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主张修养的,在他们的著作中不止一次地使用过修养一词。例如,恩格斯说过,自然科学家应有“逻辑辩证法修养”(《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61页)。斯大林指出,一个工人干部,如果经验不足,“修养不够”,会常常跌跤(《斯大林全集》第2卷,第145页)。毛泽东同志在民主革命时期就号召,来一个全党的学习竞赛,提高“我们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修养”(《毛泽东选集》第2卷,第499页)。周恩来同志也说过,作品的产生“是  相似文献   

2.
逃向苍天     
<正>刚刚翻阅完了雷颐老师的作品《逃向苍天——极端年代里小人物的命运沉浮》。当我从雷颐老师手上拿过这本书,看到封面上的副标题时,一下子抓住了我。我对雷老师说,个体命运最吸引人,也最易引发共鸣和反思。在本书《自序》中,雷颐老师引用了海涅的一句话作为开篇:"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这个世界是随他而生,随他而灭的。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每一个人就是一个世界,每一块墓碑下都躺着一部整个世界的历史!我对这句话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要“慎独”     
要“慎独”刘保富慎独”一词,始见于《礼记·中庸》:“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慎其独也”即“慎独”,意思是在个人独处的时候也能谨慎遵守道德原则。刘少奇同志曾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一书中引用过“慎独”一词,他要求,共产党员“即使在他个人独...  相似文献   

4.
易磊 《小康》2018,(10)
正《好好赚钱:通向自由人生的极简理财课》作者:简七定价:49.00元出版社:中信出版社第一次接触到财务自由这个词的时候,还是大一。那时无意中翻看到一本《穷爸爸,富爸爸》,作者罗伯特·清崎用平实的语言介绍了穷爸爸与富爸爸之间的思维差异。在这本书中,财务自由这个词特别吸引我的眼球。  相似文献   

5.
在局纪委开展的“读书思廉”活动中,我先后通读了《党员干部修养镜鉴》、《沈阳“慕绥新、马向东”案查处纪实》两本书,在党支部的组织下收看了《责任的呼唤》、《厦门特大走私案》、《被钱和色推向深渊的市长》三部警示教育片,并学习了其它刊物有关党风廉政的内容。“慕马大案”、“厦门特大走私案”等几起重大案件,涉及人员之多,腐败之严重,令人震惊,非法所得之巨,令人发指。  相似文献   

6.
难以聚焦的疑惑王小东《中国青年研究》的编辑们把我列为“学者”嘱我写个“心态录”。我的“心态”一直“聚不了焦”,拖到了约定的最后一天。所谓“学者”总该是给别人解疑释意的人。我也曾好为人师过,但年龄长了几岁,反而是满心疑惑了,对这个世界越来越搞不懂了,故此便提不起笔。好在“学者”二字,当今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尊称了,我这才敢愧领了这两个字,却象个小孩子似的向别人摆出种种可笑的疑惑,求个解答。我手头是几本书:《王朔谐趣小说选》、《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和《废都》。人常说,一个时代最流行的文艺作品便是这个时代公众心态的最好的反映。这几部书发行量都在数10万册以上,不知是不是时代心态的反映?就算不是全部,至少反映点吧!王朔小说的全部主旨在于“解消价值”──一位文艺评论家对我如是说。在他的作品中,不论是党支部书记、劳动模范、解放军战士(一位水兵牺牲了,为抢包子吃撞死的)之类的“旧英雄”,还是“青年导师”、作家、琼瑶三毛、“文化精英”(鼓吹“全盘西化”、到处请人在人权请愿书上签字的“颓废的诗人兼手淫犯”)之类的“新英雄”,到了王朔那里全都被“解消”,一文不值了--这倒也“公平”。干脆,就连“重估一切阶值”都毫无价值,什么全都是  相似文献   

7.
第一次见到张莉,她卷曲的四肢不禁让我的心一下子收紧了,真没想到,一个出版了两本书,创作了多部作品的女作家竟会是这个样子.随手翻着她写的书,书名引起了我的注意,一本已经出版的叫《生如残月》还有一本即将出版的《心如皓月》.慢慢地,我发现这两个书名就是她这个人的真实写照.张莉对我说:“可能在别人看来我是个废人,但在我心里,我要做一个完美无缺的人.  相似文献   

8.
父亲与儿子做游戏:10分钟代表一个人的一生。在这10分钟里。每人各翻一本书,从里面找“黄金”这个词,谁找得多谁就赢……  相似文献   

9.
几年前,曾经就侦探文学的问题写过一本书,我对作品中描写过的警察形象,作过一种概括:“神”、“智”、“力”。我不知道这种概括是否准确,但直到现在我依然认为,如果不是落实列某一个人而作为警察的群体形象应该是这  相似文献   

10.
王菁 《今日民族》2009,(3):29-31
春节刚过,子君村彝族同胞杨林、郭贵给我送来了这样一本书,说这本书是“村人写村史,彝人述彝事”。也就是说该书是由当地村民自发成立写作组,几易其稿,写出了一部原汁原味的村史。带着浓厚的好奇心,笔者拜读了《滇池东岸古彝村——昆明子君人历史与文化》,  相似文献   

11.
定力 三思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建党强军、内政外交等等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党员、干部要有定力,这让我们耳目一新,为之一振。以前所有党的文献及历代领导人的讲话中,都未曾使用过“定力”这个概念,《现代汉语词典》、《辞海》中均未收入这个词条。“定力”原是佛教用语,指教徒坐禅修养达到坐怀不乱、处变不惊、临危不惧、  相似文献   

