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羁押应基于必要性,坚持人道的原则。本刊当期"案件聚焦"《女骗子数次怀孕之谜》一文,反映了当事人王丽在实施诈骗犯罪过程中,因怀孕、哺乳、再怀孕而数次避过拘捕,从而给司法机关的诉讼执法出了难题的现象。这是起极端的个案,它让人思索:在法律和人道之间,如何坚守底线?为此,本刊约请三位专业人士从多个角度进行法律思考,供读者在阅读完案件后更深入领悟法律深邃的内含。  相似文献   

2.
刑事羁押应基于必要性,坚持人道的原则。本刊当期"案件聚焦"《女骗子数次怀孕之谜》一文,反映了当事人王丽在实施诈骗犯罪过程中,因怀孕、哺乳、再怀孕而数次避过拘捕,从而给司法机关的诉讼执法出了难题的现象。这是起极端的个案,它让人思索:在法律和人道之间,如何坚守底线?为此,本刊约请三位专业人士从多个角度进行法律思考,供读者在阅读完案件后更深入领悟法律深邃的内含。  相似文献   

3.
征稿启事     
《法律与生活》2009,(1):46-46
本刊在今年开辟了"要案回访"栏目,每月一期。要求是:轰动一时、涉及重要人物、法律规定变迁等方面案件,当时没有见诸媒体或部分见诸媒体。通过对这个案件的回顾  相似文献   

4.
《法庭内外》2012,(2):66
权威法律资讯全面法律服务《法庭内外》创刊于1994年,是由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主办的法制宣传、法律服务月刊。本刊立足法院系统、面向社会公众、服务经济发展,为北京市优秀期刊。"特别关注""案件聚焦""社会百态"直击全国大案要案,展示司法为民举措,关注社会法治焦点,讲述案件背后人情冷暖,为社会公众提供独特法治大餐;  相似文献   

5.
湖南省津市市人民检察院的龚平同志和辽宁省盘锦市人民检察院的张仁秀同志来信对本刊第一期《怀葡萄胎的妇女,应否判处死刑?》一文的观点提出不同意见。 龚平同志认为: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3年9月20日《关于人民法院审判严重刑事犯罪案件中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的答复》规定,对于怀孕的妇女,无论是在羁押还是在受审期间,都不允许为了要判处死刑而对其进行人工流产;  相似文献   

6.
早在本刊1996年第3期中以《死刑复核程序:名存实亡的现实》为题,刊登了时任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的罗书平法官的文章,呼吁对法律规定的独立于"两审终审制"以外的"死刑复核程序"必须严格执行,而不能与二审程序"合二为一"。在按照中央的决定,即将收回死刑核准权由最高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的今天,时任执行局局长的罗书平法官再次给本刊写来了有关死刑核准权"归位"前后法律适用的文章,针对司法实践中已经和可能存在的法律适用问题,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主张:《人民法院组织法》中有关最高人民法院在"必要的时候"得授权高级人民法院行使部分死刑核准权的内容与基本法律相冲突,亟待删除;最高人民法院对死刑核准权的"归位"工作宜分期分批进行;最高人民法院行使死刑核准权的方式原则上限于"法律审",一般不直接提审被告人;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二审和复核必须开庭进行;在最高人民法院将死刑核准权逐步"归位"的"过渡期内",高级人民法院对死刑案件的核准程序必须与二审程序相分离,坚决杜绝"合二为一"的做法,具体分离的方式可以变通进行,等等。作为一种观点、一种声音、一种来自地方审判实务部门的作者的一家之言,本刊一并予以发表,欢迎读者讨论。  相似文献   

7.
(本刊讯)2008年1月30日,由法律出版社、《法律与生活》杂志社、公益时报社、《职业》杂志、中国劳动法网共同主办的"2007年度十大劳动维权案件"评选活动落幕。  相似文献   

8.
《检察风云》2011,(2):8
编者按:2010年北京市集中审理了一批与"私家侦探"的相关案件,致使这个长期游走于法律边缘的行业,再次凸显在媒体面前。2004年本刊曾对此行业的状况做过一些报道,甚至曾经乐观地预测这个行业不久就能堂堂正正地  相似文献   

