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尚木 《人大建设》2005,(4):34-35
学校给学生发了一张奖状,承诺奖励7500元的奖学金。然而,当学生毕业后却被告知,她没有资格领取这份奖学金,原因是她中考时第一志愿没有填报母校。学校承诺的奖学金怎么能不兑现呢?为了讨要自己的奖学金,这位学生将母校推上了被告席。此案是全国首例因填报中考志愿而引发的官司,法院会支持这位学生的请求吗?填报志愿的背后又有何隐情?  相似文献   

2.
《乡音》2014,(7):I0003-I0003
在同事们的眼中,她是铁人,忙起工作来就永远不知道疲倦;在学生的眼中,她是严师,对学生苛刻地容不得半点儿马虎;在家人的眼中,她却是个住店的,家里的活儿一点儿不干,整天泡在学校,除了节日,几乎很难见到她休息的身影…她就是河北省第十一届政协委员,全国模范教师、河北省高校教学名师,衡水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院长张艳丽教授。  相似文献   

3.
26年的时间经历了中国培智教育事业从无到有、从弱变强。北京市海淀区培智学校校长于文坐在我的对面,讲述着她与培智教育事业26年的情缘。说到自己刚入校时还是个“又高又胖”的姑娘,她笑了,眼角爬上了道道鱼尾纹;说到学校现在6000平方米的现代化教学楼和100名专业教师队伍,她感慨着创业的环境如何艰难;说到她自己失去的孩子和亲手培育的700个智障学生,她哽咽了,这些都是她的孩子。  相似文献   

4.
有一个女孩,高中毕业后,没考大学,被安排在当地的一所学校教初中。结果,上课还不到一周,由于解不出一道数学题,被学生轰下讲台,灰头土脸地回了家。母亲为她擦了擦眼泪,安慰她不要伤心,让她找找别的事做。  相似文献   

5.
西部贫困地区中职生的心理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部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主要心理问题由于西部贫困地区中等职业教育比较落后,在校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一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近些年,随着改革开放的扩大,经济社会的发展,信息传播的广度和深度的不断提高,西部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日益积多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暴露出来。1.自卑心理。由于中职生大多数是普通高中没有被录取而进入中职的,考试的失败在他们心中留下阴影。这种挫折感造成他们的自卑心理比较普遍。如陕西延安林校的一位同学说:中职不是她第一志愿,而是第三志愿,第三志愿是她最坏的打算。她认为上职校没有什…  相似文献   

6.
《天津人大》2006,(3):1-1
赵育梅,河东区嵩山道小学校长,河东区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她从走上学校领导岗位后,坚持“科研兴校,民主治校,文化建校,学习盛校,特色强校”为核心的办学理念,带领年轻的领导集体一起团结奋进,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使嵩山道小学步入适应现代化教育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打造特色教育先进学校的行列。学校先后荣获了市级素质教育示范校、义务教育示范校、市级绿色学校、市级古诗文诵读先进校、区级科研先进校、国家级重点课题承担校、连续9年教育教学评估和党支部评估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她也先后荣获天津市科研先进个人、区级“十五”立功奖章、优秀领导干部等荣誉称号。作为人大代表,她不忘代表职责,深入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积极提出建议。她心系困难群众,和学困生手拉手,和生活中有困难的教师做朋友,被誉为群众的“贴心人”。  相似文献   

7.
李白燕是桂林市育才小学校长、特级教师。在28年的小学教师生涯中,她担任过15年的班主任、4年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分管了近十年德育工作。她用心灵与师生交融,用智慧创新德育理念,构建学校大德育体系,将德育教育渗透在生活、学习之中,让学生自主发展。  相似文献   

8.
吃晚饭时,平常活泼多话的小孙女有些发呆,突然问我:“爷爷,我把压岁钱交给你,带到单位捅给灾区的小朋友好吗?”她说问过老师,老师说学校还没有接到让学生捐款的通知,你们的任务就是好好学习。可是,她做梦都梦见压在楼板下的小同学!  相似文献   

9.
<正>身为学校的老师,却数次被学校门卫拦住不让进校,因为她戴着口罩和头巾蹬三轮车卖垃圾;平时非常注重仪表、爱干净,却俯身在馊臭的垃圾桶里翻垃圾;一些同事觉得她"不务正业",她却坚持带领学生进行垃圾分类和回收……她就是怀柔一中的地理老师刘颖娟,"教育一名学生,带领一个家庭,文明整个社会"是她践行垃圾分类垃圾减量的初衷和目标。  相似文献   

10.
《山东人大工作》2007,(7):F0003-F0003
袁敬华,山东省夏津县精华聋儿语训希望学校校长,1998年当选德州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2003年当选第十届全国人大代表。袁敬华始终坚持情洒特教事业,心系残疾学生,在特教这块充满真情和爱心的园地里,十几年如一日地辛勤耕耘着,从办学到现在已有380多名孩子能开口讲话,其中106名学生进入正常学校就读,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大代表的赞歌!  相似文献   

