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10年7月世界大事综述如下: 一、美签署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伊朗法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签署了美有史以来最严厉的制裁伊朗法案。根据美国会参众两院先期通过的美实施单方面制裁的议案,任何为伊朗提供汽油或者帮助伊朗炼油和发展炼油能力的企业或个人,任何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或其他被列入制裁名单的伊朗银行往来的企业或个人都将受到制裁。  相似文献   

2.
沈晓雷 《西亚非洲》2023,(4):110-133+159
美国自2002年开始对津巴布韦进行制裁,迄今已有20余年。从发展进程来看,美国对津巴布韦制裁经历了发起阶段(2001~2004年)、加剧阶段(2005~2009年)和缓和阶段(2010年至今)。美国对津巴布韦制裁主要通过个人制裁、金融制裁和贸易制裁等3种方式加以实施。美国虽宣称对津巴布韦的制裁为定向制裁,但其实施效果与全面制裁并无二致。美国制裁对津巴布韦宏观经济、产业发展与社会民生等领域均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是津巴布韦长期经济低迷和民生凋敝的重要诱因。从本质特征看,制裁津巴布韦成为美国对外推行霸权主义的政策工具;与其他西方国家联动是美国制裁津巴布韦的策略;西方民主价值观是美国制裁津巴布韦的借口;以国内法为依据制裁津巴布韦彰显美国霸凌主义外交之特征。基于维护美国全球霸权利益之需要,美国对津巴布韦的制裁还将持续下去。  相似文献   

3.
美国金融监管改革及其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次贷危机引发全球性金融海啸,美国监管当局在对其监管理念及监管模式进行反思后,提出要全面改革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美国最新的《金融监管改革法案》从2008年3月31日布什政府时期提出,到2010年7月21日奥巴马签署后成为法律,历时两年多,几经波折,体现了两党对改革美国金融监管体系的决心和审慎。最终法案被认为是“大萧条”以来最严厉的金融改革法案,  相似文献   

4.
郑伟 《西亚非洲》2004,(5):71-73
《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概述美国的《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 (AfricanGrowthandOpportunityAct,以下简称《法案》) ,于 2 0 0 0年 5月 4日和 11日分别在众、参两院获得通过 ,5月 18日由克林顿总统签批 ,并于 10月 1日起生效 ,期限至 2 0 0 8年 9月 30日。 2 0 0 2年8月 1日 ,《法案》修正案 ,即《法案》第二期获得通过。《法案》为 4 8个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 (以下简称“黑非洲”)国家提供了单方面贸易优惠条件 ,符合该法案条件的黑非洲国家在 8年内可按普惠制 (GSP)向美国免税出口 4 6 5 0种商品。其中在《法案》安排下受益最显著的是纺织…  相似文献   

5.
美古复交是奥巴马政府重要的外交"遗产",既是其"伸手外交"的重要成果,也与美国选举政治息息相关.不足美国人口0.6%的古巴裔,发挥族群特点并利用佛罗里达"摇摆州"的地位,在冷战后成功推动美国政府不断强化对古巴的制裁.近年随着古巴裔年轻人口的增多和老一代的不断萎缩,制约美古关系发展的重大障碍开始移除,为奥巴马推动美古复交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条件.在这一历史趋势下,长期主张维持强硬政策的共和党出于选举需要也可能逐渐转变对古巴的态度.如果不发生重创两国关系的政治事件,美国制裁古巴的法案有望大幅修改,但两国关系正常化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6.
西方国家对缅甸的制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8年9月军人政权上台以来,缅甸受到西方国家的长期制裁。对缅甸实施过制裁的国家和国际组织包括美国、欧盟(英国、法国、德国等还有单独的制裁措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银行(WB)、亚洲开发银行(ADB)等,后来日本很快放弃了对缅制裁,只有美国和欧盟以及加拿大等国长期坚持对缅进行制裁,尤其是美国的制裁随着缅甸局势的发展而日趋强硬和具体,针对性很强。  相似文献   

7.
科技制裁在持续的军事冲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和平时期的地缘政治中也从未消失。欧盟与美国是最大的制裁实施者,双方的制裁协作在多个地区和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虽然欧美科技制裁协作较为频繁,但欧盟和美国在制裁政策上仍存在诸多分歧。文章从欧美价值观、安全威胁和二级制裁这三个维度出发,剖析欧盟与美国进行科技制裁协作的动因与诱发分歧的因素,并选择俄罗斯、伊朗和中国这三个具有代表性和差异性的案例进行比较。欧盟与美国对俄罗斯的制裁协作水平最高;在伊朗案例中,二级制裁因素带来的欧美分歧较为突出;在中国案例中,欧美尚未达成明显的制裁共识。共同价值观、安全威胁的紧迫性、二级制裁压力等要素是促使欧盟参与美国科技制裁的重要动因。然而,不同的外交政策理念、安全认知的错位和二级制裁的反作用力也使欧美分歧难以弥合,大大削减了制裁效率。  相似文献   

