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公民导刊》2015,(2):44
近日,湖北尧治河村委会对违反村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的村民给予2000元罚款处理,此事一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的言行;但也有人认为,消费行为是村民的私权利,由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村规民约不能限制村民的消费。村规民约可以限制村民消费吗?请看本期争鸣。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湖北尧治河村委会对违反村《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的村民给予2000元罚款处理,此事一出,社会舆论一片哗然。有人认为,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有权制定村规民约,以规范村民的言行;但也有人认为,消费行为是村民的私权利,由自己的经济实力决定,村规民约不能限制村民的消费。"村规民约"可以限制村民消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截稿日期:2015年1月20日,欢迎来稿,每篇300-600字为宜。电子信箱:yangjifa62@163.com来稿请寄:400015重庆渝中区人和街15号(星都大厦13楼)《公民导刊》杂志社杨济发收联系电话:023-63652539  相似文献   

3.
李慧英 《中国妇运》2012,(Z1):26-28
一、为什么要修订村规民约?村规民约是村民对村庄行为规范和管理规范的共同约定,其内容包括民间习俗的倡导、村民资格的认定、资源分配的规则等等,属于民间法的范畴。对于村民来说,能否享有村民资格、能否得到宅基地、能否分到征地补偿款,法律法规不一定管得着,无法直接影响村民的行为,却与村规民约息息相关。中国有7亿5千万农民,村规民约的功能不可小视,可以说,村规民约直接左右着7亿多农民的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4.
自主选择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是作为消费者的村民依法享有的一项权利。借口"提倡勤俭节约、杜绝铺张浪费"的尧治河村委会出台规定限制村民消费,并对违反其婚丧喜庆事宜管理办法的村民给予罚款处罚,是对公民私权的粗暴践踏。任何公民都享有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所赋予的自主选择权,身在农村的村民也不例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9条明确规定,消费者有权自主选  相似文献   

5.
村级组织制定村规民约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无可厚非。但村规民约这个"公约"绝不能与村民消费的"私权"混为一谈,否则,既不能维护"公约"的权威性,又不能充分尊重和保障"私权"。从村规民约这个"公约"看:村规民约作为村民共同遵守的一个约定,其主要约定事项应该在涉及村民公共利益或共同遵守方面。比如,对村民的言行举止,在保护共同生活环境,维护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等  相似文献   

6.
村规民约是基于法律授权而制定的,是用来填补法律空白的,不能替代法律,更不能与法律法规桕冲突。"合法"是对村规民约最基本的要求,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0条第二款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如果规约中含有侵犯村民权利的条款,即使经过村民会议的多数同意,在法律上也  相似文献   

7.
山东省高密市柴沟镇西店村是当地有名的经济强村,农民年人均收入达2800元,可就是在这个富裕村里,对“红白事”却有一套“穷”规矩,他们叫做“三不主义”。即:不得大操大办、不铺张浪费、不搞封建迷信。1982年,西店村党支部、村委会组织群众从村里挑选出6名德高望重、思想开放、办事公道、热心为群众服务的村民成立了红白理事会,并通过村规民约,规定村民结婚时由红白理事会操办,要在村内播放立庆的乐曲表示祝贺,一律不准宴请本村村民,严禁送“红包”。在办理丧事时,丧期不得超过2天,采取由村党支部书记直读丧主生平简介、播放哀…  相似文献   

8.
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重要载体。基于乡村振兴调查数据与实地调查资料发现,村规民约在实行中存在不足,将村规民约视为管理乡村的制度,忽视了村规民约的社会组织功能;村规民约在实践中受到行政力量的较大干预;契约性不足。在此基础之上,比较分析了“乡约”与村规民约存在的一些共同的特征,基层性、政府的干预、村民的教化及遵从,构成了村规民约实践的先天缺陷。基于“三角模型”对实践中的不足进行反思,可以从村民、村民自治组织以及政府三个方面进一步推进村规民约的实行。  相似文献   

9.
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行为准则和规范,近来,不少读者来信反映,个别地方制定的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存在着与国家政策相抵触,甚至违法的内容。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民政部法规办的吴明副主任。记者:《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对制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在内容方面有什么要求?吴明:《村委会组织激第二十条第二款明确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  相似文献   

