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虚拟变量法对严打政策的计量经济学研究发现,严打政策对暴力犯罪产生了显著的威慑效应,而且还存在着后续威慑效应。但对财产犯罪和总犯罪的威慑效应并不明显,这和严打的重点打击对象以及暴力犯罪的占比是有关系的。严打的威慑效应是严打长期存在的技术基础,官员面临的现有博弈格局和成本收益状况则是严打长期存在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2.
严打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执行以来,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更加科学的严打刑事政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刊特将曲伶俐教授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严打刑事政策研究》(批准号:02BFJ01)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自 198 3年以来 ,“严打”在实践中已成为惩治犯罪的一项重要手段。但是 ,频繁的“严打”与犯罪率的攀升 ,“严打”与人权的保障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思考。事实上 ,对“严打”目的的认识 ,关系着“严打”的定位 ;对“严打”对象的理解 ,影响着“严打”的范围 ;“从重、从快”在实践中的掌握则直接关系着被告人的权利。本文围绕上述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4.
当前严打研究中的四个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为什么要实行严打 ,严打的法律属性是什么 ?在我国学术界中 ,许多学者们对此有颇多微词 ,认为严打在刑事程序方面有欠妥之处。然而 ,在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 ,严打却频频采用。当理论和现实不一致时 ,我们不能简单用理论去裁剪现实 ,而可以反思我们的理论是否出了问题。因而笔者在这里对严打研究中的误区进行反思。一、漠视严打的政治行动属性在对严打的研究中 ,许多学者有意或无意的将其研究限制在法学的范围内 ,将严打仅仅视为一种刑事政策。严打是一种刑事政策不错 ,但是如果将严打仅仅视为一种刑事政策就会步入误区。在严打活动中 ,…  相似文献   

5.
“严打”是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重要方针,考察“严打”决策的背景会发现,严重的刑事犯罪是否危害社会秩序稳定,是否影响社会治安形势,人民群众安全感的大小是决定“严打”是否进行的重要因素。“严打”阶段性斗争的结束并不意味着严重危害社会犯罪的消亡,因图财、涉财引发的“双抢一盗”、诈骗等犯罪屡禁不绝,杀人、爆炸等恶性犯罪也时有发生,团伙犯罪、青少年犯罪仍呈高发态势,社会治安形势依然严峻。因此,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严打”作为打击犯罪、控制犯罪的刑事政策将长期存在,建立健全“严打”经常性工作机制,不仅重要而且必要。本文就如何建立健全贯彻“严打”方针经常性工作机制的问题作一些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4月25日晚上7时,深圳市第一劳教所召开全所“严打”整治动员大会。全体民警职工和劳教人员参加大会。郭玉所长作动员,宋良毅政委作了工作部署。 最近,该所根据上级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发挥劳教机关的职能,全力以赴参与严打整治斗争。 在机构上,成立了以郭玉所长挂帅,宋良毅政委、朱向坡副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大队负责同志为成员的“严打”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精心组织,统一领导全所的“严打”整治工作。 其次,在认识上,层 层召开会议。相继召开了所 党委会、所务会、全所干警职工、 劳教人员大会。学习传达贯彻上级关 于“…  相似文献   

7.
"严打"被解说为严厉打击,我们认为这是对"严打"政策的误解。本文从解读"严打"——法学与政治的联姻:工具论——"严打"正当性的根据;法律信仰——"严打"的另一种研究范式三个方面对"‘严打’与法律信仰"这一法律课题进行了文中独到的见解,以期对我国的刑事政策起到改良作用。  相似文献   

8.
继1996年春夏开展的全国性"严打"集中统一行动之后,中央又提出,要继续坚持不懈地开展"严打"斗争,全面推进综合治理基层基础工作,实现社会长治久安。这个要求为今后"严打"斗争深入持久地开展指明了方向,对进一步做好打击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工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一、"严打"不是权宜之计,必须毫不动摇地长期坚持安徽目前比较平稳的治安形势,是通过十几年不间断地进行"严打"取得的。没有这些年的"严打",治安状况会发展到何种地步,是难以想象的。因此,不能因为当前刑事犯罪反弹速度加快、"严打"震慑周期缩短而怀疑"严打"的有效性和必要性。斗争实践告诫我们,与刑事犯罪作斗争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是一场持久战。尤其是在当前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特定历史时期,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社会变革加剧,人、财、物大流动,因各种利益关系调整而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社会上诱发犯罪的因素和犯  相似文献   

9.
辛科 《政法论丛》2005,(3):18-19
严打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执行以来,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更加科学的严打刑事政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刊特将曲伶俐教授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严打刑事政策研究》(批准号:02BFJ01)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近20年的刑事实践中,我国的刑事政策始终以“严打”为主线,有针对性地对犯罪进行了惩治和预防。本文旨在通过对“严打”刑事政策存在的刑法法理基础的思考,揭示“严打”方针存在的现实性依据;通过对“严打”政策确立以及发展特点的整体归纳和总结,强化对“严打”政策全面系统的认知;通过揭示“严打”过程中的几个法律关系问题、辩证看待其与依法治国、刑法基本原则以及整体防治之间的依存关系,以期能够较为准确地为“严打”刑事政策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定位,对“严打”刑事政策的功能和效果作出较为合理的评估。  相似文献   

