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银行监管属银行制度的范畴,是银行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各国金融制度形成的历史、政治、经济条件不同,因而具体的银行监管制度也各具特色。构建银行监管制度,要明确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之上,确立与之相对应的监管目标。文章通过对近代各时期银行监管的理论依据和监管目标的梳理,窥一斑而知全豹,研究近代中国银行监管思想的发展脉络,对我国银行业的监管有一定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欧盟国家在银行监管中相继引入了并表监管技术,其有效实施与欧盟银行一体化的经济基础、监管规则的法律权威息息相关。只有母国监管当局承担对跨国银行集团监管的主要职责才能有效防范银行集团的系统性风险。欧盟并表监管立法的理论前提是属人原则和公共利益原则。我国银行应完善并表监管制度。我国应以立法确认并表监管为我国银行监管法的法定原则,并由相关部门作出具体的规则设计,同时与相关当事国签订监管合作的双边协定。  相似文献   

3.
在对上市公司监管的成本和收益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借助微观经济学的成本收益曲线,论证了上市公司监管存在成本和收益的最佳均衡点。进而通过效用理论,证明分类监管最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监管效率。  相似文献   

4.
监管联席会议是相关监管当局组建的、旨在持续性地加强跨境银行集团监管合作与协调的常设机制。它是次贷危机催生的一项金融监管机制创新,是后危机时代国际社会为加强系统重要性银行监管而推行的一项全球化制度安排。监管联席会议一般以银行集团的母国监管当局为主导设立、以当局签署监管谅解备忘录为前提条件、以灵活的组织结构为基础运行,具有促进监管信息交流、协调监管行动和加强危机管理等重要制度功能。该机制在全球范围内的建立和推广,体现出银行监管理念的重大革新,即强调单一监管与并表监管良性互动、日常监管与危机管理统筹兼顾、微观审慎与宏观审慎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阶段的银行监管体系存在着诸多不足,不能完全适应银行业的发展。为了降低银行监管的风险,同时提高我国银行业监管的有效性,增强我国银行业整体竞争力,应将目前银行监管的“预防+安全网”体系演进成为“竞争+风险抑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朱明星 《桂海论丛》2005,21(4):21-23
银行业作为世界上监管最严的行业之一,其资本在保持银行稳健和风险承担方面所起的作用,以及在银行公司治理中所起的作用,使得对银行资本监管尤其重要。为了实现合理和有效的资本监管,银行内部风险资本模型和有效监管当局的审查相结合这种模式将是银行资本监管的趋势,市场约束将处于相对次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曾薇  陈收 《求索》2011,(11):41-42,59
次贷危机阴霾未散,各国金融监管改革尚在探索中,体现激励相容的银行监管是提高银行监管效率的关键。本文从我国银行业信息结构的角度出发,结合我国银行监管体系中各主体的激励现状,重新审视我国银行监管目标的定位。  相似文献   

8.
外资银行监管是我国入世后金融业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新的《外资金融机构管理条例》与旧条例相比有了许多进步,但在业务范围、监管职责、外资银行待遇、银行公司治理、反不正当竞争和反垄断、风险防范机制、信息披露制度、退出机制等诸多方面仍存在不足。我国可根据《有效银行监管核心原则》和中国入世议定书来完善外资银行机构监管立法。  相似文献   

9.
完善银行业监管,并由此来防范和化解银行风险,是我国银行业亟待解决的重大经济问题之一。如何使我国银行业监管水平有一个质的飞跃,建构起既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国际惯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银行业监管,是摆在我们面前的紧迫任务。我国银行业监管应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逐步改革和完善: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监管模式;更新理念,转变监管思路;与时俱进地提升监管目标;重视公司治理在监管中的基础性作用;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先进监管文化。  相似文献   