11.
刘芳 《人民公安》2013,(9):23-23
在北京市西城区重点学校奋斗小学任教多年,担任过各个年级班主任的刘芳。被她历届学生及家长们拥戴和热爱。学生们甚至把不愿意告诉父母的心里话讲给她听。即使是这样,她依然强调妈妈的不可替代性。  相似文献   

12.
南京市一名女研究生找工作屡屡受挫,于是求问于路边的算命先生。当算命先生告诉她是她的命运不好而造成时,她的精神防线轻易就被摧毁,在自己的房间里上吊自杀(2004年12月14日《江南时报》)。无独有偶。四川省阆中市彭城镇中心学校后面是一座坟山,一些胆小的学生晚上不敢出门;又因安全事故频发,校长于是在教学楼和公寓楼背面让巫师给贴了很大的两个“符”字,并在学校大门旁点了两个菜油灯驱鬼(2004年12月19日《华西都市报》)。  相似文献   

13.
7月31日,见到大陈实验学校校长翁丽芬的时候,她正在家中养病。打开门后,她小心翼翼踮着受伤的一只脚,把笔者引到客厅。今年上半年,大陈实验学校启动校舍重建,翁丽芬为学校建设的事情四处奔波导致脚趾骨断裂。一检查,医生告诉她:她的脚趾问还长了一个瘤,必须手术。“那时候实在是太忙了,学校基建上去后,电力供应不足,严重影响工程进度,我每天都在忙着解决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时间。”  相似文献   

14.
《青年探索》2012,(4):I0001-I0001
教师的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推动,是许多教育工作者重点关注的课题。2012年6月9日香港资深教育工作者黄美美博士经广州市青年对外文化交流中心邀请到白云区学校讲学,她将山东杜郎口和山东潍坊以及广州思源学校关于学生自主学习和国际上自主学习的做法以及目前香港的经验做了详细的点评。她说:教育的最大奥秘就在于如何去启动学生发展的内动力。教育是激励,是唤醒,是鼓舞,是通过一切有效的形式与方法调动学生发展的内在积极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和职责不是教学生如何去活动,而是启动学生自主活动的内动力,为学生的自主活动提供动力源。讲学非常精彩,现场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5.
她是一名特困生,当年是揣着乡亲们5元、10元凑成的500元钱进的大学:她靠着学校的补助和勤工俭学维持着学业,一周只吃一次蔬菜,穿的大都是别人捐赠的衣物。她的假期.本可用来打工。她太需要钱了。但从大一开始的6个假期,她却无一例外地为家乡的孩子补课.分文不取(5月27日《中国青年报》)。这个叫盂玲娜的学生,用令常人感动的方式.履行着常人该履行的道德操守——知恩图报;用乡亲们交口称赞的行为.昭告世人:回报是需要弘扬的美德。  相似文献   

16.
程路 《就业与保障》2009,(11):22-23
代工代课老师被辞退 自1992年9月起,王老师就在某县一所中学从事英语教学工作,但是直到十年后,即2002年8月学校才与王老师签订书面的劳动合同。最后一次劳动合同于2008年7月31日截止后,学校通知王老师:由于她属于代工代课老师,没有正规的教师编制,学校决定不再聘用她。  相似文献   

17.
几年前,苏秋颖从普通学校调到了辽中县特殊教育学校。刚来特教学校时,而对那些不会说话和神情果滞的孩子,苏秋颖的内心被深深触动了,她觉得这些孩子太不幸了,她在心里说,我要用爱心和温暖为这些不幸的孩子创造一片美丽的天空。  相似文献   

18.
我的一个中学教师朋友姓许,她是性格很直爽的东北女子,做事有些不拘小节,我们都很喜欢她。去年,她随丈夫去了美国洛杉矶定居,丈夫是跨国企业的高级工程师,而她经推介在一所语言学校教中文。  相似文献   

19.
在校大学生郭小娜边完成论文边找工作,凭学校发给的毕业生双向选择就业推荐表,与用人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谁知,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郭小娜发生交通事故无法上班,用人单位以她未领取毕业证,仍是学生,不具备劳动关系主体资格为由,要求确认合同无效。那么,学业毕业是大学生劳动就业的法定准入门槛吗?  相似文献   

20.
梦佳 《黄埔》2007,(1):56-57
在拜访张润滋老师前,我对她一无所知。仅从她在1986年出版的画册的前言里,我了解到她1955年从护士学校毕业后曾做过教师,后因重病而离职休养,在病中她开始自己钻研泥塑艺术。她没有上过美术学校,她的艺术道路完全是自己摸索走出来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