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社会思潮是一种复杂的社会意识现象,它包含着社会心理、思想体系和思想运动三个要素,在社会意识中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层次,处于承上启下的中介地位。社会思潮与社会意识形态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弄清这种关系有助于我们处理好当代中国社会思潮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中国梦"的生成可从历史沉淀、理论依据、现实场域、文化基因和意识形态五个维度进行考察。"中国梦"的生成深受历史的纠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贯穿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的具体表达,"中国梦"受到社会存在的制约,是对人及其生活实践的重视;"中国梦"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概括和凝炼,回应了中国现实问题;"中国梦"是"梦"文化在当代中国的新诠释,能更大程度地达到"形而下"的物质期盼和"形而上"的理想追求的结合;"中国梦"话语体系的背后,折射着执政态度与执政理念,以期在国际上搭设合作对话的平台,在国内凝聚话语共识。  相似文献   

3.
闫莉 《理论月刊》2014,(1):30-33
"中国梦"的主旨内容和目标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和人民幸福。它的提出符合我国基础国情,契合人民群众的根本需要,凝聚了社会共识,激发了创造活力,具有客观历史必然性。"中国梦"具有丰富的内涵,体现为理想与现实、国家与个人、民族与世界的统一,从而得出实现"中国梦"的应然路径,即"把中国梦付诸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寻找中国梦与中国力量的共同支点"和"把中国梦与中国精神相融合"。厘清"中国梦"生成的逻辑、精神实质及其实现路径,对于引导民众正确理解中国梦内涵本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伟 《前沿》2023,(1):32-38+48
实现各民族全方位嵌入是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实践,从“促进相互嵌入”到“逐步实现全方位嵌入”反映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渐进性、多维性、全局性、整体性等特征。通过对各民族全方位嵌入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实践维度的深入剖析,厘清各个维度的本质属性与着力点,从而构建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完整体系。新时代应积极创造各民族全方位嵌入的有利条件,建立健全相应的保障机制,不断推动中华民族成为认同度更高、凝聚力更强的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乡村旅游价值取向,可以从两个维度来考虑:既是一项经济活动,也是一项文化活动。前者涉及乡村旅游受益主体、开发客体,后者为时间、空间之维,显示民族文化的生命力。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民族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多彩,发展乡村旅游能让少数民族尽快脱贫致富;还能唤起人们共同保护少数民族文化,以增强人们保护非物质文化的观念和意识。  相似文献   

6.
张颐武 《创造》2013,(3):94
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和思考这些年来逐渐成为社会的热点。今天看来,中国人的"民族富强振兴,社会和谐团结,个体幸福快乐"的目标是我们的共同的期盼,也是今天中国发展的大平台所提供的基础上的现实的可能的展开。这次的"两会"正是展开了对于"中国梦"的信心与承诺。当然,要让"中国梦"得以实现,我们今天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也仍然复杂,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内外环境也仍然复杂。我想,这需要更加  相似文献   

7.
吕俊彪 《思想战线》2011,37(3):90-93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同时蕴含着神圣性与世俗性的人类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神圣性源于其作为一种体现社会共同意识的象征物,具有不可侵犯和亵渎的"天然属性"。然而活态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却又必须在世俗生活中寻找现实的社会基础,以获得传承与发展的无限生机。如此,神圣与世俗的通约,也就成为全球化背景之下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发展的一项艰难的悖论性抉择。  相似文献   

8.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结晶,是从地方民族生活中提炼出来的,有属于自己的文化空间。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社会文化发展历史,包含着特有的民族精神。从文化意识的角度来审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认同的主要依据。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实施法律保护,常见的模式为公法模式和私法模式。鉴于两者都存在着利弊,采用公法为主、私法辅助的模式更具有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国家、人民和民族三个主体的发展逻辑各自呈现出本身的维度,同时,三个层面的发展线索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整体的中国梦,蕴涵了意味深长的哲学理性因子与思想颗粒。国家富强内涵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有机统一,人民幸福是基于个性需要和以人为本的多维度整体,民族复兴彻底摈弃狭隘民族主义立场。中国梦价值突出表现为整合与创新了当今中国意识形态宣传教育。"一车两轮"实现中国梦架构的思想性因子:中国道路是必然,中国精神与中国力量是动力性元素和物质要件。  相似文献   