10.
由于入世后中国国际贸易量迅速跃升以及中国市场自身的特点,外资银行的表外业务在中国迅速发展。外资银行开展表外业务,具有选择高端客户、强化无机构扩张、利用非价格手段进行不公平竞争等特点,而外资银行表外业务还可能带来"伙伴风险"和"监管套利"以及信息披露障碍和风险集中变化等问题,对其监管面临难题。为此,中国应借鉴巴塞尔委员会《银行表外风险管理》,从现场监管和内部控制、合规性监管、信息披露与报告、并表监管和国际合作等方面完善相关规定。同时要规范表外业务收费标准,处理好表外业务监管与银行混业经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马平 《人民论坛》2014,(12):76-78
影子银行是伴随着金融改革与金融创新而产生的,近些年来我国的影子银行规模增幅位居世界首位。影子银行作为正规金融机构的有益补充,在满足社会多样化融资需求的同时又带来了一定的金融风险。文章基于我国影子银行的发展,分析了当前影子银行风险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了完善影子银行风险监管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2.
监管机构与被监管企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失灵的原因之一。传统政府命令控制型监管方式已不适应或落后于社会需要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以利益诱导和柔性方式为基础,旨在降低监管成本、提高监管实效的激励性监管方式能够减少企业自利动机与社会目标之间的冲突,更加有效地实现监管目标。  相似文献   

13.
《公安研究》2013,(6):92-93
宋慧宇在《长白学刊》2013年第1期撰文认为,监管机构与被监管企业之间客观存在的信息不对称是导致食品安全监管失灵的原因之一。传统政府命令控制型监管方式已不适应或落后于社会需要和当前经济发展水平;以利益诱导和柔性方式为基础,旨在降低监管成本、  相似文献   

14.
目前我国的金融监管体制具有典型的分业监管体制特征。因为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间内,金融主体、金融法规和金融监管方面均不成熟的条件下,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方式。但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我国也存在金融混业经营的苗头和愿望,为此,必须做好三大监管机构的协调和分工,通过立法形式使金融监管联席会议法制化,对金融控股公司的监管应建立监管制度,引导和鼓励银行、证券、保险经营部门业务方面的相互融合,并构建主体多元化、多层次的金融监管体系。  相似文献   

15.
股份制商业银行风险评级是银行监管框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监管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表现形态和内在风险控制能力进行的科学、审慎的评估与判断。监管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风险评级,既不同于股份制商业银行自身的评价,也不同于社会中介机构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评级。它是以防范风险为目的,通过对股份制商  相似文献   

16.
银行法应当区分为银行私法和银行公法,私人自治是其中的基本原则,银行法许多规范都表现了私人自治原则。通常所提及的国家监管原则只不过是私人自治原则的补充。  相似文献   

17.
加入WTO在给我国银行业带来机遇的同时 ,也带来挑战。本文从消除我国银行法制中存在的问题 ,健全和完善我国银行法律制度 ;健全银行监管体系、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两方面探讨了如何健全和完善我国的银行法律制度 ,提高我国银行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能力。  相似文献   

18.
段飞 《理论月刊》2002,(11):126-127
发展银行中间业务,必须转变经营观念,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完善中间管理体制,规避风险,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19.
回想"入世"之初,在金融业,"狼来了"的质疑声甚高。一是质疑中国金融机构的竞争能力,担心外国银行、保险公司来了,把大客户都抢走,导致中国公司无生意可做;二是质疑中国监管机构的监管能力,担心一旦把外国银行、外国保险公司放进来,会导致监管失控;三是担心一旦金融业因为开放出现动荡,会累及整个国民经济,中国政府将失去调控能力。  相似文献   

20.
网络银行法律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素梅 《求索》2008,(12):131-133
伴随着网络银行的兴起,如何改进和完善银行监管法律制度以对其实施有效监管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课题。巴塞尔委员会在网络银行业务风险及其监管领域提供了许多重要原则,许多国家和地区在这一领域的积极探索也提供了大量宝贵经验。笔者拟从理论上对这些国际经验予以归纳和总结,进而阐明这些经验对于全面确立和完善我国网络银行监管法律制度的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