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园春 《检察风云》2001,(11):32-34
2001年2月12日,一起历时2年,惊动全国的诈骗邮政储蓄存款系列案件,终于落下帷幕…… 公安部、国家邮政总局紧急通知 1999年9月17日,甘肃兰州赵忠的邮政储蓄存款39.5万元人民币被冒领;同月23日,山东青岛王廷的邮政储蓄存款38.7万元人民币被冒领;同月27日,北京李建的邮政储蓄存款17.4万元人民币被冒领;同日,甘肃兰州周方的邮政储  相似文献   

2.
储户因未到期存单丧失被他人以储户名义提前支取或者存单并未丧失直接被他人用身份证挂失,或者因他人无法准确输入储户设置的密码而申请密码挂失等导致存款被冒领从而引发状告储蓄机构赔偿纠纷案件频频出现.司法实务中,如何确定存款兑付效力及存款被冒领后储户和储蓄机构的违约责任等引起的争议问题较多.本文从维护交易秩序和安全的角度,运用民法理论中对债权之准占有人给付效力的理论,从诸方面对存款兑付效力及存款被冒领后储户和储蓄机构的违约责任作了比较深入的分析和阐述,为填补<合同法>立法空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刘女士将密码记在存折上.结果失窃后在半小时内被他人从账户上冒领了81000元,刘女士却认为银行未尽谨慎审查义务,诉至法院要求赔偿。近日,上海市杨浦区法院一审判决,驳回了刘女士的诉讼请求。  相似文献   

4.
江中帆 《检察风云》2007,(21):50-51
父亲将房屋低价卖给女儿,女儿又将房屋高价卖给他人,并将卖房款以父亲的名义存入银行.随后,女儿瞒着父亲以代取款人的身份从银行领取了父亲名下的全部卖房款,父亲便以女儿冒领了自己的存款为由,要求女儿全部返还,而女儿则认为父亲名下的存款实际上是卖房款,父亲将房屋卖给了自己,卖房款就应当归自己所有,拒绝返还,最终导致父女反目,并将官司打到了法院.……  相似文献   

5.
冒领存款纠纷案件的处理及责任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金融机构的作用日益突出,金融机构的信用与交易安全也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当前,储户存款被冒领而引发状告金融机构赔偿纠纷案件日益增多。人民法院在处理此类案件中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且裁量标准不一,甚至一些案情相似的案件,结果却截然相反,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往往是一审法院判决金融机构承担赔偿责任,二审法院改判金融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由于裁判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正确区分家庭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和个人财产三者的界限,是人民法院正确审理有关婚姻、继承案件的前提。我们认为在李宝琳诉赵延年、刘秀英继承案中,一、二审法院所认定的理由,各有偏颇,主要是由于没有正确区分这三种财产的界限。笔者想就这个问题,谈点个人浅见,作为共同研究的参考。 一、赵连云名下的存款不应作为赵连云与李宝琳的共同财产。 赵连云在与李宝琳登记结婚后七天即突然病逝,其名下的五笔存款在双方登记结婚之前即已存在,而不是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收入。根据婚姻法第十三条的规定,显然不能将其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一审法院根据赵连云在一九八二年后曾基本上代领了李的工资这一事实,认定赵、李二人在婚前已将  相似文献   

7.
方工 《中国律师》2014,(10):63-64
福州发生一家两名幼儿中毒死亡案件,邻居念斌因被认为是犯罪嫌疑人受到司法审判。8年里,他三次被一审法院认定犯有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处死刑立即执行,第二次被二审法院维持原判,而最高人民法院不予核准死刑。最终,二审法院在今年8月22日宣判:撤销一审法院判决;念斌无罪并不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
在文字检验鉴定实践中,阿拉伯数字笔迹的检验,具有重要的作用。笔者利用数字转折角度的大小对一起“制造假存款单冒领存款”案进行了检验,解释了差异点,认定了犯罪。 1994年3月份,菏泽市检察院的××同志送检一起“制造假存款单冒领存款”案,办案人员怀疑是储蓄员李××所为,并提取样本3份,但李××矢口否认。 检验所见:假存款单上的签名为张×,而存款单上的字码2、6、5、8、0的写法、排列布局和“80”下面横线向右上倾斜等特征都和李××平时书写的样本特征相符,唯独字码“4”的搭配比例特征和李××平时书写的样本存在差异点。收集李××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高级人民法院:你院晋法民报字(1990)第2号《关于刘玉兰诉工商银行榆次市支行赔偿存款纠纷》一案的请示报告收悉。经研究认为:由于工商银行榆次市支行粮店街储蓄所违反《中国人民银行储蓄存款章程》和《中国工商银行储蓄会计出纳核算制度》中关于印鉴挂失和提前支取的有关规定,致使刘玉兰的一万余元存款(包含利息)被冒领,依照《氏法通则》第106条和第131条的规定,根店街储蓄所对刘玉兰存款的损失应承担主要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10.
编辑同志:  A单位因标的额50万元的民事案件被甲法院冻结了银行账户存款10万元,之后又因一起1000万元的民事案件被起诉到乙法院。该案原告B单位获悉A单位近期有一笔300万元货款的国外信用证到期,该款将会汇入该账户,遂向乙法院提出财产保全申请,要求冻结A单位银行账户存款1000万元。对该账户能否再予冻结,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根据民诉法第九十四条第四款和1993年12月11日银发(1993)356号文件的规定,财产已被查封、冻结的,不得重复查封、冻结。该银行账户已被冻结,乙法院无权再予以冻结;另一种意见认为,银行账户…  相似文献   

