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具有主客体双重意义,当今中国"大众"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要搞好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工作,必须做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分众化";认清意识形态的现状以及发展趋势,搞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代定位;逐步实现从命令型、权威型向感召型、濡化型的转换;要从"大众"的视角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从单向型、灌输型向循环型、参与型的转变;要把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逐步渗透到大众的生活方式中去,并保持其主旋律不变。  相似文献   

2.
大众对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具有客体的意义,而且具有主体性。当今中国的大众已发生巨大变化,表现为阶层的分化与组合、大众与国家由依附走向相对自主、大众思想文化水平提高、大众生活方式变化。必须搞好马克思主义的时代定位,从分众的视野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从单向型、灌输型向循环型、参与型转变,从命令型、权威型变为感召型、濡化型,向大众化生活方式渗透。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恒久不变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3.
于平 《唯实》2014,(11)
正群众的"文化"需求看上去是闲暇消遣的"找乐",但真正的"开心"不是个体的放纵而是群体的认同。文化惠民项目一定要有针对性地引导"群体心理",而体现"群体心理"的"公共文化",值得我们格外关注的或许不是它的"文化"含量而是它的"公共"体量,特别是社会大众那类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的"文化"或"准文化"活动。  相似文献   

4.
《实践》2015,(11)
<正>十八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要坚持创新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使以廉价劳动力和土地等要素驱动、投资驱动的发展方式转向创新驱动。公报提出要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要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释放新的需求,创造新的供给,推动新的技术、产业、业态的蓬勃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著名经济学家辜胜阻指出,"创业"和"创新"  相似文献   

5.
老一辈革命家在革命与建设实践中创作的诗词是中国共产党党史文化的精神形态,毛泽东诗词是其中的典范。毛泽东诗词"话"大众——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艺术表达,人民大众革命与建设事业的艺术刻画;毛泽东诗词是大众的"话"——寓马克思主义真理于大众化的典故,具有民歌化的大众作风,开拓大众口语的新境界;毛泽东诗词用大众的"话""话"大众,具有鲜明的人民大众性,是二十世纪中国大众的诗意"话"剧。  相似文献   

6.
正今年,农一师十二团工会紧紧围绕工作实际,突出做到"四抓",带动了全团整个女职工工作扎实有效地开展。一是抓职业道德培训,提升女职工思想道德素质。举办了以《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纳要》、《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为主要内容的学习班,开展了"人人争做文明人、个个争当文明岗"活动,广大女职工职业风尚、生活方式逐步趋于科学文明健康。二是抓科学文化培训,提升女职工科学文化素质。指导建立了19处女职工学习园地,帮助女职工养成"每天读书一小时,每月读一本好书,每年确立一个新的学习目标"的良好习惯。已先后举办各类业余文化技术培训班10余期。三是抓岗位技能培训,提升女职工的技师技能素质。团工会、女工委与团中  相似文献   

7.
所谓"文化自觉",是指我们在文化上的觉悟、觉醒和创建。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和现实,文化自觉反映的核心价值是"和谐、公正、仁爱、共享"。现在急需这种文化自觉,以文化认同召唤社会认同和政治认同。但是,从深层次看,文化自觉的养成,来源于以什么样的理念、思路来改革文化自觉背后的深层社会结构、社会形态及其运行关系。"包容性增长"倡导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公平合理地分享发展成果,核心是发展权利的同质均等性,这为文化自觉的养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是针对当下我们意识形态领域存在问题的凝练,也是大众形成健康和谐的文化视界的风向标。银川市打造文化强市就必须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渗透人心、占据人心,使之内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将其还原到每个人的心里,成为人们的价值判断标准。银川增强软实力,必须强"魂"健"体",使二者形成合力,方能稳稳当当的走向文化强市。  相似文献   

9.
信息时代,网络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形成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参与因素,是提升社会责任认知的"智慧窗",是深化社会责任情感的"聚集库",也是引领社会责任行动的"助推器"。网络与社会责任感养成的三个基本支点的契合度彰显出网络世界中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的巨大"正能量"。应充分认识到网络参与、影响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养成过程的客观性,运用各种方式自觉培育和弘扬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网络"正能量"。  相似文献   

10.
快乐大叔 《党课》2007,(2):96-97
“一种新的阅读方式——‘浅阅读’正在成为我们社会大众阅读的普遍方式。”这是一家国家级大报近日所载文章中的一句话。快乐大叔把它摘在这里,是想说明,“浅阅读”已经不再是原先三两个网虫的阅读方式,而俨然已经成了一种文化气候了。  相似文献   