11.
从2001年开始的为期两年的全国性严打整治斗争以高压态势向各种刑事犯罪发起全面进攻,极大地震慑了犯罪,增强了社会安全感,严打成果有目共睹,广大人民群众拍手称好。然而,严打整治斗争作为一种非常时期运用的非常手段,如何在动态的社会环境下使之经常化,有效提高打防控工作水平,是公安机关需要认真加以思考的重大而紧迫的课题。一犯罪作为社会消极因素的综合反映,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而出现过几次高峰期,并一度呈高位徘徊的态势。严打作为解决突出治安问题的重要手段,也被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从1983年最具震慑力的第一次严打开始,规模大、时间长的全国性严打斗争已经开展了四次,区域性、局部性、专项性的严打斗争更是不计其数。综观二十多年来的严打实践,不难看出,严打这一“杀手锏”在运作中已经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变化: 变化之一:严打的期限越来越长、范围越来越广严打作为一种战役,最初是以集中统一行动为标志,一个  相似文献   

12.
"严打"方针的刑法学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齐文远  周详 《法学论坛》2002,17(5):72-77
“严打”作为我国的一项刑事政策 ,在宏观上与刑法是灵魂与肉体的抽象关系 ;微观上 ,“严打”是刑法的阶级性和社会性的体现 ;“严打”符合犯罪的本质特征 ;“严打”与刑法的基本原则具有内在的一致性 ;“严打”是现代刑罚理念的应有之义。在司法实践中 ,应当突出强调“严打”方针中的“依法”要素。只有提倡并贯彻“依法严打” ,才能充分实现上述的“严打”所蕴涵的刑法精神和价值。  相似文献   

13.
严打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执行以来,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更加科学的严打刑事政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刊特将曲伶俐教授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严打刑事政策研究》(批准号:02BFJ01)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张宇 《法制与社会》2010,(24):142-143
本文主要论述了"严打"的含义以及刑事检察职能在"严打"中的作用,以期对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严打"刑事政策,充分发挥刑事检察职能在"严打"中的作用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5.
“严打”是一项政治性、政策性和法律性很强的工作。“严打”形式和手段的一成不变与治安形势和环境的不断变化的矛盾,“严打”、整治斗争政策的临时性和经常性工作机制的稳定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如何建立“严打”斗争长效机制,实现“严打”整治斗争的可持续发展,是摆在公安机关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最近 ,在全国范围内 ,开展了声势浩大的“严打”斗争。一大批黑社会犯罪团伙和各种刑事犯罪分子纷纷落入法网 ,广大人民群众无不拍手称快。“严打”斗争的成绩是巨大的 ,社会效果也是显著的 ,在自“严打”斗争开展以来 ,短短的时间内就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 ,足以令人信服。然而 ,当我们在对此表示赞赏的同时 ,却似乎又有一种说不出的感觉 ,甚至是一种不安和担心。俗话说 :冰冻三尺 ,非一日之寒。这些犯罪分子为非作歹已非一日。从媒体的介绍来看 ,在这次“严打”中被破获的犯罪团伙和抓获的犯罪分子 ,有的已有很长时间的作案历史。在这次“…  相似文献   

17.
“严打”政策的回顾与科学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严打”刑事政策及实践之理论评价 ,有“反对说”、“肯定说”和“反思说”之分。虽然不能否认“严打”政策本身由于其具体设计缺乏可操作性 ,从而导致人们对它的争论 ,但更重要的 ,是由于一些司法部门在贯彻这一政策的实际行动中 ,背离了刑事法治的原则及“严打”政策的初衷 ,造成了负面影响。“严打”本身并不是一个法律概念 ,而是一个政治性术语。因此 ,如何科学地对待“严打” ,实际上是如何使政治性的“严打”转化为法律上“严打”的问题 ,也就是应当把“严打”逐步纳入严格的法律规制之中。  相似文献   

18.
严打政策自上世纪80年代执行以来,在保障我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事业、维护社会稳定上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同时在执行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偏差。如何建立更加行之有效、更加科学的严打刑事政策,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问题。对此,本刊特将曲伶俐教授主持研究的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中国严打刑事政策研究》(批准号:02BFJ01)项目的部分研究成果予以刊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我国的“严打”刑事政策是从1983年开始出现的。自此以后,我国在不同的时期又开展了多次有效的“严打”整治斗争,长期以来,人们对“严打”的从重从快政策是人治还是法治的问题,特别是在党的十五  相似文献   

20.
王在庚 《政法学刊》2002,19(3):42-43
严打整治斗争既成绩斐然,也存在着某些认识上操作上的误区。“严打”勿忘“严防”,严打整治应当注重效益,要强调严格执法,要提高质量,以保证严打整治斗争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