10.
村规民约,虽然是村民通过村民会议制定的,但这并不意味着村民们想怎么制定就怎么制定。我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27条明确规定,"村民自治章程、村规民约以及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讨论决定的事项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实践证明,实现这项制度的根本环节,是建立在全体村民共同参与基础上的民主管理。而实现民主管理,关键又在于依法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使村级事务管理规范化、制度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村规民约建设中存在的滞后现象和不规范问题,阻碍了基层民主建设的进程,妨碍了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认真研究,寻求对策,以加强这项工作,推动农村民主制度法治化的进程。 一、村规民约建设的重要意义 村规民约,是指在村民…  相似文献   

12.
村规民约是指农村村民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结合本村实际而制定的涉及村风民俗、社会公德、公共秩序、治安管理等方面的综合性规定,是村民进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它是生活在一定区域内的村民共同商量制定、全体村民共同遵守的行为准则。村规民约作为村民自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形式,在我国广大农村已被普遍采用。据统计,目前我国90多万个村民委员会中有98%的村民委员会制定了村规民约或者村民自治章程。河南农村的村委会也大都有了自己的村规民约。村规民约的出现,对发展农村基层民主、促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农村的生产、生活秩序和社会稳定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20,(3)
以国家的宪法、法律和政策为依据,秉持法治的理念,通过村民民主协商的自治过程,合理吸收当地优秀风俗习惯与道德风尚,而形成的"村规民约",是新时代我们党带领基层群众,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的宝贵资源。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程中,各级党委政府积极作为,领导广大基层群众,在"村规民约"建设上取得了一系列成果,但是,同时也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偏差与实践中的矛盾,阻碍了"村规民约"在推动乡村社会有效治理中作用的进一步发挥。要深化"村规民约"建设,就必须树立对其系统科学的认识,增强其内容的适用性,保证其制订程序的正当性,提升其在村民自治中的权威性。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普遍实行的村民自治,是在党的领导下,由广大农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依法实行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实践证明,实现这项制度,关键在于依法加强村规民约建设,使村级事务管理民主化、规范化、制度化。然而,目前我国农村的村规民约建设存在着滞后现象和种  相似文献   

15.
在由"传统"向"现代"村规民约的变迁过程中,乡村社会呈现出一定程度上的认同缺失,这必然会影响现代村规民约实效性的发挥。因此,需要加强基层政府和农民的双向互动,积极构建农民的内在认同与政府的外在引导机制,形成"内生"与"外导"的有效结合,让现代村规民约成为乡村社会自治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6.
村规民约是村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行为规范,是农村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形式之一.村规民约不能与法律混为一谈,但它可以弥补法律的不足.进行村规民约建设必须处理好传统资源与法治理想、村规民约与国家法律、政府推进与村民自治等几对矛盾.村规民约制定与实施应确立一定程序,遵循一些原则,完善有关法律,规范有关实践.村规民约内容广泛,但应增加权利性规范;形式多样,但应向规范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试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吴珏 《湖湘论坛》2001,14(6):53-55
本文拟从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党的组织与自治组织、经济建设与民主政治、加强领导与动员农民等四个方面,对农村民主政治建设中的若干关系提出一些看法,以期能对加快我国农村的民主政治建设有所帮助。一、法律法规与乡规民约的关系法律和村规民约都是通过调整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为经济基础服务的,但是二者在制订、内容和执行上是不同的。法律由作为国家政权机关的立法机关来制定,村规民约由作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村民来制定;法律体现国家意志,村规民约只体现本村村民的意志;法律的实施靠国家的强制力作后盾,村规民…  相似文献   

18.
村规民约是依照法律法规,适应村民自治要求,由同一村的村民在生产、生活中.根据习俗和共同约定的自我约束的一种规范.我们不得不承认这种自治规范在村治管理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受到农村实际情况的限制.村规民约在制定过程中,在内容上及在执行上都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特别是相当一部分村规民约都设定有“罚款”事项,如有的村规民约规定村民吵架或打架一次,  相似文献   

19.
村规民约,是广大村民自定的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规章和公约。实践证明,建立在不违背《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基础上的村规民约,对于搞好村民自治和加强农村两个文明建设具有积极作用。然而,近年来,人民法院受理的由村规民约违法而引起诉讼的案件却出现了增多的势头,亟待引起人们的重视。村规民约违法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在内容上只要求村民讨论通过即可,忽略了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二是撑握法律、法规不够深透全面,只注意了某方面的法律、法规而忽视其它方面;三是在制订村规民约时没有真正经村民讨论通过,只是几个村干部在一块合计一下就算了事。  相似文献   

20.
我国乡村民主政治发展的回顾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村民自治制度建立的主要历程 20世纪80年代初,广西罗城、宜山一些地方的农民自发组成村委会,在组织群众发展生产、兴办公益事业、制定村规民约、维护社会治安上发挥了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