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赵参 《工会论坛》2011,(5):39-40
随着《新工会会计制度》、《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高校工会工作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以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和教育高速发展的新要求。而目前高校工会财务工作的现代化水平不高,已成为阻碍工会职能进一步发挥的瓶颈。加强高校工会财务现代化建设,需要从上级工会组织、高校行政、基层分会等几个层面进行,以提高高校工会财务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2.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高校普遍形成以学院(部、系)为主的二级管理模式。当前高校二级工会辅助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基本职责担当不到位,工会成为同级党组织的办事机构;改革创新活力不够,工会对群众的影响力低;服务创建能力不足,群众对工会的认可度弱。而要搞好二级工会组织辅助党组织开展群众工作的创新构建,就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改进党对工会工作的领导,是工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前提;提升上级工会的指导、培训质量,是工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关键因素;支持工会独立开展工作和维护教职工权益,是工会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保障;创新工作方式,是工会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3.
在文化自信构建的时代背景下,充分发挥高校的文化传承功能,有效发挥高校工会文化引领作用,是高校工会面临的重要课题。结合当前高校工会在引领文化自信构建方面的困境及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提出三重主体协同的工作路径。创新工会工作模式和活动内容,可以有效调动个体、二级工会和校工会的主观能动性,破解高校工会活动形式创新难题,更好地发挥工会"维护、参与、建设、教育"四项社会职能,凝聚学校力量打造文化建设高地,并为其他高校工会工作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黄玉华 《工会论坛》2001,7(6):34-34
教书育人 ,是高校工作的根本任务 ,同样也是高校工会的一项重要职责。高校工会是高校党委联系广大教职工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 ,是争取和维护教职工各项切身利益的“教工之家” ,同时也是进一步提高广大教职工自身素质及思想观念的“学校”。高校工会应按照《工会法》的要求 ,努力发挥高校工会在“教书育人 ,管理育人 ,服务育人”中的积极作用 ,配合高校搞好教书育人活动。一、围绕育人目标 ,提高高校教师的教书育人意识高等院校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合格接班人和高级人才的基地、摇篮 ,教书育人的重要历史使命对高校教职工自身的素质提…  相似文献   

5.
刘杰  马继龙  方强  乔瑞 《工会论坛》2010,16(5):23-24
要切实增强高校二级学院工会发展的活力,就要拓展二级学院工会工作新思路,增强二级学院工会新活力,争取二级学院工会工作新力量。  相似文献   

6.
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是高校工会的基本组成单位。针对现阶段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的特点和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高校二级学院分工会应从完善制度入手,加强规范管理,增强二级分工会的凝聚力,促进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王惠兰 《工会论坛》2003,9(5):41-41
高校工会干部要认真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最根本的就是认真贯彻执行新《工会法》 ,从学校工会的特点出发 ,发挥好工会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 ,进一步提升工会工作的水平。  相似文献   

8.
《工会法》修改前对工会工作的基本职能定位为建设、参与、教育和维护四项职能并举。适应我国社会发展 的需要.修改后《工会法》的一大突破就是明确了维护职工权益是工会的基本职责,并在此基础上发挥工会的建设、参与 和教育职能。这反映了我国工会实践与立法的与时俱进。  相似文献   

9.
198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善党对工会、共青团、妇联工作领导的通知》,重申了工会的双重领导体制。这一体制的重新确定,不仅是对建国以来党领导工会历史经验教训的科学总结,而且也是对工会双重领导体制的充分肯定。建国四十年来,工会双重领导体制的形成及演变,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  相似文献   

10.
10月 2 7日 ,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以下简称《工会法》)的决定 ,这是我国各级工会和亿万职工期盼已久的大事 ,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更好地发挥工会组织的作用、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一个巨大推动和法律保障。现就《工会法》修改若干问题综述如下 :一、修改《工会法》的必要性我国第一部《工会法》是 195 0年由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 ,1992年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对该《工会法》的修改。这部法律明确了工会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地位 ,规定了工会的权利和义务 ,对于发…  相似文献   

11.
制定或修订职代会实施办法时,基层企业工会应把握以下几个环节:一是必须注意依法依规;二是要努力征得企业党政的重视与支持;三是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充分体现自身特色;四是以积极审慎态度做好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2.
现有文献提出的工会改革逻辑,分为"底层倒逼"式和"上级要求"式两种。而工会改革措施,则主要从工会体制和工会职能两方面提出。在中国,单独的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改革逻辑,都是不切实际的,必须采取更为灵活和实际的做法。目前最急迫的,便是在法律框架内激活地方工会,让其履行代行维权、服务企业工会的职责。工会改革的重点应在基层工会,尤其是企业工会。要以工会主席直选为突破口,逐步实现企业工会干部的独立性,以让广大职工群众认同和参与工会。  相似文献   

