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1 毫秒
1.
表达自由权是《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所确认的公民基本权利之一。该权利在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实践中表现出与美国宪法上的表达自由权很强的可比性: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与美国联邦最高法院所秉承的表达自由基本理论以及所适用的法律解释方法和司法审查标准等都极为相似;与此同时,在个案处理上,两个法院又结合各自不同的社会背景保持了必要的差异性。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在基本法的框架下已经初步形成了比较鲜明和稳固的表达自由权的法理。  相似文献   

2.
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香港同时升起,向世界宣告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正式成立。经历了百年沧桑的香港回归祖国,她的发展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本文拟从区际私法角度研究一国两制条件下的中国内地与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之间的公共秩序保留问题。并试图透过司法理论与判例的实证分析,在理论上界定公共秩序的范围、标准及适用原则,并在此基础上作出其实质性的结论。  相似文献   

4.
胡健 《政府法制》2009,(5):10-11
一年一度的法律年度开启典礼是香港法律界的一件大事,律政司的刊物记载了开启典礼的意义:“举行法律年度开启典礼,目的是强化司法机构的形象,使社会各界明白司法机构独立自主的重要,让市民大众更加了解我们的使命是维护法治、保障个人权利和自由,及取得港人和国际人士对香港司法制度的信任。”在典礼上,终审法院首席法官要检阅警察仪仗队,此后社会各界人士聚首一堂,听取法律界四位核心人物(即终审法院首席法官、律政司司长、大律师公会主席、律师协会会长)的精彩演讲。在律政司的协助下,笔者有幸受到终审法院的邀请,前往爱丁堡广场观礼,并参加香港2009法律年度的开启典礼。  相似文献   

5.
考察了中国"船舶挂靠"现象所导致的船舶的登记船东与实际船东不一致的问题,以及这样的登记船东和实际船东在香港的对物诉讼中会遇到的法律问题,结合2000年至2006年分别涉及香港的高等法院海事庭、上诉法院及终审法院的几个判例,分析香港不同等级的法院及不同的法官如何认定"船东"一词所指为谁及他们有否及如何考虑在涉及"船舶挂靠"关系时登记船东与实际船东究竟谁是香港法律中所称的船东,并提出香港的法院应根据事实而非登记册认定真正船舶所有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6.
考察了中国"船舶挂靠"现象所导致的船舶的登记船东与实际船东不一致的问题,以及这样的登记船东和实际船东在香港的对物诉讼中会遇到的法律问题,结合2000年至2006年分别涉及香港的高等法院海事庭、上诉法院及终审法院的几个判例,分析香港不同等级的法院及不同的法官如何认定"船东"一词所指为谁及他们有否及如何考虑在涉及"船舶挂靠"关系时登记船东与实际船东究竟谁是香港法律中所称的船东,并提出香港的法院应根据事实而非登记册认定真正船舶所有人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舆论监督是世界各国宪法普遍保障的一项基本权利。日本法院在舆论监督的两大法律限制——事前限制与国家秘密,从原则上确认了表达自由和新闻监督的重要意义。但是在“《北方杂志》事件”和“家永教科书”等具体判例中,仍然采取相当谨慎的立场,政府在限制新闻出版过程中可以依据相当宽泛的公共利益行使自由裁量。  相似文献   

8.
随着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的颁布实施,行政复议调解程序也相应地开始运行。调解程序是效率价值与公平价值最大程度的融合与体现,有助于实现个体自由与公共秩序的有机结合,渗透了个体权利与行政权力的共同归属。为了使调解程序高效运转,应该区分不同类型的案件并采取相应措施。  相似文献   

9.
1997年7月1日,中国政府将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第八十一条的规定,原在香港实行的司法体制予以保留,唯一的变化是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的设立和随之而引起的各级法院名称的相应变化。香港作为一个自由、开放、多元文化兼容并蓄的社会,奉行法治。而维护法治的重要因素是由一个相对独立的司法机构进行公正、高效率的工作。依照中国政府在香港回归后奉行的“一国两制”方针和“港人治港”原则,未来香港特别行政区司法体系中将增加设立终审法院,以维持司法独立和公正。香…  相似文献   

1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十条的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除悬挂和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国徽外,还可悬挂和使用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和区徽。为实施基本法的规定,特制定区旗、区徽使用暂行办法。 第一条 澳门特别行政区区旗、区徽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象征和标志,应当予以尊重和爱护。  相似文献   

11.
刘善书 《行政与法》2005,(10):111-112
出于对自由裁量的保障与限制考量,我国应当建立四级判例制度。判例制度之建立目的不是为了创制法律,而是为了在法律条文的一般性适用与自由裁量之间植入一个平衡器,避免任意裁量影响一国的法制统一和动摇司法权威,以保障法律的公平适用,真正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为充分发挥判例制度对自由裁量的保障与限制功能,要注重判例的层级设置,遵循一定的适用规则,并严格创制与修改程序。  相似文献   

12.
引言     
表达自由是人权公约中确定的基本人权,研究和理解与表达自由有关的法律问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应当注重归纳方法的掌握.以美欧为例,绝大多数有关表达自由的法律规则的产生和运用与司法判例密不可分.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判例的研习,通过对众多判例所确定的原则及处理方式的归纳,总结出具有普遍性意义的规则.  相似文献   

