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鞋印形象特征检验是指对现场鞋印和犯罪嫌疑人的鞋印样本所反映的鞋底外表结构特征进行检验、鉴别,确定现场鞋印是否为犯罪嫌疑人的鞋所留。在实践中,鞋底外太结构特征一般反映为鞋底面上的形态特征.在有些犯罪现场,由于受地面条件等因素的影响,鞋印并不能很好地反映出鞋底面上的特征,有时会留下以鞋底边缘擦划为主的痕迹。  相似文献   

2.
在刑事诉讼中,一些地方的检察院、法院系统只把鞋底磨损鉴定作为一种“辅助”证据。笔者认为,只有将鞋底磨损检验与其他检验结合运用,才能更好的为侦查破案服务,进一步揭露、证实犯罪、打击犯罪。1鞋印检验与鞋底磨损检验结合运用鞋印形象检验只是认定作案的鞋子,而鞋底磨损检验则是认定人身,二者结合运用,在检验中可以相互借鉴,在诉讼中可以相互弥补。在鞋印形象检验中,运用鞋底磨损检验原理,更便于寻找鞋子上的形象特征;在利用鞋底磨损检验时,如果有条件找到作案鞋子,或寻找与现场鞋印同种类的鞋子,由嫌疑人穿着后踩取脚印…  相似文献   

3.
在刑事案件现场残缺鞋印出现率较高,可是多种因素导致残缺鞋印的提取率和鉴定率却越来越低,使得残缺鞋印在案件侦破或诉讼过程中未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事实上,残缺鞋印反映出的信息可以分析鞋种、刻画嫌疑人特征、识别鞋只等检验鉴定工作,根据现场残缺鞋印的形成机制,从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了现场残缺鞋印提取和鉴定率低的原因,通过实际案例说明其在案件侦破及诉讼中发挥的特殊作用,并列举了残缺鞋印提取和检验时应注意一些问题.为现场勘验人员和检验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篮球鞋的鞋底多是模压胶底,其外底的花纹形态规则,在穿用过程中形成的磨损特征明显。多数案件中,可以利用现场鞋印中反映出来的磨损特征与嫌疑鞋进行比对检验,以确定现场鞋印是否为嫌疑鞋所留。如果现场鞋印清晰完整、磨损特征反映较好,比对检验工作比较容易完成。但如果作案人穿的篮球鞋是新鞋或者较新的鞋时,鞋底磨损特征不明显,比对检验有一定的难度。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利用篮球鞋印痕中反映的底部外观缺陷特征进行比对检验,对嫌疑鞋进行排除或认定,为侦查破案提供依据。1篮球鞋底部外观缺陷特征形成的原因篮球鞋的生产工艺一般是胶粘成…  相似文献   

5.
马刚 《刑事技术》2001,(3):41-42
在犯罪现场上,经常遇到犯罪分子遗留的残缺鞋印。这里所说的“残缺鞋印”是指那些没有反映出鞋底形态全貌的鞋印。例如只反映出鞋底的前掌中部或只反映出鞋底后跟某一部分的鞋印等等。这类足迹可利用的特征少,给检验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困难。要分析利用此类足迹,确定特征位置,提高检验效率,首先要确定其留痕部位。做好这项工作对提高现场足迹的利用率非常重要。笔者从鞋底的花纹分布规律、伴生痕迹以及鞋底的磨损特征等方面阐述如何分析确定残缺鞋印的留痕部位。1根据残缺鞋印反映的周边形状及鞋底花纹、图案分析确定由鞋底花纹分布规…  相似文献   

6.
徐杰  张广莹  王毓  霍鑫 《刑事技术》2013,(1):48+71-48,71
1案件简介某年8月10日夜,某公司七车间铜锭被盗,现场勘查在车间地面上提取了成趟鞋印。8月13日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根据案件要求,检验了现场鞋印是否为王某所穿的布鞋所留。  相似文献   

7.
法庭科学鞋印检验鉴定是一项复杂的认知决策活动,受到内外变化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随着案件性质和鉴定专家经验的不同而变化.研究特征比对方法的基础有效性对鞋印检验乃至法庭科学领域至关重要,这可以更好辨别鉴定专家是如何开展形态比对鉴定过程.国内外法庭科学专家已经进行了有益探索,论证了专家认知与鉴定决策变化的关系,为进一步探...  相似文献   