11.
"文化工业"理论认为经济力的提高为人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但同时又使得人的自由为之所限;"消费社会"批判理论认为,消费社会创造了一种图式,将人囊括其中,使人成为它的奴隶。二者分别从生产与消费的两端进行文化批判,力图将"人"从中解救出来,但又斥大众为"群氓",并对之抱以失望的心态。"奴役"的现实毋庸置疑,然而,他们的情绪过于悲观。社会大众并非纯粹的产品的奴隶,也并非消费牢笼的囚徒,他们之中蕴藏着自由意志,蕴藏着战斗精神。  相似文献   

12.
"文旅融合"发展是运城文化旅游业的重要引擎,尤其是进入新时代,运城要努力将文化旅游业打造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针对运城历史底蕴深厚、文化资源丰富、地处黄河金三角等人文和地域优势,运城要努力从以下三方面推进"文旅融合"发展:一是统筹布局,加快推进文旅顶层融合,丰富完善运城文化旅游新思路;二是创新方式,加快推进文旅产品融合,倾力打造运城文化旅游新产品;三是多措并举,加快推进文旅营销融合,全面展示运城文化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13.
"情感结构"是雷蒙德·威廉斯分析文学的文化性质、社会性质的主要工具,是"文化唯物主义"的核心范畴。"情感结构"是一种文学、社会以及历史理论的形式化表述,不仅表明在文化与社会关系中人民性和主体性的存在,而且表明文化是一种有别于物质生产的生产形式。戏剧中蕴含的"情感结构"是一种动态的表现形式,它与具体化、社会化、大众化且不断变化的生活实践相结合,反映大众的社会体验。  相似文献   

14.
尽管理解和界定大众文化的方式多种多样,但都是"文化"和"大众"这两个词不同涵义的复杂组合。如何理解和界定"大众"和"文化",必然会对理解和界定大众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综观大众文化研究的历史,理解和界定"大众文化"的方式可以说多种多样,费斯克对大众文化的理解和界定最鲜明的特性,就是把大众文化理解为大众利用文化工业提供的资源进行创造的活生生的实践过程,从而与其他思想家形成了重大的分野。  相似文献   

15.
吴文仙 《当代贵州》2014,(34):16-17
正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贵州以贵阳孔学堂为载体,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传统文化融入大众、融入现代、融入生活,在全省范围内形成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孔学堂效应"。"文化高地"传承经典2014年12月5日,省委副书记李军在《光明日报》撰文阐释孔学堂的建设理念。他表示,孔学堂不是庙堂,  相似文献   

16.
"本山艺术"是辽宁大众文化的领军者,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辽宁大众的思想水平和精神境界。"本山艺术"既有积极因素,也存在不足。辽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借助"本山艺术"形式,提升其文化内涵,全方位多角度建构"本山艺术",使其成为辽宁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推手。  相似文献   

17.
正"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作为中央政府推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社会纵向流动和公平正义的重要制度创新,已随着2015年各地区具体鼓励创新创业政策的陆续出台而进入全民创新热潮阶段。"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作为跨法律、金融、人力资源、知识产  相似文献   

18.
杜启蓉  李言实 《探索》2014,(2):109-113
文化"软能力"是在自己的文化中体现人道主义精神的能力,它与文化"硬能力"的发展不一定同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文化"软能力"在一些方面有所下降,造成相当大的危害。要提高文化"软能力",必须加强人道主义精神尤其是其核心理念即平等、自由、博爱的教育与宣传。  相似文献   

19.
一、文化工业讨论的背景一方面,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大量涌入国门。无论是在家里收看音像,还是走进大众娱乐场所,抑或是穿行在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碰到西方文化的产品。这种文化以其特有的消遣娱乐功能对我国人民的文化生活产生了极大影响,所以人们逐渐产生了了解这些文化的生产制作方式、经营销售方式以及认识它的本质、功能的需要。另一方面,近年来,在西方后现代文化影响下,我国的流行文化有了很大发展。录像机、VCD 机、电视机增长迅速,已经形成买方市场;影碟、光盘、录像带琳琅满目,文化市场正在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20.
纪念活动是推进"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基础和重要方式,体现了"周恩来精神"大众化的成果。纪念活动为"周恩来精神"大众化创造了理论基础,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奠定了群众基础。进一步优化纪念活动的方式,推进"周恩来精神"大众化,要利用新媒介——网络开展纪念活动,扩大纪念活动的主体——"大众"的范围,把官方和民间的纪念活动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