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治国理政实践中逐步形成了治国理政思想的科学体系。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推动治国理政活动科学化的现实需要。学习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要避免碎片化,必须从整体上进行把握。习近平全部理论活动都是围绕"势"、"道"、"术"来展开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集中体现在对"势"、"道"、"术"的把握上,治国理政之"势"、治国理政之"道"、治国理政之"术"的思想是其治国理政思想的精髓。  相似文献   

2.
民本思想是封建社会中把以农民为主体的人民群众作为国家根本和社会基础的思想 ,是封建统治思想中具有开明性的一种。民本思想在唐太宗贞观年间发展到高峰 ,贞观民本思想是民本思想的集大成。贞观民本思想由三个系统组成 ,这就是人民群众在封建国家中的位置、以人民群众为基础的封建治国原则、皇帝和人民群众的关系。贞观民本思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治国方略对于我们今天的治国大业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传统文化中的礼法合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家治理角度来看,礼法合治思想和治理模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古代中国,各种治世主张相互碰撞、相互借鉴,逐步形成了礼法合治的治国思想。它是一种治国理念,也是中国古代社会长期实行的一种治国方式,对于保持古代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了重要作用,是一份珍贵的历史遗产。在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历史背景下,礼法合治这一古代的治国理政思想对当下有重要启示,可以为建设文明中国和法治中国提供文化涵养和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4.
喻中 《思想战线》2022,48(1):91
在佛教盛行、道教兴旺的唐代,韩愈立足于捍卫儒家圣人之道,开辟了一个纲领性的法理命题:依道治国。就像当代中国的依法治国把法作为国家治理的依据一样,依道治国是把道作为国家治理的依据。根据韩愈的叙述,作为治国依据的道是儒家圣人之道,与老子之道具有本质的差异。儒家圣人之道的实体内容是仁义,具体体现为礼乐刑政。仁义是道之端,礼乐刑政是道之末。通过“求端讯末”,韩愈建构了一个赖以载道、据以治国的规范体系。从思想渊源来看,依道治国命题在内容上主要承袭了孟子的思想,在方法上吸收了禅宗的“教外别传”观念。从思想影响来看,韩愈的依道治国命题构成了“宋学”或“道学”的先导,为宋代的“四书”编纂提供了思想铺垫,构成了中国法理学史在汉宋之间的一个关键性纽结。  相似文献   

5.
邓小平同志关于稳定治国的思想和理论,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刻认识这一理论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阶段的地位和作用,对自觉巩固和发展团结稳定的社会政治局面,在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稳定治国思想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拨乱反正、实现工作重心转移、加强民主法制建设的同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稳定治国的思想和理论,这对我们十多年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治国方略 ,作为治理和建设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战略指导思想 ,应该具有科学性、系统性和完整性 ,政治、经济、文化这三大战略领域都应该涉及到 ,与国家的发展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强国”形成严密的逻辑的关系。这不仅完全符合邓小平、江泽民同志的治国思想 ,而且可以从中外传统治国思想“以法治国、以德治国、以力治国、以智治国”中得到借鉴和印证。因此 ,我们治国的方略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以“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科教兴国”为三大支干的系统整体  相似文献   

7.
肖东波 《前沿》2002,3(11):62-65
江泽民以德治国思想是中华民族治国思想的继承 ,也是马克思主义治国理论的发展。以德治国是思想建设 ,关键在于塑造精神 ,即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精神 ;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艰苦奋斗的精神 ;创新精神、科学精神。高尚精神的弘扬是以德治国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押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马克思主义关于法与道德的思想理论的基础上,积极吸取我国传统治国理念和丰富经验,结合我国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和时代精神,提出的崭新的治国主张。马克思主义关于法和道德的理论和中国传统治国理论中的积极成分构成了这一治国理论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9.
传统政治谋略是中国传统管理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蕴涵在传统“治国之道”管理思想之中,以儒、道、法为主,诸子思想谐协融合而形成的传统“治国之道”成为传统政治谋略的运作空间和思想基础。从管理文化角度可以对传统政治谋略进行知识资源与特征的辨析,认识传统政治谋略的主要管理思想内容、特征及结构依存性,分析其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传统政治谋略为当代企业经营管理在管理控制等方面提供了很多借鉴,但需要关注其在运作空间和思想基础上与传统治国管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10.
主持人语     
正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总纲领、总章程,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体系完整,需要我们深入地研究和探讨。田长生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哲学意蕴》从哲学的高度对习近平的  相似文献   

11.
"人民共创共享共治"思想以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为依据,是党中央治国理政思想的核心,能够统领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其他重要思想。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上来,统一到党中央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上来,统一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上来。  相似文献   

12.
《新东方》2019,(3)
孔子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政治思想家之一,他在《论语》中所表达的政治智慧,如安民富民、社会和谐,以德为先、用好人才,渐进变革、中道而行等,一直是中国古代士大夫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这些思想在当代仍然具有很高的价值,对我们更好地总结改革开放40年的经验,增强执政能力、做好新时代治国理政,提升文化自信等方面都极有裨益。  相似文献   

13.
试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治国方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泽民同志"把法制建设与道德建设紧密结合起来,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的重要思想,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治国方略.本文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两个方面,论述了实行这一治国方略的紧迫性、必要性.进而又从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道德体系、加强公民道德教育等方面,探讨了坚持这一基本治国方略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儒家德治思想内涵浅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黎池 《求索》2006,(10)
儒家德治思想在中国封建社会治国安邦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当代中国治国实践仍有一定借鉴意义。儒家德治思想内涵可以从德制、德政、德教和社会理想四个方面来论述。  相似文献   

15.
当前,国内学术界围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形态的定位和意义、鲜明特征和逻辑体系等问题进行了相关研究,发表了大量成果,提出了许多新的观点。通过对现有研究成果的梳理总结,可以发现:关于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理论形态定位、理论渊源和重大意义、是否构成一个科学理论体系等问题的研究已基本达到共识。但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形成与发展历程、基本特征、理论体系的逻辑框架等问题上尚没有形成统一的结论,有待进一步加强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17,(12)
<正>12月4日,中共云南省委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省委书记陈豪主持学习并强调,要学好用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增强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陈豪在讲话中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一、二两卷构成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正1.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当代中国的运用与发展研究;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思想研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哲学基础研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概括提炼及其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理论贡献研究;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的理论体系研究;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思想方法研究;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创新研究;中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五大”提出了依法治国的方略,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以德治国的思想,从而确立了法治与德治并举的治国方略。为进一步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思想,就必须准确把握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内涵,深入研究道德与法律相结合的内在机制,正确理解和阐释“以德治国”这一古代儒家的治国方略及其与现代德治的区别和与法治的关系。这样,才能更好地坚持“法德并治”的治国方针,收到标本兼治的治国良效。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蕴含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丰富内涵,高度重视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重要特点和显著特征。敬畏历史、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民族复兴的基础,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脉,是借鉴与汲取治国理政经验的宝库。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相似文献   

20.
江泽民总书记在今年年初明确提出:我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既要依法治国,又要以德治国,法治和德治两者不可偏废。这一思想,可以说是对我国当前治国方略的进一步完善,也是对中国历史上治国经验的一个很好的总结和积极的吸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