉。经研究,答复如下: 对于1998年4月18日国务院《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发布以后,仍然从事传销或者变相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各类传销及变相传销组织如同一个个毒瘤,不断侵蚀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被人们形 象地称为"经济邪教"。为了彻底根除这一顽症,1998年国家工商、公安等部门联手严打,使公开的、大 规模的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得到了有效遏制。今年春节以来,部分重点地区的传销活动又有抬头。警方 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等部门联手行动,掀起了打击传销和变相传销的新一轮风暴。 日前,在公安部经侦局和山东省公安厅的直接指挥协调下,山东淄博警方一举捣毁了目前全国最 大的传销团伙,此案非法传销人员涉及北京、山西、河南、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安徽、湖北、贵州、山 东等11个省市,参与人员10余万人,涉案金额3亿余元。  相似文献   

6.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防止欺诈,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保持社会稳定,制定本条例。第二条本条例所称传销,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第三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查处传销工作的领导,支持、督促各有关部门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相似文献   

7.
丁咚  智勇 《检察风云》2002,(2):10-11
当这期散发着油墨馨香的《检察风云》寄到亲爱的读者手中时,2002年的春节即将来临,在这个中华民族传统的喜庆节日里,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都喜欢呼朋唤友,恭喜发财。无论是熟识还是不熟识的人,见了面都喜欢问上一句:“老哥,在哪儿发财?”于是,有些热心人就会极为亲密且口若悬河地介绍发财高招。小心,这里面可能就有传销和变相传销的陷阱。我们特将违法传销和变相传销的犯罪特点及手法剖析如下,使广大读者从中了解一些传销招术,提高自身防范能力。  相似文献   

8.
传销作为一种经营方式,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传入我国,经过了自由发展、限制发展和禁止发展几个过程。近年来,传销和变相传销活动又在各省市多次出现,给参与者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甚至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对于以收取加盟费为手段变相传销经营,造成巨额损失的行为,刑法上应如何认识?其中发挥不同作用的人,应当怎样区别对待?这些问题在司法实务部门中一直存在争议。本刊特邀专家学者,结合具体案例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上海重拳出击,坚决遏制传销和变相传销再度蔓延的势头。12月13日,上海召开的专门工作会议就此作出部署,副市长周禹鹏到会讲话,公、检、法和工商等系统的负责人,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网络传销犯罪日益猖獗。实践中,常见的网络传销犯罪形式有:一是假借"远程教育"、"网络教育资源"等信息服务的名义,吸引用户交纳一定金额的费用,并按照成功推荐加入的人数和交纳的费用多少奖励会员发展下线;二是以网络投资为旗号,假借"资本运作"、"私募股权"、"私募基金"、"投资理财"、"网络基金"的形式,虚构国内外大型投资公司或  相似文献   

11.
1.重庆:学生参与传销案 2004年3月,重庆市工商、公安等部门发现在查处的传销案件中,在校和毕业学生占有相当比例。去年10月以来,传销组织打着所谓“欧丽曼(香港)亚太有限公司”的幌子,在重庆市渝北区传销“欧丽曼”化妆品,传销人员中80%是在校或刚毕业的大学生。  相似文献   

12.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已于2001年3月29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166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01年4月18日起施行。  相似文献   

13.
2007年7月19日,广西桂林市公安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桂林警方前不久破获了一个特大传销网络,抓获"经理"级人员76人,这也是我国迄今为止在一次查处传销活动中抓获"经理"最多的。此案让人们不由关注广西传销回潮现象。  相似文献   

14.
正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的罪状表述复杂,使得该罪罪数的认定较为疑难。笔者拟对此略述管见。一、问题的提出及区分标准组织、领导传销活动罪往往伴随着伪造国家机关证件、虚报注册资本、强迫交易、非法拘禁、销售伪劣产品、集资诈骗等犯罪,二者之间是从一重罪处罚还是数罪并罚争议较大。2001年4月l0日《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指出,"实施上述犯罪(即因实施传销行为构成非法经营罪的  相似文献   

15.
国务院于1998年4月18日发布《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情节严重的传销行为作为一种具有社会危害性的活动在司法实践中被纳入非法经营罪的范围受到刑法的规制。最高法2001年4月10日发布的《关于情节严重的传销或者变相传销行为如何定性问题的批复》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肯定了这一做法。本文认为应当对传销组织中不同层级的人员根据其行为特征适用不同的罪名,而不应单一的适用非法经营罪。  相似文献   

16.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传销活动的监督管理,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传销是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由传销员将本企业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经营方式。它包括多层次传销和单层次传销。 多层次传销,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售,而通过发展两个层次以上的传销员并由传销员将本企业的产品直接销售给消费者的一种经营方式。 单层次传销,是指生产企业不通过店铺销  相似文献   

17.
传销,依据2005年8月23日国务院公布的《禁止传销条例》(自2005年11月1日起施行)第二条,是指组织者或者经营者发展人员,通过对被发展人员以其直接或者间接发展的人员数量或者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报酬,或者要求被发展人员以交纳一定费用为条件取得加入资格等方式牟取非法利益,扰乱经济秩序,影响社会稳定的行为。近年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金市场的不断活跃,传销死灰复燃且呈愈演愈烈之势,不但破坏了正常的市  相似文献   

18.
“传销”行为近年来遗害不浅,其共同特征是以“传”为实,以“销”为名,诱以所谓“高额回报之项目”,极尽口舌之能事引人入瓮,继而疯狂敛财,令无数受骗者深受其害。得益于政府的有力打击,针对个人的传销行为现已大为收敛,但不法之徒针对特定企业的敛财行径却悄然抬头,变相敛财不可不察……  相似文献   

19.
2005年以来“,玛雅”在广西各地成了炙手可热的名词“。买一份玛雅不但白送产品,还可以赚几百块钱!”高额的回报使越来越多的人加入“玛雅”,雪球越滚越大,迅速由广西扩展到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一时间50万人成为“玛雅人”。然而“,玛雅王国”却是一个变相的传销网络。它仅存了9个月,就被公安、工商部门摧毁。以往的传销行为,大都发生在城市里,然而玛雅不同,专向农村伸展,打着“扶贫支农”的旗号,因而玛雅传销又有了与以往传销不同的特点,这也是在传销成为过街老鼠的今天,玛雅却迅速膨胀的一大原因。玛雅搭建“金字塔”玛雅是什么?现年47岁…  相似文献   

20.
客家汉 《检察风云》2011,(21):45-47
人有贪欲。就会迷失双眼。也就给骗子以可乘之机。近年来。犯罪分子诈骗手段不断翻新。其隐蔽性、欺骗性和诱惑力更强劲。一种打着“资本运作”旗号实为变相传销的违法犯罪活动仍在暗流涌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