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石,也是中国共产党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百年进程中取得的最具创新性的思想理论成果之一。回顾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孕育、确立和不断深化的过程,考察这个理论在新时代的新发展,对于进一步加深对"当代中国的最大国情、最大实际"的认识,科学把握和研判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自身演进成长的历史逻辑、内在机理及趋向,在新时代更好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1949-2009):两个“30年”的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界,建国60年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大致可以分为前后两个"30年".前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既收获了重大成果又遭受了比较多的曲折和比较严重的挫折,是经验教训并存的30年;后一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断取得新成果,是成就非凡的30年.比较研究前后两个"3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不同际遇及特质,对于新世纪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伟大事业,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应是一个自我设限的封闭体系,而应是一个与世界文明保持密切互动的开放过程。确立"世界向度"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中国和世界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学习和吸纳人类文明优秀成果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路径。党的一代代领导人坚持"世界向度",不断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并引领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当前,我们亟需改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过于集中于"中国向度"的局面,切实加强相关研究的"世界向度",以凸显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丰富的世界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4.
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是历史赋予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神圣使命。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不断创新、永无止境的过程。无论是从马克思主义自身所特有的与时俱进的内在品质的理论维度,还是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的客观需要的实践维度,以及创造中国先进文化必然要求的文化维度,来探讨分析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都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着眼于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立足于实践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用不断创新的理论成果指导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6.
十六大以来,我国改革开放和社狯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推进,并有力地推动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不断创新,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理论成果,这些成果的取得,是与改革开放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路径选择分不开的,即:搞清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搞清党和国家所处的历史方位,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前提和基本依据;不断地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动力和法宝;尊重实践和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基.  相似文献   

8.
刘益浒 《学理论》2009,(9):108-109
确立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关于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必须把马克思主义法学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必须坚持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加以指导。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奠定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法治基石,强化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法学的中国化,学界有许多争论观点。  相似文献   

9.
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西方现代思潮进入中国,在中国学术界经历一个复杂的理论嬗变过程,这个过程在总体上表现为从"精神污染"到思想资源的转变。具体来说,在改革开放初期,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到了配合解放思想、呼唤人性、弘扬人道主义的作用;到了90年代,学者们开始在主体性转向和异化批判的范式下研究这一理论;世纪之交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性"的讨论,最有影响的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生存论转向",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成为这一转向的理论资源;新世纪以来,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变得多元与精专,并展现出与当代西方社会思潮合流的趋势。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学术界也大致经过上述四个阶段、四种范式。"人学辩证法"是萨特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核心,带给中国学术界的思想冲击也最大,它刺激着中国学者反思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学"问题和"当代性"问题。而"当代性"一端连着传统哲学(近代哲学和形而上学),另一端连着后现代,萨特就是在传统哲学和后现代哲学之间搭建桥梁的人物。  相似文献   

10.
全国第十五届"马克思哲学论坛"主题为"唯物史观视域中的现代性问题",与会学者围绕"马克思哲学与现代性问题""现代性的中国内涵及其理论建设""现代性理论的挑战、困境与分析视角"三个专题展开深入研讨。此次论坛以唯物史观为基点理解现代性问题,梳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伟大成就,彰显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唯物史观的理论张力,反映出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声音,阐释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当代内涵和现实意义,是一次马克思哲学的精神盛宴、一次富有成果的学术论坛。  相似文献   

11.
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是否必要?其一,在文本视域下,反映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学理诉求;其二,在问题视域下,体现的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现实意义.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何以可能?一方面,取决于研究对象,即客观上是否存在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形态;另一方面,取决于研究主体,即研究者是否形成了有关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形态的理论和方法.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路径何在?不妨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根基、时代背景、文化土壤、实践基础、现实依据、科学支撑、战略布局、总体目标、实现路径、独特贡献等十个方面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加以阐释,尝试构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学的一种路径,体现的是当代中国的"问题与主义",同时预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基本经验.  相似文献   

12.
刘:我注意到您最近的讲话和发表的文章都论述了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这个重要问题。这个问题实际是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向全党提出的要求。请您谈谈为什么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苏: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是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一条基本经验。理论创新每推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是我们党始终保持先进性、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我们党是以马克…  相似文献   

13.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及其基本经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三次历史性飞跃,取得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大理论成果.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相似文献   

14.
《理论视野》2015,(4):90
<正>为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决定于近期举办"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参评要求及相关内容如下:一、参评要求1.参加评奖的成果,应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  相似文献   

15.
如果要更加科学地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任务及其历史性飞跃,就必须从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维度来全景式地回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一方面,通过"理论创新"来科学地"解释世界",进而实现理论上的突破与创新;另一方面,通过"实践创新"来成功地"改变世界",进而实现实践层面的突破与创新。正是这双重维度构成了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性飞跃的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6.
社会政治生活离不开政治哲学的引导。中国的政治建设实践是中国政治哲学的现实基础。当代中国政治哲学不是对西方政治哲学的"移植",也不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的"拷贝",而是基于当代中国政治实践,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加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理论建构是现实而紧迫的任务,是当代中国政治发展实践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发展和完善提出的客观性要求。这一理论建构应基于鲜明的政治立场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反思与超越、理想与现实、共性与个性的辩证关系,避免片面性,在创新维度、超越维度、现实维度、个性维度上提出符合现实政治发展需要、能够引领政治价值发展的理论思考和现实目标。  相似文献   

17.
<正>为推动对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的理论研究,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发展,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理论支持,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决定于近期举办"第四届马克思主义研究优秀成果奖"评选活动。参评要求及相关内容如下:一、参评要求1.参加评奖的成果,应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方  相似文献   

18.
《理论视野》2021,258(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行了重大理论创新,初步形成了系统的理论体系,科学回答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否过时的"时代之问",始终坚持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开拓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新时代新征程,我们必须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根本立场,坚持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要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现实,不断揭示新时代经济发展规律的新特点、新形式、新内容。  相似文献   

19.
国外学者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研究集中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早期传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当代进程等四个方面。国外学者在这四个方面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见的观点,但不可否认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20.
稿约     
《理论视野》2009,(8):F0002-F0002
《理论视野》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中共中央党校主管、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主办的综合性理论刊物.面向广大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重点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努力体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的新水平;探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的重大现实和战略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