10.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及其维护与再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文化精神背景"叠加"特定时空间"和"特定活动群体"而形成的、保障传承有序进行的中介实体.传承场与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之间是一种根本的互生关系;而民族信仰文化对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的生成、维护具有基础性作用.维护信仰文化传承场的神圣性,重视民族妇女与儿童在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场维护和再造中的作用,认识和利用次生型传承场,应是当下民族非物质文化保护与传承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六) 要把"台湾意识"和"台独意识"严格区别开来。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今天,在台湾客观上是存在着台湾独特的社会意识的。我们应该正确地去认识它的内涵,并正确地对待和处理它。这对于排除分裂主义倾向,加强海峡两岸的民族凝集力,争取早日和平统一祖国,都是十分重要的。具有台湾特点的社会意识,是具有台湾特点的历史(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产物,有它产生、发展和演变的过程。按照历史的记载,在二千多年以前,中国大陆上  相似文献   

12.
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重要继承者都没有对"社会心理"的内涵进行明确诠释。透过普列汉诺夫的宏观论述,再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心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心理是自发的"去个性化"的共同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心理是以"零距离"方式呈现在社会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个体的整体感受状态;三是社会心理是呈现社会个体自身与"他者"的狭隘联系的初级社会意识;四是社会心理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影响下形成的永远开放的意识系统;五是社会心理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上半叶,基于救亡与启蒙的时代主题,中国各种社会思潮异彩纷呈。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化进程中与文化保守主义、自由主义、三民主义三大社会思潮交流激荡,对三大社会思潮合理思想资源进行了吸收、转化和超越。一方面,三大社会思潮增加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的曲折性和复杂性,而其在现实中的错位窘境又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警醒。另一方面,20世纪上半叶三大社会思潮客观上加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促进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渐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中国梦"蕴涵着深刻的文化价值意蕴,体现了共同理想和人生理想的内在统一。这一文化价值意蕴,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将自我生命与群体生命"合二为一"的价值传统,从而决定了"中国梦"在当今时代所独有的精神特质,即"中国梦"是建立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基础之上,融"个人梦、国家梦、民族梦"为一体的理想信念与价值追求。这一时代特质深刻地体现在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不断追求民族独立、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伟大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承继了中国传统文化"以天下为己任"的价值传统,为实现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不屈不挠的革命斗争。实践证明,中国共产党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强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5.
"中国梦"指涉的是我国社会发展的理想(梦想)层面的问题,本质上是一个价值观问题。我们知道,马克思从来都不脱离经济层面而对价值观进行孤立考察,其这一学术进路在《资本论》中有集中体现。在《资本论》中,马克思通过思维抽象法,开掘出了社会发展的理想(梦想)维度;通过思维具体法,开掘出了社会发展的现实维度。社会发展的理想(梦想)维度与社会发展的现实维度之间的冲突与整合问题是当代社会发展领域亟待破解的核心学理难题之一。以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为方法论进行考察,我们能够发现,在社会发展的理想(梦想)维度与社会发展现实维度之间保持必要的张力,是理解和践行"中国梦"的正确马克思主义进路。  相似文献   

16.
中国梦,是中国传统注重群体观念的演进,是现实中民众、国家、民族利益的有机统一。国家富强了,民族振兴了,人民方能幸福;人民幸福了,国家才真正富强,民族方真正振兴。中国梦,彰显民族大义,情牵海峡两岸,凝聚海外侨心。把中国梦界定为"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是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指归明确,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17.
"公民意识"是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而形成的一种社会意识形式,它体现了现代性的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在传统的封建社会中",公民"没有存在的现实土壤,那时候的经济发展水平、意识形态、文化观念等决定了民众只能  相似文献   

18.
常虹 《今日民族》2007,(7):52-53
民族精神是一种社会意识,是一个民族对其社会存在、社会生活的反映,是民族文化的深层内涵。民族精神还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是一个民族得以维系和凝聚的精神纽带。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  相似文献   

19.
先秦的几个重要地理概念"九州"、"五服"和"天下",在表达人们对地理空间的认识时都融入了主观想象的因素,呈现为一种诗性地理的形态,从而具有了政治、宗教、文化等多重内涵。先秦人们的访仙活动则表明了想象性地理空间所具有的生命理想的维度。在人类学的意义上,想象性地理观念成为现实世界和理想世界的中介。  相似文献   

20.
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流动"成为事物的基本特征。就空间形式和过程而言,"流动空间"逐渐取代地方空间成为主导性的空间形态,表征以具体地域为载体的社会文化,与那些继续支配着社会但却不受其自身控制的流动性权力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脱落。反全球流动权力的各种社会运动,则以重建自身群体的文化认同感为目标,借助文化编码的方式来对抗持续进行的信息化过程。基于权力流动与认同抗争的双重逻辑,中国作为全球流动权力视野下的地方,在建构"中国梦"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民族认同的同时,将环境、女权、宗教、农民工等形形色色的认同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连接,通过"一带一路"、亚投行等重大战略举措,在地方的意义上建构"另一种流动空间"以破除美国为首的西方社会对中国的包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