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3 毫秒
1.
郑丽 《前沿》2011,(8):84-86
离婚作为一种制度,有它产生、发展的历史,纵观中国古代从奴隶社会开始到清朝灭亡,离婚主要有"七出""义绝"和"和离"三种方式。由这三种方式可知,中国古代离婚制度受家族主义的影响,时时处处关乎家族利益,结婚被看做两个家族的结合,离婚自然也被看做是两个家族的决裂,因此离婚的条件、理由乃至程序都与家族密切相关,夫妻个人的意愿及情感都需要服从家族的利益。  相似文献   

2.
中国家族企业治理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家族治理模式是指控股家族直接或间接掌握企业的控制权,家族成为企业治理系统中的重要影响力量的治理模式。家族治理模式可分为传统家族治理模式、混合家族治理模式和现代家族治理模式三种类型。不同类型的家族治理模式各有其适用范围,将长期并存,同时它们又是家族治理模式从初级到高级的三个不同发展阶段。促使家族治理模式从低级向高级演变可从企业内部和外部制度环境两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3.
徐作生 《友声》2009,(1):42-43
<正>五、"三拔家族有两个遗传""我们三拔蒂尼的家族千余年来,一直保持着两个遗传,"倪波路先生语调充满自豪感,"这两个遗传,一个是文学和绘画创作,另外一个是机械制造研究。"他说到此,把我领到靠近三楼扶梯  相似文献   

4.
家族力量对书院发展的推动及其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族力量是推动书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从书院兴 起之初,家族书院就在书院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某些 时代、某些地区,家族书院甚至成为书院的基本类型和主要 内容。家族书院的创设主体、教育对象及书院规模、档次、 影响均各有不同。家族力量致力于书院教育,其动机主要 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敦亲睦族;第二,提高族人文化素质, 培养本族知识精英,通过科举入仕,提高家族地位;第三,扩 大家族在地方社会的影响,提升、树立家族形象。  相似文献   

5.
历史上的家族和社会领导阶层是台湾学术界很重视的两个课题.这两个课题是互有关联的.许雪姬通过对台湾中部龙井林家的个案研究指出,一个家族的兴起要具备三个因素:财产、祭祀公业和一个出色的领导人物.她认为在出色的领导人物强而有力的领导  相似文献   

6.
康文 《协商论坛》2007,(8):52-54
"康百万"是人们对河南巩义康应魁家族的称呼,其因当年慈禧的御赐钦封而名扬天下。康应魁家族,上自第六世康绍敬,下至第十八世康庭兰,纵跨明、清、民国三个历史时期,一直兴盛了十二代、四百多年。历史上曾有康绍敬、康大勇、康鸿  相似文献   

7.
家风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体现着家庭或家族的价值观。家风建设要着力于自觉、实践、情感三个重要方面,在自觉中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在实践中践行社会主义道德内容,在情感中弘扬父慈子孝、邻里和睦以及家国情怀的中华文化。  相似文献   

8.
李木 《小康》2009,(10):48-50
这个家族从来没有小事。一次车辆刮蹭,肇事者名叫肯尼迪,也能登上美国报纸的头版头条。不过,这样的情形即将结束。爱德华&#183;肯尼迪,被形容为肯尼迪家族最后一位具有影响力的成员,因脑癌于当地时间2009年8月25日离开人世,享年77岁。爱德华的死,在肯尼迪家族已算奇迹。他的三个哥哥都是非自然死亡,两个被暗杀,一个飞机坠毁为国捐躯。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农村乡镇的事业、企业部门中存在着这样的现象:一是这些部门中的工作人员相当一部分由本地农村某一大姓家族或两三个大姓家族的人构成。二是这些部门的主要领导以这种关系的人为主。三是从时间上来虑察,上述两种现象在这些部门中有过较长时间的延续。  相似文献   

10.
清代有不少连续三代以上科举入仕、在国内政治生活中及地方社会上均有影响的大家族,被称为仕宦家族或科宦家族。仕宦家族有别于历史上的门阀士族和王公贵族,他们多产生于社会中下层,靠科举起家,重视家族文化的继承和对后代的教育,恪守儒家宗法观念和为人处世、治国忠孝之道。这种家学、家风日积月累,形成了十分厚重的家族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1.
吴氏百年风雨沧桑,但文化世家之雍容气度不灭,吴门三代,对近现代中国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功莫大焉!这是一个历尽沧桑沉浮与磨难的家族,这是一个对中国革命历史和文化进程都做出了杰出贡献的家族。一个古老的中国文化家族,在其继承人吴欢身上发出极为深刻和更加广泛的国际影响!吴欢先生已经在联合国、美国、日本、意大利、阿联酋、迪拜等地举办了吴氏三代书画  相似文献   

12.
牟氏庄园之所以能创造出五个全国第一,构建成一处长达百年和谐社会典范,保持整个家族长盛达三个半世纪而不衰,究其根本原因,还是牟氏家族在发展过程中建立起了自己的“牟氏文化”。那牟氏文化是什么呢?牟氏庄园长盛不衰的真正文化精髓又是什么呢?从外观上讲,“耕读世业,勤俭家风”应该是牟氏庄园的文化精髓。其实则不然,  相似文献   