11.
正读者来信《读者》栏目:我叫张广凡,家住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2005年3月4日,我与罗某登记结婚。我认为,我在婚前2月28日、3月1日存入的两笔存款以及3月7日买楼时取出的存款,依《婚姻法》及其解释,应属于我个人的婚前财产。可是,当我离婚时,原审、终审、再审法院以及检察院都用《物权法》第9条的规定,认定该套房屋为夫妻共有财产。  相似文献   

12.
邓青梅的罪名到底如何定?法院在复查该案时出现了两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应定反革命罪,另一种意见否认是反革命罪而认定为诬陷罪。对此,我想谈一点看法。一种犯罪行为被认定为反革命罪,就  相似文献   

13.
甘露  刘旭 《法制与社会》2010,(20):269-269
在涉外民商事合同中,当事人被允许合意订立争端解决条款,具有选择管辖法院(或仲裁机构)和准据法的权利。但在实践中,涉外合同可能会由于违反当事人一方所属国(国籍国或经常居住地国家)的强制性法律规定而被该国法院认定为无效。此时,合同中的当事人对准据法的选择是否继续有效,成为确定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的关键问题。本文认为,基于公平和诚实信用的民商法基本原则,应当在原则上认为被认定无效的涉外合同中当事人对于准据法的选择具有独立性,应该被全完或变通地适用。  相似文献   

14.
《法庭内外》2011,(8):57-58
法官:3个月前,我在一家银行开设了活期储蓄账户,同时办理了一张储蓄卡,约定凭密码取款。谁知,我的存款于近日被他人在邻省用伪造的存折在银行业务大厅的柜台上,分3次共支取了15000元,并被收取异地取款手续费50元。我遂要求银行赔偿,但被拒绝。理由是我信用卡上的存款是否被冒领,应先由公安机关侦查,且存折并非其工作人员所伪造,其凭存折付款并无过错。请问:银行的理由成立吗?  相似文献   

15.
女儿下班途中被火车撞死,古稀老母为其申请工伤死亡时,由于劳保部门和法院均认为火车不是机动车,导致两次行政认定,法院一审、二审、再审4次判决,均全部驳回工伤认定申请。"火车不是机动车,难道是人拉、牛拉、马拉的吗?"古稀之年的老母亲偏偏不信这个邪,坚持不停地上告、申诉,历经5年多终于艰难讨回公道。  相似文献   

16.
骆灿  俞敏 《检察风云》2006,(19):50-51
2006年8月9日,经检察机关抗诉,广西北流市法院对备受当地民众关注的该市融通典当行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100多万元一案作出改判,认定主犯刘桥黎不属自首,以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判处有期徒刑3年,并处罚金5万元;认定俞伟、梁晓君、温玉妮三人属从犯,有立功表现,以同罪各判处有期徒刑2年及罚金2万元;追缴四被告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未退还部分260多万元退赔给47位被害人.  相似文献   

17.
本案原告向被告购买小轿车,因办理过户时标的物被法院查封而不能履行过户手续,请求法院确认其为善意第三人进而确认该小轿车属其所有。本案原告是否能被认定为善意第三人曾有不同观点,但法院最终认定原告为善意第三人而判决该小轿车归原告所有。本文讨论的是,在本案的审理中未列债权人地位,而认定原告为善意第三人似有不妥之处。  相似文献   

18.
诉讼保全措施能否对担保人适用?编辑同志:我院受理一起经济纠纷案件,某甲向某乙借款,某丙为甲的担保人。法院受理后,因某甲无还款能力,某乙遂向法院申请保全,请求冻结某丙在银行的存款。对法院能否冻结某丙的存款产生了二种意见分歧。第一中意见认为,只要是案件的...  相似文献   

19.
法律顾问     
有一起案例:公安机关起诉意见书认定被告谢××、沈××犯有盗窃罪、赌博罪。检察机关起诉书只认定两被告犯有盗窃罪。法院认为两被告不但犯有盗窃罪,而且赌博也应该定罪,判决两被告犯盗窃罪赌博罪(盗窃是主罪),实行数罪并罚。被告不服,上诉后中级人民法院认为,  相似文献   

20.
阿青 《检察风云》2012,(24):82-84
【絮语】存入银行的巨款,居然被人冒领;存放在家里的存单,竟神不知鬼不觉地变成了日历纸……这一起上世纪末被上海市公安局刑警总队侦破,在新中国成立以来沪上三十大精品案中名列前五位的存款失窃案,一波三折,蹊跷复杂。当年中央电视台闻风而来,现场实录,影响波及全国。本案侦破的关键是一张伪造的身份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