13.
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是企业工会的权力机关。在有些企业的工会组织中,会员(代表)大会的地位和作用还不能体现和发挥,影响到工会民主化进程。应当提高对会员代表大会权力机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制定《企业工会会员(代表)大会条例》,积极推进工会自身改革和建设。  相似文献   

14.
在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工作中,目前尚存在企业劳资双方普遍存在认识不高、劳资双方地位不平等、工会干部和职工代表协商能力亟待提高、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需进一步增强等问题。对此,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劳模先进中企业法人的示范带头作用;进一步加强领导,明确职责,狠抓落实;进一步加大培训力度,切实提高谈判能力和水平;进一步贯彻主动、依法、科学相结合的维权观。  相似文献   

15.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中国工会的基本职责,然而现实是工会的维权相当乏力。导致工会维权乏力的主要原因,一是从维权的主体-工会自身来看,我国工会缺乏维权经历和维权的独立性基础,工会干部自身素质也不适应维权要求。二是从工会维权的对象-职工角度来看,职工维权意识不强,维权意念分化,对工会缺乏信任和信心。三是从工会维权的工具-法律角度来看,职工维权的成本太高,工会权利和职责不对衬,企业工会独立法人地位难以保障。四是从工会维权的环境-体制机制角度来看,工会维权与社会大局存在冲突,工会宏观维权的渠道不畅,行业工会组织相对薄弱、地方工会和企业工会各行其责的维权模式也存在一定障碍。当前解决工会维权乏力的基本思路就是要强化工会的维权职能,提升工会的维权能力和水平。具体举措有:一是提升工会维权的社会认可度;二是解决工会干部维权的后顾之忧;三是推行“上代下”的工会维权模式;四是构建工会维权的社会联动格局;五是创造硬条件在身份上增强工会的独立性。六是在法律上要努力争取工会维权的刚性武器。  相似文献   

16.
邓芳 《工会论坛》2009,15(6):1-3
工会是职工合法权益的法定维权组织。然而,当现实中职工受到用人单位的歧视待遇时,却往往很难寻求到工会的帮助。因此有必要从法律、制度上重新审视工会反就业歧视的必然性,也就是工会要积极参与《反就业歧视法》的制定,明确就业歧视的界定,丰富职工合法权益的内容;还要在"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方针的指导下,积极建立行业工会和职业工会,在工会内部设立专门的保护劳动公平的部门。  相似文献   

17.
仇善文 《工会论坛》2002,8(1):29-30
工会依法治会的基本目标是为了能够真正按照新《工会法》的要求 ,坚决履行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基本职责。当前工会依法治会的主客观条件都存在重大缺陷 ,因此工会在内部要极大地增强干部素质 ,在外部要优化活动条件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8.
朱志坚 《工会论坛》2011,17(1):13-15
在劳资矛盾突出的民营、外资企业中,工会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有理论的因素,也有法律上的原因:《工会法》对工会职能的定位亟待厘清;工会组织对于资方的独立性、对抗性体现不够;建立基层工会组织缺乏刚性的法律保障;工会干部维护自身权益没有足够的法律保障;工会经费来源渠道使工会依附于企业主;违反《工会法》没有明确必须承担的违法责任,更重要的是工会维权没有“抓手”,博弈没有“筹码”,因此要在理论上,法律上,制度上大手解决制约工会发挥作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本市各级工会自上而下开始重视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建立起一系列规范化制度,全市管理水平整体有所提升。但混乱现象依然在较大范围存在,究其原因,主要是工会资产意识淡薄,管理意识欠强,管理队伍素质不高等。今后,应从努力营造搞好工会固定资产管理的良好社会氛围、扎扎实实建立和完善工会固定资产管理制度、有效提高工会固定资产管理队伍的业务素质、尽快建立固定资产管理信息化系统诸方面,采取强有力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与和谐校园的积极构建,对高校工会宣传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赋予了高校工会宣传工作新的内涵和内容。高校工会的宣传工作亟待拓展与创新,只有在增强宣传意识、培养宣传骨干、加强宣传阵地建设、拓宽宣传渠道、强化宣传特色和完善激励机制六个方面突破旧有的思维、方法和体制,才能真正体现出工会宣传工作的价值和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