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张翠珍文明是反映人类社会开化和进步状态的概念。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的物质成果,它表现为物质生产的进步和物质生活的改善;精神文明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在改造主观世界方面所取得的精...  相似文献   

2.
一、两个文明协调与发展的相对性及绝对性社会的文明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物质文明是对一定时期人类社会所达到的物质资料生产水平和物质生活状况的统称。作为人类“第一个历史活动”的直接产物,它充分显示着人类在社会发展的特定历史时期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所达到的广度和深度。精神文明是指人类在社会实践中所创  相似文献   

3.
不平衡是两个文明运行的一个重要特征□张纪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不平衡性文明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改造世界的成果。物质方面的成果就是物质文明,精神方面的成果就是精神文明。两者相伴而生,总要互为前提条件而存在,相互协调适应而发展。一定的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4.
生态文明     
《今日浙江》2010,(12):57-57
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成果,是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和精神成果的总和,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周易》里说:“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唐代孔颖达注疏《尚书》时,将“文明”解释为:“经天纬地日文,照临四方日明。”“经天纬地”意为改造自然,属物质文明;“照临四方”意为驱走愚昧,属精神文明。在西方语言体系中,“文明”一词来源于古希腊“城邦”的代称。总之,自然生态有着自在自为的发展规律。人类社会改变了这种规律,把自然生态纳入到人类可以改造的范围之内,这就形成了文明。  相似文献   

5.
论文明的系统结构及协调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文明应包括制度文明马克思主义者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论述社会文明的,认为文明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开化的状态,是人们改造世界的成果。恩格斯曾指出:“文明是实践的事情,是一种社会品质”。党的十二大正是从社会实践着眼,把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和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分别概括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这一概括并不意味着文  相似文献   

6.
<正>社会文明指人类社会的开化状态和进步程度,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获得的积极成果的总和,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国家文明和人类文明等方面的集成物。在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的目标中,党的十九大报告对社会文明发展程度有新的提法  相似文献   

7.
一、生态文明是人与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它反映的是人类处理自身活动与自然界关系的进步程度。  相似文献   

8.
物质文明是人类改造自然界的物质成果的总和。从根本上说,物质文明建设的最终成果表现为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这里所说的生产力是指物质生产力,它是指在物质生产过程中人对自然的关系,它表明某一社会的人们控制与征服自然的能力。思想政治工作在物质文明建设中的地位和作...  相似文献   

9.
文化,从广义上讲,是人类物质文明成果和精神文明成果的总和.同样,从广义上讲,城市文化,也是一个城市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果的总和.从物贡上讲,它包括一个城市的自然景观、工业水平、产业构成、城市建筑所体现出的城市建设水平和城市风貌;从精神上讲,它包括一个城市的人口素质、科技水平、历史传统、风俗习惯、价值标准以及社会生活方式所体现的精神风貌.一句话城市文化就是一个城市整体的文明状态.通常人们认为一个城市居民的语言和行为的文明程度是一个城市居民教养水平的表现,从更深层意义上看,这是一个城市文化品味的反映.城市文化,相对于民族文化来说,是一种亚文化.而不同城市,在同一民族文化土壤上,又生长出不同的文化特色或类型.  相似文献   

10.
从制度建设高度建设精神文明王庆五制度建设是建设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精神文明”,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主观世界也得到改造,从而表现在社会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发展方面的具体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仅要求物质文明有一个大的发展,而且要求精神文明...  相似文献   

11.
可持续发展作为一种理论和战略,是国际社会对工业文明和现代化道路深刻反思的产物,业已成为世界各国迈向21世纪的行动纲领,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精神成果的总和.精神文明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它的有效建设将为我国可持续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社会主义中国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一、持续发展已经把精神文明建设包容在其中,成为其整体的一部分可继续发展这一发展观虽然是从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这个角度指出来的,但其中也包含着个人与群体、今世…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精神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1.精神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时所体现出来的精神成果,即精神生产(指人类通过自身的脑力劳动创造精神产品的活动)和精神生活(指人们为生存和发展所进行的精神生产和精神享受的活动,包括科学、政治、法律、道德、艺术、体育以及各种文化娱乐活动、社交活动等)的成果。人类产生以来,不断地认识客观世界,并且不断地改造客观世界。最初,当人类同大自然作斗争进行物质资料生产的时候,人类的精神生产也就开始了。随着人类同自然斗争…  相似文献   

13.
高原 《前沿》2009,(9):117-119
生态文明是指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离不开经济体系的建立和扩张更与地球生态文明的建设有着密切联系,二者的发展相互作用和影响。  相似文献   

14.
文明,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是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进步状况.人类社会的历史就是人类文明的进程史,在几千年人类文明的进程中,人的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的素质的高低,决定人类文明进程的速度、质量和方向.同时,社会文明的进步状况影响着人的素质的高低.现在我们处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时期,在这个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期,要巩固和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促进两个根本性转变,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相互激荡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迎接综合国力剧烈竞争的挑战,就必须建立丰富的物质文明与高度的精神文明,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建设,必须以提高人的素质为基础.因此,正确把握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人的素质之间的关系,全面提高人的素质,对于我们现代化事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马克思认为,文明是人类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成果。文明是社会进步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状态,是时代演化的过程,是人类创造的成果。文明是在一定社会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产生,并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发展的。  相似文献   

16.
文明是一个内涵十分丰富的概念,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又将其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如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奴隶制文明、封建制文明与资本主义文明等。进入21世纪,江泽民同志又提出了“政治文明”这一新概念。他在去年的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一、什么是政治文明所谓的政治文明,是指人类改造社会关系、社会制度所取得的精神及物质成果。从内容上看,它大体包括四个方面:(一)社会制度方面,如国家制度的革新,政治制度的进步,法制制度的完…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航程,需要张扬理想的风帆;社会的进化,应该高举文化的旗帜。我们谈的文明,自然是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个方面。马克思主义认为,物质资料的生产是精神生产和精神生活的基础,物质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小平同志谈过:“精神文明谈到底是从物质文明来的。”他还说过:“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在这里,小平同志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谈得再透彻不过了。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我们另有专文论述。此处,专论社会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六大提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新概念,明确把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并把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同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相并列,确立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位一体”的目标。对此,我们应怎样正确理解“三个文明”之间的关系呢?我们知道,人类社会是经济、政治和文化形态的有机统一体,人类文明也是由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构成的统—体。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都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伟大成果。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不但创造出日益增多的物…  相似文献   

19.
五个文明论     
什么是文明?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和理性社会体系,是良好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风尚,是人类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成果的总和。文明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历史的范畴。美国人  相似文献   

20.
王振国 《中州统战》2002,(12):10-11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这是我们党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提出政治文明建设的任务,是对邓小平两个文明建设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的理论的重大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协同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 人类在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过程中必然要发生三方面的联系,即人与自然的联系、人与社会的联系、人与思维的联系,相应地也就形成了人类社会生活的三大领域:即物质生活领域、政治生活领域和精神生活领域。因此,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政治文明与物质文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