8.
2019年末,美国出台针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制裁法案迫使该项目建设中断,俄罗斯、欧盟与美国围绕该项目的博弈引发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体现了各方在能源问题背后的战略考量。欧盟力顶美国压力放行"北溪-2"管道建设反映了其在能源领域的自主战略意图。俄罗斯则是希望通过发展与欧盟能源合作,从西方制裁中谋求战略突破。美国除了考虑其国内天然气出口外,同时担心俄、欧在能源领域的关系改善减少其遏制俄罗斯的筹码。2020年全球疫情暴发引起的国际能源局势变化对"北溪-2"管道建设产生新的影响。一旦"北溪-2"管道投入运营,可能会实现欧洲对美国能源权力的"再平衡",因俄美欧博弈而扭曲的欧洲能源格局也可能得到重新调整。  相似文献   

9.
1996年8月10—12日,土耳其繁荣党主席、新总理埃尔巴坎不顾美国的反对,对伊朗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随后,叙利亚总理祖阿比也率领经济代表团访问了德黑兰。在美国有关制裁伊朗和利比亚的“达马托法”颁布不久,土耳其和叙利亚主动与伊朗“亲近”,主要是从各自的政治和经济需要出发,彼此结成某种联盟的可能性不大。但此举却使正向伊朗高举制裁大棒的美国受到沉重的打击,美国一些国会议员纷纷扬言要对土耳其也实行制裁。然而,鉴于土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在美国地区战略中的重大价值,以及叙在美国倡导的中东和平进程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正处于大选关键阶段的克林顿政府将不得不采取慎重的态度。  相似文献   

10.
美国对华实施、加强制裁或者放松、结束制裁,都服务于其特定时期的对华战略和政策目标。特朗普政府采取"全政府"战略对华实施了更为频繁、剧烈、综合的各类制裁措施,其新动向包括:综合采用执法和情报手段启动"中国专案",以二级制裁及人权和新冠肺炎疫情等议题为由显著加强对华政治制裁,对华高技术出口管制力度空前加大,更频繁地威胁使用金融制裁和加强资本脱钩等。美国加强对华制裁的态势与当前两国关系从"合作与竞争并存"走向"战略竞争加剧"的巨大变局相关。未来美国对华制裁将呈现更加常态化和更具破坏性特征,其实际效果将取决于制裁方式、力度与相关制约因素之间的合力作用,后者包括美国行政部门内部分歧、相关产业界担心损害商业利益、盟国在具体议题上态度与美国不一、各国规避美国制裁体系举措逐渐增加等。  相似文献   

11.
乌克兰危机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因俄罗斯在克里米亚的行为和在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而对俄罗斯施加了巨大压力。随着局势的不断升级,美国和欧盟对俄罗斯的经济制裁也更加严厉,新一轮制裁推出后,俄罗斯也实施了报复性的反制裁措施。制裁战是把双刃剑,使双方都受到巨大损失。同时,制裁无益于乌克兰问题的和平解决。  相似文献   

12.
作为当今世界两大主要经济体,美国和欧盟在经济制裁问题上协作对目标国甚至第三方有重要影响。从1993—2018年制裁数据可以发现,美欧经济制裁协作总体水平趋于提高,但也随美国总统任期有所波动。美欧经济制裁协作在定向制裁理念兴起、欧盟实施制裁意愿和能力提高、美国游说施压影响下增强的同时,也受到双方对制裁认知差异、制度差异和利益冲突三个方面限制。在美国调整对外政策、"英国脱欧"以及美欧对伊核协议的分歧影响下,未来美欧经济制裁协作走向存在变数。  相似文献   