8.
浅议计算机在痕迹检验技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4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公安计算机信息系统建设以来,公安系统内部已相继开发应用了多种应用软件,目前计算机应用已经成为侦察破案的重要现代化技术手段之一。痕迹检验技术的特点是人工干预性强,有时会不可避免地因为人们的思想盲点等主观因素导致错案的发生。为了克服人工干预的种种弊端,同时适应时代的要求,将计算机技术充分应用到刑事技术痕迹领域,实现痕迹检验的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目前很多刑技人员着重努力的方向。本文作者将计算机在鞋印和工具痕迹领域中的应用做一简要介绍。1计算机在鞋印检验中的应用1.1.1鞋印的图像…  相似文献   

9.
1994年元月2日晚,我市某村一名女青年,在回家途中被一罪犯拦截殴打,并两次强奸未遂,然后又将其推进100多米深的废矿井里,企图将其杀害,由于被害人踩住了废矿井里的横木条,才幸免于难。经现场勘查,发现了一枚鞋印,用石膏灌注后,提取时,发现石膏已经失效,于是就用木板将石膏鞋印托住。从现场取回后,放在火炉上烘烤了3天,才将石膏烤干,鞋印断成了几块,只好用手一点点地将鞋印上的泥土抠下来。 接案后,我们对此鞋印进行了检验:石膏鞋印残缺不全,前后掌反映得都不完整,  相似文献   

10.
本文提出了基于复杂花纹切分与配对的鞋印上裂缝特征的自动检测方法。对于鞋印花纹局部图像,首先进行连通域分析,计算每个连通成分的复杂度,并基于边界到边界的方向距离算法进行复杂花纹的切分,然后根据简单花纹段的方向、宽度和空间关系进行裂缝花纹配对,根据配对花纹的间隙,确定裂缝特征的位置和范围,完成裂缝特征检测,并在实验室采集的直线型、网格型、波折型等鞋印花纹上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实验数据集上裂缝特征的检出率为87.5%。裂缝特征自动检测算法能够应用于鞋印检验鉴定中,可有效降低对人员经验的依赖,消除人为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1.
1994年6月26日零晨4时许,西安市蓝田县海绵厂发生一起特大纵火案。该厂14间仓库被人付之一炬,库内堆放的成品海绵全部化为灰烬,损失折价达441万余元。市、县两级痕检技术人员在勘查现场时,从外围现场发现了成趟反常鞋印,提取了其中两枚鞋底花纹反映较好的鞋印,当场比对检验,认定了案犯,成功地侦破了这一案件。现场鞋印分析情况由于现场堆放的海绵燃烧殆烬,仓库屋顶、门窗结构等全部烧毁,加上消防灭火等人为原因,中心现场遭到严重破坏,勘查未发现明显的痕迹物证。在此情况下,技术人员重点对仓库外围做了勘查、搜索。很快就在仓库以北与厂后(北)围墙之间的空地内发现了成趟大步幅鞋印,分析为跑动足迹,且奔跑方向反常(向东到仓库东墙与东围墙之间过道处的隔离墙,翻过墙,进到厕所后因地面条件限制而失踪),从而确定为案犯鞋印。鞋印全长25cm士,花纹为细波浪形,分析为24码网球鞋所留;而海绵厂劳保用鞋正好是这种球鞋,职工每人都发有一双,再结合现场情况和具体案情,技术人员当即确定案犯为厂内职工,要求侦察方面搜集同类型网球鞋备检。  相似文献   

12.
高毅 《中国司法鉴定》2010,(4):23-25,28
目的研究不同鞋种的鞋印长度与赤足平面足迹长度的差值数据,为利用现场各类不同穿鞋足迹分析身高等人身特点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足迹定量化分析与检验奠定基础。方法针对犯罪现场中常见鞋种,选取不同的鞋号,采集对不同足长、身高的实验者正常行走所捺印的穿鞋样本与赤足样本,对穿鞋足迹鞋印长度与赤足足迹长度进行统计与计算。结果得出不同鞋种鞋印长度与赤足平面足迹长度的差值数据。结论应用现场穿鞋足迹分析身高等人身特点时,应针对不同的鞋种,减去相关系数,结合原有身高分析公式,综合分析身高。  相似文献   

