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1月,征收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拆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废,全国范围的“拆迁新政”由此开始施行。新政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将强拆的权力从行政部门剥离,而统统给予了法院。  相似文献   

2.
2004年,忻州市开始五台山申遗准备工作;2006年,山西省委省政府正式批准五台山拆迁工作;2008年2月8日.山西省忻州市公证处受理五台山拆迁安置补偿协议公证……  相似文献   

3.
忽然听闻居住的小区要被拆迁,五百多名业主从茫然失措到开始出现“领头羊”,组成“维权统一战线”,选出“反拆迁筹备组”,没有经历太长的时间,就一步步走向有组织的理性维权博弈。  相似文献   

4.
2011年1月21日,国务院590号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征收条例》),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2001年6月13日国务院公布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同时废止。《征收条例》的施行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废止,标志着拆迁时代的终结与征收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5.
房地产开发通常要经过投资决策、前期开发、建设和租售四个阶段。如果在旧城区进行开发,那么前期开发阶段则是从取得政府主管部门核发的《拆迁许可证沙开始.到完成实际拆迁并取得经政府主管部门验收审批《城市建设房屋拆迁验收审批书沙止c本文要探讨的正是这一阶段的律师实务。一、一般服务作为拆迁入房地产公司的法律顾问,律师应从公司进行房地产开发的投资决策分析阶段起便参于其工作,对公司的拆迁工作尽可能从总体上进行把握。在实施具体拆迁时.律师又可为拆迁入公司提供如下三项一般服务:(一)提供法律咨询拆迁工作常常牵涉到百…  相似文献   

6.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真正在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开始表现出强烈的城市化渴求:一个个新城的出现,一个个的开发区遍地开花等等,这些都为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拆迁让我们的城市规划更合理,拆迁让我们的城市环境更美丽,拆迁让我们住的房子品质更好、配套更完善、生活更舒适。然而,拆迁——这一发展城市的必要手段,以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为初衷的造福于民的工程——何以演化成为被拆迁人之痛?政府之忧?  相似文献   

7.
从2008年9月起,江苏省南京市检察机关开始了为期半年的“查处城镇拆迁领域职务犯罪专项行动”,截至2008年年底已查处职务犯罪案件20余件。“城镇拆迁工作中,一些干部利用职务之便实施犯罪行为,使国家利益蒙受重大损失,已成为基层干群关系紧张的新焦点。”南京市人民检察院反贪局局长谢健说。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个大中小城市都开始进行对老城区的拆迁改造。城市拆迁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改善了部分人的居住条件,也优化了城市的环境。但是由于我国法律上的漏洞和我国行政系统的缺陷,导致城市拆迁出现了很多问题。由城市拆迁引起的行政诉讼时有发生。下面本文将以武汉花楼街拆迁工程引起的纠纷来探讨政府在进行拆迁如何避免与被拆迁居民之间的行政诉讼。  相似文献   

9.
改革我国拆迁补偿制度的立法建议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了落实《物权法》关于征地拆迁与不动产物权保护的立法精神,在全国人大常委会的立法授权下,国务院开始了新的拆迁条例的立法工作。而在拆迁立法中,拆迁补偿无疑是被拆迁人关注的焦点,新的立法要拿出让被拆迁人普遍接受的补偿方案,就必须彻底改革现行的补偿制度,改革的内容包括建立城乡统一的拆迁补偿制度、建立房地统一的拆迁补偿制度、建立完全市场化的估价制度、实行拆迁补偿裁决的司法化等。  相似文献   

