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数字化信息技术的乘势而起,互联网日益呈现出高度开放化和多元化的趋势。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随着即时交互和信息共享的程度越来越高,网络隐私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相比数字技术的飞速发展,相关立法保护明显滞后,传统的隐私权监管机制日显乏力。本文将重点阐述基于社交媒体平台的网络隐私安全保护问题,具体分析网络隐私的定义及范畴,并结合国内外相关案例及国际上几种主要的网络隐私保护模式,探讨网络隐私安全保护研究对维护我国信息安全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如何保护公民的信息隐私是我国公安情报工作中的重要问题。美国执法界在情报活动实践中于信息隐私保护上积累了丰富的有益经验,对我国公安情报建设具有启示意义。通过对美国有关执法机构的官方网站、隐私政策、相关法律法规及其它相关网络文献进行梳理,总结和分析了机构层面信息保护清单、信息流管理、信息安全防护、信息质量控制、隐私政策公开、监管和培训这七项具体实践,以及共享层面的信息隐私保护框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指出我国公安情报工作中应中加强对公安信息流的日常监管,实行隐私保护专责制,严把信息安全关和信息质量关,开展信息隐私保护培训,公开信息保护清单和救济途径、建立公安信息共享隐私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3.
随着数据挖掘应用的深入,非结构化和半结构化数据的挖掘,将成为下一个数据挖掘应用的热点。文本挖掘是一种典型的非结构化数据挖掘,而Web挖掘则是典型的半结构化数据挖掘。所以将信息处理技术中的汉语分词、信息抽取、语义分析等技术应用到Web挖掘研究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应对Web挖掘的特点,将运用数据抽取进行数据结构转换并把语义分析技术应用到数据抽取的过程中的思想,使数据提取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数据挖掘技术是一种新兴的计算技术与方法。它分为数据库数据挖掘、Web数据挖掘和文本数据挖掘三种。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公安犯罪分析中,可以改进公安机关对犯罪分析的自动化处理过程,实现信息服务质量的提高,由此使数据库更有效地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5.
基于我国"互联网+"战略行动的实施,大数据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的契机,我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技术为人类提供了便捷的生产生活方式,人们通过网络开展的系列活动会产生诸多数据,而这些数据聚集在一起,经过分类、整理和筛选等数据挖掘技术,就可以产生海量的数据信息,其中个人隐私信息具有极大的商业价值,于是就出现了泄露、盗窃、贩卖个人信息牟取利益的行为。近年来,通过个人盗取隐私信息实施的精准诈骗案例层出不穷,尤其是2017年5月全球爆发的"勒索病毒",席卷全球,在这场网络危机中,1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波及。暴露出大数据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研究的重要性。因此,本文以论述大数据时代环境下个人隐私保护的相关概念作为研究切入点,阐述个人隐私保护工作所面临的主要困境,从多方面入手论述加强大数据时代下个人隐私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6.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全面应用,深刻改变了人类的隐私生活,有可能引发一场前所未有的隐私危机。在隐私空间方面,数字化技术既开辟了虚拟的赛博隐私空间,又改写了现实的传统隐私空间;在隐私形态方面,数字化技术将传统信息隐私数字化,发展出了以比特为基本单位的数字隐私;在隐私价值方面,数字化技术降低了隐私的内在人格价值,突显了隐私的工具财产价值;在隐私侵权方面,数字化技术使隐私侵权日益无人化、无感知化和单向化;在隐私态度方面,数字化技术瓦解了人们的传统隐私观念,开放派与保护派各执一端,而平衡派强调数字技术发展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平衡。只有清醒认识到数字时代隐私生活的根本变化,才有可能找到维护个人隐私权益的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7.
抢劫案件以传统方法侦破的难度较大,应积极探索信息化侦查技术的应用。数据挖掘就是侦破抢劫案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信息化侦查方法。基于抢劫案件侦查要素的分析,可将抢劫案件侦查中数据挖掘分为物品的数据挖掘、痕迹的数据挖掘、生物检材的数据挖掘和信息痕迹的数据挖掘等类型。数据挖掘应用于侦破抢劫案件的面向主要有:挖掘案件线索、确定侦查方向,挖掘证据材料、证明案件事实,挖掘侦查要素、确定并案侦查,锁定、抓捕犯罪行为人,等。在应用中,应将数据挖掘方法与传统侦查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互补才能充分发挥数据挖掘在抢劫案件侦查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骨案件是一种疑难、复杂案件,可资利用的侦查要素比较少,常规侦查方法常常难以奏效,容易形成侦查僵局。数据挖掘作为一种比较高级的侦查方法,包括多种挖掘技术,在白骨案件侦查中可以运用一种或者多种挖掘技术进行数据挖掘。数据挖掘主要有痕迹物品数据挖掘、生物检材数据挖掘和电磁信息痕迹数据挖掘。数据挖掘具有查明被害人身源,破解侦查僵局,发现案件线索,确定侦查方向,发现证据材料,支持诉讼证明等作用。数据挖掘离不开理论基础、软件基础和硬件基础,离开了各种基础支撑,数据挖掘则无法进行。  相似文献   

9.
犯罪人信息保护问题在网络背景下值得关注。无论是出于犯罪人受保护的权利基础还是网络服务提供者保护隐私的制度基础,加强网络服务提供者对犯罪人的相关隐私保护义务都是必然选择。具体而言,包括加强各个阶段对犯罪人肖像隐私权保护、加强对犯罪人信息的被遗忘权保护、加强犯罪人家属保护等路径。  相似文献   

