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2 毫秒
1.
泛娱乐化如何挑战公共政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各种力量的复杂博弈,令泛娱乐化现象成为解读当代中国的绝佳视角,而传媒等公共政策的调整,则进一步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的开放程度与民主进程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在中国始终扮演着隐性在场的角色。与之相应,在物质条件迅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当代青年面临着如何重塑其文化人格的难题。在认真审视日常生活的平庸之后,部分青年选择“儒家”作为其身份想象。这种想象将儒家士大夫的“殉节”作为共情的基础,试图以此汲取其人格中的神圣力量。通过分析造成这一“文化奇观”的心理机制,我们可以发现此类青年的身份想象其实较多立足于诸如“自由”“平等”等文化价值的考量,而其所推崇的士大夫精神实际上已遭到隐性的转轨以贴合现代生活。是故,此类青年的所作所为并不能被单纯理解为儒学的“复活”,反而呈现了一种更为复杂的现代气质及其相关心理诉求。对于这一现象,我们姑且称之为当代青年在其心灵世界所发起的“逆向突围”。仅以青年而言,这既反映了部分自发形成的“文化保守主义”的面相下所包含的复杂动因,亦反映了当代青年表达其精神诉求时的曲折性与隐蔽性。  相似文献   

3.
"低欲望"与"躺平"现象的出现并非偶然,它是近年来以"丧文化""佛系文化"为代表的"颓废型"青年文化的延续。它是青年面临社会难题而群体性焦虑的文化反映,也是青年主体的代际特质与亚文化表征,本质上是所谓社会"内卷"后青年的自我贬损。一些青年选择"低欲望"和"躺平"有其现实缘由,但任其发展下去,会走向消极宿命论、价值虚无主义与犬儒主义。当代青年的需求世界多元复杂,不应夸大青年"躺平"现象并将其绝对化、标签化,而要整体把握并关切青年多元需求,帮助青年树立正确的需求观,形成青年个人奋斗与国家蓬勃发展之间的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4.
陈永福  邓扬麒 《前沿》2006,(8):130-131
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发展,如今中国人上法庭来解决纠纷也变得更为经常,但是不少研究和调查报告也表明当代中国人仍然趋向私下协商解决各种纠纷,这种"法律规避"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法治道路的进程,但从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法律文化中可以找到答案,本文分析了"法律规避"现象的合理性,并且建议在司法过程中,不能一味强调"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而应当考虑纠纷解决方式的多元化.  相似文献   

5.
文化反哺:生发动因与社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化反哺是在急速的社会变迁时代所发生的年长一代向年轻一代进行广泛的文化吸收的过程,它标志着人类社会原本由父及子的文化传承模式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或代际"颠覆"。造就文化反哺的动因包括社会变迁的提速、同辈群体的影响和大众传播的普及,而文化反哺最重要的社会意义则在于它改变了文化或文明传承的方向,或者说造就了一种全新的文化传承方式。如果说文化反哺现象从共时态角度说算是"只此一地",那么从历时态角度说则堪称"只此一次"。这两大特征赋予包括"文化反哺"在内的中国人民的社会心理嬗变即我们所说的"中国体验"以独特的社会价值,也使当代中国目前仍在延续的这场转型有可能避免沦为单纯的财富增长或GDP堆积。  相似文献   

6.
田杰 《青年探索》2010,(1):11-18
当代中国青年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它承续了中国近现代以来社会政治革命的传统,经历和参与了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全部过程。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它成为现代性风险社会中的一种政治仪式,并在自己的各种文化表达和诉求中实现对社会政治和民族国家的文化认同,同时也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个性和思想品格。在建国后的30年中,青年文化具有单一政治文化和意识形态色彩,是社会一元文化系统的附属物。政治紧张中的文化焦虑一度成为青年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巨大矛盾。20世纪6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是中国青年文化发生根本转折的重要契机,红卫兵以自我燃烧的方式宣告一个青年文化时代的终结。改革开放后的30年,是青年思想解放、自我解放的30年,是青年追求新的生活方式和自由表达权利,在新型青年文化与青年社会运动中实现新的民族/国家认同的30年。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在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增长、国际关系错综复杂的情形下,青年对社会以及民族国家的认同将出现某些新的问题,青年文化与社会政治生活的联系亦将形成某些新的格局。因此,中国青年文化的发展首先仍属于社会政治领域中的文化认同问题,或文化认同过程中的社会政治问题,且其中蕴涵着诸多的风险和机遇。  相似文献   