13.
2010年以来,美国经济制裁中次级制裁作用凸显,呈现出使用频繁化、扩大化、金融化等明显特征。美国次级制裁对于震慑第三方似乎有效,主要有三方面因素支撑:“9·11事件”后次级制裁在反恐和防核扩散领域的使用受到国际道义加持;美元霸权与美国情报机器深度融合;“巧制裁”对第三方形成“不对称打击”。但是,随着美国滥用次级制裁,上述支撑因素的作用正在不可逆转地弱化。美国次级制裁上升为大国关系中的重要变量,对国际政治经济格局的走势产生多方面冲击,包括削弱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合作体系、以市场为导向的国际经济体系和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2018年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加码次级制裁后,主要大国纷纷拿起反制武器,在国内法律、反胁迫政策、去美元化支付机制和本币国际化等方面采取了大量措施。目前,上述措施的遏制、反制效力较为有限,但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从长期看,推动去美元化是有效遏制美国次级制裁的唯一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14.
拉美要闻(1996年2月24日~4月16日)古美关系再起波澜2月24日,两架属于居住在美国的古巴流亡分子的小飞机因进入古巴领空被古巴空军击落。为此,美国对古巴采取了一系列新的报复和制裁措施。美国政府要求国会通过法律,允许动用冻结在美国的古巴资产赔偿飞...  相似文献   

15.
美国对古巴制裁已为强弩之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为压古巴改变社会制度对古实施制裁已有40年 ,给古巴的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困难。面对超级大国的高压政策 ,古巴人民坚持历史的选择 ,继续走社会主义道路 ,同时进行经济改革和积极开展争取国际社会支持的外交活动 ,摆脱了冷战结束后失去前苏联援助的困境。美国制裁政策未能奏效 ,面临国内外要求解除对古禁运的压力 ,开始放松对古制裁。但是美并未放弃对古巴的敌视 ,古巴人民彻底打破美国的封锁尚需时日。  相似文献   

16.
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经过了全面制裁、逐步取消制裁、与缅甸多方位接触这样三个阶段。美国对缅甸实施制裁的时期,也是中缅关系全面攀升,成为缅甸对外关系中最主要的双边关系的时期。在美缅关系中,中国因素始终是美国调整对缅甸政策的深层次动力,美国在对缅甸政策调整中充斥着对中国因素的关注、评估、疑虑、平衡和遏制等因子。因此,探析美国对缅甸政策调整中的中国因素,对于研究中美缅三边关系,是一个回避不了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7.
"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贸易与经济合作论坛"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90年代,随着冷战结束带来的世界格局的变化,及撒哈拉以南非洲(以下“非洲”均特指“撒哈拉以南非洲”)政治、经济形势的好转,美国对非洲政策开始发生变化。2000年5月,《非洲增长与机遇法案》(“AGOA”,以下简称《法案》)获国会通过。此后,美国又分别在2002年8月、2004年7月修正和延长了《法案》。该法案对美国与非洲国家之间的贸易、投资等相关问题作了详细规定。为了配合法案的具体执行,使美国与非洲之间的经济对话机制化,美国-撒哈拉以南非洲贸易与经济合作论坛(“U.S.-Sub-Saharan Africa Trade and Economic Cooperation Fo…  相似文献   

18.
美国对缅甸政策的调整及其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缅甸军政府执政后,美国对缅甸长期实行孤立和制裁政策,希望借此改变缅甸政权性质,但收效甚微。奥巴马政府上台后,美国开始检讨和调整对缅政策,采取接触和制裁并举的新政策。不过,这一政策调整能否取得实效、能否持续还需密切关注。  相似文献   

19.
黄丽梅 《国际资料信息》2000,(11):F003-F003
1日 梵蒂冈罗马教廷将120名曾在中国犯下丑恶罪行的外国传教士册封为所谓“圣人”。中国外交部发表声明表示强烈抗议。 2日 俄罗斯总统普京2-5日访问印度。双方签署了《战略伙伴宣言》、4项防务合作协议及两国和平利用原子能备忘录。 6日 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宪法法院宣布,塞尔维亚民主反对派候选人沃伊斯拉夫·科什图尼察在9月24日举行的总统大选中获胜。7日科什图尼察正式宣誓就职。 9日 金正日特使、朝鲜国防委员会第一副委员长、人民军总政治局局长赵明录次帅9-12日访问美国,并会见克林顿总统。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宣布停止相互敌视,全力建立一种新型关系。 10日 美国总统克林顿签署对华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法案,从而使这项由美国参众两院通过的法案正式成为美国法律。  相似文献   

20.
美伊在海湾的军事力量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2月23日,安南与伊拉克达成《谅解备忘录》,海湾局势出现和平转机。但武器核查危机并未完全结束,美伊制裁与反制裁、遏制与反遏制的矛盾没有根本解决。美军部队仍留驻海湾,战争阴云尚未离去,随时可能引发新的冲突。 美国的军事力量 协议达成后,美国仍命令美军继续驻守海湾。2月24日,克林顿总统同意征召多达500名的国民警卫队队员和预备役人员赴海湾地区服现役。至此,美军基本上完成了自海湾战争以来在海湾地区的第二次大规模军事集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