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2014年,727万大学毕业生涌入就业市场,这一群怀揣梦想的千里马能否马上找到工作?驰骋千里?连续几年大学毕业生供大于求的就业市场会让他们对就业有什么样的期待?2014,迈入就业市场的大学生将面临哪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今年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又有哪些新的动向?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2013年全国大学毕业生达699万,被一些人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2014年,高校毕业生有727万,  相似文献   

2.
2009年,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国务院关注的重点民生问题。据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统计,2009年全国应届高校毕业生达到610万,加上2007年~2008年约有250万大学毕业生没找到工作,估计2009年的大学生就业人数为86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日益突出,受到了社会的普遍关注。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数量为115万,2002年为145万,2003年为212万,2004年为280万,2005年达到338万,2006年为413万,2007年为495万,2008年为558万,2009年为610万。据教育部统计,2001年大学本科毕业生待业人数为34万人,2005年增至79万人,2007年与2008年毕业的大学生分别还有100万人和150万人没有找到工作。如果2007年与2008年的未就业学生与2009年610万应届高校毕业生一起竞争工作,这个数字将高达860万。  相似文献   

4.
《创造》2009,(3):43-45
很多大学毕业生总是有这样的感叹:读书容易,找工作难。特别是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大学生就业与创业形势变得日趋严峻,面对岗位供大于求的现实,很多大学毕业生降低了自己的求职预期,部分应届毕业生毅然选择了自主创业,还有的甚至打出了“零工资”就业的口号……在这个就业的寒冬里,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  相似文献   

5.
《时事资料手册》2009,(4):96-97
6月10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了《就业蓝皮书: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这是我国针对大学生就业发布的首部就业蓝皮书。报告对2008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与收入、就业流向、工作能力、求职、就业与教育公平、自主创业等作了全面的研究分析。本刊摘录相关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6.
《就业与保障》2014,(6):11-11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城乡基层就业。人民网收集并整理了相关政策措施,供正在求职的大学生们参考。2013年高校毕业生规模逼近700万,几乎达到香港地区的总人口,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年"。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规模再创历史新高,达到727万人。据了解,2014年起高校毕业生在中西部地区和艰苦边远地区县以下基层单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申报相应职称时,可不参加职称外语考试或放宽外语成绩要求。  相似文献   

7.
新闻背景:2008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毕业生总数预计将达到22.9万人。比2007年增加了4.2万人。随着就业高峰的到来,制约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问题也愈发凸显,尤其是就业总量矛盾和专业结构性矛盾。使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的做法不失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8.
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据教育部的消息,2009年高校毕业生规模达到611万人,比2008年增长52万人。困局面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就多次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和专门部署。温州被誉为“创业热土”。植根于这片创业热土的温州大学多年来把大学生创业教育作为学校深化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自2002年以来走出了一条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新路子,对人才培养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9.
《今日上海》2008,(2):9-9
去年上海高校毕业生14.3万人,比上年增加了1。4万,就业率为97.25%;而今年共有高校毕业生14.9万人,比去年又增加6000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加大。上海将多管齐下,确保今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保持稳定,实际就业人数进一步增加。初步的措施是:将就业见习和青年职业见习基地的范围扩大到符合条件的各类行业;对家庭经济困难且就业有困难的毕业生提供就业服务和重点推荐,并尽量给予适当的求职经济补贴;  相似文献   

10.
眼下,又到了应届大学毕业生的求职高峰期,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求职也越来越困难。个别用人单位抓住毕业生急需就业的心理,在试用期这一特殊阶段上耍花招,侵害毕业生的合法权益。在此提醒求职大学生一定要弄清试用期的“门道”,在求职时多加注意,以防上当。  相似文献   

11.
自1999年全国高校扩招以来,吉林省毕业生人数从2004年的7.4万余人增加到2008年的13.3万余人,增幅达到44%。随之而来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和就业形势的变化,使大学生就业难的现象日益突显出来。尤其面临世界金融危机,大学生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1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此前称,2009年毕业的高校毕业生人数约有610万人,再加上过去毕业未就业的约100万毕业生。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国家高度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陆续出台了强有力的政策来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丛峰  黄豁 《半月谈》2003,(7):58-61
2003年是我国高等院校扩大招生后的第一个就业高峰年,毕业生人数达到创记录的212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增幅达46%。与此同时,一些令人担忧的不良风气也开始侵蚀“象牙塔”的纯净。在西部地区高校较为集中的四川省和重庆市,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地方保护、人情求职、造假投机等丑陋现象。  相似文献   

14.
《政策》2010,(6):42-44
就业是民生之本,高校毕业生就业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息息相关。近两年来,在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下,我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逼人。2009年,我省有普通高校毕业生35万人,其中研究生2.5万人,本科生15.4万人,专科生17.1万人。在省委、省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直接领导下,省直各相关部门密切配合,多措并举,各高校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09年底,  相似文献   

15.
《就业与保障》2014,(7):21-21
2014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总数达到24.8万人,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和结构性矛盾仍然比较突出,高校毕业生就业仍然是就业工作的首要任务。我省将继续强化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生产一线就业的主旋律,以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和"大学生就业促进计划"为抓手,着力促进毕业生实现就业创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毕业生就业创业日前,  相似文献   

16.
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再加上近两三年以来沉积的500多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因而,即便保守估计,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将高达千万人。尤其是最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众多中小型企业倒闭、破产,各大知名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降薪、裁员,使得就业市场雪上加霜。那些依旧"迎风而立"的部分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也开始放缓,毕业生的就业难度加大,负面影响已经初显端倪,使得越来越多的大学毕业生对自己的就业前景担忧不已。总的来说,2009届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年景"。  相似文献   

17.
《中国青年研究》2003,(10):21-25
●大学生求职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自述: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求职中正确选择的七个步骤2003年,我国高校应届毕业生达到216万人,比2002年净增67万人,而2004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这是近几年来高校不断“扩招”的结果。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一时间成为热门话题。但实际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在加大,很多单位苦于“招人难”。一边是“就业难”,一边是“招人难”,问题出在哪里呢?其中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大学生就业的市场化和人才市场尚不完善的矛盾。在取消了分配制度以后,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一直没有建立、健全起来…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人事部的相关统计资料显示: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超过600万。再加上近两三年以来沉积的500多万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因而,即便保守估计,2009年需要就业的大学毕业生也将高达千万人。尤其是最近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众多中小型企业倒闭、破产,各大知名企业也开始大规模地降薪、裁员,使得就业市场雪上加霜。  相似文献   

19.
《协商论坛》2013,(6):63
近日,有调查显示,超过两成受访大学生求职时动用过"关系"。而在山西太原,一个诈骗团伙4年来以帮忙找工作为名,骗得500个大学生近9000万元,原因也是迷信求职要"走后门托关系"。找关系求职成为集体"潜意识",很大程度上折射了就业之难。的确,这个夏天,近700万高校毕业生走向社会,却面临着经济增速放缓和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需求下降,  相似文献   

20.
求职就业是每位大学生成为职业社会人的必经过程。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高校毕业生人数逐年递增,师范生就业市场供求矛盾日益增加,毕业生在面临职业选择和就业竞争时,难免会遭遇到各种挫折,甚至会引发出各种心理问题。基于此,文章提出了对地方师范类高校毕业生就业心理障碍及调适对策的研究,并从学生自身、家庭和学校三方面提出了地方师范类毕业生就业心理调适的方法,以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