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新印度"愿景是莫迪本人的施政目标、行动计划和印度崛起的大国战略。莫迪"新印度"愿景重视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以及大力发展制造业,对内强化政府,对外推行"印度至上"大国外交,为莫迪政府赢得了国内支持,激发经济增长并在国际上提升了印度的国际地位。但如今也面临经济增速放缓、宗教民族主义上升等挑战,特别是受印度国情所限,在加快开放与保护国内弱势群体之间存在矛盾。伴随着中印构建更加紧密的发展伙伴关系的战略目标,下阶段中印关系的重要课题,就是要在两国领导人战略引领下,开展治国理政经验交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共同引领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改革,推进安全及人文对话,使"龙象共舞"成为中印关系"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2.
社会认知是目标导向性强的主体感知客体和自我感知的活动。在社会认知视野下,威胁或潜在威胁一直是印度对华安全认知的主流模式。印度对华安全认知模式有三个方面的来源:一是价值信仰(包括哲学性信仰和工具性信仰)因素,发挥着稳定器的功能;二是国际环境和人文环境因素,既促成认知结构又引证认知结构;三是学习过程,更多地扮演着调配器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2004-2014年十年间,印度外交政策中的实力政治和民族主义色彩趋浓,进取性日益突出。中印国力同步发展壮大,两国关系容量显著扩大,"或敌或友"传统叙事模式已无法概括其性质及内涵。中印关系的全球战略权重显著提升,经贸投资合作在两国关系中扮演压舱石角色,两国在安全领域着力补齐互信"短板",积极合作管控边界争端,累积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有利变量。未来推进中印关系的着力点应包括:两国高层持续引领;耐心谈判解决边界、涉藏等历史遗留问题;理性处理竞争与合作问题,合作推动国际体系改革;拓展共同利益基础,打造"发展同盟";完善机制,构建多支柱、全覆盖的双边合作关系网络。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印度时报》对中国的报道,从中分析印度报纸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认知,以此了解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的状况。从《印度时报》对中国文化、中国发展模式和中国外交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可以看出中国文化在印度是极具吸引力的。中国经济发展模式对印度有较强影响力,但政治体制有待提升认同力度。中国对印度的外交政策总体上为中印关系良好发展创造了条件,但中印关系中的边界问题亟需解决。总的来看,中国文化软实力在印度是有很大吸引力的,文章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进一步完善和提升提出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5.
尹锡南 《东南亚》2009,(1):37-41
本文以迄今为止中印关系曲折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础,从文化心理层面对中印之间的双向认知进行历史考古,回顾了印度对中国的认知与形象建构、中国对印度的认知历史,讨论了中印如何正确认识对方、文化交流在发展中印关系中的意义,并对通过文化交流深化中印关系进行了反思和展望。  相似文献   

6.
印度的外交政策与中印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印度之于中国,可谓神秘而陌生。伴随着中印关系航程的启动,必然要经历一个相互磨合和认识深化的过程。如何使这一航程驶向光明的未来,无论对于中国而言,还是对于印度来说,都需要付出真诚的努力。基于此,"《现代国际关系》专家论坛"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印度学术周"承办单位亚非研究所合作,本着认识印度、理解印度,为推进中印关系略尽绵薄的主旨,于2004年10月14日以"印度的发展与中印关系"为主题,在万寿山庄举行为时一天的研讨会。研讨会既有来自首都各单位学者、专家的奉献,也有印度驻华大使苏理宁先生的精彩演讲,兹将其整理发表,以飨读者。从中您或许会发现对问题的探讨存有某种缺憾,唯愿更多的人加入其中,作出进一步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尹锡南 《东南亚》2015,(1):73-79,109,110
近代以来,印度人的中国观发生了多次的变化,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印关系曲折发展的历史真实。1959年前后,印度人的中国观开始发生第一次转变,近年来又开始发生第二次转变。印度人的中国观,主色调从近代的朦胧与美好发展到现在的多元认知,变化是显著的。印度人中国观的变化,对中印关系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面对当前中印之间存在的"信任赤字"或"认知失衡"等严峻问题,双方应以加强人文交流、学术合作等方式,消除相互认知中的各种误区,培育新型的中印大国关系。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叶以来印度对华政策中涉藏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藏问题”在中印关系中一直是印度国家安全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印度政府对华政策的重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印度政府用以制华的一张牌。随着中印关系的发展,“西藏问题”在中印关系中的地位发生了变化。本文通过就印度对华政策中涉藏行为的回顾、对其西藏政策出台背景的分析以及对中印关系中“西藏问题”前景的预测,揭示中印关系中“西藏问题”的实质,指出“和平发展”不仅是中印两国国家利益所需,也有助于“西藏问题”的解决、有利于境内外藏族人民。  相似文献   

9.
中国的南亚外交与克什米尔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克什米尔问题一直困扰印度与巴基斯坦的关系,随着印巴两国矛盾尖锐以及双方均已实际拥有核武器,克什米尔问题从根本上威胁到南亚地区乃至全球的安全稳定。中国对克什米尔问题的立场调整的中国南亚政策的重要体现,始终反映了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两国的战略关系变化,同时也与中国自身国家利益相关。近年来的印巴和平进程、中印关系的良性发展、以及美国等其他大国对南亚战略影响的加深,均对中国南亚政策的定位提出新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印度莫迪新政府的对华政策走向成为各界关注的焦点。在大选中,莫迪对中印关系的展望,折射出近年来印度国内出现的一些新变化:决策层和民意在对华政策上逐步形成一种新共识——力主对中国实行强硬外交。本文试图从大选中的外交政策讨论、印度在中印边界和海权问题上的既定立场、以及印度深化推进东向政策的诸多举措等几个方面,分析印度莫迪新政府对华政策走向,及这一变化对中印关系构成的潜在挑战。而莫迪就职后,中国一直在积极采取措施化解分歧,为营造地区安全而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