7.
互联网的发展催生了"网红"这一新兴职业,并使其逐渐成为互联网领域中不可忽视的群体力量。在这个过百万的庞大群体中,大学生"网红"占相当比例,形成了"大学生网红"现象。结合当代"大学生网红"现象根植的中国社会背景,运用郑杭生教授提出的"社会互构论",认为"大学生网红"现象是社会主体互构的产物,建议基于互构主体采取复合措施,规范大学生"网红"行为。  相似文献   

8.
在拥有相对成熟的心理咨询配置、完善的校园生活保障、良好的学习资源,优越的物质条件和成长环境的条件下,部分青年学生却出现了与上述客观环境不相匹配的一些现象。他们在日常生活容易产生空虚感,缺乏对生活意义追求的能力与动力,易在挫折感与成就动机之间反复摇摆而最终导致内心资源的耗竭,并影响其正常的学习与生活,这是一种被称之为当今大学校园"空心病"现象,它倾向被界定为由于价值观缺陷所致的群体心理障碍。该现象的发生并非偶然,对它的理解,也不能局限于某个个体偶发的行为和成长困惑,而是要以社会为现实图景并给予分析。因为,一个群体所展现出的精神风貌,不仅是那些可被客观描述出的内容,它还暗含着一个与社会环境和外在世界不断互动下所构建的结果,并牵连出各种复杂、微妙的社会运行逻辑和势态。这需要回望该群体所身处的时代,以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理论为载体,将该现象内嵌在社会变迁的现实环境中,在全球性文化危机和中国文化现状的框架下,从与现实社会的互动中解析他们的精神生活,解答"空心病"现象的发生原因,警醒今天教育的缺失。  相似文献   

9.
张小敏 《求索》2013,(4):244-246
儒学的复兴,是当代社会思潮中的一支重力量。如何看待和评价儒学的复兴,事关未来文化发展的道路选择。本文从儒学的性质,人类的永恒性需求,及事物发展的规律三个方面,论证了儒学复兴的合理性。而且走向复兴的儒学,已非传统意义上的儒学,它是在吸纳各种新的文化营养之后形成的一种新的文化形态。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是市场经济和工业社会的产物 ,在当代中国的兴起是历史的必然 ,对当代文化繁荣和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它的出现的是一种文化进步现象。笔者反对简单移植西方法兰克福学派的观点来分析当代中国大众文化的做法 ,也不赞同套用精英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尺度来分析和评判大众文化。我们的态度是正视并认真研究这一文化现象 ,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它 ,用先进文化来提升它 ,充分发挥其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这才是我们目前唯一理性的正确选择  相似文献   

11.
社会新阶层的出现和形成,导致了中国当代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文化转型,并影响着现代文化格局的形成.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市民社会"的理论模式,分析社会新阶层形成的文化影响机制,研讨社会新阶层的特点及对21世纪中国先进文化现代性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小康社会不只是一连串的国民经济发展指标和社会改革方案,在更深的层面上,它还是当代中国社会和中国民众的一种文化诉求和价值取向,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中国传统文明和世界当代文明的结合点上,对当代中国的一种价值整合和文化重塑."小康文明"最基本的价值特征是倡导富裕,倡导务实,倡导和谐,倡导民本;最基本的文化意义则是它的民族凝聚力,文明整合力,以及对马克思主义生命力的充实和展示.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道德失范是在新的社会经济文化环境下,一部分大学生情感认识的没落及道德行为规范缺失.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表现方式多样及形成原因复杂,促使研究者深刻思考当代大学生心理生活世界及心理生活质量,探讨当代大学生道德失范现象,分析失范成因,即从生命质量、幸福体验、心理健康、价值判断和心理成长五个层面,深入探索当代大学生道德行为失范的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4.
《传承》2016,(9)
1977级、1978级大学生是结束"文化大革命"恢复高考以后招收的第一、第二批大学生,这一群体成员的命运和社会巨变、文化震荡及时代语境有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他们的智慧力量、情感力量与意志力量同社会相互融合,其个人实现、群体实现与社会实现的关系紧密统一,1977级、1978级大学生群体的这一历史现象在当代社会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15.
"新工人艺术团"创作出大量表达新工人心声的歌曲,其歌词具有口语化、叙事性特征,演唱方式采用方言和合唱。这种主流文化之外的"刺耳"音乐既来自新工人的自我情感表达的需要,又来自其对自身合法权益的自觉呼吁,同时在知识分子、政府、大众媒体、新媒体等各方力量的协助下,传播逐渐广泛。"新工人艺术团"的产生顺应了当代中国工人在当下的自我表征需求,成为新工人文化发展的典范,推动了新工人文化在全国的传播。"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一方面展示了当下新工人自身艰难的现实处境与精神需求;另一方面,新工人文化实践所表达的时代经验为大众提供了认识当代中国的镜像。"新工人艺术团"的文化实践在某种程度上是当代工人状况,甚至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某种症候,对这一问题的深入分析和反思能为我们理解新工人文化及其复杂语境提供了一种路径。  相似文献   