12.
《小康》2016,(9)
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习近平总书记流传较广的一句话,把抽象的"制度"这个概念讲得生动而富于形象。事实上有多少人对中国制度有过深入系统的思考和研究?都向大家推荐《制度的笼子》这本书,值得一读。这本书适合现代人看,都是短故事加短评论。它是用各个小故事串起来的大文章。这本书后记中列举了文中引用的50本专著和48篇报刊和网络文章。如果你没有耐心读这么多专著,那就来读作者这浓缩的精华吧。如果你不喜欢理论研读,这本书的短故事也很适合你顿悟。经我粗略统计,这本书共分5章,有53个小节,每一个  相似文献   

13.
认识一个真实的“微软”刘红鹰:你老么想到要写《起来,挑战微软霸权》这本书的? 方兴东:我从1997年开始关注IT行业,从那时起也开始关注“微软”。你关注这个行业不关注“微软”是不可能的,它对这一产业的控制能力谁也比不上。1999年3月,“微软”在深圳发布“维纳斯计划”,当时盖茨撂下一句响当当的话,要“以戏剧性的方式使互联网的使用大大增加”,中国企业界对他敬若神明。我针对他们这一行动,发表了《维  相似文献   

14.
荣辱观的教育非常重要,也很切中当前问题。但是我们可能还有一个疑问,就是“八荣八耻”指示的修养的大方向如何体现在日常生活中?怎么着手才好?是否牢记荣辱观的内容我们的修养就可以在一夜之间实现飞跃?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的历史资源。由平凡人手而修身成伟大人格的,首先当推孔子。孔子说过,我这个人也没什么了不起的,我不是圣人,也不敢自居为仁者,“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我只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人。孔子一辈子就是从这个“不厌”、“不倦”入手,  相似文献   

15.
李元林 《前进》2004,(3):47-48
共产党员的党性,是无产阶级阶级性最高最集中的表现。共产党员的党性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而是长期不断地修养锻炼出来的。我想,凡是读过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的同志,就会有这个起码常识。大家熟悉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这部名著出版之前,出版社曾打算要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更改书名。建议使用的几个书名中,有一个叫《保尔·柯察金》。作者经过反复考虑后,斩钉截铁地做出了这样的抉择:“不,书名决不能改。我同这个名称血肉相联。对我来说,它共好比指路灯塔。这不仅是描写共青团员保尔·柯察金的生平事业,而且是阐明人怎样锻炼成为共产…  相似文献   

16.
五 天,在人的生命历程中可谓是弹指一挥间。然而,就是这短短的 五天,如一场骤风,使我平静的心海波澜起伏,久久不能平静。五天当中,我们系统地学习 了《新编入党培训教程》,认真观看了录像片《早日站在党旗下》和《当代共产党人》,并 参观了李大钊烈士陵园。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这五天的话,我想用“充实”这个词是再恰当 不过的了。   五天的集中学习结束后,我想了很多很多,耳畔不由自主地响起《没有共产党就没 有新中国》那首慷慨激昂的歌曲,我想,我从没有像现在这样深刻地体会到中国共产党这五 个大字的生命力和战斗力。  …  相似文献   

17.
最近看到原中国社科院哲学所李泽厚先生一篇文章,说他从来不用“国学”这个词,这使我感到惊讶。《现代汉语词典》解释说“国学”即“我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一意思自近代以来已被几代学者所认可,很多大学都成立了国学院,很多学生都在国学院里学习,但为什么现在有人对“国学”一词仍有意见呢?  相似文献   

18.
读了徐觉哉同志《对几个社会主义流派名称由来的考察》(《社会主义研究》1986年第1期)一文后,颇有收益,徐文对我们了解当代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来源及演变是有意义的,但其中关于“民主社会主义”这一名称由来的考察令人稍感不足。 我认为,“民主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七、八十年代,而且同“社会民主主义”一词一样,最先并没有现在那种改良主义的气味,而是工人阶级政治斗争的响亮口号之一。从我所见到的史料来看,法国人最先使用“民主社会主义”一词。1869年5月9日,法国工运的杰出代表瓦尔兰曾以“巴黎工人小组选举纲领”的名义,在《国际报》上发表了题为“民主  相似文献   

19.
思考这个题目时,我就留意查遍各种版本的词典和辞海,但到处都没有“人事”这个词,可以说,这也是我的一大发现。怎样解释这个词的含义?我把它解释为人和人之间的事情,人与人之间关系。人作为社会活动的高级动物,最复杂的关系莫过于这种“人事”关系,尤其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国人,以人为本,以“人事”为最大的事,“悠悠万事,唯此为大”,上下之间,左右之间,邻里之间,家庭之间,无不浸透着微妙复杂  相似文献   

20.
与台湾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林焕彰先生神交之始,当是1993年,那年,正值台湾秋水诗社20周年生日,我受《秋水》主编徐静怡女士委托,在祖国大陆出版了一套诗集。这套被我定名为“台湾当代新诗星群系列丛书”的三本书中,有我编辑的“秋水星群”──《盈盈秋水》。这本书共收录了60位在《秋水》诗刊上发表过作品的台湾当代诗人的佳作,其中就有林焕彰。他的诗我收录了三首,那首《晒衣服》印象最深刻──妈妈洗好的衣服,都晒在阳光底下。我印有地球的那件球衣,正好夹在爸爸妈妈中间,也在阳光底下。而我,仰着头呆呆地看着,看着我的衣服,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