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据气象、水利部门分析,去年10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明显偏少,部分地区降水较常年同期偏少6成以上。区内江河来水偏少,水库蓄水较常年同期少1~2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局地城乡供水紧张并出现农业旱情。2月6日,国家防办向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等省(自治区)下发通知,要求切实做好当前抗旱工作。  相似文献   

2.
一、年度灾情概况200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6.7毫米,比常年偏少16.2毫米;长江流域大部、华南南部、华北大部、东北西南部及内蒙古东部、山东半岛等地偏少10%-50%;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东北北部、西北西部偏多10%-50%;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3.
《中国减灾》2007,(2):10-11
一、年度灾情概况 2006年,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96.7毫米,比常年偏少16.2毫米;长江流域大部、华南南部、华北大部、东北西南部及内蒙古东部、山东半岛等地偏少10%-50%;江南南部、华南中东部、东北北部、西北西部偏多10%-50%;全国其余地区接近常年.  相似文献   

4.
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湖北、湖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省(区、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5月下旬以来,南方部分地区多次出现大范围强降雨天气,洪涝、崩塌、滑坡、泥石流等灾害频发,造成了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气象部门预报,江淮、江南、华南等地今年汛期降雨将明显多于历年水平。  相似文献   

5.
《中国减灾》2012,(3X):6-6
<正>中国气象局举办的"2011年国内外十大天气气候事件"评选活动共吸引了2。5万人次网民参与网络投票。其中,国内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投票数量约占总票数的54%。一、长江中下游地区旱涝急转2011年1月至5月,长江中下游地区降水连续偏少,江淮、江汉、江南中部和北部偏少5至8成,出现了近60年来最严重干旱。6月3至24日,出现5次强降雨过程,长江中下游地区六省一市(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浙江、上海)区域平均降水量247.9毫米,为近56年历史同期最多,部分地区发生洪涝及山洪地质灾害,"旱涝急转"特征凸显。  相似文献   

6.
今年以来,全国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偏高,平均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少的地区主要集中在西南部分地区、华北大部、西北东部、东北西部、华南和西藏局部地区,其中河北省自2005年10月到2006年4月底,平均降水量仅30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7%,是1951年以  相似文献   

7.
正当前,2020年防汛已进入关键时期。6月以来,我国江南、华南、西南暴雨明显增多,江西、湖北、湖南、重庆、贵州、安徽、江苏、浙江等地洪涝地质灾害严重。截至7月14日,我国南方地区平均降雨量为344.6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9.6%;北方地区平均降雨量为109.7毫米,接近常年同期;全国平均降雨量为172.7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2.1%,为1961年以来历史同期第6多。  相似文献   

8.
《当代广西》2009,(18):6-7
自2009年8月份以来,广西的大部分地区出现持续的高温少雨天气。据广西气象部门统计,8月份广西平均降水量为91毫米,比常年同期偏少57%。权威部门监测显示,截至9月8日,广西已有82个县(市、区)294.15千公顷农作物受旱,其中轻旱194.32千公顷、重旱79.56千公顷、干枯20.27千公顷,有84.6万人和63.35万头大牲畜出现饮水困难。  相似文献   

9.
2004年全国干旱灾害及其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4年我国降水总量较常年稍偏少,其空间分布呈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量接近常年;其中海南、广东、江苏、广西、陕西、福建、江西、甘肃、宁夏等省(区)降水量较常年偏少1~3成,另外,黑龙江、吉林、内蒙古三省区的交汇区域、新疆南部等地降水量比常年偏少3~5成。降水量偏多1~2成的省区只有山东、西藏、重庆,及新疆北部和西部、青海中部等地。2004年除西北地区东北部发生严重春旱,东北西部、内蒙古东部发生百年一遇春夏连旱,以及华南、长江中下游地区发生1951年以来最为严重的秋旱之外,全国其余大部地区降水分布比较均匀,土壤呈现干湿交替现象,…  相似文献   

10.
海啸大救援     
中国气象局1月4日发布2004年我国主要天气气候特征和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据介绍,2004年,全国平均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0.8℃,为1961年以来第4个气温偏高年份,全国平均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23毫米。2004年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是:  相似文献   