16.
北方乡村呈现的民间宗教在乡村的复兴不是简单的政府与民众博弈的结果,而是各种社会力量、文化历史资源相互影响形成的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原有的自治传统得到了相对的恢复,各种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价值也不断受到各方面的关注。本文根据作者在田野调查研究和其他学者对乡村民间宗教恢复的研究,来观察在北方农村各地方具有普遍性的民间宗教现象是如何逐渐地获得存在合法性的。由于民间毫不张扬的努力,以乡土中国为核心的价值和信仰重新进人了人们的视野,不仅仅再次成为民间生活的一部分,同时为在过去一百多年由于自身价值失落,而备受困扰的中国找到了一条值得探讨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廖小琴 《前沿》2005,4(6):157-160
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调。社会和谐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人的和谐发展。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既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其推动力量。在当代中国,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符合社会和谐发展的要求与目的。促进人的精神生活的和谐发展,需要在消除各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中实现。关键是要从根本上确立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平衡发展的价值取向,重要路径是承认和高扬先进文化建设的内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社会思潮三者共同构成社会意识的组分结构。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之间存在"一"和"多"的关系,"一"和"多"的相互转化必须经由理论或者实践意义上的"中间环节"(社会思潮),才能合理地向对方转化。其结构组分之间相互转化的过程及其结果,依赖于人的意识。它不但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形式,并限制其功能的实现。而且,人的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镜像式而是建构式的反映。中国梦既指代又发动关于社会存在的发展性改变。中国梦从物理、地理、心理空间维度,将文化中国、地理中国、心理中国与其他种族的空间区域做出合理切分。它从时间维度巧妙将历史、现实与未来中国人的国家、民族与人民的共同社会意识串联起来,承继历史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现实强大的民族自组织动力与社会发展潜力,发展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文化中国、制度中国与器物中国,形成超越此在、此岸和现有空间的非物质中国文化、中国精神与中国心理力量。  相似文献   

19.
张磊 《理论月刊》2012,(6):159-163
咸宁向阳湖"五七"干校在"文革"时作为文化部的干校,曾汇集了众多文化名人在此劳动锻炼、改造思想,其中不乏冰心、冯雪峰、沈从文、张光年、臧克家、萧乾等当代著名的作家、翻译家、文艺理论家。留下了很多宝贵的文化遗存。省委书记李鸿忠曾指出:"向阳湖文化是咸宁独一无二、不可多得的历史文化遗产"。"向阳湖文化"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它在中国社会史、思想史乃至文学史的研究方面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对当前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有着不同寻常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当代社会发展条件下,文旅融合成为时代的大趋势。文化介入旅游,旅游成为文化的结构部分,在发展过程中相得益彰。文化的渗透性、跨界性和无限创新能力放大了旅游产业本身,使得文旅融合形成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强可持续的引导机制,具有文化的灵魂和主张,也能够实现旅游资本的场域和力量。旅以载文,文以富旅。不负"诗和远方"的文旅融合不仅是大势所趋,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