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防止孩子被诱拐张明秀当前,一些不法分子采用诱骗、威吓、麻醉或者强迫等手段,拐骗拐卖儿童或绑票敲诈勒索钱财,给许多家庭造成空前灾难。要避免发生这种灾难,固然需要有关部门强化治安措施,作为儿童保护人的家长,必须及时对孩子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特别是在节...  相似文献   

2.
新闻视点     
《今日中国论坛》2011,(5):10-11
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主要官员4月21日宣布,将接回所有在其他省份街头流浪的新疆籍儿童,并提供必要的学习教育条件,让他们在家乡健康成长。随后,公安部副部长张新枫表示,近年来拐骗新疆籍未成年人并以暴力等手段组织操纵其实施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活动不断蔓延,各地公安机关将严厉打击拐骗、操纵新疆籍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幕后组织操纵者,全力解救、送返被拐骗、操纵从事违法犯罪活动的新疆籍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3.
<正>和幼儿一起制定简单、操作性强的假期计划,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帮助他们养成做事有计划的好习惯寒假就要来了,对于幼儿家长来说却是一大考验,即将和孩子24小时全天候相处。假期里,有的家庭上演的是母慈子孝的温情好戏,可有的家庭上演的却是“鸡飞狗跳”的“动作大片”,这不禁让部分家长产生了畏难情绪。其实,家长既是一家之长,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良师益友,假期是融洽亲子关系的良好时机。家长怎样做,才是高质量的居家陪伴呢?  相似文献   

4.
《辽宁人大》2008,(9):43-43
中小学生假期安全催生托管经济 一到假期,越来越多的家长多了新的考虑和惦记:要不要送孩子去托管班?“托管”这种旨在解决假期学生的安全、吃饭和功课问题的新形式在各地开始逐渐升温,受到了很多家长的追捧。  相似文献   

5.
韦烜科 《当代广西》2011,(10):53-53
案情:因与他人"结仇",韦某某便抱走"仇家"的孩子来吓唬一下"仇家",结果构成拐骗儿童罪。3月17日,宜州市人民法院审结了一起拐骗儿童案。 宜州市庆远镇龙村甫上屯人韦某某因征地补偿款分配问题,对本屯社干罗某某产生了意见并伺机报复。  相似文献   

6.
拐卖妇女、儿童罪是指以出卖为目的,有拐骗,绑架,收买,贩卖,接送,中转妇女、儿童的行为之一的刑事犯罪。 我国修订后的《刑法》第二百四十条规定:拐卖妇女、儿童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一)拐卖妇女、儿童集团的首要分子; (二)拐卖妇女、儿童三人以上的; (三)奸淫被拐卖的妇女的; (四)诱骗、强迫被拐卖的妇女卖淫或者将被拐卖的妇女卖给他人迫使其卖淫的; (五)以出卖为目的,使用暴力、胁…  相似文献   

7.
孩子能否健康成长,是父母们最关心的事,当家长面对小孩突然表现出的攻击他人的暴力倾向时,往往会感到不可理解和束手无策。有时会采用暴力等手段解决,然而这种方式只能适得其反,加重孩子的攻击行为。如果您的孩子有这种情况时,怎么办?  相似文献   

8.
《青年探索》2010,(4):I0002-I0002
<正>暑假即将来临,广州市有156万中小学生即将走出校园,漫漫假期,众多家长开始思考:如何让孩子度过一个健康安全的暑期?日前,广州市团校、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对广州市部分中小学生进行了"学生安全教育"调查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云兵 《创造》2015,(12):57-58
一、富源县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与类别 富源县地处云贵交界,是云南的东大门,为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发展极不平衡.全县总人口79、46万人,农业人口70、09万人,其中7-14岁儿童为114325人,留守儿童13000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父母双方中的一方外出打工而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单独抚养的孩子.2、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孩子由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抚养的孩子,从而形成了隔代抚养的现象,这种情况占农村留守儿童的绝大多数.孩子在这种家庭中成长缺乏父爱和母爱,得到的多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溺爱.3、父母双方外出打工,被托付给亲戚照管的孩子,这种也较为常见.4、还有小部分外出打工的父母安排孩子在校寄宿或采用其他民间托养的形式.如有的父母为孩子聘请了代理家长,这些代理家长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都签订了协议书.家长每年为此付出一定的代理费用,代理家长必须照顾好这些孩子的生活起居并教育管理好孩子.  相似文献   