11.
《中国减灾》2004,(11):63-64
旱灾广东:2004年1月1日-9月20日,平均降水量1279毫米,平均气温22.8℃,与往年同期相比,降水量平均偏少2成,气温平均偏高0.5℃。由于持续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其中粤东、粤西部分地区旱情较为严重。截至10月25日,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52万公顷,其中严重受旱28万公顷,3万多公顷农作物因旱枯死,153万人因旱饮水发生困难,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约10亿元。广西:2004年8月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持续出现高温、少雨、干燥等异常天气,各地降雨量大幅度减少,出现全区性的严重旱灾。8月1日-10月1日,全区平均降雨量为207毫米,比往年同期偏少45.1%,尤其…  相似文献   

12.
《中国减灾》2009,(2):8-9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  相似文献   

13.
去年入冬以来,旱情严重。全国小麦产区降水量普遍较常年同期偏少5—8成。  相似文献   

14.
2008年11月1日至2009年2月1日,华北大部、西北东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其中山西中部、河北中南部、河南东北部、山东西部、安徽西北部等地降水量偏少8成以上,河南、河北、陕西、安徽、山西及甘肃的部分站点降水量为历史同期最少.与此同时,全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常年同期偏高.持续高温少雨,致使土壤失墒迅速,造成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甘肃等地干旱发展迅速,且程度不断加重.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2月7-9日,西北、华北、黄淮大部分地区出现了5-10毫米降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旱情.据国家防办统计,截至2月9日,北方冬麦区八省共有8731.0万人受灾,农  相似文献   

15.
《中国减灾》2004,(12):64-64
旱灾广东:今年11月,广东降雨比常年偏少2.5成,其中清远、雷州、普宁、仁化4地的降水量创历史同期最少。全省70个县受旱,占总面积的65%,粤西、粤北、粤东等地旱情最为严重。截至11月25日统计,全省农作物受旱面积50.1万公顷,其中严重受旱面积20万公顷,干枯农作物面积3.8万公顷,有171万人、52万头大牲畜饮水困难。广西:11月中旬,广西北部地区出现中到大雨,降雨量达50 ̄100毫米,广西南部地区降水稀少,小于50毫米,其中有19个县降雨量不足10毫米。受其影响,除前期受旱严重的桂北地区旱情已经解除外,桂南地区的旱情仍在持续发展。截至11月25日统计,…  相似文献   

16.
<正>6月6日以来,江南华南等地持续出现强降雨过程,局地大暴雨,引发多地出现洪涝灾害。截至6月13日16时,此次灾害过程已造成浙江、福建、江西、湖南、广东、广西、重庆、贵州8省(自治区、直辖市)49市(自治州)277个县(市、区)531.2万人受灾,61人死亡、  相似文献   

17.
1992年1—4月灾情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洪玲 《中国减灾》1992,2(3):55-58
1992年1—4月灾害造成的损失,除江西、湖南、广东、福建洪水灾害比常年提前,损失大于常年同期外,其它灾害造成的损失均相当于或轻于常年,1、2月份北方大部地区降水偏少,豫、晋、陕、甘等省旱情严重。进入3月北方冬麦区出现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大部地区旱情缓解;江南、华南连降暴雨,赣、湘、粤、闽出现洪涝灾害;到了4月,北方大部地区旱情再度发展;风雹天气较频繁,湖南、四川省灾情严重。  相似文献   

18.
九十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发展进人了一个新的阶段。西南和华南部分省试区域规划是祖国大陆新时期开展的七大区域规划的第一个。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包括四川、云南、贵州、广西、海南以及广东西部的  相似文献   

19.
一、今年前七个多月的灾情五月下旬以后,气候异常,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出现了少有的近二个月的阴雨天气,降雨量最高的1600多毫米,比常年多2一5倍;西南、华北的局部地区也先后出现暴雨、冰雹等灾害性天气,导致全国13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洪涝灾害。六月份以后,广东、广西、海南、福建、江西等省(区)降雨量比常年同期偏少3一7成,出现严重干早。七月中  相似文献   

20.
据预测,今年夏季可能出现南北两条多雨带。南方多雨区位于江淮、江南、华南西部和云贵高原等地区,其中江南北部较常年同期偏多2成以上;北方多雨区位于内蒙古大部、新疆北部及东北南部、华北东部等地区,其中新疆北部、内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