13.
国际私法中意思自治原则的实质即对当事人选择法律的自由与限制。意思自治原则在国际私法中的扩张主要表现在其适用领域的扩大、当事人选法范围的增加、突破实质性联系的束缚、选择法律时间的延长、赋予默示选择效力、例外条款不适用于意思自治等。但意思自治原则并不是没有限制的,主要体现在适用领域的限制、强制性规定的限制、基于保护弱方权益的限制、公共秩序保留的限制。我国立法及司法解释都对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与限制作出了回应。意思自治原则的扩张与限制是"人本"思想在国际私法中最为直接的体现,恰当地将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相结合,生动地展示了国际私法的确定性与灵活性。  相似文献   

14.
1997年7月1日,香港即将结束100多年屈辱的历史,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下的一部分。回归后的香港按照“一国两制”的方针政策,基本上保持现有的社会制度,并实行高度自治。毫无疑问,这一变化将对香港现行的法律制度产生重大的影响,而探讨由此引起的香港法律的变化,对于作好相应的衔接工作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法律渊源的变化香港现行法律的渊源有:(1)英国的制定法和判例法;(2)国际条约;(3)香港本地制定的法律,包括条例、附属立法和判例法,其中条例及附属立法有529部,判例100多册;(4)中国的;日律及传统习惯。可以说97…  相似文献   

15.
香港法庭新闻报道限制与藐视法庭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庭新闻报道的一般限制  香港法律对法庭公开审判作出了限制性的规定。在基于社会风化、公共秩序或国家安全的原因;出于保障当事人生活隐私的利益所需;以及法庭认为基于某种特殊情况,若公开审讯势必影响司法公正等情形下,法庭可以禁止旁听或禁止新闻报道。这些适用于各级法庭的对法庭新闻报道的一般限制主要有:  1.对审理强奸案件:根据香港刑事罪行条例第一百五十六条,新闻报道不可以透露任何强奸案或非礼案中受害人的姓名,也不得发表任何足以显示受害人身份的报道。只是在法官认为限制报道受害人的身份会对被告人的答辩造成不…  相似文献   

16.
自国家知识产权局和科技部共同起草《职务发明条例草案》以来,其中限制约定优先原则的规定一直是争议的焦点问题。美国雇主在雇员入职时也常会要求其签订"提前转让发明协议(pre-invention assignment agreement)"。美国各州州法中限制约定优先原则的规定寥寥无几,而美国判例法在限制约定优先原则方面经历了重大转变。21世纪以前,美国法院在限制约定优先原则时主要考量不合理条款和充分对价补偿两因素对格式合同效力的影响;21世纪至今,美国法院则试图以合同法内部的预约合同理论"弱化"约定优先原则的适用。我国正在起草的《职务发明条例》可以借鉴美国判例法和成文法的经验,审慎制定约定优先原则的限制条款,具化限制情形,并做好和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衔接工作。  相似文献   

17.
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的网络信息传播,极大限度地维护了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知情权、监督权等的实现,但同时网络信息的匿名性、无序性、任意性的传播特点也为滥用表达自由、言论自由提供了最近场所,并因此对公共利益、国家利益和私人利益造成强烈冲击,导致多元化权益损害问题日益突出。网民在充分享有网络信息自由的同时,履行维护网络秩序、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公共秩序安全的义务,是一个行为的两方面。从法学理论的角度讲,网络信息自由与网络监管有度限制信息自由辩证统一,协调二者的平衡是信息时代各国政府面临的重大法律治理问题。  相似文献   

18.
以劳动者自由流动为代表的人员自由流动制度的建成是欧洲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标志,也是统一欧洲政治经济的基础性制度。本文从适用主体、权利内容和权利限制三个方面入手,结合欧盟基础性条约、二级立法和以往判例,对劳动者自由流动制度进行简要分析,并指出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19.
一、争论的起源和经过。在1998年刚刚经受亚洲金融风暴的香港,在1999年初则因终审法院裁决引起了一场宪政争论的风波,如果说1998年是香港的经济风暴之年,那么1999年则可以说是香港的宪政风波之年。1999年1月29日,香港特别行政区终审法院作出“港人内地非婚生子女应同样享有香港居留权”的裁决,在裁决中引起争议的判词是:“特区法院可审查并宣布全国人大及常委会的立法行为无效”,终审法院宣称自己拥有“宪法性的管辖权”。骤然间,巨石激起万重浪,引起了香港社会和中国政府的巨大反响,引起争论风波。为此,新华社于1999年2月6日发…  相似文献   

20.
迁徙自由并未作为一项基本权利规定在美国宪法的文本中。美国早期对迁徙自由的保护主要是利用贸易条款来排除地方政府对人口流动的限制。此后,最高法院一方面通过对正当程序条款的解释正面确立了迁徙自由,另一方面又利用平等保护条款禁止选举和福利等领域对迁徙自由的间接限制。本文主要通过宪法判例来了解迁徙自由在美国宪政史上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