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面临着各种社会思潮的冲击,在这些思潮当中,对我国产生的影响比较深、波及范围比较广的就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作为一种影响较深、波及范围较广的错误思潮,历史虚无主义正在逐渐地影响和冲击着我国青年的思想和观念,对青年们的价值观有一定的冲击和消极影响。所以我们必须坚持正确的历史观,用唯物史观去坚决地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并提出抵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方法和对策,从而引导青年能够正确了解和看待历史,坚定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2.
消费主义指向的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文化意识形态,人们进行消费的目的不是单纯为了满足实际生活的需要,而是不断追求被众多企业、商业经营者和媒体故意制造出来、刺激起来的物质和精神欲望的满足,即“虚假的需要”.中国的主流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极有可能被盲目崇拜和效仿消费主义价值观的消费群体消解掉.消费主义的蔓延对人类社会造成巨大的危害,加剧地球资源的消耗,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消解节俭、进取和拼搏的传统价值观念以及导致人的异化.可持续消费是可持续发展在消费领域的延伸,是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消费理念.面对消费主义给资源、环境、生态上带来的破坏与不可持续,越须提倡、选择一种新的可持续消费理念.  相似文献   

3.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市场化的推进,消费主义思潮在我国迅速滋生蔓延。大学生作为社会中的特殊群体,不可避免的受到了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在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的消费产生攀比性、享乐主义、超前性和炫耀性消费倾向。本文就消费主义对大学生消费观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了培养大学生科学消费观的对策,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理性、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念。  相似文献   

4.
"泛娱乐化"背景下童年异化现象,是指以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为核心,以现代媒介为主要载体,内容浅薄低俗的非健康媒介现象[1],消泯儿童与成人界限的非理性样态."泛娱乐化"致使童年异化的原因在于消费主义思潮剥夺了儿童正确的消费观,"快感文化"全面滋生儿童享乐主义倾向,"功利主义"解构儿童的价值观范式以及"媚俗文化"催生儿童的审美暴力.化解"泛娱乐化"视野下童年异化现象,应破除"虚拟游戏"的樊篱,充盈儿童的成长空间;多主体筑牢"泛娱乐化"防火墙,培育宏观媒介环境新风尚;感召儿童的"批判精神",深植儿童媒介素养厚重性;实现拟态环境理性回归,重拾媒介行业公共精神.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历史虚无主义、普世价值和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思想行为产生了巨大负面影响。特别是随着全媒体时代的来临,社会思潮的传播呈现出传播内容多元化、传播方式立体化、传播范围全球化等系列新特征,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造成巨大冲击,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应对全媒体时代社会思潮的不良影响,必须大力夯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适时打造全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平台,不断加强高校意识形态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社会思潮的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6.
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对社会思潮的性质进行区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社会思潮直接影响着人们的价值观,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社会思潮的研究,对社会思潮的性质进行区分,坚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原则,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面临四方面的制约因素:一是宣传教育缺乏足够的吸引力,不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二是民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严重影响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信仰;三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与百姓预期落差影响核心价值观的公信力;四是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构成严重干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根据其面临的瓶颈约束,作出相应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9.
消费主义是生产快速发展的产物,是消费异化在大众生活层面上的具体表现形式,其产生的理论根源是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消费主义盛行所形成的虚假性需求,严重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人的异化,影响了人类的全面发展,使人类陷入规模空前的生存和精神的双重危机。人类要实现长远的发展,必须建立一种更加科学合理的可持续的消费观。  相似文献   

10.
凝练概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时代所需和社会所盼,是引领整合多样化社会思潮、纠正价值缺失和偏移的现实需要,是应对西方价值观冲击和挑战、增强国家软实力的客观需要,是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构建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点睛之笔。从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到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遵循了价值观念形成发展的必然规律,进一步表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关键是要把握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理解深刻内涵,确定践行和培育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消费主义思潮迅速蔓延,正在对青年的消费观和价:值观产生极大影响,因此,遏止消费主义的蔓延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时代条件的变化,我国社会进入急剧转型时期和改革的深水区。网络时代的开启,人们获取网络信息的无选择性、快捷性、粗糙性,而多元化和复杂化的社会思潮也在此大潮中对大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造成影响。因此,以网络社会思潮传播为视角,研究当代大学生被社会思潮影响的程度以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了解高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分析现状的原因,最后得出有效、可行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策略和途径,作为共青团工作者,这是我们不可推卸的责任。  相似文献   