13.
当选澳门特区首任行政长官的何厚锋,现年44年,祖籍一东番禹,其父就是人称“华人澳督”、“澳门王”的澳门社会领由何贤。何厚锌的家族是一个传奇的家族,要了解何家须从1908f开始。1908年,番禹县岳溪乡应唐坊小商人何澄溪的两位夫人——梁夫人和邓夫人,在三个月内先后生下了两个男丁,梁夫人光生下的儿子,就是香港恒生银行创办人之一的何添,邓夫人所生的儿子就是日后一生充满传奇的何贤,那一天是11月9日。这一门家族,先后成为港澳两地的知名人士。关于何贤,有太多的传奇。早年何贤受家道中落的影响,Z接受了三年私塾教育便离家到…  相似文献   

14.
文廷海  谭锐 《求索》2010,(3):217-219
东汉《春秋》三传传授方式各异,《公羊传》的颜、严二家通过博士官学、家族私授和独立研修等方式;《左传》通过家族私授、独立研习;《穀梁传》则无专家之学,传业讲习者少。为争取统治者的重用,《春秋》三传间爆发了光武帝云台《左传》立博士之争、汉章帝白虎观会议经今古文学之争、汉灵帝何休与郑玄《春秋》三传长短之争。因此,东汉《春秋》学体现出《春秋》三传的兴衰与官方的重视相联系、《春秋》学受时代学术影响而谶纬化明显、《春秋》学章句逐渐趋于简省、《春秋》学对后世影响大等四个特点。  相似文献   

15.
《卜氏三世诗草》为日照籍诗人卜梦人、卜宁一、卜祚光祖孙三代的诗歌合集,在描绘乡里山水田园风光、展现宦游之地新异感受、表达亲朋好友之间的诗情往来、感悟前代的历史遗迹等方面有其独特的价值。祖孙三代之间在诗学观念、写作风格等方面也存在着鲜明的传承关系。家族内部持续不断的诗学实践,催生了卜氏家族五代皆诗人,同朝两进士的文化效应。《卜氏三世诗草》虽然规模不大,但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清代中期山东家族诗群的多元性与乡邦文化的丰富性。  相似文献   

16.
陈光从 《台声》2011,(9):87-89
板桥林本源,是清乾隆年间台湾最富有的家族,系福建漳州龙溪县二十九都白石堡吉上社人,即由林平侯崛起致富及其三代子孙繁衍缔造板桥林本源家族,林平侯按五房子孙赢下“饮水本思源”五记,但由于三房国华(本记)、五房国芳(源记)较盛,就把“本”和“源”合称“林本源”,此后便成为板桥林家的家号,这也成为林本源家族的由来。  相似文献   

17.
《时事报告》2009,(10):55-55
小泉家族:扩军提供良机 日本国会有114年的历史,小泉家族成员在其中占有一席之地的时间长达94年,是当之无愧的第一政治家族。小泉家族事业的奠基人名叫小泉由兵卫,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扩军备战,他大发军火财。从他的儿子从政开始,小泉家三代都是国会议员,小泉纯一郎更登顶相位。此次大选,小泉进次郎子承父业当选议员。  相似文献   

18.
福船·福船     
"福船"这名字,寄托着人们"祈福"的美好愿望。"福船"源于蕉城区的漳湾镇岐后村。岐后村有刘氏家族,刘氏家族善造船,有名气的师傅有刘妹孙、刘妹俊、刘三济、刘细秀等人。这里造的船被称为"福船"。此船下侧如刀,船头尖船尾宽,首尾稍稍翘起,船舱内分为互不相通的隔区,有的分成13个,有的分成8个。当下,造一艘载重量为60吨的"三桅透"福船,需用技工400个工日,80方上好木料,一条能卖十几万元。造船的技艺传至岐后村,已有600来年的历  相似文献   

19.
张莉姗 《人民论坛》2010,(6):276-277
对于中国的科举制度,杜少卿怀疑、反对八股科举,辞却征辟,拒绝入仕;对于封建礼教,杜少卿携妻游园、支持逃婚抗婚、反对纳妾、挑战朱熹,冲破旧礼教的束缚;杜少卿受魏晋士风影响,蔑视礼法,愤慨封建家族。以上三个方面成就了杜少卿"封建贰臣"的形象。  相似文献   

20.
肖军强 《前进》2014,(5):64-65
<正>曾有多家媒体披露:美国有两个家族,一个是爱德华家族,一个是珠克家族,两个家族都已传至第八代。爱德华是位德高行洁、博学勤勉、多才严谨的人。他的后辈儿孙,有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60多位医生,还有一人当过副总统,一人当过大使,20人当过议员。而珠克是个酒鬼、赌徒、无赖,终生浑浑噩噩。他的子孙后代,有300多人是乞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