10.
联邦最高法院将隐私权纳入第四修正案的保护范围之后,Harlan大法官在Katz案的协同意见中提出了"合理隐私期待"标准。只有公民的隐私权主张符合合理隐私期待标准,法院才会认定公民享有隐私权,政府的刑事侦查因侵犯公民的隐私权而构成搜查或者扣押。联邦最高法院在适用合理隐私期待标准的过程中又进一步提炼出一目了然原则、第三方原则、非法信息无隐私等具体化合理隐私期待标准的下位标准。为了维护自由与安全的平衡,联邦最高法院对一目了然原则和第三方原则进行了修正。联邦最高法院在修正一目了然原则时提出了Mosaic理论,其后,Mosaic理论又被联邦最高法院用于修正第三方原则。虽然合理隐私期待标准饱受争议,但不可否认合理隐私期待标准契合了隐私权的基本属性,并且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鉴于我国隐私权保护的现状,应借鉴合理隐私期待标准,加强保护我国公民在刑事侦查中的隐私权。  相似文献   

11.
在大数据技术推动下,生物医学、医疗诊治、基因测序、健康管理等医疗健康技术跨越式发展,并且具有无可估量的潜在社会价值。然而,医疗健康大数据呈现出公共利益和个人利益融合与冲突、个体利益和群体利益糅合、敏感信息和非敏感信息混同等"个性化"特征,诱发了多样化生命伦理问题。大数据过程不透明是影响数据准确性、完整性及决策正确性的重要因素,故医疗健康大数据呼唤透明度的实现,但透明度应当把握限度,这取决于数据安全、累积性创新、反垄断规制等方面。现行隐私规则束缚了透明度的实现,透明度实现应突破"个人中心主义"藩篱,以数据隐私和激励创新协同保护为目标确立透明度原则,以"算法+正当程序"为中心建立透明度监管模型,以个人利益和群体利益糅合为新面向构建透明度实现机制。  相似文献   

12.
智能家居设备在获取、储存、联网传输甚至分析、利用与人类生活各方面密切相关的信息时,可能与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的需要相冲突。物联网使家居智能化增大了消费者在注册使用环节、信息存储环节个人信息泄露的风险和较为隐秘的间接隐私泄露的风险。欧盟GDPR对用户的个人隐私进行了全方位保护,为我国智能家居消费者个人信息保护提供了参考。我国应当重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的经营者对消费者负有的个人信息保护义务,如消费者因隐私泄露而面临个人人身、财产安全的威胁,则须考虑消费者个人信息受保护权与安全权的竞合及偶发的价值冲突,在实践中需要做出更有利于消费者的解释,如消费者因隐私泄露遭受精神上的重大伤害,应当赋予其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  相似文献   

13.
随着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信息爆炸式增长,用户信息需求日趋个性化。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践应用现存问题,提出通过改善高校图书馆的运行机制;整合信息资源,完善个性化服务渠道;扩展信息交流空间,增进人性化服务;组建专家型的个性化信息服务团队;加强个性化信息服务中用户隐私的安全与保护等措施,以提高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实践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4.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人的隐私保护是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对未成年学生这一群体来讲尤为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体系尚存在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法律制度不尽完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落伍等各个方面。因此,解决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不仅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5.
大数据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隐私保护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但是大数据技术与以往的技术一样,具有两面性,在给隐私保护带来威胁的同时也带来了积极作用;通过运用制度伦理、责任伦理、义务论、契约论、功利伦理和德性伦理等理论武器对大数据技术运用对隐私保护造成的影响反思,大数据时代是隐私保护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16.
未成年学生隐私权的现状及法律保护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自然人的隐私保护是一个日渐突出的问题,对未成年学生这一群体来讲尤为如此。在现实生活中,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体系尚存在缺陷,这种缺陷表现在法律制度不尽完善、教育管理模式和教学管理者的法律意识落伍等各个方面。因此,解决未成年学生的隐私保护不仅是一个社会性的问题,更是一个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7.
在公共传播时代,由于对隐私和隐私权的内涵缺乏正确的认知,也由于对新媒体传播机制缺乏了解,公民在信息分享过程中时有隐私泄露、隐私权受伤害的情况发生,这些伤害可能来自隐私主体自身,也可能来自他人或网络传播平台。因此,做好公共传播时代公民的隐私权保护,需要提升公共传播时代公民对隐私认知水平、提升网络传播平台隐私保护的社会责任以及细化法律在信息分享中的隐私保护功能等,通过多方共同作为减少乃至消除这种伤害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这样的大国,各个地区之间在自然、地理、历史、社会等很多方面千差万别,由于这种异质性的存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的设计是一项噪音很多的系统工程,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建设绩效指标数据仓库并进行挖掘可以有效解决这种异质性问题。论文首先通过标准比的形式,探讨了如何在我国筛选研究对象问题,然后通过将数据挖掘引入政府绩效评估指标设计研究,并以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挖掘软件,以江苏四市(苏州、南京、盐城、徐州)作为研究对象,在处理国家统计年鉴、地方统计年鉴、部门统计年鉴、政府及其各部门的工作计划与方案、工作记录等海量信息的基础上建立了四市的数据仓库,为进一步进行指标挖掘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解读隐私权     
隐私权是自然人所享有的个人私事或生活安宁不为他人知晓或侵扰的权利,包括隐私信息隐瞒权、隐私信息支配权和私人生活安宁权。它是当事人实现正当隐私利益的行为依据。隐私权是一种人格权,隐私权的意义在于保护公民基于合法隐私之上的人格利益。我国虽有一些保护隐私的法律条款,但在隐私权的保护方面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相似文献   

20.
公众和半公众区域使用人脸识别技术用于监测目的的技术安全问题,需要关注人脸识别技术用于监视功能的安全、隐私和公民自由之间的平衡。当前,以人脸识别技术为基础的公共监视系统暴露出了技术误差、功能潜变和隐私泄露的问题,这些问题所引发的负面效应是否已超过公共监视系统的安全价值值得反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