10.
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着重在规范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作出规定,有效地缓和以往拆迁过程中安置方式单一、以户籍为依据等不利因素对拆迁工作实施的影响。通过审判实践我们发现,本次拆迁法规确立的拆迁原则,客观上忽视了对原所有人、原承租人的共居人利益的保护,且相关的纠纷数量有上升的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叶桂香 《法制与经济》2008,(10):123-124
征地拆迁引发的问题和矛盾层出不穷,日益突出,与推进和谐社会建设极不协调;文明拆迁已成为地方政府及有关部门一项重要任务。本文试图从依法拆迁、阳光拆迁、文明拆迁、有情拆迁、廉洁拆迁、和谐拆迁等方面探索有效途径,切实维护失地征迁农民的合法利益。共同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江苏省常州市开始了大规模的城市扩张和旧城改造。仅2003年至2004年,该市就拆迁各类房屋建筑面积140多万平方米,涉及拆迁户11万多户。为切实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该市坚持依法拆迁、“阳光拆迁”,妥善化解拆迁中的各种矛盾,确保拆迁工作安全、规范、文明、有序进行。完善制度依法拆迁2003年6月,常州市推行了拆迁评审制度,在拆迁许可证发放前,由拆迁办公室会同建设局等有关部门对拆迁计划、拆迁方案进行公开评审。对重点基础市政设施拆迁项目以及成片开发改造的拆迁项目,市拆迁办还邀请市法制办、财政局…  相似文献   

13.
方岩 《中国律师》2004,(7):67-68
2001年11月1日开始施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新《拆迁条例》)、《北京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以下简称新《管理办法》)着重在规范拆迁行为、维护拆迁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方面做出规定,有效的缓和以往拆迁过程中安置方式单一、以户籍为依据等不利因素对拆迁工作实施的影响。通过审判实践我们发现,本次拆迁法规确立的拆迁原则,客观上忽视了对原所有人、原承租人的共居人利益的保护,且相关的纠纷数量有上升的趋势。与原有的拆迁条例、管理办法相比较,新《拆迁条例》与新《管理办法》主要对以下4方面着重进行了修改:1、明确被拆…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司法》2010,(1):111-112
为促进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工作顺利进行,切实保障拆迁主体各方的合法利益,维护社会的和谐与稳定,近期,江西省司法厅下发《关于为城市房屋拆迁工作提供公证法律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今后,为减少和避免因拆迁引起的纠纷,对于如强制拆迁、产权调整的房号分配及抽取房号的现场监督、有争议的拆迁补偿款的提存等拆迁事项均要办理公证。  相似文献   

15.
2011年1月,征收条例(<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颁布实施,拆迁条例(<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作废,全国范围的"拆迁新政"由此开始施行.新政最为引人注目之处,就是将强拆的权力从行政部门剥离,而统统给予了法院. 在制度变化发生之后,公众开始关注"拆迁新政"是否能实现"征收条例"设定的目标.发生在湖南长沙的彭建斌强拆案,就涉及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6.
虽然违法与暴力拆迁的灾难还在降临,但在2009年司法者已经开始“动用刑法”遏制这一暴行。对普通公民而言,这是保护私权利的“福音”。  相似文献   

17.
因“暴力拆迁”和“暴力抗拆迁”等引发的一连串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目前,国务院法制办已经召开第三次拆迁条例修改专家研讨会,提出要抓紧修改《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拆迁条例》)。  相似文献   

18.
赵坚 《法制与经济》2008,(12):60-60,62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农村土地被大量征收,征地房屋拆迁不断增加。由于征地房屋拆迁补偿政策混乱,补偿标准偏低,拆迁行为不规范等原因,征地房屋拆迁引发的矛盾日益凸显,被拆迁人利益的保护亟待加强。通过完善征地房屋拆迁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切实将因公共利益征收土地落到实处,切实落实合理补偿,完善相关救济程序。  相似文献   

19.
美国房屋如何拆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于商业拆迁而言,美国法律对公益拆迁设定了更为严苛的程序。根据美国的拆迁程序,地方政府的区域规划决定并非终局性的,而是“可以争论的”——公民不仅可拟就被拆迁房屋与政府讨价还价,而且也可以对拆迁的合法性基础要件即“公共利益”之真实性展开辩论。  相似文献   

20.
刘国和 《法制与社会》2013,(35):173-173,183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房屋拆迁随处可见,由房屋拆迁而引发的社会矛盾也在不断加剧。由拆迁所引发的暴力流血事件也时有发生。2009年发生的四川唐福珍自焚事件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被拆迁者无力抗衡政府的强制拆迁行为,最后选择以死的方式来捍卫自己的私权利益。此类事件的发生不仅引发了社会的广泛争议,同时也迫使我们从法律的角度重新审视房屋拆迁行为。本文选取房屋拆迁中的一个重要视角:公共利益的界定问题进行浅显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