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 毫秒
1.
无锡日报副刊“太湖·现场”版已走过了近三年的历程,它从一开始就这样定位:关注百姓的文化生活方式,扫描民众独特的文化现象。一路走来没有改变过初衷,不离不弃,始终注视着最基层百姓、最原生态文化,搭建了一个为“原创节目”完整展示的平台(每期均为一个专题):独艺之才都可在“现场访”(栏目)一显身手,大展风采。就这样,民众源源不断的鲜活的文化,接连来到这里展示和畅游。这个舞台的门坎放得很低,情趣性灵有着足够的自由度,3000字上下的文艺通讯成为“现场访”的重量级“独角戏”,表现形式和内容均丰富多样。  相似文献   

2.
网络文化是指网络上具有网络社会特征的文化活动及文化产品,是以网络物质的创造发展为基础的网络精神创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作了专门部署,强调指出:“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信息化条件下对文化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赋予了有关部门管好网、用好网、营造更良好文化环境的新职责和新使命。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有极大的包容性,能给各种文化留下较大的发展空间,这就成为贵州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坚实基础,最能适应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领导新语     
《当代贵州》2011,(11):10-10
贵州省虽然经济欠发达。比起国内的一些文化大省,文化底蕴也不算很深厚。但通过改革创新推进文化发展,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全省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一定要深入挖掘、认真总结这些年文化建设最基本、最核心的成功经验。找出最“带劲”、最“解渴”、最有根本性的东西,打造全新的贵州“文化灵魂”。  相似文献   

5.
“今天你山寨了吗?”就跟前几年“今天你伊妹儿了吗”和“今天你炒股了吗”一样,在社会上广泛流行。山寨“一夜成名”,俨然成了2008年最热门的词汇之一。从山寨手机到山寨电脑,从山寨明星到山寨电视剧,直到岁末年初的山寨春晚,山寨红遍网络,大有形成山寨文化之势。  相似文献   

6.
全书收录了36篇高质量的论文,从“理论探讨”、“政策阐释”、“资源保护”、“文化管理”、“网络文化”、“海西文化”、“台湾经验”和“国际视角”8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云南省在政府管理创新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成效斐然.然而,网络文化视角下云南政府管理创新,必须树立“网络政治”理念,定位“网络政府”角色,构建“网络行政文化”体系,推行“网络治理”新模式,开展“网络舆论”监督与“网络舆情”引导以及运用网络文化资源,才能应对网络意识形态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加强我国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胡锦涛总书记曾强调指出:“能否积极利用和有效管理互联网成为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途径、公共文化服务的新平台、人们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的新空间,关系到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家文化信息安全和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全局。”具体地讲,其意义主要有:  相似文献   

9.
“开漳文化”亦称“开漳圣王文化”、“圣王文化”.源自一千三百多年前以陈元光为代表的中原府兵开创漳州的历史,从广义上而言代表”闽南文化”,与”妈祖文化”、“闽王文化”共同构成福建最具影响的三大传统祖根文化。它是漳州历史文化形成发展的根基和核心,也是维系海内外同胞亲情乡谊和民族感情的重要精神纽带。据了解,在台湾地区有漳籍同胞800多万人,有供奉陈元光的寺庙就有300多座.每年都有众多的台湾同胞组团到云霄寻根谒祖。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大力弘扬开漳文化又被赋予了新的意义和功能,集中体现在泛闽南语系经济圈的经贸关系上。  相似文献   

10.
先进文化是适应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符合人类文明发展趋势的文化 ,是人类进步的结晶 ,是推动社会前进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用“三个代表”要求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重大理论创新。在当今全球化的趋势下 ,要巩固和发展我们党作为“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忠实代表的地位 ,就必须“积极进行文化创新 ,努力繁荣先进文化”  相似文献   

11.
《新长征》2012,(3):32-32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这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地位。核心价值观是文化的灵魂,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就有什么样的文化立场、文化取向、文化选择。  相似文献   