13.
消费主义是以满足人类无休止的欲求为特征,具有明显的物质享乐主义倾向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生活方式。消费主义作为与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冲突的一种资本主义意识形态,具有极大的危害性。文章主要是从道家"清静无为""少私寡欲",以及"福祸相依"的人生哲学的角度来分析和消解消费主义对我国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危害。  相似文献   

14.
当前,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构成了我国思想领域的矛盾统一体。在这个矛盾统一体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利用自己的主导地位统领、引导其他社会思潮,而其他社会思潮通过特有的渗透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产生冲击和影响,并以其迥异的方式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就形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多样化社会思潮之间的双向互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要在这种互动过程中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就要对多样化社会思潮具体分析,依据多样化社会思潮的特点、属性有针对性地进行引领。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正处在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社会发展重要时期,这个时期各种文化思潮交织碰撞的矛盾进一步明显。校园文化作为当前社会主义文化的核心内容的重要阵地,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必然会受到各种思潮的进一步的冲击,会对高校大学生产生负面性影响,并给高校师生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认知和形成带来混乱,严重影响到校园文化的健康发展。因此,本文将着重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校园文化的重要性,以及在此基础上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文化建设中的有效性,从而达到促进校园文化建设的和谐发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不设防的新媒体场域,消费主义等各种社会思潮潜移默化地影响着青年的价值判断,磨损其对主流价值观的情感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具有丰富内涵,但这并不必然意味着青年会自觉自愿接受并践行。其高度凝练的抽象话语表达,不苟言笑、宏大叙事、宣教明显的话语风格同青年喜用的碎片化、生活化、动态化的话语表达方式有明显距离,极易使青年因其理论抽象而难以感受其价值所在。优良家风家训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象体现,传承优良家风家训不仅有助增强青年的理论认知和情感认同,还能通过这种微观载体引导青年在日常生活领域自觉践行。  相似文献   

17.
新媒体开启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化、大众化传播的新阵地。但同时也带来许多新的挑战,多元传播主体致使异质社会思潮和网络谣言肆意泛滥、娱乐化传播特点冲击青年大学生价值观养成等。新媒体时代青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必须注重用活细小叙事话语,增强先进典型事迹的网络传播内容转换;加强"微监管",净化价值观传播的网络环境;开展素养教育,激发青年成长成才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经济时代,以内容和社交为中心的传统社交平台逐渐向“短视频+直播”的社交电商转型,其中以内容类社交媒体平台的电商化转型模式最为显著。在资本逻辑支配下,社交电商引发了数字技术异化、消费异化以及交往异化问题。本文以小红书、抖音、快手为代表的内容类社交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基于马克思资本逻辑探究社交电商平台的异化现象,并从制度层面、技术层面、价值观层面提出引导社交电商平台为社会主义服务的矫正路径:以制度优势规制资本逻辑,防止社交电商平台资本野蛮生长;扬弃数字技术的资本统摄,以人为本发展社交电商平台;抵制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渗透,营造健康的社交电商生态。  相似文献   

19.
拜金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产生诸多消极影响,误导当代大学生偏离社会主义主导价值观,诱使当代大学生人生目标功利化,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甚至诱发犯罪。通过充分分析这些消极影响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大学生要在自我反省中实现全面发展,家长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学校加强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优化社会环境,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同引导大学生抵御拜金主义的侵袭。  相似文献   

20.
在全球化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加强了西方社会思潮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多元价值观削弱了马克思主义在我国的指导地位,导致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发生着改变。但是,全球化也激发了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为弘扬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契机。面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应以人为本,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加强制度建设;正确对待外来文化,剖析西方价值观的实质。要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人们自觉自愿的行动,用其引领风尚、凝聚力量,从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