9.
平达 《中国律师》2013,(6):32-34
有数据显示,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法院面临的案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赵海生10余年来专注于知识产权法律业务,尤其对于国内外专利商标申请、企业专利布局分析、专利和商标侵权诉讼、完善企业知识产权制度等业务颇有研究。就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方"禁止反悔原则"的适用问题,本刊记者近日对赵海生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民主与法制建设步伐的加快,新闻媒体在我国政治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媒体报道法律案件,对民众舆论引导的影响力日益增大,形成了"媒体审判"的势头,急需法律加以明确的界限与规范。本文从我国法律现实出发,介绍了"媒体审判"的含义,并从报道范围、报道尺度、尊重法院独立审判权、维护新闻立法目的等方面分析了我国法律对新闻媒体报道案件的法律界限。  相似文献   

11.
祝艳京 《法制与社会》2014,(13):125-126
轻伤害案件是指在故意伤害案件中被害人伤情只构成轻伤的刑事案件。随着我国法律的不断完善和法制环境复杂化,轻伤害案件发案率不断上升的趋势,该类案件处理出现了诸多问题,为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思想,维护法律的权威,实现司法公平、公正、高效,我国司法界理论和实践者提出众多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2.
3月10日,本刊编辑部与省法院行政审判庭在东营联合举办了全省法院工伤行政确认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研讨会。省法院及部分中院的法官和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的有关人士共30余人参加了研讨。与会人员围绕工伤行政确认案件法律适用方面亟待解决的有关问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并在诸多方面达  相似文献   

13.
法律推理中的大前提,必须是"法律上的理由"。在简单案件中,司法者直接援用规范性法律文件作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在复杂案件中,司法者通过行使自由裁量权,于法律规范之外寻找其他法律理由作为法律推理的大前提。法律推理的大前提体现着价值判断。  相似文献   

14.
随着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和法律体系不断完善,以及司法体制改革持续向纵深发展,作为衡量司法公正的一项重要指标——暂予监外执行工作,近年来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五条规定,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可以暂予监外执行。与一般老弱病残暂予监外执行的案件不同,由于怀孕、哺乳属于女性的特殊生理期,期间需要定期孕检、保证营养等措施,但我国现有监区条件难以满足怀孕罪犯孕期的各项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5.
自古以来,杀人偿命,欠债还钱。这既是法律规定,也是道德伦理所循,简直就是天经地义,人所尽知。欠债不还,就是不守天理,不尊人道,违背法治。这么明明白白的道理,在一些国家赔偿案件和实践中不被遵守,时有发生执行难问题。对于应该赔付的案件,赔偿义务机关以各种借口拒绝赔付,拖延赔付,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试图不了了之。国家赔偿案件中存在的执行难,原因究竟是什么?我认为就两个原因,一是没有钱赔付,二是有钱也不愿赔  相似文献   

16.
本刊和静讯和静县人民法院在民商事审判工作中突出辩法析理及判后答疑工作,坚持“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原则,注重案件质量,提升案件服判息率,使案件社会效果、法律效果有机结合,做到案结事了,最大限度地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17.
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行为规范,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刑法作为最具有惩罚性的法律,更应体现人道主义思想。只有贯彻人道主义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刑法理论的精髓,才能达到保障人权,尊重人性的价值追求。本文从人道的起源、人道的概念出发,阐述人道与刑法联系及在刑法上的完善。刑法只有体现出人道,才是一部善良的刑法,才能能使人与社会两受益。  相似文献   

18.
法律是规范人的行为的行为规范,不能脱离人而存在。刑法作为最具有惩罚性的法律,更应体现人道主义思想。只有贯彻人道主义思想,才能更好地把握刑法理论的精髓,才能达到保障人权,尊重人性的价值追求。本文从人道的起源、人道的概念出发,阐述人道与刑法联系及在刑法上的完善。刑法只有体现出人道,才是一部善良的刑法,才能能使人与社会两受益。  相似文献   

19.
刘森  张松 《人民司法》2012,(5):69-72
刑民交叉案件,又称刑民交织、刑民互涉案件,是指案件性质既涉及刑事法律关系,又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相互间存在交叉、牵连、影响的案件,或根据同一法律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一时难以确定是刑事法律关系还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而"先刑后民"审理模式可以称得上是刑民交叉案件审理的"模式之王"。通说认为,对于刑事涉及民事或民事涉及刑事类的案件,都应首先对刑事部分进行解决,然后再对民事部分进行审理。这条法律规范之外的原则似乎已成为实践中约定俗成的惯例。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各式  相似文献   

20.
本刊奎屯讯 近日,奎电市工商局举办了首次法律辩论赛。参加辩论赛的8位辩手分别来自基层工商所和相关业务科室,辩题为2013年该局执法人员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产生争议的2起行政处罚案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