12.
马国良 《世纪桥》2005,(4):108-113
中国是世界上丹顶鹤最多的国家。在全世界约2400多只丹顶鹤中,按越冬地统计,仅在江苏省盐城市越冬的就达1200多只,占了一半以上:按繁殖地统计,仅在黑龙江省各湿地繁殖的就有500多只,占五分之一以上。中国也是鹤文化最丰富,最久远的国家。在有实物和文字可以证明的三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在文学艺术,语言文字、哲学宗教、民俗体育等多个文化领域,创造了灿烂的鹤文化。有的学者甚至把丹顶鹤称为“文化鸟”。  相似文献   

13.
叶险明 《新视野》2007,3(2):45-48
基于对“文化全球化”解释学意义上的拷问,作者从三个相互联系的方面探讨了“文化全球化”,即:“文化全球化”与“经济全球化”之间的关系、“文化全球化”的基本矛盾以及“文化全球化”发展的过程及其趋势。进而指出,在“文化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先进文化,就必须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全面、正确地认识和把握拒斥“西方中心论”和狭隘的民族文化观与向西方国家先进文化学习和发展本民族先进文化间关系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4.
论现代网络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化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网络化对文化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网络的发展,将加速各种文化的传播和相互吸收、融合,使各种文化在广泛传播中达到发展和创新。同时,网络的发展对文化的负面影响也显而易见,尤其是不良文化通过网络更易传播,对此必须有充足的思想准备和预防对策。一、网络文化的含义及特征(一)网络文化的含义。网络文化,广义地说就是网络时代的人类文化。网络文化又称赛伯空间文化。这是1984年美国科幻作家威廉·吉布森,在他的科幻三部曲小说里,新创的一个奇怪的用语———“赛伯空间”。赛伯空间是思维和信息…  相似文献   

15.
海军 《共产党人》2007,(24):30-31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十七大报告强调要建设和谐文化,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新闻出版事业是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网络出版又是新闻出版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和生机的新生力量。因此,必须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重视网络出版管理,大力推进网络文化建设,促进新闻出版事业大发展大繁荣,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当代党员》2013,(11):58-59
“文化”一词,历史深远,意蕴深厚,且与时俱进,厚积常新。《周礼》丢:“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西汉刘向《说苑》言:“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缺失精神支柱,就没有“根”和“魂”,就会失去凝聚力和生命力。同样,一个机关、一个单位,如果没有核心文、化,就形同一盘散沙,容易迷失方向。作为直辖市的市政府办公厅,始终坚持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结合实际深入开展“满意服务年”“创新服务年”“勤政高效年”“'五型’机关建设年”等主题实践活动,以培育机关文化、探寻玉作规律: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总结,最终形成了“务实、高效、和谐、廉洁”的核心文化理念。  相似文献   

17.
当前全球范围内网络文化的强势崛起对城市文化软实力的构成与发展特点带来不同于前网络时代的变化,“网络文化软实力”建设成为驱动网络信息时代城市文化提升和城市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诉求和支撑.本研究从目标层、模块层、要素层的整体架构,从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基础与支撑、成果与表现、影响与功效三大方面,从网络文化基础力、提供力、表现力、传播力、效果力、扩展力六大结构模块,对城市网络文化软实力的构成模型及其要素进行分析.以期对城市文化建设和城市竞争力构建提供有益指引.  相似文献   

18.
论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刘本锋 《求实》2003,1(8):45-46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意态文化”和“物态文化”构成的文化力将逐渐成为国际间的核心竞争力。虽然我国目前文化产业起步晚 ,底子薄 ,但只要我们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在文化资源的开发、文化机制的完善、文化环境的优化等方面积极推进文化创新 ,就能加快“意态文化力”向“物态文化力”的转化 ,增强我国的文化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朱继东 《前线》2012,(5):27-28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发展健康向上的网络文化”,“加强网上思想文化阵地建设,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迫切任务”。目前,网络上存在着一些错误的思潮误导网民,值得警惕。  相似文献   

20.
高延青 《实践》2007,(5):41-42
“十五”期间,我区各地在开展农村牧区文化工作中注意挖掘自身优势,结合时代特点和地域特点,开展当地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点和乡土文化气息的文化艺术之乡和文化活动品牌。基本建成了农村牧区文化工作网络,全区农村牧区文化阵地和文化网络的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多彩。各地下大力量抓重点文化项目建设,电影2131工程、艺术团体“三下乡”、加大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等工程的实施,都取得了可喜成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