10.
近日 ,河南省安阳市警方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安厅的大力配合下 ,经过两天两夜的连续奋战 ,查获了一个拐骗儿童、胁迫教唆儿童犯罪的团伙 ,抓获3名新疆籍的犯罪嫌疑人 ,解救被拐骗儿童3名。6月26日下午6时许 ,安阳市北郊乡两名女青年骑自行车至解放路工人文化宫门前时 ,放在车筐内的提包被一男孩掂跑 ,两人急速追赶将该男孩抓住 ,发现提包已被转移。安阳警方接警后 ,侦查员立即进行讯问 ,发现掂包男孩为新疆籍人 ,由于案情涉及少数民族问题 ,安阳警方立即向省公安厅进行了汇报。27日下午 ,省公安厅和新疆公安厅河南工作组来到安阳及…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各地聋校时常有在校生被一些犯罪团伙以邀请去外地旅游、卖画为名诱拐从事扒窃等违法犯罪活动。1994年、1995年我校就有2起此类事件发生,1996年,济南市聋校又有5名男生被拐骗到广州。此类事件的发生,极大地损害了残疾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和学校正常教学秩序。因此,极有必要对此现象作深入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2.
1996年9月13日清晨,阳光明媚,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张开大门,迎来了迟迟入学的6名小学生。望着孩子们欢蹦乱跳地进入校园,他们的父母眼睛湿润了……为何这6名儿童今天才上学?他们的家长又何以如此激动?事情是这样的。这6名儿童,在济南市历下区和平路以南宿舍区内居住。早在今年6月各校进行招生摸底时,家长曾多次领孩子到山师大附小报名,均被拒绝,理由是:"你们不属于我校学区,照顾一下也行,但需交6000元集资费。"不属该校学区?家长们愕住,他们的宿舍与该校一墙之隔,最多不过60米,附近又没其他小学,不属这儿  相似文献   

13.
<正> 昆明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年幼子女频繁失踪在当地引起强烈反响。究竟有多少孩子丢失?警方没有提供准确数字。一位寻找孩子的家长从经常见到的寻人启事中抄录了200多名失踪儿童名字,他们都是近3年内失踪的。这并非是确切数  相似文献   

14.
“小小读书郎,假前还贷忙”,临近寒假,校园里却出现了一个怪现象,孩子们相互还平时借的零用钱,且要支付高出50%左右的利息。一位冯姓家长说,自己的孩子从家走时要了10元钱,说是学校在假期里有活动,但说话时孩子有点吞吞吐吐,于是,这位家长给学校打了电话,结果学校根本没有收什么活动费,待孩子中午回家时询问才弄清实情,原来,孩子在这个学期里,买吃的或坐车时,手里没钱就和带钱的同学借,借钱时就说得很清楚,借一元还一元五或两元,要不然没人借。冯姓家长说,孩子要的10元钱就是平时从三位同学手中借了五元钱,但不敢和家长说,学期最后一天了,没…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国际和国内拐卖或拐骗妇女、儿童现象有所扩展。2004年5月至12月,在英国救助儿童会中国项目的资助下,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作为总协调,开展了“华东五省云南/广西籍未成年被拐卖或拐骗妇女、儿童流入地个案研究”,本刊记者就此专访了项目总协调人、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王金玲教授。  相似文献   

16.
我国14岁以下可接受教育的聋哑儿童有171万,又据卫生部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报告,由于药物使用不当而造成的药物中毒性耳聋的儿童,每年新增2-4万人。200万的聋哑儿童和他们的家长问:有没有聋而不哑的办法?我们都知道,哑是聋的后果,但不是绝对不可弥补的后果。家长发现孩子的听力减退应马上带孩子到医院就诊,当确诊听力无法恢复,就应立刻为孩子安排语言训练。这将有助于聋儿语言的建立和语言表达能力的顺利发展,对一生发展都有决定性影响。很多聋儿家长发现孩子听力减退或全聋时,只知道到处求医,而  相似文献   

17.
儿童失明以后,对身体运动最可能、最明显的影响,就是出现盲态,这是视障儿童的一种特殊动作与行为习惯,而且肯定在心理上给他们造成负面影响。初入校的盲生,盲态各种各样,有些伴有心理障碍。如有的学生在家娇生惯养,自理能力差,离开家长的呵护便产生许多恐惧感,心理上陷入无能为力的困境;在家无人管理的学生,则属于多动型,不能长时间坚持在教室里坐好上课心理上自我封闭型的学生,大多从小被家长“扔”在家里,到学校后,  相似文献   

18.
声音     
《北京观察》2012,(8):7
探索少年儿童假期社区托管办法董树芳北京市丰台区政协委员、丰台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社保中心副主任由于现在多数少年儿童的家长均为双职工,寒暑假期间孩子如何安置,已成为家长的难题。为了让孩子在假期有个去处,许多家长就给他们报名参加各类补习班,但很多补习班条件有限,食品卫生和安全也难以保证,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随着政府对社区硬件设施投入的不断加大,社区大多建有一定规模的图书室、电脑室和活动室  相似文献   

19.
少女,当心被诱骗在现实生活中,涉世不深的少女被诱骗遭到奸污的案件时有发生。这类犯罪不仅严重摧残了少女的身心健康,而且还导致一些受害少女因难以承受社会压力而自甘堕落,反过来又去危害社会。对此,提醒家长及少女应保持警惕。一、高中生小红是个热心肠的姑娘,平...  相似文献   

20.
《小康》2019,(2)
正@中国小康网:#法国通过禁止打屁股法案#【法国通过禁止打屁股法案部分家长:打是必要的教育手段】2018年11月29日,法国国会通过"反日常教育暴力法案"引发争议。有家长反对:我小时候就被家长打屁股让我认错,为什么我不能打我的孩子?还有家长说自己本来就不打小孩,但被小孩的回答现场打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