13.
在犯罪现场中,鞋印是一种常见的痕迹物证。Schallamach波是橡胶鞋底上的一种磨损痕迹特征,对鞋印的检验鉴定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目前对Schallamach波纹线采用人工统计,耗时耗力,因此本文利用图像识别提出一种自动计数方法。首先对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实现纹线与背景的初步分离,然后对图像进行形态学处理,利用迭代腐蚀膨胀操作分离粘合纹线,消除杂点,填充孔洞。通过Zhang-Suen(ZS)细化操作提取纹线骨架,在剔除干扰纹线后,每隔10个像素进行一次计数,得到的平均数作为全图纹线数目。使用不同密度图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低、中密度时误差均控制在1条左右,计数时间均为1 s左右。本文方法能够对Schallamach纹线高效计数,与人工计数相比耗时显著降低,在面对大范围统计时将节约大量时间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荧光钙血迹蓝钠试剂增强潜在灰尘水渍混合鞋印、灰尘尿渍混合鞋印、灰尘血渍混合鞋印的普适性。方法采用高压微雾雾化法,雾化增强常见的8种地板上的20%w/w灰尘含量的灰尘水渍、灰尘尿渍和灰尘血渍混合鞋印,并与平面扫描提取技术相比较。结果增强后的鞋印花纹清晰,呈亮蓝色,提取效果明显优于自然光下拍照提取,略优于平面扫描提取技术。结论荧光钙血迹蓝钠试剂能够有效增强潜在多介质混合鞋印,是一种便捷高效的潜在混合鞋印增强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15.
PP背胶纸是彩色喷绘使用的专用纸,由纸张、胶面和透明塑料薄膜组成,其胶面无色,粘合力较强,塑料薄膜透明度高、弹性小且可反复覆盖。基于上述特点,将其用于提取现场光滑地面上的灰尘鞋印和制作鞋印检验样本,十分便捷,省时省力。在现场使用时,可立即让进入过现场的人,直接踩出鞋  相似文献   

16.
樊巍 《刑事技术》2003,(Z1):23-23
1简要案情1997年2月8日(阴历正月初二),天门市某液化气站一场大火,发现住在气站的刘某、赵某夫妇及三岁养女被人杀死在房内,并被纵火焚尸。中心现场由于扑救遭到严重破坏。经进一步对外围现场进行勘查,在气站东侧靠近配电室的院墙上发现有攀爬痕迹,墙外相应的地面发现有鞋印,鞋印痕迹不新鲜,鞋印立体边角已不锋锐,压倒的小草已经站立,蚯蚓和昆虫的痕迹明显,一眼便能认定鞋印陈旧,不是发案当天遗留。反复研究发现鞋印上隐约附着一层织物,经用石膏灌注法提取,发现鞋印上确附着一层织物状布纹,即可以肯定此鞋印有伪装。分析认为,此鞋印虽然不是…  相似文献   

17.
2例足迹检验出现差错的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足迹检验鉴定理论的发展已经突破了根据鞋印形象特征检验的范畴,发展到根据鞋(或鞋印)上所反映的磨损特征、动力形态特征、结合步法检验技术对同一人穿用不同鞋进行人身同一认定,这是足迹检验鉴定理论一个质的飞跃。这一理论在实际办案中对于串并案件、揭露证实犯罪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近几年在实际案例操作时,足迹检验中根据同一人穿用不同鞋对穿鞋人进行同一认定有时会出现差错。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就曾经遇到两例,报道如下:1案例简介案例12002年某日,在一起盗窃案件的外围现场,提取到一枚平面灰尘加层足迹,该足迹边缘完整…  相似文献   

18.
1案件资料某日7时许,杨某(女,35岁)和2个女儿(9岁,6岁)被杀死在家中。现场大门是铁拉阐门,进门为小食店,店内铁架上有一刀盒,内有菜刀。小食店东南角是通往客厅的小门,客厅电话机的接头被拔掉,过道地面有2种血鞋印。中心现场位于卧室,灯开启。进门正对地上有大量血泊及2具尸体为杨某(仰卧位)及大女儿(俯卧位),杨某右侧地面上有一带血的不锈钢菜刀,刃口成锯齿状。在卧室门与尸体脚部间的地面上有2枚不同的血鞋印。卧室内的衣柜未见翻动,梳妆台上电话线被切断,小床床垫上有约6cm长的砍切痕,床面上有一血鞋印,小床上躺着杨的小女儿(仰卧位),身…  相似文献   

19.
笔者通过长期的工作积累和实践总结,经多次实验后,总结出对于油迹光滑非渗透客体上遗留的灰尘加层鞋印,利用银粉或磁性粉显现效果较理想,方法简便,材料消耗少,显现的鞋印花纹清晰,易提取,保存时间长,是一种对于油迹光滑非渗透客体上遗留的灰尘加层鞋印提取之有效的好方法。1显现原理此法利用油脂对粉末的粘附性以显现鞋印。当鞋与薄油脂相接触时,由于鞋底的压力和鞋底上的灰尘的作用,使得与鞋底花纹接触处与未接触处的油脂厚度发生变化,而且由于鞋底各部压力不同也使重压部位与其它部位油脂厚度不同,另外鞋印上灰尘遗留在客体上形成加层灰尘…  相似文献   

20.
笔者根据现场遗留的一种特殊灰尘脚印——渗透性灰尘鞋印,阐述了硫氰酸法在显现这类鞋印痕迹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